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加强统计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2-06-04 03:32:00
导语:统计局加强统计工作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政发〔20**〕27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统计工作,加快实现**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统计工作在推进改革和发展,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基础工作薄弱,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统计方法制度不适应发展需要等问题。随着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统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统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在机构设置、人员力量、业务经费、办公条件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对国务院、省、市政府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大型调查和抽样调查,要组建普查和调查机构,落实工作经费。
二、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
(三)各县(市)区政府要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将统计机构列入政府组成部门;没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将统计机构列入政府直属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县(市)政府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要达到25人,区政府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要达到20人。所需人员通过在本地区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或临时聘用统计人员的办法解决。
(四)加强服务业和节能监测统计工作,市政府统计机构增设服务业和能源统计调查科。各县(市)区政府统计机构也要增设相应的业务科室(股)。
(五)县(市)区已设的普查中心、区增设的调查队隶属于同级统计部门管理,级别为副科,队长由同级统计局副职兼任。各县(市)区普查中心和调查队要配合国家和省统计局直属调查队以及市、县(市)区政府开展的城乡居民住户收入、价格调查和农村贫农监测等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工作。
(六)各乡镇(街道)要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办公室、股、所),统计业务量大的重点乡镇(街道)和8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街道)配备统计人员4人,5万至8万人口的乡镇(街道)配备统计人员3人,5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街道)配备统计人员2人,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探索乡镇(街道)统计人员由县(市)区统计局归口管理的模式。城市社区要至少有1名能胜任统计工作的公益岗位人员从事统计工作。农村村委会在村委会组成人员中指定1人从事统计工作。乡镇(街道)、社区、村配备和聘用的统计人员要承接国家和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
(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统计调查对象要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在统计业务上实行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双重管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要明确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配备稳定的统计人员。中小企业也要固定专人搞好统计工作。
(九)扎实搞好统计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统计从业资格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执行统计持证上岗制度,深入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各级统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对其调整、更换应事先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
三、加强统计管理,整合统计资源
(十)建立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和重要统计数据部门会商制度。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和重要统计数据部门会商制度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统计、国家和省统计局**阳调查队、发改、农业、经贸、商业、旅游、财政、金融、工商、税务等相关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参加,每季度或半年召开1次会议,必要时随时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分析和评估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数据,分析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运行态势、存在的问题,对接有关统计数据,交换统计信息资料,确保政府统计数据和部门统计数据的衔接和真实可靠,为党委、政府全面把握经济运行基本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十一)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建立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实现部门行政记录资料互换和联网信息共享,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由统计部门牵头,民政、编委办、工商、税务、质监等有关部门参与。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完善制度,共同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的计算机网络联接和维护,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国民经济管理和开展经常性的抽样调查提供依据。要逐步扩大抽样调查实施范围,在人口、城乡居民收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规模以下工业、小额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等领域建立和实施经常性的抽样调查制度,通过抽样调查推算总体数据。
(十二)建立和完善政府统计机构对部门、市对县(市)区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制度,严格审查和评估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完善政府统计机构对部门统计资料、上级统计机构对下级统计机构统计资料的核实制度,规范统计数据信息的公布、使用制度。建立统计资料共享制度,各部门须及时向本级政府统计机构报送有关统计、财政、会计资料、基本单位名录等行政记录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资料,各级政府统计机构须及时向本级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综合统计资料。完善统计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完善上级统计机构对下级统计机构、政府统计机构对部门的统计工作巡查制度。
四、完善统计经费保障机制,改善统计工作条件
(十三)加大对统计工作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将同级统计部门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足额到位。统计经费实行按统计调查项目编制预算制度。对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等各种重大国情国力普查调查工作所必需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分年度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经常性调查经费按年度一次性预算;常规统计业务费按业务量大小,核定基数,列入常年预算,并根据统计任务的增加逐年提高预算额度。
(十四)各级财政要随着各级统计机构及其人员的增加相应增加办公用房、车辆及其他办公设备。
五、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用现代手段武装统计工作
(十五)各级政府要将统计信息化建设纳入本级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及省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要求,明确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工作进度。
(十六)建立健全现代统计信息网络。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资源,按照国家、省统计信息网络建设标准,改造升级市、县(市)区二级统计信息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系统。加快统计信息网络系统向乡镇(街道)及相关单位延伸,乡镇(街道)统计办公室(股、所)要配备必要的统计数据处理设备,逐步形成覆盖政府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的统计信息传输网络,实现政府综合部门、国家和省统计调查机构、各部门网络资源共享。
(十七)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按照统计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统计数据处理设备,实现与统计部门的网络互联。政府统计部门要建立以网上直接报送为主渠道的信息处理系统,快捷、准确地传输统计信息。
(十八)加强信息工程建设。要按照省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采购配备计算机硬件设备,统一开发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统计信息主体工程建设一次性投入由省、市财政负担,日常维护、更新改造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对省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的信息工程建设,各县(市)区要按照全省统一要求落实配套资金。
六、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服务工作水平
(十九)选拔、任免和调配政府统计机构领导干部时要事先征得上级统计机构的意见,将政治思想素质好、专业技术能力强、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同志充实到统计部门。同时,要重视对统计部门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加强统计工作力量,选调、招考统计部门人员时,要充分考虑专业技术能力和学识水平。
(二十)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弘扬统计人员坚持原则、尊重科学、严谨求实、保守秘密的优良作风。搞好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统计从业资格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加强现场调查技能培训和抽样调查技术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十一)统计部门要在完成常规统计报表和调查任务的同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利用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料,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统计分析,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建议。
(二十二)加大对社会公众的服务力度,积极推进统计信息公开化。要按照有关规定,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图书报刊、信息资料等传媒,定期统计公报、召开新闻会、编印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咨询、设立统计信息网站,及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信息,使社会公众更多地通过统计信息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高统计服务社会的水平,使统计成为阳光统计、公共统计。
- 上一篇:审计局审计工作管理制度
- 下一篇:发改委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会讲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