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种粮农民综合补贴工作意见
时间:2022-06-05 08:36:00
导语:财政局种粮农民综合补贴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对种粮农民补贴的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省20**年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实施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20**年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下同)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粮食综合补贴的原则
(一)坚持向主产区倾斜的原则。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要全部用于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分配上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
(二)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市对县、县对乡核定补贴规模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农民兑付补贴继续实行村级公示制度;各项补贴政策、分配依据、兑付方式都必须向种粮农民公开,提高透明度。
(三)坚持简便易行的原则。完善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分配和兑付办法,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办法稳定、程序简化、周密规范。
(四)坚持一次发放的原则。20**年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要按规定时限同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充分考虑了全年农资价格预计变动对种粮农民增支的影响,采取一次性发放办法,年内不再随农资价格的变动而调整。
(五)坚持政策稳定的原则。本实施意见所确定的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分配依据、原则及对农民兑付补贴的依据、发放方式和渠道等,今后原则上保持相对稳定,不做大的调整。
二、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和资金来源
(一)资金规模。20**年全市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资金规模为2.8387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规模0.7271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规模2.1116亿元。
(二)资金来源。粮食综合直补资金继续采取由粮食风险基金全额预拨、年终清算办法。其中粮食直补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安排;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由中央财政增拨的粮食风险基金安排。
三、粮食综合补贴的对象
粮食综合补贴的具体对象为全市范围内从事粮食等农作物生产的农民(包括农垦、监狱、劳教系统的国有农场种粮职工)。
四、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分配依据
(一)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的确定。粮食直补资金原则上保持上年的规模、分担比例不变,新增面积(监狱、劳教农场)所需资金全部由省承担;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在保持上年存量(基本规模和重点产粮县补助)的基础上,增量部分按全市统一标准平均分配。
(二)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的核定。市对所属各县(市)区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原则上参照省对市的办法核定,其中省对重点产粮县的补助规模不做调整。
(三)涉及行政区划变更的县(市)区相应调整补贴资金规模。
(四)对种粮农民补贴资金的分配依据。以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作为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计算、兑付依据(其中现有果树等经济林面积原则上不予补贴);第二轮土地承包尚未完成的村组,以及未实行土地承包的国有农场,原则上以原计税面积作为补贴资金兑付依据。农民承包地实施流转的,原则上补贴给原承包户,流转双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机动地不予补贴。对于原机动地面积中由于农户人员变动等原因重新按法定程序签订承包合同(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由农民长期耕种部分,纳入范围给予补贴。
承包土地面积中已享受退耕还林补助部分,不再给予粮食综合补贴。
(五)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全县(市、区)粮食综合补贴资金总规模和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计算亩均补贴标准(不得低于上年标准),补贴标准要在补贴资金兑付前在全县(市、区)范围内公布,并按统一标准向农民兑付补贴。
五、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拨付和监管
(一)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粮食综合补贴资金通过省、市、县财政部门在同级农业发展银行开设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进行封闭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在粮食风险基金专户“粮食综合补贴资金”明细账户中,对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进行分账核算,单独反映,便于统计和监督。同时,要求以乡镇为单位设立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台账,确保补贴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二)补贴资金采取省按规模核拨,市县据实兑付办法。省财政按核批各市的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直接将补贴资金逐级拨付到市、县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市、县财政部门依据财政和农业部门核定的分配额度,据实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的“粮食综合补贴资金”专户;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在粮食补贴资金到达“粮食综合补贴资金”专户后,按照粮食综合补贴具体实施办法规定时限,按期向农民兑付。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国有农场种粮职工的补贴资金兑付工作由其所在地(乡镇)财政、农业部门具体负责。
(三)为避免截留、挪用、扣款等问题,保证资金安全,20**年对种粮农民兑付补贴资金,继续实行“一折通”或“一卡通”形式,通过储蓄存折(或卡)将直补资金一次性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对种粮农民发放的储蓄存折(或卡),一律不得收取任何相关费用,不得扣收各种款项。种粮农民要妥善保管补贴存折(卡),确保账户内至少保留一元钱,不得清户,长期使用。20**年已领取补贴存折(卡)并确认丢失的农户,自行负责补办补贴存折(卡),并承担相关补办费用。
(四)健全粮食综合补贴公示制度。对农民兑付补贴继续实行村级公示制度,每个农户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补贴金额等事项要张榜公示,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兑付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要向种粮农民发放《种粮农民综合补贴通知书》。通知书中必须注明:享受补贴的二轮土地承包面积、补贴标准(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应发放补贴金额等内容。
(六)健全粮食补贴档案管理工作。粮食综合补贴的相关资料,必须分类归档,严格管理。
(七)加强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监管,补贴资金兑付过程中,不允许抵扣任何税费和债务,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补贴资金等违纪问题的发生。
(八)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发放工作周报及通报制度。自3月1日起,各县(市)区要按照省统一格式于每周五12点前向市财政局、农委报告工作进度,市将对工作情况通报全市。
(九)要求20**年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兑付工作在3月20日前全部结束,如因特殊情况可适当延期,但务于3月31日前全部结束。
六、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实行全过程网络管理
20**年起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资金发放过程全部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实行网络管理。包括种粮农民基本信息变化情况、村级公示表的输出、补贴资金的分户计算、补贴资金发放明细表的生成以及向金融部门提供分户数据等在内的各项工作,必须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进行,实行严格的全过程网络管理。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一)完善补贴网络数据。各级财政、农业部门要密切配合,以乡镇为单位,在20**年补贴网络数据基础上,结合20**年补贴范围、补贴面积、农户变动等情况,形成20**年基础信息。
(二)核实录入补贴面积,输出补贴面积公示表进行村级公示。
(三)根据公示结果,调整录入最终补贴面积分户数据,核实录入农户补贴存折账号,以县(市、区)为单位汇总经公示后的补贴面积,根据上级部门核定的补贴规模,分别计算全县(市、区)统一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同时按全县(市、区)统一标准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乡镇。
(四)各乡镇通过补贴网络按照全县(市、区)统一标准计算分户补贴金额,打印粮食综合补贴发放明细表,分别交农业部门和当地农户补贴资金开户银行。
(五)农业部门按照补贴发放明细表逐户发放补贴通知书;开户银行根据补贴发放明细表,直接将补贴资金打入农户存折账户。
(六)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务于4月25日前将20**年补贴网数据上报市财政局,不再组织事后补录数据工作。
七、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工作责任制
(一)粮食综合补贴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对本辖区粮食综合补贴工作全面负责。要责成财政和农业部门牵头,由农发行、农信社、物价、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粮食综合补贴工作组,共同做好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筹集、拨付、监管,通过补贴网络配合农业部门搞好补贴资金兑付工作;农业部门负责提供及核实补贴面积,政策宣传、培训及补贴资金(存折)的发放;金融部门负责配合财政、农业部门做好补贴资金划拨、发放等相关工作;物价、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对补贴政策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粮食综合补贴政策,截留、挪用和套取补贴资金等问题,要坚决查处,严肃处理。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在市定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各自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按期将补贴资金足额兑付到农民手中,确保粮食综合补贴政策贯彻落实。各地具体实施方案要报市财政局、市农委备案。
(三)切实做好粮食综合补贴政策的宣传工作。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粮食综合补贴政策,做到家喻户晓。采取多种方式答疑解惑,让农民了解政策,懂得政策,切实保证粮食综合补贴工作顺利进行。
(四)为做好粮食综合补贴工作,与补贴相关的工作经费,如宣传费、资料费、印刷费、核实播种面积等必要的经费支出,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
- 上一篇:劳动保障局残疾人合法权益制度
-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