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30 10:45:00

导语:学校体育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体育工作意见

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国和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和市教育委员会、市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学校体育工作,特结合本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校要进一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工作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体育教育方法与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二、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3、各学校必须自觉贯彻落实国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从学年开始,中小学校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所有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各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或挤占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

4、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各中小学要根据课程标准,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体育教学和课余、校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较为系统地接受至少2个体育项目的专业指导,并较为熟练地掌握其锻炼的技能。各学校要根据实际,积极组织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三、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育评价制度。

5、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公布制度。各校必须设立一名数据管理员,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档案之一。要把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6、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方式与方法。应将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教学考核成绩、体质健康状况评价结果以及体育特长等,作为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评价的组成部分。认真做好初中毕业生体育科目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总分的有关工作。逐步完善高中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号召,推动校园群体活动蓬勃开展。

7、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坚持“立足校园,扎根班级”的组织方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充分发挥竞赛对群体活动的促进作用,结合全区的“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暑期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等,组织安排好校园体育活动,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比赛”的氛围。

8、建立学校指导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学校体育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团委、学生会及少先队组织,支持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同时发挥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带动作用,组织学生参与重大体育赛事、社区体育服务和指导。

9、把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列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工作重点。在青少年中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使他们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五、完善学校体育活动项目布局,创新体育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10、科学规划项目布局,合理统筹各类资源。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地推进体教结合,在项目规划、经费投入、后勤保障、训练指导和竞赛组织等方面为学校运动队建设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

11、探索重点项目“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训练体系,将二线运动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俱乐部作为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展区少体校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完善初中和高中招收特长生制度,做到保证重点、规范管理、严格控制;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一步完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评估体系,坚持执行两年一度检查评估、四年一轮申报制度,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12、为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各校均应至少组建1—2个项目的校级“四固定”运动队,中青年专职体育教师必须参与学生课余训练的指导工作,并作为考核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依据。

13、各校应强化体育的群众基础和品牌项目建设。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对在重大体育竞赛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将予以表彰奖励。

六、加强保障与服务,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稳步发展。

14、加强领导,为学校体育提供组织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学校校长是本区与本校学生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行政部门要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和机构,要有专门人员负责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学校要成立由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15、建设队伍,为学校体育提供人力保障。学校按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足配强体育教师,做好体育教师和带队教练的聘任工作。要加强体育教师和带队教练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鼓励学校的班主任、辅导员和其他教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并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指导。从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和保证教学活动量出发,根据市教委、市体育局文件要求合理确定安排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从实际出发改善体育教师工作条件,按照国家、市有关规定做好向体育教师发放工作服装及工作津贴等相关保障工作。自年1月起体育教师运动服装(含运动鞋)费调整为每年不低于300元,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

16、加大投入,为学校体育提供物质保障。要根据国家和市的标准以及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建设、维护并使用好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益。中小学校体育经费要按《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实施细则》的要求,按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并做到与公用经费同步增长。

17、完善制度,为学校体育提供服务保障。认真执行沪教委体[]50号文件精神,加强学生在各类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和其他责任主体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及时救助并妥善处理。

18、整合资源,为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场地保障。各中小学校要在所在镇、街道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组织管理、业务指导和安全保障的制度与措施,坚持公益性原则,做好体育场地在早晚时段向社区开放工作以及双休日、节假日向学生开放工作。

七、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形成齐抓共管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19、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导。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安全保障、特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制订和纠正违反学校体育工作规范和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问题和做法。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中小学的体育工作列入督导计划,并依法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定期向社会通报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执行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家长的监督。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20、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专项评估。每年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年度评估,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对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