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意见

时间:2022-11-04 05:12:00

导语: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意见

为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快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残疾人服务需求与服务能力之间、低收入与全面小康目标之间的差距,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意见》(浙政发〔2008〕29号)精神,对我市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从2008年起,在全市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残疾人康复工程和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到2012年,全市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有适应指征贫困残疾人的助明、助听、助行等康复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力争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基本纳入集中托养、日间照料或居家安养。

二、工程内容

(一)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对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城镇或农村低保标准的持证重度残疾人(残疾等级二级以上,含二级),单独施行最低生活保障,并按照当地城镇或农村低保标准,全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在当地城镇或农村低保标准100—150%之间(含150%)的持证重度残疾人(残疾等级二级以上,含二级),参照当地城镇或农村低保标准,全额发放重度残疾人补助金,并同低保家庭的重度残疾人一样,享受医疗救助及其他社会救助政策。

(二)残疾人康复工程。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在当地城镇、农村低保标准150%以内(含150%)、有适应指征并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由政府出资,为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低视力残疾人验配助视器、听障残疾人验配助听器、下肢缺失残疾人安装假肢。

(三)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对生活不能自理、残疾等级为一级的重度残疾人逐步实施集中托养、日间照料或居家安养。集中托养对象一般为日常饮食起居需要专人护理的重度残疾人,在自愿的前提下,由福利院、敬老院或专门的残疾人托养机构及其他社会福利机构实施托养。日间照料对象一般为夜间其家庭可以照料而日间需要他人照料的重度残疾人,由工疗站或其他社会福利机构照料其日间基本生活。对其他符合托(安)养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如因特殊原因或受条件有限无法实行集中托养或日间照料的,纳入居家安养,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照料护理残疾人居家安养的岗位,可作为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管理。

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福利院、敬老院、工疗站等福利机构,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新建专门的残疾人托养机构。各县、区要制定政策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托养照料机构,并加强规范管理。

三、保障办法

(一)经费标准。全市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各项目经费补助标准,按省规定标准执行。其中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在当地城镇、农村低保标准150%以内(含150%)的重度残疾人实施集中托养,其补助经费含残疾人本人享受的低保金或低保补助金。

(二)资金保障。全市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所需经费,除省补助经费外,三县由各县财政负责承担;吴兴区、南浔区、**开发区和太湖度假区由市、区财政分别承担,在一般预算和基金中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补助重度残疾人托(安)养的资金,主要用于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康复、基本照料和护理等费用补助,具体安排比例由各县、区确定。

纳入乡镇敬老院实施集中托养的重度残疾人的基本医疗服务,享受农村“五保老人”同等待遇。

四、组织实施

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是全面改善民生、建设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任务。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具体内容。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成员部门的作用,精心组织,周密实施。

残联系统:主要负责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方案制定、对象调查、工作协调、工程实施及建章立制、工程总结和考核评估等。

财政部门:主要负责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所需经费保障,并加强对资金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促进各项资金发挥最佳效益。

民政部门:主要负责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的对象审核、《重度残疾人救助证》的印制发放、全额低保金和补助金的发放管理;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机构的审批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乡镇敬老院集中托养重度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与护理管理。

劳动保障部门:主要负责社区重度残疾人护理人员公益性岗位落实。

卫生部门:主要负责残疾人康复工程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重度残疾人托(安)养机构的医疗保障服务。

五、评估考核

(一)掌握政策,严格把关。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对照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各项标准和条件,严格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切实加强动态管理。对申请相应救助保障的残疾人,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对因家庭收入提高或通过康复使残疾等级发生变化的保障对象,应及时退出相应的救助保障或调整救助保障标准,确保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公开、公正、公平和有序稳步实施。

(二)强化管理,提高绩效。要加强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各项基础性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共享小康工程基础数据库,实行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要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对现有残疾人的生活救助政策进行梳理整合,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及时掌握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促进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残联、民政部门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安排。

(三)积极创建,整体推进。各地在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中,要积极开展“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活动,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共享的要求,着力完善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扶贫脱贫、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平等参与、权益保障等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残疾人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力争到2012年,全市有60%的县、区达到“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标准。

各级残联要会同财政、民政、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