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普法工作意见

时间:2022-04-09 11:18:00

导语:司法局普法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司法局普法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制宣传工作提出的新任务,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提前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基础和环境。

2、“*”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省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进一步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3、“*”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于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服务于“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的顺利实施,服务于全省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宣传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手段为群众喜闻乐见。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工作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手段。

——坚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特点,研究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评估,确保工作实效。

二、主要任务

4、加强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的权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政策、方针和理论,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广泛开展“讲法律、讲秩序、讲责任”公民法制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形成全社会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氛围。

5、加强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学习宣传运用法律机制和手段保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全面打造“信用浙江”;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学习宣传运用法律途径和手段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加强有利于保障妇女、儿童、残障等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6、加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生产安全等保护公民生命、财产权利以及劳动和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开展生产,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促进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针对城市拆迁、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国企改制以及事关利益调整而出台的改革措施等问题,及时开展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

7、加强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针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开展以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为重点的法制教育,以整治违法办企业、违法经营、公职人员入股等突出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和转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教育,以打击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法制教育,以整顿音像市场、娱乐市场,打击非法“网吧”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8、加强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守法观念的培养,形成自觉守法的社会风气;大力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法制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开展刑事和治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总结推广和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9、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加快依法治省工作进程。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围绕地方立法、司法、执法、普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等环节,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区)工作。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开展以法治城市(区)、法治县(区)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地方依法治理,以“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活动为载体的基层依法治理,以“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创建活动为载体的行业依法治理。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行公职律师制度。要围绕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10、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法律进乡村”活动,做到法律宣传资料进乡村、法制文艺进乡村、法律服务进乡村;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继续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学法制度,完善社区法制宣传基础设施建设,成立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和市民学校并发挥作用。全面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活动。围绕法治校园建设,继续推进“法律进校园”活动,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理活动。继续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其中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

11、着力于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知识讲座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领导干部学法登记和学法档案制度。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领导干部培训班,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总体规划,列入学习课程。

12、着力于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水平,维护国家法制的权威和尊严。培养公务员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切实提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加强有关廉洁从政的法律法规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工作落实。要把法律知识纳入公务员资格准入考试考核内容;继续坚持公务员年度法制考试制度,实行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证制度。

13、着力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中小学生要注重进行法律启蒙、法律常识、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自律、自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养成守法习惯;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未成年人工作,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大中专学生要突出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树立崇尚法律的理念,增强法制观念。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14、着力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切实增强诚信经营意识。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国际经贸法律知识,企业管理法律知识等,提高广大经营者学法、懂法、守法和护法的意识,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和信用观念,努力做到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15、着力于提高农民的权利义务对等的法治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树立遵纪守法观念、依法开展生产生活观念和依法维权观念;培养和增强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要突出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帮助的结合,创新农村基层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开展对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兼职法制干部;与有关部门制定和下发《关于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开展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活动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

16、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年度工作汇报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进一步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办事机构建设,办事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在立法工作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估体系,纳入各地、各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17、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并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和组织实施普法阶段性工作计划,协调各方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策划、组织规模效应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行业承担法制宣传教育重要职责,要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建立和实施行业、部门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法制教育制度;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等,负责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文化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各类文化单位、文艺团体开展法制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演出,推广群众性法制文化娱乐活动;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负责大众传媒的社会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在司法、执法过程中以案说法,辨理析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加强对特定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个人开展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18、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奖惩激励机制。要逐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估手段体系;建立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评比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和奖励工作。

19、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障标准,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各部门和行业安排相应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20、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学习培训活动,增强专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力加强兼职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建立法制宣传教育人才资源库;积极鼓励法律职业者和法律院校(系)教师、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加强组织培训,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志愿者活动向规范化发展;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讲师团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讲师团的作用。

2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宣传园地建设,在公共场所建立固定和流动法制宣传设施,并定期开展活动;加强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水平,并引导其向特色化发展,注意充分发挥市民学校、夜校、技术培训学校的作用;加强传媒阵地建设,发挥大众传媒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办好法制宣传教育网站,创新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强对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服务阵地建设,要利用接待厅(室)、法律服务热线等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社区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工作。

2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理论研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探索普法内在规律,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方法,改进和创新工作观念、工作措施、工作部署和工作方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立法工作,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本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开展中期检查,加强工作督查。2010年组织考核验收。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浙部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按照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