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发展计划意见
时间:2022-03-20 05:00:00
导语:市社会发展计划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明显加快、结构明显优化、实力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规划的良好开局,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
主要特点: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规模跃上新台阶。预计*年实现生产总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二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16.3:52.8:30.9调整为14.1:54.4:31.5,一、二、三产业预计分别实现增加值19.2亿元、74亿元和42.8亿元,分别增长5.9%、25.1%和23.6%。三是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1亿元,增长23.3%,规模以上工业利税预计完成16.6亿元,增长30.5%。四是投资、消费与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20亿元,增长23%,引进1000万元以上市外项目104项,实际到位资金62.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2145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完成45亿元,增长16.6%,出口创汇预计完成8000万美元,增长51.3%。五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963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5435元,增长10%。
二、*年形势展望、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发展原则
(一)形势展望
从国家宏观层面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成为*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及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等会议,均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年国家的宏观调控取向为: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一是继续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是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切实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一个门槛”,坚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三是加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三农”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进行节能环保设施的建设。四是悄然转变发展理念,国家最近的一系列会议都确定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在“快”前,表明国家的发展理念更加强调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发展思路
立足国家的宏观调控取向和发展形势,根据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初步确定全区*年总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为目标,继续大力实施“5321”工程,坚持走好“工业立区、招商强区、调整活区、科教兴区”的路子,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力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新长清,确保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
在分析各种因素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生产总值166亿元,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92.8亿元,增长25.4%;第三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23.8%;
地方财政收入3.58亿元,增长2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7亿元,增长17.1%;
出口创汇9100万美元,增长13.8%;
实际利用外资4200万美元,增长95.8%。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提升。
三次产业构成12.2:55.9:31.9;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
工业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提升4.5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效益明显改善。
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6%,提升0.0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2亿元,增长30.1%;
规模以上工业利税21.7亿元,增长30.7%;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5%。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90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5980元,增长1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氧化硫(SO2)排放量降低2%;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降低2%;
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0%;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4.3%,提升2个百分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2平方米,增加0.1平方米。
(四)发展原则
一是好中求快,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提升工业集群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围绕城乡消费,特别是适应大学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二是坚持发展重点区域。在继续做大做强“五大片区”的同时,积极启动104国道沿线区域和经十西路及其延长线区域“两个经济发展新亮点”的开发,为全区发展拓展新的载体。
三是坚持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教育、住房饮水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高度重视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
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注重节能降耗、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严控耗能高、有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及产能过剩产业。
五是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统筹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稳妥推进深化各项改革,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体制机制保障。
