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意见

时间:2022-11-23 11:45:00

导语:中学生物教学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生物教学意见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学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一、学科现状分析:

(一)师资现状分析:

2005年我县生物学科一线生物教师总数为72人。初中45人,其中,非本专业初中教师17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37.8%。在28位初中专业生物教师中,专科学历11人,占39%,高级职称2人,占7%,初级职称17人,占61%,35岁以下青年教师19人,占68%;高中教师共27人,全部为本科学历,其中,高级职称6人,占22%,初级职称14人,占52%,,35岁以下年轻教师20人,占74%,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有8人,占30%。

通过上述数据表明,生物教师中,初中的非专业教师比例较大,专科教师比例较大;高中教师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比例较大,初、高中整体青年教师人数多,初级职称教师比例大;队伍相对比较年轻。

(二)课堂教学状况:

通过对学校的听课视导,了解到我县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A类课16节,占总数的22%;B类课56节,占总数的78%。从以上统计的数字,可以看出:A类课的节数偏少,B类课的节数偏多(有些非专业教师的课,原本属于C类课,但在学科特色方面又联系了一点或两点,按课标和市里的教学评价表的评价精神可以上浮,故评为B类)。

(三)学生学业水平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县学生生物学科学业质量普遍不高。生物学科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初、高中各年级的及格率为53%——56%,达到优秀水平的学生不到10%。均达不到预测的至少80%的成绩,高二毕业会考成绩能够达到市平均水平,高考试卷抽查统计显示,生物高考成绩基本也能达到市平均水平。主要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基本概念不清;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差,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得分率很低;学生表达能力差,不能正确进行表达;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差,对实验的现象、原理、过程的分析能力缺乏,也不会从实验现象推倒出实验结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普遍不重视、兴趣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尤其非专业教师教的学生,课上时间也没有认真学习。多数初、高中学生,甚至一部分初中教师对生物学的学科特点认识不确切,认为生物是文科,平时上课不用学,考试时记忆就可以应付考试,因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更谈不上知识的应用。

重点和非重点,城川和山区学生学业质量不平衡,差距很大。这和师资、生源、学校条件都有关。

(四)主要成绩:

近年来,为了落实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课改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切实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广大生物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加强课题研究,不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我县生物教学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

1.大多数教师能够认真学习、落实新课标和新大纲,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从实际出发认真编写教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更加重视生物教学的科学性,教学语言规范,能够正确、清楚的表达讲授内容。

2.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普遍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注意到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很多教师能够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能力,自学、实践、动手操作、与人交流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象科学家一样探索发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推进,引导学生在思维上探究并深入,把学过的知识和现有经验结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教师的角色正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教育思想的改变,必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不少教师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在教学时,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重新组织、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讨论、角色扮演、调查等活动方式走进课堂。

3.体现生物学是生活化的学科,把生物学同生活实际、身边的具体生命现象联系起来,注意锻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每个参赛教师都注意到使所教知识力争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4.很多教师能够自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并逐步由多媒体辅助教学向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整合方向转变。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逐渐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在教学中,老师们对现代化电教媒体运用得比以前更加熟练,也注意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

(五)存在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教师对课堂教学理念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教学理念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的现象普遍。教师们对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的认识还没有到位,而且在落实过程中缺乏指导性的策略,导致落实理念时存在偏差。如,在落实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尝试了很多方法,却出现了活动目的性不强、有效性不高、课堂时间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等现象。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实验。一些教师改革的步子还应迈的再大些。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教师们还不能创出自己的特色,学别人又学不象,不能达到更加理想的境界。

2.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仍需进一步加强,需不断加强学习,拓展知识视野。真正业务功底挺扎实的、课堂教学有特色的教师较少;绝大多数教师的课显得粗放,欠细腻,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功底薄些;对教学内容中内在联系的掌握差些。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存在问题,如项目不全面,不符合新课改要求,只注重知识而忽视能力方法与态度情感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不充分。而且对于新课标的精神理解不到位,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并去灵活的处理教材。初中教师普遍存在基本功欠扎实与知识拓展的问题,教学功底有待夯实;课堂教学的操作不够细腻,在务本求实,踏踏实实搞好自己课堂教学方面欠钻劲与韧劲;在知识落实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3.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上仍需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不够。尽管一些教师都运用了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电脑课件也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但还存在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大,使用不恰当、不熟练等现象。

