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技术栽培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26 10:53:00
导语:水稻技术栽培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年我区水稻生产要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性目标要求,应用高产群体质量调控技术,科学合理用肥、用水,积极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稳定面积,提高单产。
一、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
1、秀水128。2006年2月通过审定。秀水128表现高产,米质可达国标优质米二级标准,食味品质较好。中熟晚粳,生育期比秀水110略早;株高中等,生长整齐,株型适中,叶色绿,熟期转色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粒型中等。抗倒性强,田间病害轻。
2、寒优湘晴是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组合。1989年通过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寒优湘晴表现亩产可以超过600公斤,米质达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食味佳。迟熟,株高中等,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根系发达、生长势旺;灌浆速度慢、后期不早衰;在杂交水稻组合中,表现穗型中等,粒重低。综合抗性一般,易感稻曲病。
3、秋优金丰。产量水平可达700公斤/亩以上,米质达国家1级米标准;生育期比寒优湘晴早熟1天;株高中等,生长整齐,株型紧凑,叶色绿,熟期转色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穗大、粒多,一般栽培,平均有效穗17-18万,每穗总粒数160-165粒,结实率88-90%,千粒重25.3克;综合抗性好。
4、秀水123。产量水平可达700公斤/亩,米质达国家3级米标准,全生育期158.3天,比对照秀水110早熟1.5天。株高99.4厘米,穗长16.2厘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型较大,结实率中等偏高,粒型较大。一般栽培,平均有效穗19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45粒,结实率91.5%,千粒重26.0克以上。生长整齐,株型紧凑,叶色绿,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强,综合抗性好,田间病害轻。
二、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按照“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技术路线,抓好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落实,是确保单季稻高产的关键,其具体要求如下:
1、前期准备工作
①精细耕地:一是及早翻耕、整平大田;二是完善沟系配套,开好一竖三横的当家沟和田边沟,确保排灌畅通。
②施足基肥:要求翻耕前亩施精制有机肥150-250公斤。
③种子处理:晒种选种,精选种子、筛选淘汰瘪谷。浸种前暴晒种子1-2天,要求选后种子粒粒饱满,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种子处理,应髟17%菌虫清WP30克加10%吡虫啉浸种消毒,药剂先用少量水化成糊状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释配成300倍药液,再把亩用稻种倒入药液拌匀封盖,以药液高出种子2-3cm为宜,在气温20℃以上时,浸48小时,低于20℃时,浸60小时,(申优4号浸种时间不宜超过36小时)然后捞起种子,切记不可用清水冲冼,直接催芽播种。
④适时播种:寒优湘晴适宜播期在5月15日前后,由于季节茬口等因素,杂交稻一般不适宜直播,常规稻如采用移栽方式,要求5月下旬播种,6月20日前完成移栽,如直播则要求在6月12日前完成播种。
2、平衡施肥技术
