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岛区建设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20 08:52:00
导语:生态岛区建设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
随着*生态岛区功能定位的确立以及*总体规划的逐步落实,*生态岛区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民进*县委专门组织会员开展专题调研,对生态岛区建设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下面,就*生态岛区建设中的若干关系及其对策,发表一些看法,供县委、县政府参考。
第一:正确处理*本岛与其他两岛在发展目标上的互补关系。建议:依照总体规划,使人力资源的配置尽快适应三岛发展的不同需要。
市委领导曾多次指出,横沙、长兴划入*行政辖区之后,“三岛”联动发展但功能定位不同,这一决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三岛”的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商业基础薄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绝对比率。现在,“三岛”不同的功能定位和错位发展,将使*单一的产业结构得以完善,也将为生态富民、生态强县提供更宽广的空间。长兴岛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装备生产基地,将大大改善*第二产业薄弱的局面,增加*财政的实力,为生态岛区建设积聚更多的财力。同时,海洋装备基地所需要的大量产业工人,将为*人口从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有利机会。
但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对长兴岛工业发展可能对*本岛所产生的影响和价值,还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在各类人力资源的准备上还缺少动作。据了解,落户*的*船厂新招的工人中,*本地劳动力只占到20%左右。由此推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长兴岛今后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从业岗位,也极有可能很快被外地民工占领,这样,我们将错失这次由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本县人口从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出台实质性政策,在工厂招工、用工方面,向本地区倾斜,促使一部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用人的定点培养也要和龙头企业联合。同时,*的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单位,应加紧开设相关课程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我县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岛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更充足的人力资源。
第二,正确处理生态整治与生态富民的关系。建议:按照生态产业发展规律,加强农业和现代加工业、服务业的结合,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推进生态岛区建设,积极履行职责,狠抓组织领导,在舆论宣传、植树绿化、水环境治理以及环卫长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生态岛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整治和生态富民的矛盾关系将逐渐凸现。广大农民普遍赞同植树、开沟、修路等具体的工作,同样也急切期盼在生态整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为此建议:
1、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伸农业产业链,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目前,*米酒、白扁豆、白山羊、中华绒螯蟹等农副产品的加工,总体规模不大,科技含量少,市场占有率低。因此,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努力使农产品有出路、有销路。另外,建议在规划统筹植树造林时,既要布局好生态林、景观林,还要安置一定数量的经济林,并出台相关的政策允许间伐、轮伐,培养发展木材加工业,形成新的产业链,促进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更好结合。
2、促进传统农业与工厂化高科技农业相结合。在种植业方面,尝试并逐步推广工厂化无土栽培方式,打破必须依靠土壤种植作物的传统方式;在养殖业方面,可采用自动化生产技术。工厂化高效集约型种养业的发展,将彻底摆脱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的制约,有效增强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调控能力。要大力推广前卫村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形成乡镇级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推进我县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促进农业与现代商业、服务业相结合。生态农业的农产品,可以进大卖场,可以进连锁店,可以让经营商直接进入生态农业园区进货,还可以通过订单方式直接给宾馆饭店供给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同时,要大力发展“田园农家乐”,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正确处理生态规划与生态评估的关系。建议:建立生态岛区建设的年度评估制度,提高生态岛区建设的科学性。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生态岛区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如果对照规划、指标,具体陈述一下目前的经验和教训,具体说明一下*各项生态指标现状和达成度,还缺少详实、科学的资料。
因此建议,政府要协调有关力量,建立专门机构,形成规范机制,根据生态规划对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年度评估。要设立具体项目,分列数据指标,组织专业人员和社会人士参与过程督查,最终以年度“生态绿皮书”的形式,公布生态建设各方面的进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全面反映生态岛区建设的实情,帮助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群众清晰地看到生态岛区建设的发展轨迹和行进方向。
第四:正确处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关系。建议:对全县干部群众进行更为全面的生态观念、生态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生态岛区建设,应该包括自然生态建设、经济生态建设和文化生态建设。三者既有互补性,又有独立性。目前,生态岛区建设关注的重点以及出台的政策,基本上都侧重在“自然生态”层面,“经济生态”有所考虑但还不够,“文化生态”建设更显薄弱。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观念和行为的现代化,才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外显标志。因此,只有人与自然、人与经济活动、人与自己的社会生活群落都处在良性发展水平上的地区,才真正算是现代生态建设的成功范例。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全体岛民进行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技能的教育,对广大乡村干部进行与生态岛区建设相匹配的现代乡村管理教育。民众素养的提高和乡村管理方式的改善,是“文化生态”的基础性工作,做得好,我们就能获得自下而上的持续推动力,就能使生态岛区建设生生不息地得以发展。
县教育局、县科委已经组织有关人员编撰了《生态*》成人科普读本,并已被确认为*市科技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完善充实有关文本、资料,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建议将其列入*各行各业职业技能、干部
- 上一篇:完善康复养老院工作意见
- 下一篇:县文体委员学习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