4.初中非专业教师太多,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的限制,影响教学改革,甚至教学质量。

5.生物实验教学仍较薄弱,实验教学没有引起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一些学校条件限制,实验材料不能满足,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

6.学校教研组状况仍不令人满意,学校教研组的工作开展的很不平衡。除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永中等几所大校外,乡级校和山区校都无独立学科教研组,大多是理化生三科一个教研组,生物学科由于不列入中考科目,教研组研究生物教学的情况极少,所以教研组的工作形同虚设。

二、生物学科各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一)初中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是: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高中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是: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形成崇高科学的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三、改进意见

(一)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要求教师有效地使用各种媒体,发挥教师各种教学技能的作用,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评价、反馈,强化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包括: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学生的起点状态、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的操作方法与要求:

1.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看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学科总体教学目标达成中的作用如何,二是看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会对学生的一般发展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学生起点学习能力分析

3.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表述模式:学习者+行为动词+条件+程度。例:正确地说出影响植物生长的四个因素,体验绿色植物种子萌发到形成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

4.教学策略的设计:

(1)教学方法的设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探究法、提纲——自学法、尝试法等。新课程还提倡采用调查、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

(2)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教学步骤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复习旧知识采用提问、小测验等,呈现新知识采用教师讲述、指导学生自学;提供直观材料等。巩固知识采用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讨论等方法。

5.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选择挂图、标本、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并应把各种媒体进行整合,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要注意社区课程资源、学生生活经验等其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6、教学评价的设计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把课堂当成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场所,要在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幽默性上下功夫,从科学性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避免枯燥、脱离实际的说教和照本宣科;并且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要重视并改进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科学结论,要重视通过生物科学事实和科学研究过程过渡到有关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教学,并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正确理解和把握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实质。

强调生物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以观察、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生命活动中获得知识,得到科学方法训练。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学生主动参与、交互、共享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认知领域和活动空间。

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从问题、图表、数据等情境中分析教材中生物学知识的内存联系,并通过加工、整理、贮存等信息处理的方法,逐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够对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适当补充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增强态度观念教育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观念态度教育,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的倾向,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空洞说教的倾向。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促进学生的态度观念与认知能力协调发展。

4.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培养观察、实验等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的能力。

要重视通过基础知识和知识获取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比较、判断、分析和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中,都要努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实验验证等;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教师要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生物科技活动。例如,设计和进行生物学实验,建立生物园,进行生物资源调查和生态调查,开展生物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

(三)教师培训与学科教研

1.加强理论培训,解放思想,推陈出新。组织、指导教师进一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学改革的观念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吃透新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素质教育的实质。

2.加强教师教材内容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研部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还应该以课堂教学的研究为重点:研究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课堂的巧妙导入、问题的提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法的指导、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等等。

3.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继续开展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培训和达标比赛活动活动。

4.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启用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观念新的教师(包括骨干教师)作研究课、示范课、基本功展示及经验介绍等活动。由此带动大批生物教师的成长。

5.开展“师师互助、智慧共融、资源共享”活动。在加强教研组工作的同时,继续推进和增强课改实验片的校际交流,增进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同时,在教研活动中的发挥教师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

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进行非生物专业教师的培训。采取非专业教师与专业教师和骨干教师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的方法,使非专业教师尽快能适应生物学科的教学。

中学生物组

中学生物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学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标

1.通过监测,检查、了解学生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是否知道这些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检查学生是否获得适应现实生活、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的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是否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2.通过监测,检查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是否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以及是否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在笔答和实验操作考查的监测中,渗透结构和功能、局部和整体、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等观点,渗透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加强监测的导向作用,以此促进教师对该目标的重视。

二、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依据

《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是生物学科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科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应当以《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生物学科高二和高三年级应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高中毕业考试说明》、《高考说明》为期末监测和模拟练习命题的依据。