肥料运筹,目前主要存在二方面问题,一是氮肥用量大,且使用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前期。二是肥料三要素中氮、磷、钾比例不协调,其磷、钾肥的比例明显偏低。应用平衡施肥技术,改变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
①、基面肥,根据直播稻需肥特点,原则上不提倡施用化学肥料,一般要求施用有机质肥料以达到改善土壤肥料结构的目的,数量一般掌握在每亩精制有机肥150-250公斤,移栽稻基面肥要求亩施碳铵25公斤加过磷酸钙25公斤。
②、断奶肥,要求在水稻二叶一心时施用(从时间上推算,大约在水稻播后二个星期)数量掌握每亩尿素5斤左右。
③、分蘖肥,一般要求分二次施,第一次在水稻四叶一心期施用,数量为每亩尿素10公斤,以促进低位分蘖发生,过7-10天,再施第二次分蘖肥,要求每亩施水稻专用BB肥12.5公斤(半包)此后的长粗肥原则上不提倡施用,寒优湘晴等杂交稻及移栽稻可考虑使用一次保蘖肥,数量掌握在每亩尿素2.5-3.5公斤。
④、穗肥,孕穗期需要适时、适量施好穗肥,这是因为穗肥对促大穗,增粒重的效果十分明显,其肥料利用率极高,是一项重要增产措施,穗肥一般分二次施,8月5日左右施第一次,要求施用水稻专用BB肥,数量掌握在每亩12.5公斤(半包),8月15日左右施第二次,亩施尿素5-6公斤,长势旺盛的田块可一次性施用,时间掌握在8月12日前后,杂交稻一般不施穗肥。
3、推广好气性水浆管理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法是以建立水层为主,灌水量多,耗水量大。不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而且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好气性水浆管理,是根据水稻的需水特点,在需水敏感期建立水层,其他阶段控制灌水。增加断水时间,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改善根系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高产苗架的形成。
播种阶段保持田间湿润无水,若连续晴好天气,田面开裂时,可灌跑马水。播稻3叶后开始建立浅水层或干湿交替。移栽稻的秧田期,1叶1心前保持田间湿润无水,1叶1心后建立浅水层。
有效分蘖期是水稻需水敏感期,保持浅水灌溉,二次灌浅水之间田间要彻底排干水,切忌灌深水。当大田分蘖达到穗数苗的80%时,开始脱水轻搁田,增加断水次数和时间,一般田块采取多次搁田,生长旺的重搁田,搁至降苗后复水。移栽稻移栽时因根系受伤,活棵前保持水层,活棵后间隙灌溉。
拔节孕穗期,如果搁田不好的需要继续搁田。搁田控苗好的采用间歇灌溉方法或灌水层。最后一片叶出齐前后是水稻一生对水分最敏感时期,需保持水层。抽穗前要排水轻搁田一次,增强根系活力。如遇到温度特别高时,可采用灌深水方法以水调温。
抽穗扬花期。从抽穗扬花开始,既要满足水分需要,又要注意不能长期有水层,一般采用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即灌一次水,落干后再灌,对漏水田应经常保持湿润,如开花期遇35℃以上高温,要采取日灌夜排灌深水的方法来降温,以防止影响开花授粉。要做到“两头水不碰头”,保持有水时清水硬板,无水时泥湿不发白,后期断水不宜过早,早断水,茎叶早枯,影响米质和千粒重,“多灌一次水,多长一层皮”,“后期白一白,产量差一百”,一般要到收割前5-6天停水。
三、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
1、育秧技术要点
“三分插、七分育”,育秧是机插秧成败的关键。依据前几年市郊机插秧育秧成功经验,硬盘机播育秧应重点围绕“苗匀、苗齐、培育适龄壮秧”为目标,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技术关键:
⑴、培肥育秧土
机插稻育秧土宜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无污染的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或经秋耕、冬翻的稻田土。一般每亩大田需育秧细土100公斤。
