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的意见
时间:2022-06-03 07:26:00
导语: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财政局:
近年来,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数量有所增加。热情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积极改善留守少年儿童的食宿条件,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一批学生食堂和宿舍,大力改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寄宿生食宿条件”的要求,并把“改善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作为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着力抓好的10件实事之一。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以下简称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促进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实施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抓好10件实事的通知》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遵循规律、按需建设”的要求,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努力适应留守少年儿童寄宿的需求;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更高起点上推进教育公平,着力解决教育民生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基本原则。(1)县为主体,省市统筹。县级政府是实施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责任主体。工程的实施由县统一规划设计、筹措资金、组织施工和质量管理。市负责复核工程规划,督查项目推进,组织项目验收。省负责全省工程实施总体规划和建设标准,协调工程进度,组织项目审批和抽查,制订工程建设经费补助和奖励政策。(2)科学规划,保证质量。要坚持规划在前,认真制订工程实施的整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规范施工操作,按照抗震设防的要求建好学生宿舍和食堂,确保工程质量。(3)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工程的实施要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20*年,先在苏北选择部分县(市、区)的公办农村初中进行试点,探索并积累经验后渐次推开。(4)按需建设,实事求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留守少年儿童的寄宿需要搞建设,坚持实事求是,按实际需要确定建设项目,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和要求。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教育资源,提高工程实施的整体效益。(5)立足长远,构建机制。要按照建设、管理、使用并举的方针,通盘考虑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学校正常运转遇到的新问题,立足长远,健全寄宿制学校安全、卫生、日常管理等制度,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目标任务。20*年,在苏北5市申报的基础上选择22个县的公办农村初中开展试点,努力完成试点地区初中新增的宿舍和食堂建设任务,为家庭无监护条件、距离学校较远、确需寄宿的留守少年儿童提供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堂。2009年起,在苏北、苏中其他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村初中继续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的改善工作。
各地都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的要求,积极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确保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四、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实施步骤。留守少年儿童的食宿条件改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推进。
1、调查摸底。要全面了解留守少年儿童的情况,以县为单位,逐校建立台账,为工程实施提供基础信息资料。要在前一阶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今年秋季新学期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核实留守少年儿童的现状、动态变化趋势,摸清家庭确实没有监护条件、距离学校较远(原则上初中学生家距学校2.5公里以上)、有寄宿需求的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的底数。在此基础上,各有关县(市、区)要认真填写《*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由县教育局、财政局负责同志签署意见,经市教育局、财政局复核后,于今年10月20日前报省教育厅、财政厅。
2、制订规划。各有关县(市、区)要根据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变化情况,以及本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近年来学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按照《*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实施标准》(详见附件二),制订本地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整体规划,并编制分年度实施项目的计划。各有关县(市、区)先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认真制订工程项目建设规划,然后由县(市、区)教育局、财政局共同审核,编制全县(市、区)《*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汇总表》,经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签字确认,并由市教育局、财政局复核后于10月20日前一式两份,分别报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3、申报项目。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县(市、区)要根据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统筹考虑地方财政筹措工程建设经费的情况,确定年度工程实施的项目学校和具体的建设项目向省申报。
试点的22个县(市、区)从20*年开始申报,申报的程序是:先由项目学校认真填写《20*年*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项目建设申报表》。县教育局、财政局审核确认后,汇总填报《20*年*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县(市、区)政府审核并行文,连同《项目申报表》和《项目申报汇总表》报市教育局、财政局复核后于10月20日前将纸质件和电子文档一并分别报省教育厅、财政厅。《项目申报汇总表》要同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各试点县(市、区)申报的项目逐一审核批复。
4、签订责任书。省政府与各帮扶县(市、区)政府签订工程建设责任书,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的职责、经费分担、质量安全要求和工程实施时间等事项。
5、组织施工。各帮扶县(市、区)根据省政府与各有关县签订的《工程建设责任书》和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复的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工程项目。各帮扶县(市、区)对照工程建设标准统一办理立项申请,统一方案设计,统一组织工程的招标采购,统一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和委托监理。省里在各帮扶县(市、区)提供工程的施工合同、中标通知书和地方承担的建设资金安排证明资料后,先拨付70%的省补助经费用于项目工程启动。省财政厅、教育厅将对各帮扶县的工程进度和资金到位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6、竣工验收。各帮扶县(市、区)的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并由县级教育部门会同财政、建设部门逐一竣工验收合格后,再由市教育局会同财政局、建设局等部门对工程建设逐校逐项进行检查验收。县、市验收合格后,由县(市、区)政府向省教育厅、财政厅提出检查验收申请。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会同财政厅、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对帮扶县项目学校进行抽查。省级抽查合格后,省财政将另30%的省补助经费拨付给项目学校。对抽查不合格的,除要求限期整改外,省财政还将按抽查的不合格率相应扣回省补助资金。
非试点地区要在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完工后,将工程建设情况和竣工建筑面积等报省备案。
五、落实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建设资金。为帮助经济薄弱地区做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省财政设立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专项补助经费,具体补助和奖励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另行制订。
各有关县(市、区)要在本级财政预算中积极筹措并落实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项目资金。可在每年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经费中统筹安排一定经费,用于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建设。各地在筹措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时,不得要求学校自筹资金,不得向教师和群众集资,不能留有经费缺口,不能因工程建设让学校产生新的债务。
各地要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要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要求,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坚决制止截留、挪用工程建设资金的现象发生,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加强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组织领导。
1、明确责任,切实把这件实事办好。各地要高度重视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实施,把它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作为推进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重点工作,扎扎实实地把这件顺民心、利民生的实事办好。各有关市、县(市、区)要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和推进工程的实施。要进一步明确并强化各级的责任,县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严格工作责任制,逐步分解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工作,形成合力,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2、加强质量管理和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工程。学生宿舍、食堂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特别要按国家规定的抗震烈度设防要求进行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操作,严格实行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法人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工程建设合同制和工程预决算制度。所有从事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有相应资质。要遵守工程建设、招投标的有关法规和财经纪律,严格程序,在建设项目确定、招投标、质量监理等方面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使工程建设成为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廉洁工程、阳光工程。
3、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寄宿制学校正常运转。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制订明确的政策规定,减免工程的有关建设规费,降低建设成本。要根据寄宿制学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建立寄宿制学校的长效管理机制。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将中小学校的超编人员转岗从事学校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校长、教师和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健全学校安全、卫生、后勤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办学水平。
- 上一篇:环保局环境整治管理工作方案
- 下一篇:国土局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