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科技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11 02:46:00

导语:市政府科技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政府科技工作意见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科技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此,全市科技工作必须充分认识新的历史责任和重要使命,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新的战略定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通过科技创新的新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加快建设创新型*,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全市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市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的有利机遇,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全市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市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大力实施“四个三”创新驱动工程,即:加强三个支撑,构建三个平台,完善三个机制,强化三个保障,引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建设创新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年内新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8种;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和研究实验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新培育出经省级以上审定并推广的动植物新品种8—10个;获省科技成果奖励数量有明显增加;发明专利申请和拥有量增长20%以上;民营科技园区迅速发展;郑汴一体化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研究取得突破。努力提升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切实为实现*复兴做出贡献。

二、全市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组织实施三大科技计划,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实施工业创新科技计划,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一是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优势领域的重大突破,重点抓好大型空分设备、优质耐火材料及制品等项目的实施;二是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运用信息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争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传统产业中提升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三是根据不同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趋势,加强政策引导,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努力实现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同步提升,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四是加快民营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民营科技园区发展规划布局。启动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工作,加快省科技企业培育,新培育认定省市民营科技企业14家。充分利用优惠扶持政策,加速园区产业聚集,着力增强园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园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年内全市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8种。

2.实施现代农业发展科技计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一是继续强化优质、高产、广适农业新品种的选育、引进、示范工作,加大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优良品种研发水平。新培育出经省级以上审定并推广的动植物新品种8—10个,推广优质高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果蔬等优良品种1000万亩,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二是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研究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畜牧业规范化规模化养殖技术,年内推广应用新的农业科技成果3—5项。实施科技富民工程、粮食丰产工程等,促进新技术、新农业设施的引进示范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以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为突破口,从村、乡(镇)、县(区)三个层次开展新农村科技示范(试点)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新农村建设科技典型。切实做好农村科技培训工作,巩固扩大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年内培训农村科技人才5万人次,大力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推广转化服务能力。

3.实施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一是继续围绕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资源节约和降耗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与转化应用,为加快构建我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加强现代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培育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大力促进贸易、金融、保险、通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重点加强人口、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创造更加和谐、安康的社会环境,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二)加强三大平台建设,提高我市科技创新水平

1.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应用基础性研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骨干企业在应用基础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抓好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于已经建立的市级重点实验室,要继续加大培育力度,加强管理,规范建设,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力争2年内实现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要通过资金和政策引导,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发挥其学科、专业、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优势,按照机构相对独立、人才自由流动、科技资源共享的模式,新建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要联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积极探索共建重点实验室的新模式,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与省外、国外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建设实验室。真正把实验室建成我市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的平台、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的窗口,为提高我市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发挥积极作用。

2.围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工程中心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引导企业、科研机构整合资源,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实施中的整合资源、组织协调和联合攻关功能,使其逐步成为项目的直接承担者、组织者,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提供平台支撑和服务。年内新建3—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认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用2—3年的时间,培育出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围绕国际科技资源利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质量,注重“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高水平研发平台,切实抓好“国家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合作研究基地”、“河南省英康医药生物工程实验室”和“河南省瑞比科视光生物医药研究国际合作实验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召开第三届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引智成果示范推广会,新建8个国际科技交流渠道,引进经济、技术和管理专家15—20人,增强和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国际科技合作的水平和效益。

(三)完善三大创新机制,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1.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积极探索产学研共建研究开发基地、共同培养人才和共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的机制。加强引导,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由企业牵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加,以项目为纽带,以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探索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有效途径。鼓励和推动产学研各有关单位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依托各自的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建立多种形式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权责明确、合作紧密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完善科技管理和服务机制。一是继续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率,推动科技计划管理由重立项向立项实施和管理服务并重方向转变。强化效能监察机制,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情况和科技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进一步规范科技计划立项、资金安排等工作的管理,使其效能最大化;二是积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修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年内全市取得科技成果50项,获省科技成果奖励数量有明显增加。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水平,重点抓好5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加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三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提高专利申请量,年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拥有量增长20%以上。继续开展专利试点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活动中知识产权的政策导向作用。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专利诈骗的行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引导全社会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四是进一步加强软科学研究工作,以省、市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为依托,以管理创新为主要措施,提高软科学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3.探索建立市厅会商机制。积极推动市政府与省科技厅建立推进我市自主创新建设会商机制,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和难题,加强我市与省科技厅的合作,做好重大科技专项的争取和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市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

三、做好全市科技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策保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的决定》,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推动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依据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结合工作实际,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做到依法行政,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三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郑汴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探索郑汴一体化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的新机制,科学规划我市区域科技发展布局,完善政策措施。

(二)强化科技投入保障。一是用好财政性投入。认真落实《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选好项目,用好资金,配合财政和审计部门加强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参与国家、省科技计划的实施,力争在争取项目和资金数量上继续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用好资本性投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金融资本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支持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是用好政策性投入。进一步落实好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技术产品开发、科研机构改革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间接投入功能,通过落实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三)强化社会环境保障。一是以深入学习贯彻*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和科学普及工作力度,围绕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继续办好科技活动周,组织好送科技下乡活动。丰富科技宣传工作的内容,优化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形式,大力宣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创新思维,以重大科技成果为代表的创新成就,以典型人物为代表的创新事迹,以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为核心内容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创新的认同和归属感;二是强化县、区科技工作,加强对县、区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择优扶强,促进各类科技计划向县、区延伸,加大对县、区科技工作的支持。认真做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巩固提高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的创建成果和水平,增强县、区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加强科技管理系统自身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积极稳妥地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和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更加关注民生和基层单位群众生活。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提升全市科技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深入开展学习型、节约型机关建设等活动。大力提高全市科技管理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驾驭和把握科技发展大局的执行能力。

20*年,是大力实施科教兴汴战略,建设创新型*的重要一年,实现今年科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坚持好字优先,提升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全市科技工作要以党的*精神为动力,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