育秧土的培肥应做到视土培肥。对肥沃疏松的菜园土,一般不需培肥,经粉碎过筛后可直接使用。对旱田土或稻田土,提倡冬季耕翻冻土,春季培肥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田块进行施肥,每亩匀施磷酸二铵20~25公斤或42%水稻专用配方肥(BB肥)30~40公斤,禁用草木灰。施肥后连续旋耕2~3遍,取10~15厘米表土在田间集中作龚堆制,覆膜防雨淋、促熟化。一个月之后,选择晴好天气完成取土,并在土堆水分适宜时(含水率10~15%)经粉碎机碾碎过筛,要求细土粒径不大宜于5毫米,其中2~4毫米粒径的土粒达60%以上。过筛后的细土需继续堆闷、促熟化。对未能提前培肥的,宁可不培肥而直接使用过筛细土,并在秧田期通过追肥培育壮秧。确需培肥的,建议选用专用壮秧剂代替无机肥进行培肥,一般每100公斤细土拌专用壮秧剂0.5~0.8公斤(具体用量应根据不同产品的使用说明使用),提前二个星期拌入,以确保土肥交融,促进熟化。禁止使用未腐熟的厩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铵等直接拌作底肥,以防肥害,影响出苗。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采用无机肥或拌专用壮秧剂培肥,提前拌入、充分匀拌是确保土肥交融培育壮苗的关键。同时,盖籽土不需培肥,经粉碎、过筛后可直接使用,一般每亩大田需盖籽土20公斤。
⑵、精做秧板
一般采用湿做法,在播前20天左右对准备好的秧田灌水旋耕,碎土灭茬,清除残渣,耙高填低,做平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沉实板面。再在播种前1~2天对沉实板面再次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使板面达到“平、实、齐、无残茬”,防止高低不一,影响出苗及日后管理。对基础较平的田块也可采用干做法,在不灌水的条件下,直接除净田面残茬,铲高填低,拍平、拍实秧板即可。秧板制作规格:畦宽1.4~1.5米、沟宽25厘米、沟深15厘米,四周围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不管是湿做法还是干做法,做平、做实秧板是关键。
⑶、严把种子关
一是选用的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良种标准(GB4404.1--1996)。纯度标准:杂交稻在96%以上,常规稻在98%以上;发芽率标准:杂交稻在80%以上,常规稻在85%以上。二是严格做好播前的晒种、脱枝梗(或芒)、选种、药剂浸种、催芽、晾种等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播前晒种1~2天后,对有枝梗(或芒)的稻种进行脱枝梗、精选,再用药剂进行浸种处理。要求每5~6公斤稻种用菌虫清30克加10%吡虫啉10克,兑清水8公斤进行浸种,5月底前浸足60小时以上,6月初浸足48小时以上。浸足时间是保证药效及种子充分吸水的关键。浸种后即可催芽,稻谷催芽标准掌握90%左右的种子“破胸露白”即可。催芽后的稻谷应置室内摊晾4~6小时进行炼芽,至稻谷表面晾干再行播种。三是正确掌握播量。一般情况下,杂交稻每盘播净干谷100~110克,折芽谷140~150克;常规稻每盘播净干谷110~120克,折芽谷150~160克。具体播量应根据种子精选后实际千粒重和发芽率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⑷、适期匀播
具体播种时间应按前茬作物腾茬和后茬整地所需时间,结合机插稻秧龄15~20天,推算出实际播种日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一般情况下,杂交稻最佳播期5月中旬,常规稻5月中、下旬。播种时尽可能做到分期分批播种,以缓解插秧时的机械与季节、秧龄间的矛盾。播种前应事先调试好机播设备,使每盘播量稳定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并随时根据播种质量调整播量。播种密度要求每平方厘米有2~3粒种子即可,且分布均匀,播种时尽可能避免叠籽现象。
⑸、叠盘暗化
播种结束后,建议采用叠盘暗化出苗技术,有利于提高出苗整齐度。具体做法是,播后将秧盘直接在室内或场地上进行集中叠盘堆放,并覆膜、遮阳暗化,保湿、保温促出苗。一般叠盘高度不超过30盘,顶部放空盘;堆放时间一般在24~60小时左右,当有60%以上的芽鞘出土即可。之后移至秧田进行拉线摆盘。
⑹、覆布(封膜)保湿、促齐苗
摆盘后,应随摆随覆无纺布或封地膜,并及时灌平板水湿润秧板,迅速排放,以弥补秧板水分不足,起到保温、保湿促齐苗的作用。出苗阶段一般温度要求28~35℃,湿度保持在90%以上。
⑺、揭布(膜)炼苗