三、*年主要计划指标安排说明
为了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年计划指标的设置,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反映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标。在安排*年主要计划指标时,主要坚持了四项指导原则:一是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二是与统计、经贸、农业、财政、建委等区直有关部门相衔接。三是与区历史发展水平、区“*”规划、市计划及全市10个县(市)区计划相衔接。四是考虑*年的增值因素。
1、生产总值
*年计划安排166亿元,增长22%。
一是顺应我区经济加快发展的趋势。第一,“十五”以来,全区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2003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呈加速增长态势,2004年为14.3%,2005年为15.7%,*年预计为21.7%,*年计划安排22%,符合2003年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第二,与2003年7月区委工作会所提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当时区委提出,到*年全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60亿元,*年计划安排166亿元,与区委2003年所提的奋斗目标相吻合。
二是考虑拉动因素。投资、消费与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年仍将处于稳定增长期。计划初步安排,*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1%,出口创汇增长13.8%,均将对经济发展形成有效支撑和强劲拉动。
三是考虑生产总值的内部构成。
三次产业的构成将由*年的14.1:54.4:31.5调整为*年的12.2:55.9:31.9,结构进一步优化。
(1)农业增加值。*年计划安排20.2亿元,增长5.2%。据与有关部门衔接,虽然*年秋冬干旱严重,但*年种植业增加值预计仍可增加6300万元,林业增加值可增加600万元,畜牧业增加值可增加3000万元。粮食产量可保持在30万吨左右,肉、蛋、奶、菜、果产量可分别增长6.7%、1%、20%、4.5%和10%左右。
(2)第二产业增加值。*年计划安排92.8亿元,增长25.4%。重要的增长因素有两项。第一,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济柴、联想沃德、省建机、天诺、龙浩酿造、奥图科技、高强标准件、泰丰疫苗、双玉味精等一批大型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在*年形成新的效益,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新增40多家,新增增加值12亿元。第二,现有工业企业将产生新的效益。全区现有16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可保持10%左右的自然增长,可新增增加值5亿元左右。综上两项,可新增增加值17亿元。
(3)第三产业增加值。*年计划安排53亿元,增长23.8%。第一、从第三产业内部构成看: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可新增增加值3.1亿元,贸易餐饮业可新增增加值3亿元,房地产业可新增增加值1亿元。第二,我区第三产业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即:大学科技园入住师生达到13.5万人,预计*年还将进一步增加,再加上*经济开发区新增的外来人员,使我区进一步扩大了第三产业发展所必须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因素;随着我区旅游景点的开发、商贸娱乐设施的完善、房地产业的发展及城乡交通环境的改善,具备了发展第三产业所需的硬件条件;明珠新世纪购物广场部分开业,三联银河家电、车厢峪综合开发、长青苑建设、龙泉居建设以及宾馆改造、大学科技园商业街二期、教师公寓和国际翰林酒店等一批三产项目将在*年开工建设,部分建成投产、投入运营,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劲拉动。
2、地方财政收入
*年计划安排3.58亿元,增长23%。
一是考虑指标之间的协调。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效益情况的重要标尺,在全市10个县(市)区*年计划安排中,我区的这一比例为2.16%,虽比*年有所抬升,但仍处落后位置。
二是考虑财政支出的需要。撤县设区以来,特别是随着大学科技园和*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我区诸多城建公益设施急需建设与配套;按照国家要求,地方财政对“三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需逐年增加;随着国家公务员法的实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需稳步增长。综上诸多财政刚性支出的不断增加,需要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一个较高的增幅。
三是考虑我区地方财源建设情况。近几年来,我区通过大力实施“5321”工程,引进、实施和建成了一批大项目,重汽、山水、佳宝、鲁能等相继建成投产,大学科技园已迅速形成规模,济柴、联想沃德、龙浩酿造、高强标准件、省建机、双玉味精等一批工业项目也将在*年发挥效益,总之,全区已形成一大批新的财税增长点。据预测,*年可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多家,可新增工业利税5.1亿元,其中工业税收可新增2.5亿元,可有力支撑税收的稳定增长。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年计划安排150亿元,增长25%。
一是考虑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发展的趋势。国家为抑制投资过快增长,虽然提出要严把两个闸门(土地闸门、信贷闸门),严控一个门槛(市场准入门槛),但我区的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均属“保”的项目,所以我区*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不会构成影响。
二是考虑项目支撑因素。初步调查,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年可完成投资115.6亿元(工业项目投资40.53亿元,农业项目2.4亿元,其他项目72.67亿元)。其中:大学科技园项目35.4亿元(区内全部投资约41.8亿元),*经济开发区项目33.33亿元,其他区域项目46.87亿元。另外,其他小规模投资可完成30多亿元。
4、出口创汇
*年计划安排9100万美元,增长13.8%。
一是考虑骨干企业的支撑。山水、晶恒、邦和工贸、精工发品等企业生产形势稳定,对全区的出口已形成稳定有效支撑,上述4家企业实现的出口创汇额占全区出口创汇总额的80%以上,预计*年仍能保持8%左右的稳定增长。
二是有新的出口增长点。联想沃德项目已建成并部分投产,且已实现出口创汇,*年随着该项目的正常生产,出口规模将迅速扩大,对我区出口创汇将形成很大支撑和带动。
5、实际利用外资
*年计划安排4200万美元,增长95.8%。
一是主要考虑了*年利用外资项目的支撑因素。初步调查,韩国新新集团秸杆发电项目、*阿布扎比宾馆改造项目、志友变压器增资项目和美国食品加工项目等利用外资项目均有望在*年实施,预计可到位外资4000万美元。
二是从指标性质看,实际利用外资有其特殊性,本身就不是一个长期稳定增长的指标,这一指标的完成情况有很大的客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零起点指标。
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年计划安排52.7亿元,增长17.1%。
一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启动内需的优惠政策,可进一步激活消费。据预测,*年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可新增零售额6.5亿元,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可新增零售额1.2亿元。
