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全市人才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2-10-29 04:58:00

导语:加强全市人才工作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全市人才工作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委、政府,市直机关各部门,市属各企事业单位,省属驻酒单位: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现就加强全市人才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l、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人才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持续掌握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人才、有效开发人才,关系到各项事业兴衰成败。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人才总量不足、质量偏低;分布不均、结构失衡;流失严重、高层奇缺;人才闲置,技能退化;机制不活、培训滞后是全市人才工作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我市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瓶颈。各级党政组织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紧紧抓住人才这一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2、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以观念理念更新为前提,以政策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营造和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为突破口,以人才市场建设和合理配置为基础,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着力建设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公务员人才、高技能技工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六支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3、全市人才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相结合,大力加强“六支队伍”建设,抓好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和留住四个环节,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绩效显著的人才队伍。到2008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以上,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6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占到20%.高级职称人才达到550人,入选市“32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以上人民达到600名,各类人才占到社会总人口的10%左右。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

4、看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做好培养人才的基础工作。切实把教育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大力整合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扩大职业技术院校招生规模,确保每年招生达到3600人;鼓励教育机构与名院名校每年合作办学培养1000名高质量毕业生,举办培训班80期,培训8000人次以上,加快培养市场紧缺的各类技能型实用人才;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外资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形成公办、民办和社会办学共同发展的格局。

5、加快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健全和完善硬化干部述学、考学、评学制度和学习培训证书、干部学习档案制度,积极推行政治理论水平和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制度,陆化完善干部集中培训和在职自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大力创新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丰富培训载体。把集中培训与实地考察、课堂讲授与问题探讨、经验交流与买践检验、“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试行干部培训学习学时制、学分制、选修制,使干部每年继续教育时间累计达到72个学时:创建“干部网络在线学习城”,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等各种功能,把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依法行政和MBA等干部应知应会的必修科目学习设置在网页上,鼓励干部在线学习自主提高。

建立干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财政单列培训专项经费,广泛争取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和经费,鼓励单位和个人投入,对自学取得本科、研究生学历的费用按单位70%、个人30%比例分担,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继续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列支。

6、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目标,知识更新为重点,培养高素质党政人才。每年选派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50名县处级干部、50名年轻后备干部到国外、境外考察培训,每年推荐选送50名有培养潜力的县处级后备干部和三方面干部进行在职学历培训,重视学历层次提升教育,继续办好干部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五年培养400人;鼓励干部在职自学,到2008年全市党政机关45岁以下干部的学历在原有基础上普遍提高一个层次。稳步推进干部上挂,下挂、交叉挂职和到民族地区挂职等多种形式的挂职锻炼工作,探索干部高职低挂、低职高挂、轮岗交流等垒方位的锻炼培养模式,

推行助理制,拉长培养链条,为青年人才经受锻炼考验提供实践平台和机会。

7,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积极配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全面实施我市“3251人才工程”,构建高层次重点优势学科专业人才群体、中青年技术骨干群体和支柱产业人才群体。每年选拔100名年轻专业技术骨干到国内外院校、院所进行专业培训和进修深造,参与科研课题和重大项目的协作攻关,了解堂握本专业前沿技术和知识,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8、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快培养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每年选派一批培养潜力较大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外出进行MBA实务培训,或到省内外知名国企、民营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上跟班学习锻炼。探索建立“人才期市”.实施由人才交流中心牵线搭桥、企业与院校联合培养引进人才的新模式。

9、以鼓励岗位成才和提高操作技能为目标,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技工人才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和培训基地的作用,指导行业、企业优先在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与维修、建筑、餐饮服务等专业领域开展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分层培训、以师带徒等途径和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和技术创新等活动,促进岗位成才。

10、以推进产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办好各种形式的农村党员干部大中专学历班和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培训班次;五年培养农村产业化带头人5万名,将青壮年农民轮训一遍,每年新培养农民技术员2000名,青壮年农民和45岁以下的党员全部获得绿色证书,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2--3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掌握1--2项在城镇创业、转移就业、自王择业、发展立业的实用技能。大力推进以农业高新技术和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农村职业教育,加快构建农村信息化平台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步伐,拓展信息传递渠道,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使用和竞争激励机制

11、确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树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学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党政人才的评价,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意见和业绩能力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尺度,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要是出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绿色管理能力等非财务指标体系,重在市场定位和出资人的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要积极探索资格考试、业绩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12、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稳步推进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继续健全完善我市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改革的十四项制度,使干部工作真正纳入靠制度管人、用机制选人、凭实绩取人的良性循环。市、县每年拿出100个县科级领导职位进行“一推双考”、民主选举,机关中层职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

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职级工资向岗位绩效薪酬转变,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疏通非公经济组织、农村和社会组织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渠道,实行政府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归口评审管理、人才市场备案、网上公示的评审制度,逐步建立标准统一、自主申报、社会考核、行业评审、单位聘用的技能型人才成长机制。

