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意见

时间:2022-11-01 04:22:00

导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意见

各乡镇教委、县(民)办中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中所规定的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国家课程。它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也走进学生的生活。为全面加强这门课程的开发、建设与研究,教育局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1、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上,不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在内容安排上,与社会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在方法上,提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性教育。要充分挖掘利用各种可供实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3、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原则,努力做到教育时空开放,组织形式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开放,以及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开放。

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指导教师;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点拨和帮助,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6、生成性

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并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阶段目标(3----6年级)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我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初中阶段目标(7----9年级)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四、课程内容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它三个则是它探究的重要内容。它以综合性课程或综合性项目的形式将四大领域融合,彼此渗透,形成整合。其具体内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来确定,从中年级到高年级形成序列,构建学科间渗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时间安排及课时

课时安排上,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说明,3—9年级一般每周3课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散安排或集中安排(即弹性课时制)。

(四)内容选择遵循的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涉及三条线索、四大指定领域及非指定领域,各学校应根据本学校的实际,确定具体内容。但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内容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原则;

2、体现每一所学校特色的原则;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特色的原则;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的原则。

(五)指导好几个工作

与传统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的过程。具体地讲指导好以下几方面:

1、做好知识背景的储备工作。

2、初步培养学生确立课题、组建小组、制定方案的能力。

3、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课程实施

(一)实施的基本流程

确立主题---→确定组织形式---→制定方案---→活动实施---→总结交流---→评价定位---→拓展延伸---→整理归档

(二)实施步骤

1、宣传学习阶段

各校组织教师学习两个《决定》(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一个《纲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国家和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文件和各科课程标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必要性、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施做好舆论准备。

2、制定方案阶段

各校制定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年级活动计划、班级活动计划。

3、全面推广阶段

在全县小学3—6年级、中学7—9年级全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校边实施,边研究,边积累经验。

根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的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搜集、整理各校案例,进行经验交流。

(三)实施措施

1、搞好宣传发动

对有关部门、单位和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动员,使他们认识、理解和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形成实施课程良好的氛围。

(1)宣传动员的内容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学习的内容、类型、方法和目标,时间安排及课程结构。学校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我们能为学校做些什么?尤其要说明两点:一是不影响学科的学习,相反更有利于理解、掌握学科课程;二是合理利用时间,除正常上课时间外,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进行,使学生周末和节假日过得更充实、更有趣。

(2)宣传动员的形式:学校组织宣传讲解;班主任在家长会上进行具体说明;召开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座谈会;另外,还要进行个别讲解。对家长进行动员,印发开设“结合实践活动”的宣传提纲,同时也希望有专长的家长进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指导教师队伍。

2、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镇校长、中学校长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指导小组;由教导主任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小组。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统筹、决策、协调、保障工作;课程指导小组,负责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负责课程的开展、研究、指导;课程实施小组具体负责课程的实施。

3、科学规划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各不同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状况精心设计,边实验、边探索、边积累、边总结。

4、组织教师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课程的实施将要牵到多方人员的参与。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全员培训的原则,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将各部分参与者的培训协调统一。

培训目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促使教师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培训中,要帮助教师了解并掌握一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尤其要让教师在不同类型的案例剖析中获得多方面的启示。鼓励、支持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实施问题的探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培训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及现代教育思想、科学研究和调查方法。

培训方式:⒈专家讲座。⒉交流研讨。⒊个别指导。⒋外出参观学习。

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到位是保证实验运行的前提。在对教师的培训中要摒弃那种观念转变后操作或理论灌输和行为转变脱节的做法,使转变观念和改变行为互促互动,尤其要注重操作工具的创设,辅助教师比较顺利地步入实验轨道。及时发现宣传教师的教学经验,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接受并巩固先进的思想。

六、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索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评价理念: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

评价原则:评价应重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应用、重亲身参与探索、重全员参与。评价要与指导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要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社会知名人士;也可是个人、集体、相关部门。

评价内容: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一是学生的态度;二是学生的体验、方法和能力;三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评价方法:激励性评价为主、管理性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和对口头报告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一般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2、对教师的评价

①教学准备:能否认真领会《纲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状况备课;能否恰当地选择多种课程资源(参考书、图片、实物样本、幻灯录像、报纸杂志);能否就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时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②教学组织形式:是否面对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是否给学生参与、思考的机会;能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声像、动作、讲述、板书);能否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讲解、提问、演示、讨论、学生操作、小组活动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③教学环境:能否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座位,达到空间开放;是否有民主、平等的交流,形成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气氛活跃。

④学习方式:能否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广泛搜集信息;学生在开放式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能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学习。

⑤评价方法: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特别是在学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境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情感、自信心;课程的交流情况(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能否及时分析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做出准确的判断;能否根据评价所获得的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做出改进措施。

3、对学校的评价

①政策保证:制定有关措施保证实验的顺利发展,鼓励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学校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恰当评价实验教师,以保证课程开发。

②教学管理:定期进行课程、教材与教法的研讨;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定期教学观摩;为教师提供校内教师间、各校之间相互观摩和交流经验的机会;及时整顿、充实提高课程实施条件,包括教材、教具及各种设施设备的选择、提供与扩充;组织教师的在职培训,促进教师的成长;制定关于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的规章制度,并能切实指导这些评价工作。

③家长社会的认可程度:社会及有关团体对新课程的理解与支持;家长对学校制定的新课程的各项措施的理解与支持;家长对地方与学校课程提出意见与建议;家长、社会能否参与课程开发。

4、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行,将从实验的准备、实施、结果等几个阶段,分别对各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乃至社会各界分别进行考察,进而对实验做出整体的综合的判断。具体的评价方法为:实地考察、观摩、问卷、访谈等。

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进行,要引导学生向校外延伸、向社区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各乡镇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可挖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

1、各乡镇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土、气候、植被,以及综合环境。这些因素都与学生进行的关于自然问题的探究有关,诸如作物种植及收获、家畜饲养与防疫、果树栽培与收入等等。

2.各乡镇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文化生活、政府与社会机构等等。因而,不同地方的学校可结合地方差异及其社会因素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社会问题探究、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

3.各乡镇或社区社会活动,如宣传、服务、文体等方面的活动等。

4.各乡镇和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传统。我国拥有漫长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多民族、多种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5历史文化悠久的学校所在地就地方浓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展开系列的调查和考察研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还可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化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6.各初中应开设劳动场所,建立劳动教室、劳动基地、劳动工厂等,还可利用社区教育网络和相应的条件,建立稳定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

7.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的设计,还可结合全球背景,并关注全球性的问题,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活动项目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

八、档案整理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的过程中,各校要注重档案整理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上级有关文件。

2、学校实施方案、年级活动计划、班级活动计划。

3、有关培训材料。

4、以主题为系列的过程性材料。

(1)主题确立的有关材料。(2)实施方案实施及过程记录的有关材料。(3)总结、交流和反思的材料。(4)有关评价性的材料。(5)其它相关资料。

5、典型经验材料或有关论文、论著。

6、有关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主要地是标志着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局部与全局、现实与长远等各方面的关系,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引导综合实践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相信通过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创造出属于我县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