三、监测内容要求的层次

生物初、高中期末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生物学基本观点分析解决一些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学科对期末考试的要求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

层次具体要求行为动词表述

识记(A)能再认、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知道,识别,描述,说出,列举,举例说出

理解(B)能把握知识间内在逻辑关系;对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整理信息等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阐明,选出,收集,处理

掌握(C)能在新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论;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分析,应用,设计,得出,拟定,评价,撰写

生物学科高三模拟考试的内容要求的三个层次的含义为:

A.了解所列知识内容的确切含义,能够识别和辨认它们。能够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进行叙述。

B.综合运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会分析各种形式的数据(如:数据、图、表),得出正确结论。

C.能够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相关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并得出正确结论。

以上三个层次的关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后一个层次包括前一个层次的要求。

四、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生物知识、科学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这些方面呈现了生物学科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1.知识方面: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变异和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及其有关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2.态度观念方面:包括科学观点、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3.能力方面: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获取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目录课标要求活动建议

引言

认识生物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中学生物实验的常用工具

生物体的结构

细胞

第二节生物体

生物的营养

植物的营养

人和动物的营养

第三节其他生物的营养

○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完成生命活动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合无机盐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作合理的膳食计划

○关注食品安全

●捕捉鼠妇(或蚯蚓),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鼠妇(或蚯蚓)的生活环境

●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

●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材料,通过模仿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

●观察某种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中查找有关方面的资料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分裂中有染色体的变化)

●通过植物器官的角色扮演,理解植物体各器官的相互关系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初一年级第二学期:

教材目录课标要求活动建议

第五章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六章生物的呼吸

植物的呼吸

人体的呼吸

其他生物的呼吸

第七章生物的排泄

第一节排泄的意义

第二节人体内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第三节人体皮肤的排泄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八章生物的运动

第一节运动的方式

第二节运动的形成

运动的意义

第九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感觉

激素调节

动物的行为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概述血液循环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概述肺部与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分解

○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观察血涂片

●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模拟“血型鉴定”,有条件的学校观看鉴定的录象,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

●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调查班级学生的近视率,分析其原因。

●收集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资料。

●观察周围环境中动物的行为

●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目录课标要求活动建议

第十章生物的生殖

生物的有性生殖

生物的无性生殖

第十一章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人的生长和发育

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第十二章人的健康生活

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二节免疫

第三节安全用药与急救

第十三章遗传和变异

生物性状的遗传

生物的遗传物质

人类的遗传

○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受精过程

○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

○描述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

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描述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认同人的优生教育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人工授粉等活动

●观察有关的模型、挂图,观看有关的影音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组织培养的活动或参观组培生产基地

●开展“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

●举办青春期教育的板报,有条件的地方参观性教育展览

●饲养家蚕或其他昆虫

●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了解鸡的产卵、孵化过程

●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用自制的孵化箱孵化鸡卵,观察鸡卵孵化的全过程

●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

●有条件的地方收集(包括从报纸、书刊、网络)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列出家庭药箱中的药品名录

●收集家庭常备药品的标签,分析药品标签包括的信息

●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或止血包扎

●模拟练习老年突发性疾病(如心血管病)的急救

●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

●观察某种生物(如金鱼)的变异现象

●收集和交流我国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

●收集和交流近亲结婚危害的资料

高二年级:

监测内容分项细目要求备注

绪论生物的基本特征A

生物科学成就A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A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及其作用B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真核细胞主要的亚显微结构及功能B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周期的概念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B

细胞分化和衰老A

细胞的癌变A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酶的发现及其B特性A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B

细胞呼吸B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A

植物的矿质营养A

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C

糖类代谢B

脂质代谢A

蛋白质代谢A

自养型和异养型A

需氧型和厌氧型A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的向性运动A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A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B

体液调节B

神经调节B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A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殖的类型A

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C

受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B

生物的个体发育A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

DNA的分子结构与复制C

基因的表达B

因的分离定律C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C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A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A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生态因素C

种群及其数量的变化C

生物群落的概念A

生态系统的类型A

生态系统的结构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C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A

