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意见
时间:2022-11-24 10:39:00
导语: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造就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根据**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要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实施我市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培养**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为重点,根据我市人才发展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力争到2010年,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增加,我市急需人才短缺状况得到缓解,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具体项目
(一)深入实施“111人才工程”培养计划。结合国家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省“151人才工程”,在做好“11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调整补充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高校进修、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科技攻关、参加高层次研讨和到国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培养人选的培训力度,提高培养人选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对培养人选的考核评估,完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努力在我市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培养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加大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力度。紧密与国内有关高校合作,大力引进并开设MBA、MPA及工程硕士等我市急需的紧缺专业的研究生学历学位班和课程进修班,每年从各部门推荐的优秀中青年中选拔到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公务员及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中青年人才队伍。
(三)着力抓好中高级人才赴国(境)外培训。围绕我市“六六决策”的实施,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强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出国(境)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积极开辟国(境)外培训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具有较高理论、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中高级人才到国(境)外进行培训、研修,培养和造就一批紧跟时代、了解和掌握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及管理经验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四)积极开发和引进紧缺人才项目培养。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训市场需求,适时开发和引进国际经贸、现代物流、石油化工、机械工业、船舶修造、航海技术、海岸综合管理、食品加工、城市规划、金融保险、旅游管理、信息技术、现代渔农业、海洋文化、专业外语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近期,要重点引进开发培养以下紧缺专业人才:
1、临港重化工人才。“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发展成为环杭州湾地区重要的临港化工基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加快人才引进和本地院校化工专业的建设,为化工产业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工作。
2、船舶设计与制造人才。船舶修造业是我市最有基础做大、做强的港口工业龙头,而且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此既要重点扶持本地院校相关专业发展,也要大力选送对口人才到国内重点知名船舶院校学习深造。
3、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人才。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是提升我市粗放型工业向集约型工业转变的重要方面,水产品精深加工必须运用高深科技,提高科技含量。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锻炼和造就一大批水产品加工业的科技人才,尤其是产品开发研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一线生产、管理的骨干人才,改变目前水产品加工业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
4、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港口物流业是我市最有发展潜力的战略产业,要引进上海现代物流管理证书培训考核项目,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物流人才,优化产业结构,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港口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5、海洋旅游管理人才。要拓宽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学历教育和资质培训面,积极引进外来高星级酒店和百强旅游社,通过队伍的更新,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企业管理经营人才。不断选派市县区及主要旅游乡镇分管旅游的领导干部到上海、杭州等地旅游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提高培训,扶持本地院校旅游专业的发展。
6、国际经贸人才。引进上海国际贸易操作能力证书培训考核项目,致力培养懂外语、懂专业,能直接与国际市场打交道的国际经贸人才,为我市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夯实基础。
7、信息技术人才。引进上海信息技术认证考试培训项目,重点培养网络与通信技术、软件与数据库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软件工程质量体系等专门人才,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信息产业发展。
8、海洋文化人才。随着海洋文化名城建设力度的加大,新闻体育、文化旅游、节庆会展等优势文化产业及文化演艺、艺术品经营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将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要通过培训、引进等各种办法和途径,构筑海洋文化人才网络。加快文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步伐,建立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海洋文化强市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编制和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由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开展人才现状调查及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科学编制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定期向社会公开,以引导紧缺人才培养方向,为强化紧缺人才培训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规范运作方式。对引进、开发的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部门、行业及有资质的社会办学力量均可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等现代培训手段和方法,开发、申报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健全统一的考核评估制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实行优胜劣汰。
(三)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培训、考核、使用有机结合,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的水平能力证书,建立面向社会的紧缺人才信息库,将紧缺人才的培训考核与人才使用、职业转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资待遇等结合起来,加强与人才市场的信息沟通,充分调动紧缺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落实经费保障。市政府每年从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划拨专项经费用于紧缺人才的培养资助,资助标准按照人才紧缺程度和培养成本分为重点资助和一般资助,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及资助办法与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每年一并对外公布。建立以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相结合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
(五)加强组织领导。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全市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牵头抓总机构,负责紧缺人才培养的规划、指导、协调及紧缺专业的审定和资助办法的审批等;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等管理部门分工合作,共同组织实施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的日常工作,包括紧缺专业的调研、初定,紧缺人才培训机构的认定和管理,紧缺人才培训的考核与发证,紧缺人才信息库的建设与使用等;各部门、行业(协会)是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协同部门,负责做好本部门、本行业人才资源的现状调查、需求预测、紧缺岗位的申报和培训机构、培训项目的推荐等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规划,落实措施,确保我市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
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上一篇:基层党建责任制工作意见
- 下一篇:人才选拔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