一般在秧苗出土2厘米以上,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时揭布(膜)炼苗。若覆膜时间过长,遇烈日高温容易灼伤幼苗。揭布(膜)原则:晴天早、晚揭,揭时灌水护苗;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若遇连续低温,宜推迟揭膜,并做到日揭夜盖。采用无纺布覆盖的可适当推迟至二叶一心期揭膜。对于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建议揭膜后直接采用40目防虫网搭小拱棚覆盖,至栽插前揭网打药。
⑻、科学管水
播种至揭膜前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揭膜至2叶期建立平板水,保持盘土湿润又透气,以利秧苗发根,2~3叶期看天气灌好跑马水,促进秧苗盘根,做到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整个秧田期以保持盘土湿润为主,若中午出现卷叶时要及时灌水护苗,做到日灌夜排,切忌长期灌水造成烂根死秧。移栽前3天左右要控水蹲苗,防止盘土含水量过高影响起秧和栽插。
⑼、因苗施肥
一是秧田出苗揭布(膜)后,可根据叶色追施苗肥。一般使用壮秧剂的田块,盘土肥力较好,出苗后秧苗粗壮,叶色浓绿,无需施断奶肥。对盘土肥力较差的田块,出苗后,在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当叶色出现明显褪淡时可酌情追施断奶肥,做到早褪早施,迟褪迟施;重褪多施,轻褪少施。一般每亩秧田施尿素4~5公斤(每盘约2克左右),于傍晚撒施,施后及时采用清水泼叶,以防烧苗。施肥时秧田应保持浅水层,水深不超过苗高三分之一为宜,切忌深水淹心。
二是栽前巧施起身肥(送嫁肥)。一般根据机插进度分批施用,在栽前3天施入。对叶色明显褪淡的脱力苗,每亩施尿素5公斤,施用方法同断奶肥。对叶色正常、叶型挺拔而不披的苗,每亩施尿素1~1.5公斤兑水60~70公斤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的苗,切勿施肥,应及时采取控水措施,提高秧苗素质。
⑽、做好秧田期病虫防治
秧田期主要虫害有稻蓟马、灰飞虱等,具体应根据秧田期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对症用药防治。对于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区域,务必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除了采用防虫网隔离外,对于未用防虫网的秧田,可在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揭布(膜)后,应及时选用药剂,做好化防工作,一般秧田期需防治2-3次,要求做到带药移栽。防治药剂可选用:(1)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2)5%锐劲特40毫升;(3)40%乐斯本80毫升加扑虱灵60-80克;(4)40%乐斯本100毫升加吡虫啉30-40克。兑水20-30公斤,对秧苗均匀喷雾防治,用药时要注意保持浅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
⑾、正确起运秧苗
由于机插秧的秧苗既小又嫩,因此,在起运秧过程中要防止萎蔫,防止秧苗折断。具体要做到:一是秧苗搬动次数要尽量减少,保持秧块不变型;二是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三是运秧时秧块要平放,有条件的地方可随盘平放运往田头。亦可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不宜过多,一般2~3层为宜,避免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四是起运过程中,如遇烈日高温或下雨要用设施遮盖,防止秧苗失水萎蔫,或秧块过烂,影响机插质量;五是卸秧时要平卸平放于田埂,以利于机插。
2、大田栽插和管理技术
⑴、精细整地
大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旋耕、耙田,耕深10~15厘米,耙田次数不宜过多,以耙碎耙平为宜,后采用人工或机械细平,力求达到整块田块高低水平一致,并清除田间残渣杂草。平后保持浅水层,沉实1~2天(沙土1天,粘土2天),以防栽时壅泥,影响栽插深度。同时,栽前应排干田间水层,以瓜皮水栽秧为佳。
⑵、足施基肥
机插秧苗小,栽后缓苗期明显,施足适量的基面肥较有利于早活棵、早分蘖。一般情况下,基肥的施用应坚持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化肥使用量约占全生育期总用量的25~30%左右,每亩施纯氮5公斤左右,建议单一磷肥全作基肥。具体施用量见肥料运筹部分。
