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意见
时间:2022-11-27 04:27:00
导语: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党在“两新”组织的执政基础,促进“两新”组织顺利、健康发展,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企改制的大规模实施,“两新”组织愈来愈成为经济社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也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这项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引导“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党同“两新”组织从业人员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增强“两新”组织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和不断提高自身肌体功能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为“两新”组织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明确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1、成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并实行大党工委领导体制。这是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内容是:市委、各县(市、区)委成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实行“大党工委”领导体制,即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参加,形成相互配合、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主要是指在“两新”组织党工委的领导下,把能够对“两新”组织提供服务或具有监督管理职能的部分省直、市直、县(市、区)直部门的党员负责人吸收进来,作为党工委的委员,以此推动党建工作和企业经营“互利双赢”。
党工委下设办公室,与组织部组织科合署办公。办公室设主任1名,由组织科长兼任;设专职副主任1名,负责组织、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设专职工作人员1名,负责办公室一般性工作。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专职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的编制要单列。县(市、区)党工委办公室为副科级建制,职数可在现有编制内调剂解决。
“两新”组织党工委是本地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关。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在“两新”组织中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指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党员职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内活动,完成各项任务。具体职能有:指导“两新”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务干部培养、培训和考察,党组织班子建设等工作。此外,还要发挥“大党工委”委员所在部门的职能作用,为“两新”组织提供服务并进行监督,指导开展好党建工作,并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大“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两新”组织党工委成立之后,要立即开展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在具体的组建工作中,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搞好调查研究,随时掌握“两新”组织的数量、规模和人员变化。市直有关部门、县(市、区)委组织部、县直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党(工)委要建立健全信息上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二是根据“两新”组织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组建形式,符合条件的“两新”组织必须建立党组织,组建率要达到100%。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可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可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联的原则,打破条块界限,联合建立党组织;对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可将党员的组织关系挂靠在乡镇、村及街道、社区的党组织;对规模较大,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向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党的组织,同时还可以先行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依托它们开展党的工作。三是及时变更、调整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隶属关系。对于已经建立党支部(总支)的“两新”组织,因党员人数增加而达到规定条件和要求的,可及时调整组织设置,组建党总支(党委)。党组织隶属关系以属地管理为主,并充分发挥经济管理部门的优势,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两新”组织的意愿;对于企业迁移后所在地发生变化的,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重新明确隶属关系;规模较大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可由市及县(市、区)“两新”组织党工委直接管理。
3、扎实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一是坚持开展党内活动。根据“两新”组织的特点,确定其工作模式,同时选准活动主题与方式,使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育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精神;有利于企业开发人力资源、形成骨干队伍;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要按照党章要求,开展好党内生活。二是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要按照“政治坚定、熟悉党建工作,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生产技能”的条件,采取过渡留任、内部选拔、推荐委派、公开选聘等方式确定党务干部,强化“两新”组织党组织班子。要着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两新”组织经营管理者后备人才库。三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采取有效方式搞好党务干部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把培训党务干部的工作与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内容要紧贴党务工作需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而制定,切实做到既促进党建工作,又服务于企业经营。要利用恰当时机,组织“两新”组织的党务干部到党校学习深造、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同时,要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强党员管理。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采取灵活措施,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及时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职工入党。对于业主党员,党组织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增强党性。要督促流动党员及时接转党的组织关系,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对于“口袋党员”,要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他们主动亮出党员身份。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表彰优秀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五是关心爱护党员。有关部门要在表彰评比、扶贫济困与物资补助等方面对“两新”组织中的党员给予倾斜,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优越感。党员受到不公正对待要及时同业主进行交涉,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六是注重选树典型。各级“两新”组织党工委要认真研究“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典型,用典型的带动力量推进党建工作,形成比学赶帮的局面。七是优化工作条件。要主动与业主沟通协调,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场所,保证足够的时间。同时,还要探讨实行将党务经费纳入企业经营成本等办法,各级党费下拨也要向“两新”组织倾斜。
三、努力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加强领导,摆上日程。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真正将其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议程。明确责任,抓好检查落实。要立即着手建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各县(市、区)委要在6月底前成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并召开成立大会。同时,还要解决好党工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等问题,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2、调查摸底,登记造册。要组织得力人员,成立普查小组,深入辖区所有“两新”组织中,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地毯式、全覆盖”的普查标准,认真开展“两新”组织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要通过文字或网上报表,实行“台帐”式管理方式,随时掌握“两新”组织的各种情况,具体做到“四清”,即经营性质清、负责人情况清、员工状况清、党建情况清。
3、确定专人,加强指导。党工委委员所在部门要指定专人担任党建工作联络员,负责开展具体工作。联络员分为两类:一类负责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主要是相应管理部门或“两新”组织所驻的乡(镇)、街道派出的联络员(机关党员干部)。他们具体负责指导“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直接对党工委办公室负责。另一类负责为“两新”组织业务经营提供服务。这类联络员由执法监督部门选派,一般应由党办主任(办公室主任或人事科长)担任,在“两新”组织党工委的领导下,负责帮助“两新”组织协调、解决一些涉及本部门的具体问题。
4、建章立制,规范内容。要着手建立相关工作制度,规范和完善领导体制。建立工作汇报制度,党工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委员汇报,并研究、部署一次党建工作;建立情况通报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工委工作会议,通报党组织组建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半年报表制度,党工委办公室每半年统计一次“两新”组织党组织有关情况;建立党工委委员、联络员考评制度,每年年终组织一次综合考评。同时,还要指导建立符合“两新”组织特点、具有操作性的工作制度。
5、明确责任,合力推进。各县(市、区)委要充分调动党工委成员单位的积极性,确保有关人员积极参与。党工委成员单位要提高认识,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力支持党工委的工作。要建立奖惩机制,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将党工委委员和党建工作联络员的工作纳入对其所在部门的工作目标绩效考核、政行风测评体系中(工作目标绩效考核时,要向“两新”组织党工委征求对这些部门的评价意见;政行风测评时,由“两新”组织党工委负责组织“两新”组织对这些部门进行测评),激励他们尽职尽责,发挥作用。
- 上一篇:整合组工资源交流
- 下一篇:党建城市执政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