县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时间:2022-06-08 03:48:00

导语:县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各镇(场)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县各群众团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以人才战略统揽全局,创新用人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多、结构好、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以适应*实现“双争”目标的需要,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结合*的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县的人才工作制定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牢固确立人才工作的重要地位

1、深刻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紧迫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人才工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我县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还存在着政策措施不到位、分配制度改革不快、吸引人才的优势不明显、留住人才的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导致人才总量不大,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紧缺,人才外流较为严重,大学生回归率低。各级党组织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把加强人才工作放在首要的议事日程上。

2、牢固确立人才工作的重要地位。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我们要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首先抓住人才这一关键。全县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开发是第一开发”、“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和“人才兴县、人才强县”、“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冲破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改变一切妨碍人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改革一切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弊端,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各类人才充分涌现,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的周围,汇集到发展中去,为*的发展作贡献。

3、明确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我县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人才强县为根本,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着力抓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留住”四个环节,不断创新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多、结构好、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为实现我县的“双争”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4、明确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年底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450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硕士、副高以上)总量达到1700人左右;高级技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力争达到15%;全县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人才素质明显提升,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初步建成与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管理新体制。

到2010年底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600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3000人左右;高级技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达到20%以上;全县教育经费投入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在省内有一定的优势,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机制更加灵活,人才素质全面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作用充分发挥。

二、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

5、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把忠实实践“*”重要思想作为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将“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根本方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行热点岗位、重点岗位定期轮岗制度,试行政府雇员制。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考制和全员聘用制。疏通党政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双向交流渠道,注重选拔年轻干部、高知识层次及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党政机关,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辞职制等,逐步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干部退出和淘汰机制,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党政机关、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到基层困难单位、重点岗位、中心工作挂职锻炼,重视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6、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和探索加强非公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关心和扶持企业家的成长,采取举办企业家成长训练营、选送高校培训、组织境外考察等形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竞争力。着力围绕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岗位业务能力为目标,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2005年-2010年平均每年为全县重点企业培训50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进程,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者测试评价体系,开展经营管理者资格评定工作,全面实施经营者市场准入。

7、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工作,配合省、市选拔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配合实施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和市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作。抓紧培养适应我县机械电子、丝绸纺织、化工食品、建材建筑、畜牧饲料等优势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着力培养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和经济运作的国际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加快汇集具有一定规模、比较优势明显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创办高级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重点培养一批技师、高级技师,并带动各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建立技术工人岗位成才的激励机制,出台并实施《*县有突出贡献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定期评选表彰“*县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激励技术工人立足岗位成才。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乡村管理人才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县委、县政府定期评比表彰“十佳乡村科技人才”,各镇也要建立乡村科技人才评比奖励办法,激励“土专家”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切实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积极进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风尚。

三、完善优惠政策,突出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

8、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取消企业引进人才的审批制度,实行人才引进的准入制、备案制。县人事局牵头设立“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实行人才引进限时办理制,引进高层次人才随到随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建立与引进人才的联系制度,做好人才引进的后续服务工作。

9、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

①对我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单位将其材料报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审核认定后,由有关部门直接办理引进手续。人事档案不能正常接转的,由县组织、人事部门为其重新建档并接转所有关系,工龄连续计算。

②事业单位引进硕士、博士和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由用人单位先引进后报批;吸纳工作急需、专业对口的全国重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经编制、人事部门核准,可先办理超编进人手续,然后申报使用弹性编制。

③实行人才收入“保护价”制度。企业吸纳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年最低收入原则上分别不低于本县城镇职工上年底人均收入的1.5倍、3倍、5倍。

④帮助引进人才及其随迁父母、配偶、子女解决落户、就业、上学等问题。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的子女由县教育局优先安排到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不得收取政府规定之外的费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偶的工作,由引进单位妥善安排,因专业特殊或引进单位安排确有特殊困难的,由组织、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协助解决。

⑤及时为引进人才办理社会保险,如需补缴的,由用人单位补缴。企业引进的人才,原属事业性质的,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事业保险。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为引进的人才办理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保管,服务一定期限后可为人才本人所有,补充养老保险费企业可在税前列支。

⑥对柔性引进的、因经济技术合作每年来*工作3月以上的人才以及已在*工作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均可享受我县引进人才同层次、同类型的各项优惠政策。

10、发挥企事业单位吸纳人才的主体作用。我县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加快我县与外地人才智力流动、人才资本整合、人才优势互补的步伐。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鼓励企事业单位创建研发机构,增强吸引、集聚人才的能力。

11、积极做好海外及留学人才的引进工作。建立面向世界的国际人才信息网,鼓励和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人员在我县进行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入股、自办或合办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制企业。对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海外留学生在我县取得的工薪收入,可视同境外收入优惠纳税。