⑶、适时栽插
按照育秧时预期的栽插日期,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组织机械、人力进行耕翻、整地,适时栽插。常规稻品种适宜栽插期为6月上、中旬;杂交稻为5月底至6月上旬。机插稻一定要坚持适时适龄移栽,适宜秧龄为15~20天,叶龄3.5~4叶,严防超秧龄栽插。
⑷、合理密植
在确保栽插质量的前提下,插足每亩穴数和每穴苗数是构建机插稻高产群体起点的重要基础。依据前两年市郊机插秧高产栽培成功经验,针对目前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厘米的特点,机插稻大田栽插密度要求,一般常规稻品种穴(株)距控制在13厘米以内,每亩适宜栽插穴数为1.7万穴以上,每穴苗数3~5株,基本苗控制在7万左右;杂交稻品种穴(株)距控制在14厘米,每亩适宜栽插穴数1.6万穴左右,每穴苗数2~3株,每亩基本苗3~4万左右。
同时,插秧时要做到清水淀板,薄水浅栽,以秧苗入土,不漂不倒为宜;整个田块力求做到栽深、穴苗数及穴(株)距均匀一致。
⑸、加强栽后管理
A、水浆管理
活棵返青阶段。机插秧栽插时秧苗小,根系少,加强机插稻栽后活棵阶段水浆管理,对于促进机插稻分蘖早生快发具有重要作用。栽后活棵管理应做到视天气管理,栽后若遇晴好天气,则白天要保持浅水层,水深为苗高的1/3~1/2,以防高温伤苗,晚上脱水促活棵;若遇阴天,则应保持田间湿润,以促进根系快速出生;若遇雨天,应开缺排水,严防水淹秧心。在栽后第2叶龄期应短期断水促分蘖发生。
分蘖阶段。机插秧活棵后即进入分蘖期,地上部分迅速发棵,地下部根系迅速生长,因此这阶段既要有足够的水分,又要土壤通气,在水浆管理上应采用“浅水一寸棵棵到、短期落干通气好”的灌水方法。要求灌水深3厘米左右,不淹没心叶,灌一次水后待自然落干再上新水,如此反复,以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分蘖早生快发。
搁田控苗阶段。由于机插秧缓苗期长,分蘖发生相对偏迟(一般在5叶1心开始分蘖),有效分蘖期较直播稻短,因此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有效穗,水浆管理上宜采用够苗期或接近够苗期轻搁田的方法,即常规品种单株带蘖2个左右,杂交品种单株带蘖4个左右时,开始断水轻搁田,并反复多次轻搁,以控制无效分蘖生长和基部节间的伸长,提高根系活力,确保现有分蘖能成穗且成大穗。一般要求机插稻通过轻搁田措施,控制常规品种高峰苗在30万、杂交组合28万左右,成穗率70%以上。
孕穗抽穗阶段。水稻剑叶抽出期及抽穗期需水量大,应建立浅水层,以促进颖花分化发育和抽穗扬花;抽穗前要排水轻搁一次,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抽穗整齐;其它时期以间歇灌溉为主,即灌一次浅水保持2天左右,断水2~3天,如此反复。
灌浆结实阶段。灌浆结实期时间相对较长,关键是要保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水浆管理上应采取间歇灌溉,浅水潮潮清,保持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情况下,9月份以湿为主,进入10月份后逐步由湿转干,以干为主。成熟阶段不能断水过早,要求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以确保活熟到老。
B、肥料运筹
根据机插稻秧苗生长特点,在肥料运筹上宜采用“前促、中稳、后补”的施肥策略,并注重N、P、K养分的平衡施用。具体要求:
基面肥。每亩应底施商品有机肥150公斤,面施碳铵3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30~35公斤,基面肥总用氮量折纯氮5公斤左右。
分蘖肥。一般要求分2~3次施用。第一次栽后7天左右,每亩施尿素5公斤或碳铵14公斤左右,作返青活棵肥;第二次栽后12~14天,每亩施水稻专用配方肥(BB肥)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作分蘖肥;栽后18天左右视苗情可再施一次肥,每亩施尿素4公斤左右,同时要注意捉黄塘,促平衡。分蘖肥总用氮量折纯氮8~9公斤。
视品种施好长粗肥或穗肥。杂交稻品种,特别是寒优湘晴,后期生长势强,扎根深,吸肥能力强,且成熟期迟,灌浆期长,后期肥料不宜过迟,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空瘪粒增加。因此,寒优湘晴品种后期不宜施穗肥,但一定要施好长粗肥,以满足高产对养分的要求。一般于7月20日左右结束长粗肥施用,肥料以15公斤左右的BB肥为主。
