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意见

时间:2022-11-02 02:45:00

导语: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意见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各部门: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是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畜禽总量和产业化水平仍然偏低,已制约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使之尽快成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兴县战略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养殖业主为重点;坚持推广良种与发展生产并重,发展生产与加工流通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精细化、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养殖基地,积极兴办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推进种养加、科工贸、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努力把畜牧产业建设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发展思路:稳定发展生猪,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发展家禽,扩大集约化养殖规模;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优化畜牧产业结构。

(三)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注重质量;龙头带动,做大做强;整合资源,持续发展。

1、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发优质名牌和创汇畜产品,占领市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建设创收创汇畜牧产业。

2、坚持龙头带动原则。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扶持产业化观念,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健全“公司+基地+农户”利益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3、坚持科技进步原则。坚持依靠科技,优化品种结构,实现良种化生产;改进饲养方式,实行科学管理,推进集约化养殖;强化疫病综合防治,狠抓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业化水平。

4、坚持效益优先原则。积极发展生态牧业,生产绿色畜产品,实现畜产品由粗放型向集约经营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四)总体目标:到2007年,全县出栏优质瘦肉型猪62万头、商品仔猪50万只、家禽1500万只、山羊10万只、肉兔100万只;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6万吨、禽蛋产量1.2万吨、牛奶产量0.2万吨;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000元。2015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10万吨、禽蛋产量1.8万吨、牛奶产量0.8万吨,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500元。

(五)分期目标:2004年出栏肉猪59.5万头、家禽850万只、肉兔25万只、山羊3.5万只;2005年出栏肉猪60.5万头、家禽1000万只、肉兔50万只、山羊5万只,发展奶牛250头;2006年出栏肉猪61.2万头、家禽1200万只、肉兔70万只、山羊7万只,发展奶牛350头;2007年出栏肉猪62万头、家禽1500万只、肉兔100万只、山羊10万只,发展奶牛500头。

二、产业生产机制

(一)产业体系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则,积极引导和扶持具有市场开拓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畜禽生产、加工、流通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形成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条龙产业格局。重点培育四大体系:

1、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认真贯彻《种畜禽管理条例》,完善畜禽良种繁育和质量监督体系,确保种源质量。按照县内繁育与良种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利用、选育改良现有良种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重点建设一批畜禽良种场(站)、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建立多种形式的种畜禽生产基地,提高良种畜禽覆盖面。规划在**正州公司建设优质瘦肉猪种猪场,在龙水、智风、雍溪等镇建设二级扩繁场,构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在棠香、龙水、智风等镇建设种禽场及孵化场,在三驱、拾万、金山等镇建设水禽良种制种基地,建立大中型水禽孵化场20个,构建水禽良种繁育体系;在中敖镇建设南江黄羊扩繁制种基地,在铁山镇建设**黑山羊制种保种基地,构建山羊良种繁育体系;依托香港迪尔牧业集团,在石马镇建立奶牛制种基地,构建奶牛良种繁育体系。

2、建设商品畜禽生产体系。以父母代种畜禽规模饲养户为支撑,以商品畜禽规模养殖龙头企业、养殖业主、示范基地养殖户为重点,发展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生态、安全畜产品,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科学化的道路,构建我县优质商品畜禽生产体系。

3、建设畜禽加工体系。坚持走外引内联之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突破牧业产业化发展薄弱环节。一是依托**大正畜牧科技公司、**山峡牧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加速商品畜禽的营销、加工,带动全县畜牧产业发展。二是改造、技改、联合现有食品加工流通企业,组建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屠宰、加工流通龙头企业。三是创立品牌,争创市级以上优质畜产品,包装打入大型市场和超市,加大旅游食品研制、开发力度,扩大影响。四是积极与其他国内外食品、屠宰加工企业建立供销合作关系,搞好畜禽及畜产品流通。

4、建设畜禽产销流通体系。依托乡镇畜牧兽医网络,联合各地畜禽贩运大户,加快建设全县畜禽产地批发市场;以养殖企业、养殖业主、运销大户、加工企业为主体,组建各种畜禽运销协会,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促进畜禽贩运外销。

(二)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1、区域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推进、规模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区域布局,在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培育大型养殖场,在一般地区采取“小群体、大规模”的办法逐年递增推进,实现畜牧产业整体水平的增量提质、上档升级。在大邮、大铜公路沿线的10个街镇,重点建设20万头优质PIC猪出口创汇基地;在龙水、智风、石马、金山、珠溪、邮亭等10个镇,重点建设1000万只优质土杂肉鸡基地;在铁山、中敖片区及东山沿线的8个乡镇,重点建设20万只山羊基地;在“三条河”沿河两岸的三驱、拾万、金山、智风、珠溪等镇,重点建设500万只水禽基地;在棠香、龙水、中敖、智风、石马等镇,重点建设100万只蛋鸡基地;在龙岗、三驱、中敖、高坪等街镇乡,重点建设100万只肉兔基地;在龙岗、棠香、石马等街镇,重点建设奶牛生产基地。通过对畜牧结构布局的合理调整,使我县畜牧业逐步走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轨道,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上台阶。

2、发展重点。要把畜禽优良品种研究、开发、推广作为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点,实现品种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要把畜禽产品研究、开发、精深加工、营销作为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努力增加名特优新畜产品,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把优化饲料种植结构、发展饲料工业作为饲料生产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玉米、大豆、牧草等饲料饲草种植,规划种植饲料50万亩,种植牧草5—10万亩,建立优质饲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饲料工业,规划建设饲料加工企业1—3个,年生产能力10万吨,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开发饲料新品种,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体系,提高饲料工业技术水平。

