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30 04:50:00

导语: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意见

镇农办、农业服务中心,基层相关单位:

为贯彻国务院召开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认真解决本区当前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农产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农委决定于年9月1日至12月底,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区农业实际,紧紧围绕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通过集中整治和日常工作相结合,切实加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盲点和薄弱点,依法取缔一批不合格、不规范生产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安全示范基地和食用农产品放心示范镇,提高本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第12届特奥会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世博会农产品特供基地建设和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二、目标任务

结合市专项整治方案和部门工作职能,确保三个100%:

㈠各镇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通过整治,重点确保全区10多个蔬菜园艺场、设施菜田、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等规模生产基地,0.8万亩主要水产品生产基地,以及23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达标。

一是深入开展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的治理;大力加强种植养殖业产品农药残留、“蛋白精”、“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荧光增白剂”等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监测;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基本解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违规使用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确保蔬菜、畜禽、水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下降,力争蔬菜合格率比去年同期提高1%,畜禽产品超标率及检出率控制在1%以下,水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

二是加强对8.07亩已退出食用农产品种植的重污染农田的后续管理,严肃查处擅自种植食用农产品或接纳工业“三废”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基本解决退出食用农产品种植的重污染农田擅自种植食用农产品或接纳工业“三废”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防止进一步污染。

责任单位:动物疫控中心、动物卫监所、农技推广中心、蔬菜站、水产站、渔政站、食用菌站、种子管理站、各镇农办、农业服务中心

㈡100%禁止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

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市场,兼顾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开展五种禁用高毒农药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生产、销售、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实施禁用农业投入品的收缴、回购和查处工作,从源头上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责任单位:农委法规科、农技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蔬菜站、食用菌站、各镇农办、农业服务中心

㈢本区生猪进点屠宰率实现100%

依据相关条例(国务院令第238号第三条“国务院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农委积极向主管职能部门谏言献策,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加快整治关闭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生猪小屠宰场,依法查处未经定点擅自屠宰生猪的违法行为。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不屠宰、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无耳标的生猪不许调运,没有检疫(验)证明的猪肉不准销售。

责任单位:动物卫监所、动物疫控中心、各镇农办、农业服务中心

三、检点

重点产品:食用农产品;

重点单位:种养大户、蔬菜生产基地、园艺场、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屠宰场、农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重点区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区域,以及制假售假现象常发区域。

四、时间节点

利用四个月的时间,分四个阶段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集中专项整治工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1日至10日)。全面学习各级领导讲话、国务院、市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制订切合实际的专项整治方案,做好搭建班子、组建队伍、动员部署等工作,为全面开展治理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做好一切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9月11日至11月30日)。在强化各责任主体进行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调动资源,依据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组织力量,对相关责任主体依法进行执法检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后患、不留死角。

第三阶段:建立示范单位阶段(12月1日至15日)。在前阶段现场实地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市区专项行动整治方案和区文明城区创建、“人人动手、清洁家园”等活动要求,扶优扶强建立若干示范区域(单位、社区),以点引领建立长效机制。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2月11日至25日)。由农委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检查、验收、评比、考核和总结,各镇农业部门将整治情况报农委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后,农委将整体治理情况上报区专项整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措施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认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主要部门,责任重大。农委以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为责任主体,成立由农委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食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督促检查相关单位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和工作部署的进展情况。各镇和相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订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落实,确保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2、以块为主,明确责任

整治工作涉及面广,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责任,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农产品生产集中的重点区域,按照“打击、整治、帮扶、规范、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区域整治,创建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对农产品质量事故频发或是发生恶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镇、村,要追究主要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对于在行动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违反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宗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严肃查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3、强化执法,加强宣传

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深刻揭露食用非安全农产品的危害性,调动百姓举报、揭露违法、违规生产农产品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为专项整治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镇联动的综合打击局面和强大的打击合力,为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4、建立制度,加强监管

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积极探索治本之策。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落实六项制度。落实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制度,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制度,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统筹调整,保障经费

各级财政要增加投入,保证扩大对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和频次所需经费,加强监管部门的设备建设,切实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