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年度工作意见

时间:2022-02-17 12:25:00

导语:政府年度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政府年度工作意见

今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关键一年。**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海珠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共建和谐,坚持民生为重,坚持务实创新,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目标,以会展经济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实力有更大的提高;以万亩果林保护和河涌整治、道路建设为契机,促进区域综合环境有更大的改善;以公共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促进全区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更大成果。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7‰以下,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在70%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会展经济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会展中心二期、三期工程即将落成。我们要把握机遇,促进现代商贸服务业、总部经济和创新型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与现代化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

增强经济的集聚力,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实施“中调”战略,根据我区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发展会展、批发零售、都市型工业、创意产业、名优名牌总部经济以及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营运总部等。承接琶洲地区会展经济的发展,着力建设总部企业聚集区。制定和实施加快我区总部经济发展的措施,加强对总部企业的引进、扶持和服务。

发挥会展经济带动力,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加快促进琶洲会展商务区发展。精心组织会展经济论坛等宣传推介活动,打造海珠会展品牌。加强产业引导,制定会展行业发展规划和鼓励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进一步优化会展业布局,做强现有会展项目,加快引入国际知名会展品牌,促进会展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商务、金融、酒店等配套产业发展,引导形成以会展业为中心,各类配套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完善琶洲地区配套设施和服务,积极配合市加快道路、交通、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保利世界贸易中心等商务配套项目建设。提升专业市场发展水平。引导传统专业市场承接会展辐射,向以总部结算、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展贸型市场或商务配套项目转型。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形象、统一物流、统一信息化的原则,推进中大布匹市场、华南汽贸易手车交易中心、南天(国际)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广州纺织博览中心、长江(中国)轻纺城项目建设。实施商业网点规划。促进江南西商业中心发展,引导扶持江南新地地下商城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结合广州新电视塔和周边区域的整治建设,规划和引导发展休闲旅游配套产业;结合万亩果林果树生态公园群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小洲岭南水乡等品牌;结合市对白鹅潭一河两岸规划调整和实施,推进太古仓、大阪仓码头转型改造项目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好专利申请、授权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发挥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引导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加强对科技、工业企业和软件动漫产业的扶持、奖励,每年投入800万元作为扶持软件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引导扶持旧工业小区、旧厂房改造转型,加快淘汰“城中村”小制衣厂、小作坊等低端产业,引导扶持高技术含量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建设区科技产业基地敦和园区科技中心大楼,扶持琶洲国际创新经济园、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联星文化星城)和珠江电影制片厂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二)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区环境。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落实亚运城市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出发,集约使用土地,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城市功能区规划和“退二进三”、旧城区危破房成片改造规划工作。抓住市今年重点规划建设琶洲地区、广州新电视塔以南新城市中轴线地区和白鹅潭一河两岸文化旅游观光带等3个区域的有利机遇,推动我区新一轮发展。配合市做好新一轮城区总体规划编制以及琶洲、白鹅潭等重点区域的控规调整工作。做好广州新电视塔周边地区和新城市中轴线(海珠段)规划的实施工作。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市政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加快完善主干道路网、环岛路系统和新城市中轴线区域路网,完成小洲东路、南泰路(江南大道~东晓南路)、革新路、新市头路等9项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南洲路(二期)、同福东延长线、南洲北路、逸景路、江南东路以及新城市中轴线广州大道南周边路网等道路建设。大力开展22项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做好海印南苑等3个停车场和内街巷临时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推进10项“水浸街”改造工程,做好内环路、主干道两侧整饰工作。抓好零星危破房改造,推进南华西项目、凤安地块等成片危破房改造项目。做好小洲村社区(二期)、海印南社区(二期)和素社新村社区等综合整治。全力以赴完成官洲岛整体搬迁工作。继续推进区机关新办公大楼、区法院审判办公大楼、区委党校、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区教育发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完成龙潭涌、台涌、西碌涌整治任务,推进石榴岗河、康乐涌综合整治工程,做好赤沙涌、北濠涌、琶洲涌整治的前期工作。加强水质污染治理。完善水系规划深化实施方案,开展泵站补水等工程的前期工作。按照市的要求,切实加强“南肺”万亩果林保护,逐步把万亩果林改造建设成果树生态公园群。推进龙潭果树生态公园(二期)、瑞宝果树生态公园(一期)建设和新城市中轴线广州大道南周边地区绿化工程,做好东风果树生态公园、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公园和南田路绿化小游园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标本兼治,巩固和提高“创卫”成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整合共享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资源,建立城市管理监控调度指挥系统和指挥中心,对全区主要地段和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监控,实现城市管理执法快速化、科技化,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大力度整治“六乱”。严控新违法建设,继续清拆历史违法建设。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开展我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抓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切实治理油烟、噪声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健全出租屋联户管理制度,规范流动人员信息化管理,提高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的纳管率。

