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协调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03 06:47:00

导语:劳动争议调解协调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动争议调解协调工作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法院、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解决劳动争议纠纷,切实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经济文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经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昆明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席会议共同协商,缺定建立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昆明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席会议关于劳动争议调解协调工作机制。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条加强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工会以及设立在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人民法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总工会及企业家协会指导下,开展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工作。

第二条劳动争议调解协调工作遵循自愿合法、平等保护、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原则。

第三条工会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的程序。

劳动争议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可以先由工会进行调解。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区域以及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企业中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部门可暂不予受理,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调解应在受理争议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结束。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和诉讼期间,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亦可委托同级工会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第四条下列劳动争议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应当委托同级工会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

(一)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

(二)当地有重大影响的或者疑难复杂的劳动争议案件:

(三)涉及政策性较强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其他适合调解的劳动争议案件。

人民法院委托同级工会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的案件,应当出具书面委托函,并随函移送起诉状、答辩状及证据材料的复印件。委托函中应当写明调解期限。

人民法院委托调解案件的调解期限,一审案件最长不超过两个月,二审案件最长不超过一个月。以上期限不计入案件审理期限。

第五条经工会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形成的调解协议的效力。

经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委托调解,劳动争议各方当事人在工会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的,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应当予以确认,并及时制作、送达调解书。

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工会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及时向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出具调解终结书,并将调解笔录等调解期间形成的材料一并移交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

仲裁前和诉讼前经工会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反悔的,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经审查,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第六条加强对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指导培训工作。

人民法院、总工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企业家协会应当建立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定期培训机制。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人员业务培训班。

建立相互参加培训学习交流制度。在一方召开工作会议或业务培训时,可邀请其他方派员参加,及时掌握了解各方处理劳动争议问题的新政策、新规定。

第七条加强人民法院、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的交流协作,协调配合,创新机制,实现各方职能优势互补。

建立劳动争议协调沟通制度。两级人民法院分别确定劳动争议案件专门合议庭,并与同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确定协调工作固定联系人及分管业务负责人,具体负责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会议,对于重大、群体、疑难复杂案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可提前与法院沟通、协商,实现快速、妥善化解矛盾,减少当事人诉累。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切实发挥在三方协商机制中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督促建立本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围绕劳动关系重大议题指导、协调好三方协商会议。市总工会要督促各地健全工会组织,积极参与本地区的三方协商会议,及时掌握本地区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情况,并向三方协商会议提出协商意见和建议。企业家协会要督促各县(市)区全面建立企业家协会组织,积极参与地区的三方协商会议,了解涉及企业合法权益的重大情况,并向三方协商会议提出协商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信息交流。全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与人民法院要加强对劳动关系的政策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了解本地区劳动关系状况及发展趋势,加强各方信息交流和情况通报。根据工作情况可以不定期举行业务研讨会,就劳动争议纠纷适用法律法规的相关问题开展讨论,尤其是对涉及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和不稳定因素,劳动关系协商各方要加强沟通,共商对策,及时做出处理。

建立针对具体问题共同形成指导意见制度。各方对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疑难问题,在统一认识,统一执法尺度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并以书面会议纪要形式指导全市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

第八条本意见由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昆明市总工会、昆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昆明企业联合会、昆明企业家协会协商一致后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