四、激活人才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12、建立“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培养博士生、硕士生以及熟悉世贸规则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对取得经过国家有权部门确认的研究生学历、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且回*工作五年以上的,其学费可由单位报销(企业可在成本中列支),并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硕士研究生奖励5000元,博士研究生奖励10000元;鼓励企业自办职业学校,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办学,或到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培训基地,培训急需人才;引导和鼓励个人自愿出资培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和岗位竞争力;县政府加大对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每年用于人才培训的投资增长率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率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出。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才到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国外学习培训;企业应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保障正常开展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改变对有突出贡献企业负责人的奖励办法,将奖励资金用来为其培训人才;各乡镇要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培训乡村优秀人才。

13、完善激励制度。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人才奖励机制。①设立“科技兴县功臣”奖,制定奖励办法。对依靠科技进步或在科技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由县委、县政府授予“科技兴县功臣”称号。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5名。一次性奖励5万元。②设立“伯乐奖”。用于奖励为我县引进人才或牵线搭桥柔性引人才,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有功之人或吸纳、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较多的单位。③实行奖学金制度。在海中及完中设立“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减免其上学期间的学费,并对其中生活困难的资助一定的生活费(标准由各学校制订、费用由各学校负责,教育局监督实施),以真情、亲情促其大学毕业后回*工作,回报家乡人民。④完善《名师、名医、名校长评选奖励办法》,加大名师、名医、名校长的评比奖励力度。⑤对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及南通市特等奖、一等奖的,对项目前3位主要完成人员中的科技人员从科技三项费用中每人奖励5000元。⑥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两台及信息中心等媒体及时报道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表彰各类人才为我县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弘扬优秀人才艰苦奉献、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激励他们奋发进取的热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14、改革人才收入分配制度。鼓励用人单位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机制,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办法,我县的工业、农业、教育、卫生等部门可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在协议期间发放其应得报酬的75%,其余25%作为保证金,留待协议期满后发放。

15、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资历,不唯职称、身份。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党政人才的重要尺度。研究制定干部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标准,量化考核指标,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建立健全平时考核制度,拓宽考核渠道,扩大考核评价的覆盖面;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逐步推行岗位任职资格认证制度,探索行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我县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和职业化;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试行“以聘代评”。积极探索考试、考核和业内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

16、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

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竞争上岗制、公开招考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逐步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推行经理人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从家族制向现代企业转变,鼓励民营企业聘请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选拔的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南通市拔尖人才、科学技术带头人、县拔尖人才通过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示,并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打破人才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以促进各类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合理流动为重点,盘活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党政人才领办、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帮助工作,具体政策按县委、县政府2003年11号文件办;鼓励科技人员到企业、镇村工作或兼职,从事科研开发、项目论证、咨询服务或创办企业、承包经营。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领办、创办企业或帮助企业工作,具体政策可参照党政人才的相关政策执行;鼓励文学艺术人才通过“文化与企业联姻”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引导文学艺术人才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的反映时代特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的作品,繁荣我县的文化事业;注重从企业中吸收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担任群团组织的负责人,拓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开招考公务员的范围,将企事业单位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政干部队伍中来。积极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智囊作用,聘请专家担任政府顾问,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五、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人才工作

17、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组织体系。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各司其职、统分结合的组织领导体制,形成整体合力。县委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协调全县的人才工作。县委组织部依照省、市委组织部职能科室的设置,增设人才工作科,负责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对全县人才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和督查、协调指导,为人才提供服务。建立乡镇及有关党委人才工作领导组织,在民营规模以上企业聘请人才工作联络员,进一步完善全县人才工作网络。

18、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高层次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拓展人才市场功能。利用人才市场信息优势,根据我县需求,面向国内外开展高层次人才和急缺人才的人才交流、人事、人才租赁、人才顾问等中介服务项目,开展网上人才服务,推动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运用人才测评技术和市场机制为用人单位选拔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完善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加强县领导与专家的挂钩联系,定期不定期走访、慰问专家,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听取他们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切实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要充分发挥“人才热线”的作用,积极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了解人才对我县人才工作的反映。组织人事部门要对人才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认真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帮助人才排忧解难。县教育局要继续抓好教师新村建设,兴建教育系统的高知楼。

19、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设立“*县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开发、培养和奖励等。县财政按照每年不少于地方财政收入的0.1%划拨人才专项资金。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大财政对科技、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培养、奖励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用人单位要增加对科研开发的投入,为人才的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证。

20、明确责任,加大人才工作的考核力度。各级党组织、政府各部门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人才工作、行动上支持人才工作、措施上保障人才工作。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为人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能,容才之量,用才之策,不拘一格选贤任能,靠敢用人、善用人加快发展。县委把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各部门三个文明建设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将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保护、培养、使用等作为考核单位尤其是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本《意见》自发文件之日起施行,以前有关规定凡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本《意见》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