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临港经济发展意见
时间:2022-10-14 05:06:00
导语:沿海临港经济发展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省七次党代会“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奋斗目标和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造渤海新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新机遇。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七次党代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县上下要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到渤海新区建设中去,并在渤海新区建设中扩张我们的资源、产业等优势,努力实现**沿海临港经济发展的新突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县的高度,站在沧州经济新引擎的核心位置和沧州临海工业区的主体位置,着眼于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大环境,以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起点和更大的发展步伐认真谋划新的目标和举措,以沿海临港的思维、沿海临港的视野和沿海临港的工作方式重新考量**的角色和定位。结合《沧州临港区域发展规划纲要》,立足我县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七次党代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基调,以招商引资上项目为核心,以大力发展沿海临港经济为重点,围绕沧州倾力打造渤海新区这一战略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区位、政策、土地、能源、产业等优势,全力建设临海工业园区、临港青先工业园区、县城工业园区三大招商平台,尽快建立起以仓储物流业、装备制造轻工业、生活及商贸服务业、盐业和盐化工业、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盐碱地水产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业、鱼子渔粉业、餐具服装等外向型经济出口业、临港农特产品现代农业等十项产业为重点的沿海临港经济发展体系,通过不断努力,使**真正在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沧州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的大潮中率先崛起、率先突破。
2、战略目标:经过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开发和高标准建设,通过3至5年努力,把**沿海临港区域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布局合理、比较优势突出、生态环境适宜的高标准经济发展隆起带。即在**沿海临港区域建设“八大基地”:要建设成为以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体和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显著的京津冀都市圈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机械装备制造轻工业基地;要建设成为辐射冀、晋、陕、蒙、甘、宁的、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环渤海地区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要建设成为具有沧州东部特色、在环渤海地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盐业深加工和盐化工生产基地;要建设成为以“名、优、特、精”为特色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盐碱地水产养殖及水产品加工基地;要建设成为以鱼子渔粉为主的中国北方动物蛋白饲料基地;要建设成为以餐具、服装等特色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出口创汇基地;要建设成为以电力项目建设、煤铁矿藏开发为主体的东部能源基地;要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怡人、自然景观优美、形成一定旅游品牌的滨海联陆旅游基地。
第二章产业发展重点
1、仓储物流业。利用我县公路、铁路的大交通优势和临港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以原盐、煤炭、散货为重点的物流交易市场,谋划组建现代化的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立足我县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努力使我县成为对外贸易最便捷的出海口。以沧州各类化工企业为中心,积极吸纳京津地区的大型化工企业,建设环渤海地区大型化工物流基地;利用入世后轻纺产业呈现出的巨大发展空间,建立轻纺产品物流配送区;依托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集装卸、保鲜、外销功能于一体的冀东南大型水产品物流配送区;依托正在建设的液体化学品专用码头和两个杂货码头,以液体化学仓储为建设重点,并利用煤船空载进港优势,积极开拓建筑建材、粮食仓储业。在仓储建设过程中,除加大建设与港口相配套的专用仓储设施外,鼓励企业和个人建立适合本企业要求的业主仓储设施。
2、装备制造轻工业。我县装备制造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存在技术含量低、自主品牌少、竞争力不强的特点,为少走弯路,高起点起步,高位运行,应采取招商引资、与大企业合作的策略。要充分利用中远集团帮扶我县的机遇,加大跑办力度,争取中远集团在我县兴建修造船项目;要整合我县传统的产业优势,瞄准全国乃至世界水平,重质量,抓品牌,按较高标准引进几个体育器材制造项目,让我们的体育器材“登堂入室”,在奥运场馆及设施建设中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今后3到5年,该行业产值力争达到1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以上。
3、生活及商贸服务业。实施临港“菜篮子工程”,搞好果菜等绿色食品开发种植,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建设临港果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依托港城建设,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搞好各种形式的劳务输出,加快运输、餐饮、建筑、维修等服务业的发展,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大力发展临港房地产、商品配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利用国外油料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有利条件,进口油料发展油脂加工业。
4、盐业和盐化工业。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改变直接卖原料的做法,争取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提高附加值。围绕资源优势,扩大盐业生产规模,同时以盐化工发展规划为基础,大力发展溴素、氯碱等盐化工项目;大力发展苦卤化工,进一步扩大氯化钾、氯化镁、溴素、金属镁、镁砂、硫酸钾、无水芒硝、氢氧化镁等产品生产。实施苦卤化工技术改造,形成钾、溴、镁、药用氯化钠、金属钠和氧化钙等多个产品系列。要继续扩大销盐优势,跨出**做盐业,放眼周边做大盐化工。今后3到5年,增加盐业生产面积15万公亩,增加原盐生产能力10万吨;实现行业产值2亿元,利税5000万元以上。
5、海洋运输业。抓住黄骅港液体化学品专用码头和两个杂货码头建设的契机,依据港口运输物资的特点,发展杂货码头和运输船队;适应临港化工等特殊行业的航运需求,发展特种船队;积极增辟海上航线,发展国内和外贸运输。今后3到5年,全县拥有千吨级以上货轮12艘以上,形成与港口泊位和吞吐货物流向相协调、结构合理、载重吨级相适应的现代化运输船队。
6、滨海旅游业。依托现有旅游资源,突出滨海旅游特色,挖掘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以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旅游者为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旅游品牌。按照《小山及杨埕湿地旅游区总体规划》要求,围绕“小山—湿地—盐区—港口”进行景点建设。实施好小山及湿地旅游项目,打造以自然生态为主体,融环境保护、休闲娱乐、科普教育、观光揽胜、渔猎度假为一体的滨海旅游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7、盐碱地水产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养殖是我县特色产业,是省、市水产养殖主要基地之一。以鱼、虾、蟹、贝为主要品种,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淡水养殖、苦咸水养殖,形成品种齐全、特色突出的水产品加工业。在现有养殖面积的基础上,以增加科技含量为主要措施,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挖潜增效。今后3到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8万亩,年水产品总量8000吨以上,总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