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规划指引,加快改造试点工作。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做好琶洲、新城市中轴线区域等城市发展重点地区“城中村”整治改造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加大对“城中村”市政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投入。推进“城中村”道路的升级改造。完善“城中村”环卫设施和环卫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街道综合服务和管理的职能作用。强化街道的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居民工作、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等职能。承接市向区简政放权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街道对经济联社、经济社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规范经济行为及合同管理;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地事件,加强集体土地监管。

(三)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深入实施76项惠民措施,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努力使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生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和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整合应急、维稳、信访、调处等部门资源,形成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联调、联动、联治机制,促进全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好第29届奥运会等重大活动、节日期间的维稳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和市场经济秩序监管。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深化对重点行业、领域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整治。加大消防安全“一畅两会”宣传力度,加快消防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五小行业”、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药品安全和打击私屠滥宰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组建食品安全专家小组和义务监督员队伍,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粮、油、肉、蔬菜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治安视频监控应用体系,在完成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总体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兼顾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的视频监控快速联动机制。继续推进围院式小区建设,不断扩大围院式小区覆盖面。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保持刑事发案下降和“两抢”、“两盗”案件两位数下降的良好势头。

稳步提高劳动就业质量。深入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优化就业结构。全面推进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开展“农转居”人员和外省籍农民工培训,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加强劳动监察,着力解决劳动纠纷,切实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扩大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和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基本实现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全面推进“农转居”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收入困难家庭生活救助应急机制,完善城乡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区的“平安钟”呼援服务系统,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建25个“星光老人之家”,基本实现所有社区都有1到2个“星光老人之家”。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养老福利事业。组织开展大型慈善募捐活动,广泛发动筹集慈善基金。开展房屋安全普查。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档案。完善双特困户住房保障长效机制,做到当年发现问题、当年解决。

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力争完成7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达标工作,基本实现3~5万居民拥有1个卫生服务中心(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平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做好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防控。加强中医药建设。健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提高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免费婚检覆盖率,逐步推行免费孕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大力促进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做好迎接省教育强区复评和南武中学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迎评工作。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北山小学征地、仑头小学扩建、南边路小学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东部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发展水平。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收费、教师资格等关键环节的审核、审查,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工程,努力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做好“全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推进十香园(二期)、洲头咀抗英纪念雕塑建设。完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推进海珠体育中心建设和海珠体育馆扩建改造。不断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路径建设。

(四)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型政府。

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

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政府部门、街道与各派、工商联对口联系制度。主动听取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依法依规做好社区居委会、经济联社和经济社换届工作。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强公务员学习和培训工作,广泛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提高公务员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整合公共管理部门数据信息资源,完善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加强政府部门、街道的网站建设,增强行政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和社务公开工作。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加强财政管理和审计监督,及时研究解决街道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统收统支)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稳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转制改革工作。加强廉政建设和行政监察,强化行政效能监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对全区重要工作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

同志们,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为建设海珠现代化中心城区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