二是随着大学科技园和*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我区扩大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因素,特别是大学科技园13.5万师生的入住,必将对全区的消费产生强劲的拉动。
三是我区的消费吸引力明显增强。第一,大学商业街、明珠新世纪购物广场及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消费的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第二,我区日益融入*市区及“*都市经济圈”,104国道和220国道的地理位置更加优越,不仅能吸引和形成较大的过路消费,而且还能吸引省城的高档消费。
7、城乡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计划安排10590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计划安排5980元,增长10%。
一是考虑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均保持快速发展,可以体现“让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执政理念。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居民收入的增长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年计划安排生产总值增长22%,可以带动城乡居民收入保持10%左右的增长。
二是考虑国家的政策因素和我区的就业环境。第一,*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伤残人员抚恤标准、实施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工资制度等政策;第二,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扶持。第三,我区的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学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的逐步完善,为我区的城乡居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城乡居民务工、择业的空间明显扩展,工资性收入将明显提高。
四、*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与措施
(一)坚持好中求快,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一是依托重点园区、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着重培植机械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电子信息、食品药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二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突出特色与品牌,继续培植发展奶、畜、林、果、菜、种、菌和花卉八大特色产业,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适应消费趋势,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扩大消费需求。重点围绕“五大片区”建设、流动人口增加及“*都市经济圈”日趋形成所带来的消费商机,创新形式,积极发展商贸餐饮、旅游交通、房地产、信息咨询、金融中介等服务业。四是全力实施大建筑业战略,打造建筑强区。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纵向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融合,尽快形成大建筑业格局。五是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大对社会事业项目的投入。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面安置好社会低收入群体及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继续改善居住、卫生、交通、饮水条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突出做好耗能大户的节能工作,推动建筑节能。大力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加大对北大沙河、南大沙河等区内主要河道的综合治理。
(二)搞好投资、消费与出口,增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1、有保有压,确保投资持续增长。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城乡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严控耗能高、有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及产能过剩项目。二是确保进度,实施好一批大项目。初步调查,*年全区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有108项,总投资达389.6亿元,*年计划投资115.6亿元。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要制定措施,加强协调调度和督促检查,确保建设进度,争取尽快建成投产。
2、立足资源和优势,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商贸服务设施的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商业街和特色商业区,尽快形成老城、新城和大学科技园三大商贸中心;充分利用人流、物流、资金流迅速汇聚的契机,作好“活商”文章。二是适应城市规模扩张、人口急剧增加的需要,搞好长青苑、雅居苑、龙泉居、汇富北区等大型商居组团的开发,规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三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着力打造灵岩寺、五峰山、莲台山、大峰山等旅游亮点,发展大旅游产业。
3、调整优化出口结构,扩大出口规模。在巩固传统出口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扩大汽车配件、轻工、化工等优势产品出口。进一步壮大山水、鲁能、晶恒等出口创汇骨干企业,特别是大力培植联想沃德等新的出口创汇增长点,促其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
(三)招商引资与启动区内民间资本并举,多渠道聚集发展资金
一是继续强化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再引进一批大项目,为经济的持续发展积蓄后劲。围绕产业集群培植、园区建设、闲置资产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农业龙头企业培植等,突出专业招商,努力引进一批“大、高、外”项目。
二是放宽领域、放活机制,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点围绕配套和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壮大压力容器、散热器、铸管、建筑安装等传统优势民营产业。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四)统筹城乡,打造“山水长清、泉城新区”,在重点区域建设上实现突破
一是进一步做大做强“五大片区”。*经济开发区,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搞好工业项目建设,争取再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尽快打造成为*省中西部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学科技园,重点围绕入住师生,从教学和生活等方面,全力搞好服务,继续搞好院校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桥涵、医疗、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政务商住区,继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加快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汽摩商城片区开发步伐,推进西南外环、宾馆改造等项目的实施,继续搞好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搞好城市公园建设。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和农高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步伐。
