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农村建设意见

时间:2022-10-20 11:30:00

导语:推进新农村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推进新农村建设意见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同心同德地完成十七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这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顺应时代潮流、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措施,通篇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前瞻性,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历史性文献,是我们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三)大会审议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必将更好地发挥规范和指导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重大作用。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成果,体现了十七大报告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既保持了《党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实现了与时俱进,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坚持从严治党方向的根本依据,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

(四)大会和随后召开的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履行好党的执政使命,必须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个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深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能够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五)十七大确定的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县经济社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呈现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态势日趋良好,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民生问题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纵向比,成绩不小,变化很大;横向比,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全县总体上仍处于一个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保障、加快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相对落后的低水平基础上,**如何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村干部面前的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既要充分认识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增强信心,又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困难,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负重奋进,迎难而上,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把各村的发展搞上去。

(六)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央省、市、县对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出了安排部署。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继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用十七大精神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把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目标、思路

(一)它有新的背景。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新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而是指从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转向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说法一以贯之,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它有更全面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应该是:①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②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③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④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⑤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三)它有更完整的思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一个基本认识,即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在具体工作思路上:①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②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③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④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⑤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划长远,提出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

三、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

第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①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结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③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④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第二,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农村。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因此,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三,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第四,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所以,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五,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方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结合,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总理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层次的问题,他强调了三个方面: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工业反喃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温总理说,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棋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二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贯彻始终,并且作为检验的标准。要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四、多方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十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绝对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是低水平的,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支农投入渠道不宽及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农业投入职责划分不清、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继续增加政府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统筹安排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一是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在法律层面上保证政府支出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突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重点选择对农村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项目;而对于那些市场能够解决的投资项目,政府不必大包大揽。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

二是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中央政府,而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却成逐年下降趋势。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应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晰各级政府投入责任。同时,在政策上明确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三是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包办代替。特别在村庄一级,政府的投入只起到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投入中的应有作用。调查表明,如果能让农民直接受益,大多数农民是愿意为集体小型公共工程出资出劳的。当然,组织动员农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应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更不能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变相向农民要钱要物。发挥社区集体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加快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允许探索集体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应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开发。这是增加社区集体组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

四是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国家应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对农业企业予以信贷扶持,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中长期融资和政策性扶持的机制。

五是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在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力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五、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合力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分割开来,更不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贯彻好工业反扑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那么,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呢?

(一)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就业机会

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于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应继续促进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市民的社会最大群体,侵占农民工合法权益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应在法律层面上规范劳动关系,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工会的功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促进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形成。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制度。

(二)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发展。

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我国需要向城镇化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他们不可能全部进入大中型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在县及县以下生活和就业。因此,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进城就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应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三)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

除了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倾斜,还应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

(四)健全农村工作的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负有责任。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岗位职能部门应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积极转变职能,将工作只能向农村延伸。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空缺和重叠,有效促进政策的集成、资金的整合,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在各级政府中应确定一个“三农”工作的总部门,健全“三农”工作的协调机制。

(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

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城乡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因此,应把完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措施来抓。

六、切实保护好耕地,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保护好农村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对耕地的占用审批,要严格遵守审批制度和程序。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每年农村正常占用的土地达到400多万亩,其中大约有200多万亩是属于农民的耕地,可能使100多万失去耕地。

中国政府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提出了一系列保护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措施。第一,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尽量减少失地农民。对耕地占用要严格审批,不得随意占用农民耕地和基本农田。第二,对被占用耕地的农民给于合理的补偿,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被征、占用耕地的补偿政策,把补偿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村、落实到农户。第三,要安排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对被占用耕地的农民就业,要按照当地有关政府的安排,扩大就业门路,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不要因为耕地被占用,而使农民失去生计、降低生活水平。第四,对生活困难的农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因为被征地,农民失去了土地或者一时还没有就业,生活生产上发生困难,我们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予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低价征占农民土地,损害农民利益,这种现象的确存在,表明我们现在的农村土地征、占用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必须改革。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这个改革任务,这几年有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研究并制定改革的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区分征占土地的用途,如果是公益性用途,必须引入市场机制。

