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全县农村党建意见
时间:2022-10-28 08:28:00
导语:加强全县农村党建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现就加强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把握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进一步明确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
2、农村基层党组织网络健全,党组织的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明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巩固,60%以上的乡镇党委、50%以上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目标。
3、乡镇、村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双带”能力明显增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45岁以下的达80%(其中35岁以下的达30%),大专以上学历的达90%。村“两委”班子成员要以高中以上文化、年龄在30—45岁为主体(35岁以下的达30%),高中以上文化的达80%,班子中保证有1名女干部。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在45岁以下的达70%,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达90%(大专以上学历的达50%)。
4、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经济薄弱村帮扶取得明显成效,党员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设备齐全、网络完善,村干部福利待遇稳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5、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种组织配套建设全面加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村落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管理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三、优化配置组织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党组织网络
6、针对农村党员生活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的实际,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调整,使党组织的设置更趋多元化、人性化、科学化,以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7、对于党员人数达到100人以上、人口较多和经济发展规模较大的村,经审批可以成立党委,隶属乡镇党委管理;对于党员人数达到50人以上、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或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特色的村,原则上都要建立党总支。
8、根据党员的生活特点、从业岗位和年龄状况,对农村党员进行整合编组,分类设立夕阳红、流动和一定数量的专业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党员分类管理创造条件。
9、积极探索将党组织建在社区、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产业链上,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四、加强规范化管理,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10、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进乡镇、村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强乡镇、村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党务干部。努力扩大干部任用中的民主,有序推进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全面实行村级党组织班子“两推一选”,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公信力。
11、加大县和乡镇机关干部下村挂职、任职工作力度,注重从复退军人、应届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中招聘村干部。严格控制干部职数,推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提倡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按照1:1的比例配备村级后备干部,切实解决村干部源头不足的问题。
12、深化村干部“双带”工程,深入开展“双学”活动,建设“双强”型干部队伍。坚持在“双带”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农村基层干部,努力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鼓励村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凡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在40岁以下没有达到大专文化程度的都要接受学历教育。县委负责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其他村干部,由乡镇负责,每年轮训一遍,时间不少于5天。
13、建立完善任职承诺、目标考核、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民、务实、清廉”。统筹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报酬和福利待遇,积极争取将村干部纳入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多渠道解决好村干部的政治出路问题。切实做好村干部退职后的管理服务工作,为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突出作用发挥,造就一支永葆先进性的党员队伍
14、抓住党员冬训等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村基层党校、农(技)校、互联网、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网点等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农村党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6天,人均掌握1-2门先进实用技术。认真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吸收群众代表参与,加强群众监督,加大后进党员的教育转化和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15、创新农村党员的活动方式,拓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结对帮扶、党员联系群众等做法,开展“作表率、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成立乡镇、村两级党员服务站(点)和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过程中提高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有利于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16、遵循《党章》规定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发展党员六项制度,切实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将年龄轻、素质高的在职村干部、待业学生、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致富能手、企业生产经营骨干纳入发展党员工作视野,实行党员联名推荐发展对象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发展党员源头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确保新发展党员中女党员比例不低于28%,35岁以下的不低于68%,高中以上文化的占85%以上,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不低于75%,逐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活力不够的现状。
六、健全制度体系,稳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7、加强乡镇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认真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和党员民主听证、民主议事制度,拓宽党员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18、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明确“两委”职责,理顺“两委”关系,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程序和管理办法,建立村“两委”之间制度化,分工合作和村委会定期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务、乡镇政务、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坚持实行群众评议党员、评议干部、村民议事、民主理财等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
七、创新工作理念,激发农村党建工作内在活力
19、发展农村经济,在致富农民上有新思路。给农村加快发展以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充足的创新空间。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促使农业向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以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乡镇、村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乡镇、村工业经济,增加乡镇、村财力,扩大就业渠道,以多予少取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和扶持农民创业,努力培植一批农民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民小老板、农民企业家,激活农村创业市场,以创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0、转变工作方式,在服务农民上有新作为。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多形式组织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重点抓好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适应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引进社区服务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扎实做好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为民服务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八、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
21、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健全书记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党建工作问责制、述职制,切实把党建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布置、同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制度,防止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不良倾向。
22、加强指导督查,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以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推动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
23、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不断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基层党务工作机构设置、党务工作力量配备、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党建工作经费投入等突出问题,形成人、财、物方面的有效保障机制,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 上一篇: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思考
- 下一篇:我国当前保险市场开放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