二是加快104国道沿线区域和经十西路及延长线区域“两个经济发展新亮点”的规划建设。104国道沿线区域,重点发挥大学科技园的龙头带动作用,规划、建设一批学研产一体化的科技研发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新型、高科技产业基地,重点实施好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和创业园项目。经十西路及延长线区域,重点发挥*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和政务商住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承载作用,承接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及相关产业,按照“园中园”发展模式,积极充实发展壮大南园。
(五)立足自主创新,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建设创新型城区。全面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着重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实施“33456”科技工程,即: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兽药疫苗研发基地、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孵化基地三个产业基地,树立佳宝乳业、济柴动力、联想沃德三个国家级知名品牌,突出现代农业、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四个重点,建设佳宝、济柴、捷迈、水龙王、联想沃德五个省级研发中心,壮大节能环保、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小麦玉米良种、乳制品六大产业。
五、充分发挥区发改委的职能作用,谋划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
区发改委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部门,*年总的工作思路是:围绕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积极出思路、管项目、搞调研、引资金,重点做好计划编制、经济运行监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招商引资和经济调研等工作,全面开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新局面。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好全区*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搞好计划运行监测。编制和实施好*年计划,对于“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新长清”、全面实施“*”规划、确保全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委在对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全区发展形势进行全面分析、认真预测的基础上,已编制完成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现提交大会审议。同时,围绕*年计划的实施,我委将继续加大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测力度,及时与统计、农业、经贸、财贸、建委、外经贸等部门衔接,共同督促计划目标的完成进度,确保全面完成*年计划。
二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分析形势的能力,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出思路。我区同全国一样,现在的经济形势要比过去复杂得多:从微观基础看,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从发展阶段看,“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从经济运行的体制环境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与尚不完善交织在一起。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形势分析的复杂性。我委将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结合我区的实际,就“两个经济新亮点”区域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积极深入到基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做到:不仅看数字,更注重了解实情;不仅看总量,更注重分析结构;不仅看现象,更注重揭示原因;不仅看现状,更注重把握趋势;不仅看局部,更注重看全局。全力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
三是全面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国家为坚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提出要严把两个闸门(土地闸门、信贷闸门)、严控一个门槛(市场准入门槛)。为确保全区投资能够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态势,我委将进一步研究国家的宏观政策,切实做到有保有压,通过项目审批环节,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城乡基础设施以及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严控耗能高、有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及产能过剩项目,积极有效的搞好项目的申报、审批和建设项目的跟踪、监测工作。同时,我委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策划、论证和储备工作,进行重大项目的筛选和储备,努力形成一批关系全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
四是统筹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稳妥推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重点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指导帮助建筑企业和乡镇企业加快改革改制步伐,积极探索全区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大对宾馆改制后的监管力度,力争在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
五是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力争再引进2-3个大项目,引进几笔大资金。(1)充分把握国家的宏观政策,积极筛选一批项目,努力争取上级的政策性资金扶持。重点搞好水库移民安置资金、村村通自来水国债资金、省预算内农林水扶持资金等有关专项扶持资金的争取。(2)积极跑找,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努力引进几个大项目。重点搞好蓝天培训、桃花山开发、泰山国际旅游度假村、玉海汽配、美国食品加工等项目的落实和资金的引进
- 上一篇:加快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 下一篇:经济审计风险导向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