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思想建设意见

时间:2022-03-09 01:46:00

导语:未成年思想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未成年思想建设意见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8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委[20]14号),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深入学习、统一认识,把德育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全体干部教师认真学习中央8号文件和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起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的观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要调整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尽快将所有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轮训一遍。

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要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组织力量加强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尽快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要针对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改善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教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开辟“绿色网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杜绝校园侵害案件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争取有所突破。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坚持把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学校教育的宗旨。要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发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明确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结合实际,统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认真研究制定思想道德教育规划,整体确定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内容,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形成规律,分阶段、分层次予以落实。

二、强化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建立健全中小学德育工作机构,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的机制,运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有效载体,加强沟通,共同努力,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各中小学校要完善班主任制度,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各地要及时总结推广“导师制”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建立全员参与的德育制度,落实“全员德育”,使教学过程与育人过程相统一,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同时,要注意发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和其他各种学生社团的作用,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精神。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坚定不移地减轻目前仍然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减负”的五项要求和《*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把学生从过多过繁的学科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投身到社会实践和大自然中。要保证初中学生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20天,高中学生每年不少于30天,让青少年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督查,对一意孤行,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学校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贯彻执行修订后的《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中小学不得采用开除或勒令退学的惩罚将学生推向社会,对辍学学生要摸清原因,帮助他们重返学校。中小学校要关爱心理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制定并落实帮扶教育措施。对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学生,学校要会同公安部门做好挽救工作。要建立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预警机制,对违规违纪严重或具有违法犯罪倾向的青少年学生,建立帮教信息系统和帮教网络,把班主任、德育导师、任课教师、学生帮教队伍、法制辅导员、学生家长动员和组织起来,建立立体式的帮教体系,努力降低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率。

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校园主人翁意识,尊重学生人格,师生平等对话。班、团、队学生干部要定期轮流担任,给更多的学生以平等的锻炼机会,引导学生共同进步。加强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和校旗、校徽、校歌、校训等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陶冶学生的文化修养,净化学生的心灵,激扬学生的进步热情。要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毕业和升入高一级学校提供依据。

三、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要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反对迷信邪教教育、“珍惜生命、远离”教育、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特点的学生,有侧重、分层次、个性化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幼儿园和小学,重点进行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学生,要重点进行遵守校纪校规、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高中学生要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引导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高中要办好业余团校和党校,在中学生中加强党的建设和团的建设。中小学要普遍开展诚信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职业学校还要进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特别要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花大力气教导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深入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学校要组织开展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的古诗文、格言和名篇佳作的诵读活动,加深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咏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请老革命和模范人物讲故事、作报告,使学生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动员学生参与“手拉手”、“志愿者”、“扶残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利用革命节日、国际性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庆祝、纪念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祭扫烈士墓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城乡名胜古迹,调查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提高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富民道路的信心;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科技活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基地活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各地要认真组织好每年9月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运用多种方法,增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充分整合和利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德育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系统的教学活动,努力构建适应时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要彻底改变政治课的应试教育现象,使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帮助学生明确人生方向、解答人生疑惑,为学生成长领航。要在文科、理科、技能、艺术、体育、常识等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把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进行常规的升国旗、唱国歌等教育活动外,大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要把先进思想、先进理论的传授作为重要途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正面教育。通过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课程和讲座、报告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重视示范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学校要大力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也要大力弘扬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

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学生家长自觉树立良好形象,为孩子健康品性的形成率先垂范,帮助家长用科学的方法鞭策和激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相对协调发展。学校要与所在社区互动,指导和帮助社区树立良好的民风和健康文明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做好人,做好事。要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将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标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需求和体验,使学生在真情实感基础上进行道德反思,产生深刻的内心体会和觉悟,实现道德的主体建构。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诚信、豁达是促进学生道德体验的好方法,要创设各种环境和机会,让学生领略爱人、爱自然的愉悦和助人、扶弱的幸福,领略讲诚实、守信用和宽容大度、心胸开朗的踏实感和自豪感,从而锻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学生把在学校和生活实践中学到的先进理念和体悟到的道德价值,应用到改造家庭及社会的落后和愚昧中,并以此来反作用于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向学生推荐有益于学生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提高的书刊和影视作品,指导学生看好书、吸收健康的信息。要做好导读工作,组织好各种读书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等。要积极开展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创新机制和方法,使中小学德育更具有实效性。

五、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教师是关键。学校全体教师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和有修养的言谈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

重视对全体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研究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要运用现代化的网络、音像技术,开发研制既有理论辅导又有教育实例剖析的培训教材,帮助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并指导学校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鼓励教师互帮互学,要创设宽容大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教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追求事业,牢记责任,提高专业水平。

建立对德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今后,省教育厅将每三年表彰100名“省级优秀班主任”、100个“省级德育先进集体”,每三年评选一次的“省中小学师德楷模”名额增加至100名,其中“德育先进工作者”、“中小学德育课教师”的名额各为30名。在教师职称评定、特级教师评选中,要增加德育工作者的比例,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