13、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各类生产要素包括知识要素、智力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期权股权激励等产权激励方式和年薪制、项目或课题定额薪酬制、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等多种分配形式,努力使人才资本量化物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以专利发明、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创办、新办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内保留原身份待遇.鼓励企业对贡献突出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年薪制,加快人才资本的集聚和提升。

结合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逐步探索建立综合体现工作职责、能力、业绩、年功等因素,职级和贡献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凡各级党政机关引进的国民教育博士、硕士生,经过集中初任培训过渡为公务员。

14、重视抓好人才二次开发。放宽部分高级专家退休政策.重要紧缺岗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工作需要,身体健康,本人自愿,能坚持在科研、推广、生产和教学、医疗一线工作的,经批准可在法定年龄的基础上延长5年退休时间,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变。注重抓好以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为重点的人才二次开发工作,采取返聘、兼职等多种方式继续发挥其在课题攻关、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方面的特殊作用。

15、落实优秀人才的奖励政策。定期评选“十强”或“50强”企业经理人和拔尖人才、革新能手、青年科技新秀、十佳科技人才、劳动模范,授予荣誉标号,给予记功表彰。设立酒泉市“科技进步创新奖”、“杰出人才奖”、“科技功臣奖”等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由市委、市政府给予2—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女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滓贴专家、甘肃管优秀专家的人员。一次性奖励10000元;对入选市“325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的人才,由当地政府一次性补贴个人5000元。

四、健全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16、大力整合人力资源市场,加强有形市场建设。把分别由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分管的劳动力、人才、毕业生就业市场功能进行整合,集中办好酒泉市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各类人才市场和中介组织的监管,推行契约化、规范化服务模式,建立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人才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资质、资格认证制度,强化专业培训、年度考评和跟踪监管,促其规范运作。

17、坚持人才市场连步导向无形市场的改革方向。加快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发展网上人才市场,推出网上引才、远程阅档、人才快递等服务项目,实现各类人才和人力资源市场联网贯通,有效对接;建立统一高效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多层次、多类型市场中介机构,培育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准入评价、信用评估、权益维护、关系协调、行业自律、联系沟通等万面的功能。

18、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打破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党政部门与企事业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问、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和城乡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允许事业单位富裕科技人才向社会出租、在社会兼职,在确保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保护单位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采取引智合作、兼职招聘、智力咨询、项目承包.交换使用、人才派遣、聘请客座等方式,对外出租技能和智力,单位提取一定酬金,实现技术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准许优秀教师跨校跨区兼课,打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校区之间的围墙,实行教师互聘联聘、校企合作制度,实现人才资源全社会共享。

五、完善政策措施,广泛引进吸纳优秀人才

19、把握引进人才的重点,创新招才引智模式。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市人才引进的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重点工程等领域所急需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中级经营管理人才带有项目或成果愿意转化的国外留学人员;在国内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具有特殊专长、能够对我市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各类实用人才;具有国民教育本科学历的急需专业高中教师。

在招才引智模式上,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性难题,采取长期聘用式、协议聘用式、临时租借、结对挂靠、外建基地等多种万式引进人才。

2O、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开辟便捷渠道,建立“一条龙”联动服务窗口,实行限时办理,引进国内外人才手续齐备的,一月内办结事;事业单位接受35岁以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硕士,不受单位编制和增人计划限制,直接办理手续,引进本科和中级人员免于考试。市、县两级政府要建设人才公寓或专家公寓,供引进的优秀专家、高层次人才租用周转: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关系不转、户口不迁、手续简化、编制放活、来去自由”的柔性流动万式广揽急需人才,对引进的中高级人才,发给《酒泉市工作居住证》,其本人及家属在酒期间享有本市市民待遇;对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优秀人才实行优先聘任或低职高聘,随迁父母、配偶、子女,准予在下区落户,妥善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具体可题。

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把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1、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人才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统分结台、协调有力、高效运转,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用才引才责任追究制度,将工作目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提供服务,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22、逐步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市财政每年划拨专款,列入年度预算,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统一管理使用,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奖励。各县市区也要安排人才资源开发经费,用于专项支出,市直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要认真落实人才开发培养经费和科技三项经费。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人才开发培养事业,鼓励银行开展个人科技创新贷款,逐步推进人才投入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进程。

23、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从今年起,每年8月在全市开展一次“人才需求对接洽谈暨宣传月”活动。市、县新闻媒体要开设专栏,宣传党和国家及省市的人才政策,宣传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宣传用才、引才先进单位的典型做法,在人人心中根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4、本《实施意见》自发文之日起实行。若以往的政策制度与之有冲突或不一致的条款,以此为准。本《实施意见》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