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时间:2022-06-03 06:53:00
导语: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近年来,全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总体上看,实施创新教育尚未取得根本突破,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还较薄弱,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建设创新型*尚有差距。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1.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宗旨,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实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内涵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尊重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分类培养。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行学分制,扎实落实导师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不同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提高学生创新素养,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3.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对人才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积极争取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不断完善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推动高校与社会开放融合,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4.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整体设计。要结合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统筹推进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建设,统筹推进教学科研与管理队伍建设,统筹推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进,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综合体系。
二、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5.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等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学习指导计划。强化高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建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发挥行业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6.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经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继续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健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制度,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优与抽检,并将结果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7.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构建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专业人才供求信息。建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数据库,引导学校科学设置与调整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鼓励高等学校根据相关行业产业的需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满足行业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8.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高地。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结合重点学科建设,选择相关领域品牌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加大投入力度进行重点建设,逐步建成一批产学研结合、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基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建设,构建国家、省级、学校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鼓励各实验基地在推进学分制、实施导师制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和大胆创新。
9.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开展平等交流和讨论,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推进个性化、探索性、创新型的研究性教学。把优秀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涵。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必须建有一定比例的优秀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优秀教学团队应在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10.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强化对学生的思考判断、分析综合、创新思维、实践动手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能力。
三、深化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改革
11.优化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把优化课程体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富有*特点、具有学校特色、以重点学科与品牌特色专业为主要支撑的精品课程体系。
12.增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开放性。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与创新实践的各类实验性和研究性课程,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建设。鼓励校际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鼓励高等学校与有条件的中小学合作开设拓展型课程,把创新人才培养向基础教育阶段延伸。
13.丰富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多样性。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推进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广泛开设操作型、实践型和自学型等多种类型课程。推进融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训为一体、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问题式、项目式、案例式模块课程建设。
14.增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选择性。全面推进学分制,推动试行弹性学制,方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鼓励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修读课程。拓展学生转系、转专业渠道,允许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与就业志向,选择专业、专业方向或辅修专业。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有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发展空间。
四、增强创新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
15.深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按照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采取团队合作、自主研究与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实践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
16.加强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资源的统筹整合,重点建设一批国家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逐步覆盖至所有品牌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改革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行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的全面开放,实现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向全体学生开放,国家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职实训基地向省内高校开放,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条件。
17.强化创新人才的科研能力培养。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并提供相应条件,设立相应学分,吸引并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
18.建立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多渠道筹措大学生实习见习基金。依托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的校外实践基地。
19.丰富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国家与省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开放实验室、各类学生社团为平台,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大力开展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和应用课堂教学内容。加强科技制作、科技小发明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育活动,建立覆盖全省的网络化社会实践基地,培育一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促进学生经常化、多样化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合理安排各类实践创新科技竞赛活动,逐步扩大竞赛的学科范围,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五、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
20.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从教育理念、队伍结构、培养模式、人事分配制度等各方面改革探索,促进广大教师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增强责任、提高创新教育能力。推进教学名师培养评选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制度。大力推动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授讲授本专科课程。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21.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师资的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将教师的教研、进修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保持科学合理的师生比。鼓励高等学校吸收社会行业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富有社会阅历与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建设高水平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22.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树立和落实科研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思想,引导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将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作为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和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重点,鼓励教师紧扣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改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教学。
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平台
23.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以“*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形成一批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教材和实践教学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提供足够、先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高等学校要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建设,统筹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并优先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24.扩大培养创新人才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益。深化高等学校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全面实行教师互聘、学分互认、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国家与省的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多媒体课件、优秀教学成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等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服务。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集成整合全省高等学校图书文献资源,全面实现共建、共知、共享。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具有*特色、面向全省的教学信息数据库、特色文献信息数据库,形成内容丰富、配置优化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省各类高校师生的需求。
七、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25.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严谨诚实善于合作的创新品德。
26.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节,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充分发展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创新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交流会,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弘扬创新文化,宣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格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八、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7.切实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高等学校应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创新政策机制,给予切实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应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责任人,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28.加大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经费支持。在省级教育财政经费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高等学校应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对实验实践、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切实保证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必需的各项经费,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 上一篇:学校建立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
- 下一篇:环保局生态区建设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