常规稻品种应重施穗肥。穗肥提倡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并坚持因田因苗制宜的原则,做到剥查主茎节间和叶龄余数定施肥时间,查看叶色定施肥数量。促花肥一般于主茎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始伸,叶龄余数3.5叶时(大概在7月底8月初)施用,亩施BB肥5公斤加尿素5公斤或亩施BB肥15公斤左右;隔10天左右,叶龄余数1.5~2叶时施保花肥,一般亩施尿素7公斤左右。
穗肥施用时,特别是促花肥施用时须注意叶色的变化,叶色要在正常退淡的前提下施用,做到早退早施多施、迟退迟施少施、不退不施,群体大的少施,群体小的多施。未施促花肥的也可促保兼顾一次施用,但也要等叶色退淡时施用,施用量可适当减少,一般施尿素10公斤左右或BB肥20公斤左右。穗肥施用时间最迟不宜超8月15日。
杂交稻品种一般不提倡使用穗肥,全生育期总氮量也应适当减少,具体用量应根据各品种的需肥特点正确使用。
C、病虫草害防治
草害防治。机插秧苗小,缓苗期长,大田空间大,加之前期又以浅水层为主,光、温、水、气等条件较有利杂草滋生。一般情况下,对杂草发生密度较高的田块,可采用栽前和栽后二次化除。第一次在机插大田最后一次平田后,趁田水浑浊时,结合泥浆沉淀,每亩用30%直播宁WP80克、或40%直播青WP60克、或用60%丁草胺EC100毫升拌细土20~25公斤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持水层3-4天后插秧。第二次在插秧后15~20天,每亩同样用30%直播宁WP80克或40%直播青WP60克,加10%水星(吡嘧磺隆)WP15克混用,配成毒肥撒施。施药时保持浅水层,施药后保水3~4天。注意事项:栽前使用60%丁草胺EC封闭,应严格控制用药量,当亩用量为150克时有明显药害,亩用量达到200克时药害严重。
对杂草发生一般的田块,也可在栽前或栽后一次用药。栽前用药的方法同上第一次化除;采用栽后用药的可选用53%抛秧星WP,结合栽插后5~7天施返青分蘖肥的机会进行化除。每亩用尿素5公斤左右,与53%抛秧星WP50克一起匀拌适量湿润细土,堆闷3~5小时后撒施。注意事项:施药肥后田间保持浅水层3~5天以上,以提高化除效果。同时开好平水缺,以防雨水淹没秧心,造成药害。
另外,对于千金子发生严重的田块,可在机插后15~20天左右,每亩使用10%千金(氰氟草酯)EC50毫升,兑水10~15公斤,采用东方红-18型喷雾补除;如果田间同时有稗草大量发生,建议适当增加用药量至60毫升,或与2.5%稻杰OD混合使用。
对于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发生严重的田块,可在水稻分蘖末期,杂草3~7叶期,每亩使用10%水星(吡嘧磺隆)WP30克+46%莎阔丹SL150~200毫升,或10%水星(吡嘧磺隆)WP30克+48%苯达松AS100毫升+13%2甲4氯AS100毫升,兑水40~50公斤采用工农-36型均匀喷雾补除。注意事项:施药前应排干田水,药后1~2天复水并保水3~5天。
病虫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是我市水稻生产的主要病虫害,近年来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逐年发生和发展,对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危险。机插稻由于播期提早,秧田与麦田共生期长,秧苗极易遭受麦田灰飞虱传毒为害,从而导致条纹叶枯病发生。今年,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全市条纹叶枯病呈大发生趋势,因此,要切实增强防控意识。对于往年条纹叶枯病重发区域,和今年带毒率检测较高的区域,以及秧田四周有麦田的田块,建议育秧阶段全部采用防虫网覆盖技术(40目),以有效阻断秧田期灰飞虱的迁入、传毒,主动控制或减轻条纹叶枯病的危害。同时,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各阶段水稻病虫害防治意见,切实抓好机插稻病虫草害防治工作,确保机插稻丰产丰收。
- 上一篇:绿色化环境污染论文
- 下一篇: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经济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