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意见

时间:2022-06-04 11:13:00

导语: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等三部门关于改进和加强本市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现就改进和加强**区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完善科技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和统筹协调

(一)完善区内重大科技事项的决策机制。根据本区实际情况,由区科委、区财政局会同区发展改革委对全区重大科技事项进行统筹,其中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事项,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报请**区自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或区政府决策。

(二)建立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对以财政经费资助的科技项目,要利用**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科技项目信息的资源共享,避免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的重复、分散和浪费。

(三)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联系。各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在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经费管理方面的联系,开展市区联动,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积极承担国家、市各类重点科技项目任务,保证市区联动科技项目配套经费。

二、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四)稳步提高**区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到“**”期末,区级财政科技专项投入总量占当年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达到5%。

(五)确保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以及创新环境建设等公共科技活动。同时,合理配置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资源。

(六)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成立统一的科技投入平台。财政部门按照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和来年预计财政支出,明确各类科技经费的功能定位和具体的经费金额,实行分类管理,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纳入财政预算,进行单独列支,并由区科技投入平台进行统一划拨。

根据科研活动规律、科技工作特点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区公共财政科技投入主要分为以下七类:

1、区科技计划经费。主要用于促进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包括科技发展基金、推进技术进步专项资金、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技改财政贴息资金等方面支出。

2、科学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各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经费。

3、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任务较重的行业部门,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同时包含由财政安排、各部门支出的其他与科技有关的经费支出。包括科学普及经费;农业系统、建设系统、卫生系统、教育系统、信息系统和工业系统中与科技有关的经费支出等。

4、科研条件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支持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和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包括用于孵化器建设经费、技术中心建立的经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经费等支出。

5、市区联动科技专项配套经费。主要用于为市区联动重点科技项目进行经费配套。包括科技小巨人专项资金和其他国家、市重点科技项目配套经费支出等。

6、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经费。主要用于引导企业集群创新的各类科技计划,以及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包括科技(普)馆的建设经费;创意园建设经费;节能环保园建设经费;科技园区建设经费、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等。

7、科技企业专项扶持经费。包括用于各个园区科技企业的项目财政奖励等资金。

三、创新财政经费支持方式,推动产学研结合

(七)建立健全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政府有关科技计划项目要更多地反映重大科技需求,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

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联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促进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企业需求,举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项目推介会和专业技术对接与技术咨询活动,通过企业与高校(院所)直接对话,产生互动效应,在相互了解、信息沟通中寻找合作的切入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八)聚焦财政支持的重点。财政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要符合WTO和公共财政的原则,主要用于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研发的支持。要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风险投资等多种投入方式,加大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

区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设立**区产学研合作资金,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主要用于产学研合作项目、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校企联动沙龙、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联合技术中心(实验室)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活动、大学生创业、共建经济实体等。

四、提高科研项目立项及预算核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九)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在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全面实行网上申报,逐步推行网上评审,积极实施公告、公示制度。

(十)搭建区科技项目数据库。在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条件下,将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信息纳入区科研项目数据库,提供给社会共享,避免或减少科研项目的重复申报、重复立项。

(十一)完善科研项目的项目库管理机制,改变科技财政支出预算方式,科学编制来年科技财政预算。科技财政支出采取当年立项入库,来年划拨资金资助的形式,原则上对未列入项目库的科技项目不予以支持,保证科技财政预算的科学性。

(十二)建立**区科研项目专家数据库,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科研项目管理及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五、强化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十三)建立和完善各类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对项目经费予以管理,重点规范人员经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协作研究费等支出的管理。

(十四)加强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管理。科研项目经费支出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严禁违反规定自行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严禁各项支出超出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禁层层转拨科研项目经费和违反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探索建立科研项目经费报账制度。对科研项目经费逐步实施国库直接拨付。

(**)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的内部管理。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健全科研项目经费内部管理制度。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要明确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科研项目经费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财务制度和财政部门有关结余资金管理的规定执行。

(十六)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检查。建立包括审计、财政、科技等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在内的财政科技经费监督体系,建立对科研项目的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制度。

(十七)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对违反法律和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追回财政拨款等处罚,取消其以后3年申请科研项目的资格,并向社会公告。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单位和个人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十八)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区级科研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要明确相应的绩效目标,并对其执行过程与执行结果进行分类绩效评价。分类绩效评价的结果,要成为单位和个人今后申请立项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