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新型社会求助体系意见

时间:2022-11-05 10:43:00

导语:完善新型社会求助体系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完善新型社会求助体系意见

为加快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强化政府的社会救助责任,按照“保基本、全覆盖,多层次、相协调,高效率、可持续”的工作要求,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通知》(浙政发〔2005〕6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分类确定救助对象

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保障能力出发,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困难群体不同的困难程度,准确把握各类困难情况的关联程度和救助需求,给予科学的分类,并分别确定各层次的救助标准,实施积极的分类救助。凡**市户籍的人员符合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条件的,均可纳入当地政府的救助范围,并根据有关政策得到不同项目的救助。

针对困难群众实行分类施救,由民政、卫生、教育、劳动,建设、司法等部门根据职责和分工,各负其责,贯彻落实市政府已出台的有关生活、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法律等方面的救助政策,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不断完善各项救助政策,并适时调整救助标准。

二、进一步完善各项救助制度

(一)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根据浙政发〔2005〕65号文件的精神,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水平相适应的正常增长机制,在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前提下,适时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当地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40%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60%确定,2006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2005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先行调整。同时,健全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物价上涨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按照湖政发〔2004〕88号文件的精神,在物价上涨较快年份,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春节前实行一次性基本生活物价补贴。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的长效供养机制,做好孤儿救助工作。各县区要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要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按照舒适、方便、卫生、生态的标准,抓好星级敬老院的建设;对民办的敬老院及其他社会福利机构,各地政府给予支持,并参照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注册和登记。要设法解决供养对象的医疗问题,要多方筹集医疗经费,除供养经费一部分用于医疗支出外,各地在敬老院建设任务完成后,仍要保留一部分,重点用于医疗支出,要实行敬老院与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定点挂钩,有条件的可设立医务室,为救助对象提供及时、便利的医疗服务,要加强医疗经费管理,推行建立敬老院医疗互助资金,实行经费统筹与个人包干相结合等办法,管好、用好医疗经费。要重视敬老院文化、娱乐、健身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娱、游览活动,并作为星级敬老院创建的重要条件。要根据条件,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生产项目,既充实生活又可改善生活。要加强和规范敬老院的管理,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全市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巩固在90%以上。

要高度重视孤儿的救助工作,大于开展“关爱孤儿行动”,为孤儿提供全面救助。要研究改进集中养育、领养、代养、寄养办法,创造有利于孤儿健康成长的环境。要落实福利机构和困难家庭作为监护人的孤儿供养经费,其供养标准按保证其健康成长为前提进行确定。同时,要继续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工作,特别要做好对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保护。

(三)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要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就业,做好社会保险政策的衔接,在应保尽保、即征即保的基础上,对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并依照集体企业失业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B证),就业困难的人员优先安排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被征地农民在企业就业后,企业要及时为其转办社会保障、衔接好基本生活与养老保险的关系。

今后,凡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必须足额到位;对目前已办理参保手续但资金仍未到位的,政府要通过增加支出及时予以偿还,以减少基金风险,确保基金支付。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标准,调整幅度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水平。

(四)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要着力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问题,建立“三条医疗保障线”,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由个人承担的费用,给予减免。

2006年起全面实施以乡镇小额补助,县、区大病统筹和困难群众大病救助“三条医疗保障线”,进一步扩大参保人员受益面、提高参保人员补偿水平。一是以乡镇为单位的小额补助保障线。每人每年15-20元,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药费用的报销。二是继续完善县、区大病统筹保障线。各县、区要根据实际,适度降低医药费用报销起付标准。三是建立合作医疗困难群众大病救助保障线。

扩大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在着力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医疗困难的同时,针对其他困难群众、低收入家庭抗患病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按照分层分类救助的要求,将患病后确需救助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的对象,其中农村“三老”(老党员、老交通员、老游击队员)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要优先救助。要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救助标准,当年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结余率一般要控制在20%以内。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积极筹措救助资金。县区财政一般应按不低于人均3元的标准安排医疗救助专项资金,要积极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充实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残疾人保障金也可安排用于医疗救助,要大力推进慈善机构建设,将慈善助医行动作为各级慈善机构的重要内容。规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现有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为参保农民提供2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与经济社会同步增长的动态筹资机制,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总筹资额应在2005年的基础上,逐年有所提高。年度合作医疗基金结余率控制在10%以下,不断提高参保人员大病住院实际补偿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要多方筹资加强“**市惠民医院”建设、继续实施医疗帮困,对医疗救助对象予以优惠。

(五)加大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救助力度。从2006学年(秋季)开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进一步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对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学生免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费、作业本费、住宿费、借读费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学费、代管费;对因受灾、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根据家庭困难状况缓交、减交或免交有关费用;对其他困难家庭学生,建立先上学后交费的“绿色通道”。完善“助学教育券”制度,解决好所有城乡困难家庭学生的入学问题,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关心学生营养健康,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进一步完善“以奖助学金为激励机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勤工助学为重要手段、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为辅助措施”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学费采取“减、免、缓”。进一步发挥高校资助贫困学生的主体作用,公办高校要按学费收入的10%提取建立助学基金,用于贫困学生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助学贷款风险准备金。

(六)多渠道解决城乡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建立与完善以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低收入和困难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各县区要完善廉租住房制度,以财政预算资金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发展廉租住房体系。要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办法和销售管理实施细则。要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大在非公企业推进住房公积金工作。

要高度重视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区别不同情况,按照政府补一块、集体办一块、个人出一块的筹资模式,采取新建、改造、修缮、置换等方式,实施对农村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的住房救助。建立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改善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

(七)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省法律援助条例》,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落实政府责任,要加快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健全各级法律援助中心,要完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制,确定专项经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需求,要按照规定要求配齐配强专职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以利于法律援助的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机构要为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残疾人等低收入以下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公证和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援助,落实各项便民措施,同时要与民政、劳动仲裁等有关部门加强衔接配合,形成维权合力,减免查询费等相关费用,共同降低法律援助成本。要积极鼓励事业单位、企业和热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法律援助,推进我市法律援助事业深入健康地发展,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八)进一步做好慈善、捐赠等其他救助、帮扶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各级慈善机构。要充分发挥慈善机构在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和扶贫、救灾、济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慈善、捐赠活动,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公民参与慈善活动,保护公众慈善捐赠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者(义工)制度,创新和丰富志愿服务方式和内容,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困难群众提供服务。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慈善福利机构,建立和推广“慈善超市”,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要动员和支持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其他团体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互助活动,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活动,对政府主办的供水供电、供气(燃料)、有线电视、公交、环卫等经营性服务项目,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落实对困难群众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关的费用。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三、保障措施

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健全组织体系。各县区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省、市提出的目标要求,健全各级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民政、劳动、教育、建设、卫生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的作用,真正形成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社会救助工作体系。

(二)充实基层力量。各县区要加快乡镇、街道社会救助平台建设,真正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工作机构的通知》(湖政办发〔2004〕68号),要确保人员到位,工作经费到位。社区和村要配备协理员,协助做好相关工作。所需的工作经费,由县(区)财政根据承担的工作量核拨解决,市政府安排专项实行定额补助。

(三)保障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救助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努力提高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紧紧依托基层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搜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不断提高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五)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事业。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面向城乡困难群体的结对帮扶、慈善救助、爱心超市及送温暖等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帮困活动,并不断健全长效机制。新闻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