总理指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最重要的是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但生产和经营权属于农民,这是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我们说要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以长期的保障,15年不变,30年不变,就是说永远不变。

在中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必须保护农民对土地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占用农民土地必须给予应有的补偿。土地出让金主要应该给予农民。必须依法严惩那些违背法律、强占乱占农民土地的人。

七、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关系

“十一五”期间,我国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很多人提出了一些担心和忧虑。新农村建设是否会变为另一个形象工程?新农村建设是否会成为新的农民负担来源?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上,政府为了发挥组织功能,无论是在农村发展中,还是在城市建设中,经常出现一些形象工程,钱花了,而老百姓却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农村税费改革前,一些地方为了教育达标、小康村达标,加重了农民负担。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2006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从实际出发,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建设已经在一些地方不断地得到推进。80年代我国启动了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通过国家投资,地方政府配套,引导农民投入的方式,围绕改造中低产田在项目区建设农田水利,道路网络和防护林体系等。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结束了农产品短缺时代。

近几年国家财政每年在农村投资几百亿,重点推进了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建设,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受益。受益农民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用上了清洁能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比如,为了在农村发展沼气、近年来国家出资800元,当地政府出资200元,农民自己再拿1000元,共花二千元就建设一个沼气池,政府投资不大,但深受农民欢迎。

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关键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索投资建设验收新机制,大胆创新农村建设有效模式。

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人。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农民,让农民看得到、感受得到新农村建设的益处,鼓励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把农村建设成为理想家园。政府不要搞达标活动,不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政绩工程。

长期以来,我国国家扶持的农业和农村的建设项目,一般是由上级确定资金规模,然后逐级分配到下级单位。这样做,虽然体现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但是缺少了农民参与,考核也形同虚设,影响了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一些学者据此担心,国家增加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可能会成为新的政府部门利益的再分配。如何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韩国的做法值得借鉴。韩国新村运动中,采取了由下向上逐级上报的方法,确保项目建设能够取得实效。一般地,由村级组织选择建设项目,报告村建设指导者,由指导者按照健全的手续逐级上报,合格后才予以支持。支持的项目定期进行验收,建设好的项目继续追加,而建设不好的项目就停止支持。

新农村建设不能盲目地追求高起点、高标准。要循序渐进,确保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之间的关系。尽管我国目前农村中包括小城镇,但这次所提出的新农村建设重点应是指自然村和行政村,而不是小城镇。否则,新农村建设可能就会变成小城镇建设,而真正需要建设的村级经济和社会又被忽略。

八、求实创新、扎实工作,把建设新农村工作落到实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继续或者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一个结合目标,它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当前贯彻和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高度重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全面认识,应该防止因为认识的片面化和简单化,导致新农村建设走入歧途。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研究,要特别防止以下几种错误的认识或者错误认识倾向。①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的城镇化、农村小城镇建设相互对立起来。②把新农村建设单纯的理解为农村的村镇建设。③有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有一个错误认识,即新农村建设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动农民的地,可以拆农民原房,搞“三集中”。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具有艰巨性、长期性的任务,切忌口号化和一阵风。

第二、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民村建设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推进,切忌不顾各个地方的实际和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搞普遍开花和一刀切,尤其要防止劳民伤财,搞成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的政治运动和形象工程。从措施角度来说,应该坚持杜绝一切形式的新农村建设的各种达标升级、考核和评比。

第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发扬民主,强化农民的参与。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他们的参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只有农民的充分参与,并且有民主的、有权利的参与,才能杜绝我们前面所说的搞一阵风或者一些错误的做法。

第四、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要切实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真正提高公共财政向新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增加投入的比例。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央政府要承担起资金供给的任务,真正从中央的角度,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应该向农业、农村适度重点倾斜,不断增加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的范围和强度。

第五、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针对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继续推进已有的或者正在进行当中的改革和政策调整。这种改革和政策调整进一步表现在这样几方面;①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建全农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法制建设。②深化农村县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激发农村活力。③深化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的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事业。重点是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制度教育成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真正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

第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现在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农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不是代替以往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的施政目标,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应该看到,即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怎么更好的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仍然还是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这两者之间不能够相互悖离。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要高度重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