生物圈的稳态C

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A

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制作临时装片A

临时装片的染色A

使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玻片标本A

生物体内物质的分离、鉴定技术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A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A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A

生态学调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A

设计实验方案

做出假设和预期B

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B

收集数据、解释证据或根据证据做出合理判断B

观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高三年级:

分类内容要求备注

一、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及作用A

水和无机盐离子的作用B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B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B

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B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B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B

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意义B

细胞周期的概念A

无丝分裂A

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A

细胞的衰老和癌变A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A

二、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酶化学本质A

特性B

酶需要适宜的条件B

ATP分子结构及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B

呼吸作用细胞呼吸:种类、过程、意义B

细胞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渗透作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B

农业生产中的合理灌溉B

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B

植物对必需矿质元素的利用A

合理施肥B

光合作用过程、意义,影响因素及应用C

C3、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A

人和动物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及对人体健康的意义C

微生物微生物的结构、营养、代谢与繁殖C

Ⅱ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B

三、

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的种类A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B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B

神经调节B

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A

体温调节B

免疫B

内环境的稳态B

四、

生命的延续

生物的生殖生殖的种类及特征A

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B

受精作用B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物质的证据A

DNA的结构、复制与功能B

基因的结构与表达B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C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C

人类遗传病及预防后代患遗传病的措施A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A

遗传变异与进化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物种多样性的形成B

生物的个体发育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A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A

基因、环境因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C

五、生物与环境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生态因素及其作用A

种群及其数量变化B

群落的概念及结构特征A

生态系统的类型A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B

生态环境问题C

六、

验、

生物科学技术

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

制作临时装片A

临时装片的染色A

使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玻片标本A

生物体内物质的分离、鉴定技术:

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A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A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A

生态学调查: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B

生物学新技术:

细胞工程A

发酵工程A

基因工程A

设计实验方案做出假设和预期C

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C

收集数据、解释证据或根据证据做出合理判断C

观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监测形式:

初一、初二年级:

包括书面笔答和实践活动考查两部分

笔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试题类型主要有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识图作答题、分析说明题等)两类题型。

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包括生物学有关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验的现象、原理及其分析说明等内容的考核放在书面笔答部分,对实验的实际操作的考查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由学校生物教研组组织实施,县教科研中心中教部负责抽查。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要客观,以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二年级:

监测方法采用书面笔答和实验操作考查两部分,笔答采用闭卷方式。试题类型主要有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绘图、识图作答题、实验设计和分析说明)两类题型。实验的实际操作考查与北京市高中会考实验操作考查一并进行。

高三年级:

监测方法采用闭卷书面闭卷笔答方式。试题类型主要有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绘图、识图作答题、实验设计和分析说明等)两类题型。与高三一模并进行

六、监测时间和范围:

监测时间:

初一年级: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初二年级: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实验操作考查:初一、初二每年一次,具体时间由各校安排,把时间和题目报教科研中心中教部。

高二年级: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二学期:6月初与高二会考模拟一并进行;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实验操作考查::5月份

高三年级:3月份,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监测范围:

初中以国家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生物》正文七年级第1册、第2册、八年级第3册、第4册的必修内容为考试的基本范围。初一第一学期:七年级第1册;初一第二学期:七年级第2册;初一第一学期:八年级第3册;初一第二学期:八年级第4册。

高二年级:以教育部2002年4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生物必修课的内容为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第二册正文部分考试的基本范围。其中,第一学期考试范围为第一册,第二学期为第一册和第二册两册。

高三年级:以教育部2002年4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生物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为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第二册和《生物》(选修)全一册正文部分为考试的基本范围。

八、难度:

初一年级:较易试题、中等试题、较难试题的比例约为8:1:1。

初二年级:较易试题、中等试题、较难试题的比例约为8:1:1。

高二年级:较易试题、中等试题、较难试题的比例约为6:3:1。

高三年级: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易、中、难比例约为4:5:1

九、评价等级:

1.笔答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2.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3.初中毕业会考成绩的确定:初一、初二各学期期末笔答成绩以及每学年的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均合格(或补考成绩合格),则初中毕业考试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