三、产业服务机制

(一)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县、街镇乡畜牧部门负责做好全县发展规划、防疫检疫、饲料监督、疫病监测等服务工作。按照“提高县一级,加强乡一级”思路,保持现行畜牧管理体制,稳定畜牧科技队伍,切实抓好县、乡二级畜牧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畜牧技术人员等采取技术入股、承包等多种方式,开展畜牧科技服务,拓宽服务渠道。

(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疫病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大敌,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既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完善动物防疫双轨目标责任制,切实搞好动物产地、屠宰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严防县境外动物疫病传入;加强防疫经费投入,稳定基层防检队伍,增大硬件装备,提高防治质量;规范兽医从业许可,实施兽药残留监控,健全兽药监察体系;开展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大行业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一票否决制”,对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工作领导不得力、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造成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街镇乡,除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外,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三)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计划”和实施“放心肉”工程的要求,逐步建立畜禽从出生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网络,依靠科技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疫病防治工作。强化兽医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净化消灭国家规定动物疫病。二是加强饲料兽药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督。强化饲料、兽药质量监督检测和应用管理,加强跟踪检查,严厉查处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中使用违禁药品、激素等行为,减少畜产品的物残、药残、毒残。三是大力推广运用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养殖业主(户)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组织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确保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

(四)技术培训应用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畜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促进畜牧科研成果尽快转化。要继续推广一批适应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畜牧先进实用技术,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综合防治、饲料配制、牧草基地建设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推广普及。同时,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依托县职教中心、县农广校和各类成人教育学校,加强畜牧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养殖业主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在有条件的畜禽养殖企业和养殖基地,统一饲料标准、统一饲养管理技术、统一疫病防治技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组织优质畜产品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

(五)产业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信息服务。依托县公共信息网和农经信息网,建立以畜牧部门为主体,覆盖全县街镇乡、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饲养大户的畜牧综合信息网络,基本形成信息采集、分析、预测、一体化的畜牧信息体系,为推进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同时,文体广电局、**新闻社也要积极做好畜禽良种、产业发展的舆论宣传、引导,起好宣传保障体系作用。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检测监督。逐步推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畜产品的优质优价。加强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完善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和制度,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四、产业经营机制

实施畜禽产业化发展,重点是抓基地建设,难点是抓加工销售,增加效益。要改变传统的抓重点带难点,反过来狠抓难点,促进重点;抓好难点,带动重点。

(一)狠抓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是推动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载体和关键环节。一是按照“谁有本事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基础好、规模大、起点高、技术新的龙头企业,坚持“大中小型并举,高中低档并重”,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得”。二是鼓励龙头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其有关费用进入成本,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要结合推进畜禽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广保鲜储运包装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电子商务等现代实用技术,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发展副产品加工业,狠抓加工增值,开发终极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创立绿色名牌品牌,提高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和最终极产品的档次。三是龙头企业要围绕畜禽贩运、销售,产品加工、冷藏等企业行为,自主建立养殖基地或与农户签订合同等形式建基地;并在良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等方面搞好服务,实行订单牧业,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小生产连接大市场,带动产业化发展,实现龙头、农户“双赢”。

(二)培育专业市场拉动。一是培育中心场镇产地市场,按照“建一个市场,带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原则,加快产地市场培育进程,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切实解决卖难和难卖的矛盾,拉动养殖业主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商品基地,带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二是构建县级专业市场,增强优势集聚和扩散效应,打通国内外大市场,刺激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把养殖业主推向国际国内大市场大流通,促进养殖业主朝着企业化、贸工农一体化方向发展。

(三)引进名牌品牌牵动。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畜牧产业招商力度,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型养殖场(厂)联姻,利用名牌市场效应,组织产加销生产,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牵动基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产业化水平。同时,要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兴办、研制、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形成品牌,组织外销。

(四)引导服务组织推动。一是畜牧系统要转变观念,改变作风,充分发挥基层服务机构点多面广、网络齐全的作用,通过向养殖户提供信息、培训技术、物资供应、技术指导等服务手段或自办试验、示范基地等方式,引导、组织养殖户进行商品生产,逐步向产加销发展,推动产业化进程。二是积极引导农民创办畜禽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定作用。

五、产业扶持机制

(一)多渠道增加畜牧产业投入。要积极探索适应畜牧产业发展要求的资本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业主为主体,财政为导向,金融信贷、社会筹资为重要渠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产业资本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随着财力的增长而增大畜牧产业投入比例,重点用于良种繁育、科技推广、疫病防治、质量安全、技术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部门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产业贷款力度,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要扩大规模,简化手续。要树立“你发财、我发展”观念,认真编制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畜牧产业;积极扶持外地企业和人员投资我县畜牧产业发展,加快利用外资步伐。

(二)制定落实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在城镇规划条件许可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从事畜牧产业化发展占用的土地,一律视为农业用地;对大中型龙头加工流通企业,财政给予积极扶持政策;国家、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不仅将有力地促进粮食和其他副产品转化,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而且有利于增强农业吸纳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畜牧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县里成立畜牧产业化领导小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并将畜牧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畜牧产业化发展,组建相应机构,出台扶持政策,制定科学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切实解决畜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我县畜牧产业化快速发展,努力实现全县畜牧经济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