8、鱼子渔粉业。以辛集商贸城为平台,以海源鱼油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与科研单位合作,进行高蛋白渔粉产品开发,使混合饲料产值比重达到50%,渔粉达标率大幅度提高。今后3到5年,行业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渔粉年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
9、餐具、服装等外向型经济出口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以海达餐具为龙头,膨胀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今后3到5年,该行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实现利税5000万元以上,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以上,从业人员达1万人以上,实现中国东方餐具城的宏伟目标。纺织服装业继续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创造自己的品牌,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服装工业基地。今后3到5年,该行业产值达1.5亿元以上,实现利税1500万元以上,安置8000人以上就业。
10、临港现代农业。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利用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建设港城的“菜篮子”、“米袋子”。充分利用19万亩枣资源谋划搞好小枣深加工、冬枣保鲜及深加工等项目。以波尔山羊、肉牛、奶牛、肉鸡、生猪、苜蓿等产业壮大发展为主,调整畜牧产品结构,扶龙头、建基地、上项目,搞好港城肉蛋奶加工及其鲜活产品的供应。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等名优新特品种,今后3到5年,力争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产量达2万吨;冬枣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量达1.25万吨;园艺花卉种植面积达1000亩,力争产值突破1000万元。
第三章招商平台建设
为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倾全力打造招商平台。立足现有基础条件,着眼于未来发展趋势,合理规划,滚动开发,重点项目区建设争取做到与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企业集团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园,促进沿海临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临海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建于海防路东西两侧,向北与黄骅港接壤,向西与香坊乡、小山乡连接。东侧规划面积15.7平方公里,西侧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东侧主要吸纳建设仓储物流业、钢铁业,西侧主要以盐化工项目为主。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抽调相关部门骨干力量,成立临海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园区总体规划设计。计划开发土地2000亩,并做好土地征收、平整的前期工作。**—**年要扩大土地开发面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园区的“四通一平”。今后3到5年,要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形成集仓储物流、盐化工、钢铁生产的综合性基地,力争入园规模企业达到10家以上。
2、临港青先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3.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北至正港路,南至宣惠河,西至中辛公路西1.5公里,东至中辛公路东1.4公里。其中一期用地位于规划范围东南部,用地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以轻工业项目为主。在已经完成园区“四通一平”的基础上,**年要完成园区起步区亮化、绿化工程、并进一步完善供水、路基、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年要扩大土地开发面积,启动二期工程。2009年要完成整个园区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形成软、硬环境优良的招商平台。今后3到5年,要坚持内外并举、抓大选优、注重实效的原则,着力引进知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优势项目,力争入园规模企业达到8家以上。
3、城区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1500亩,位于津汕高速公路**县城出口附近,北接辛黄公路、南到芦草干沟。该园区交通便捷,电力、通讯已规划完成。主要吸纳建设装备制造轻工业、生活及商贸服务业、服装针织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年要搞好规划设计,完成园区内“四通一平”,并实现与高速路口的连接。今后3到5年,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园区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一类无污染项目,力争入园规模企业达到8家以上。
第四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土地资源:对我县东部广阔的盐碱地、低效盐田和沿海滩涂资源的整体开发建设要进行合理规划,拿出具体意见,为东部开发建设提供科学详实的客观依据。在不同地域,分别规划工业用地区、滨海旅游附属设施建设区、仓储物流区等。根据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要进一步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千方百计保障建设项目用地。要合理安排用地规模,严格投资密度,不得随意放宽,切实避免土地资源浪费。要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搞好土地整理、复垦与利用。积极实行土地置换政策,盘活存量土地和利用闲置土地。全面实施以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场、工矿废弃地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程,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力争在内涵挖潜、消化利用存量土地上有较大幅度增长。
2、电力资源:利用港口优势和临港区域内广阔的建设空间、充沛的海面风能,创新电力投资模式,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认真做好由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投资的风力发电工程的配合协调服务工作。依托我县咸淡水资源丰富、岩层浅、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积极跑部进厅,争取核电项目在我县建设。
3、煤、铁矿和煤层气、地热资源:借助省加大以煤、铁为重点的紧缺矿产勘查力度、力求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有利机遇,在我县煤、铁矿、煤层气、地热资源的开发已进入现场勘查阶段的基础上,依托省地球物理勘查院的专家队伍,积极搞好配合协调,抓紧时间开展工区物探工作,努力加快能源开发进程。
第五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设施:紧紧抓住沿海临港区位优势,加快综合交通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交通强县,今后3到5年,努力形成以黄骅大港、**县城、高速公路出口“三点一线”为主轴,“七纵五横”为交叉的交通网络(七纵:沿海、中辛、海郭、海崔、黄辛、津汕、丁孔公路;五横:辛霞、马高、正港、海港、丁青公路)。全力做好津汕高速公路协调服务,确保**年竣工通车,抓好津汕高速公路出口至海安路连接线的建设;采取招商引资、贷款收费、企业化管理、沿路经济开发等模式,投资新建25公里双向六车道、半封闭式海港公路(**—黄骅港),作为**县城直达黄骅大港的一条便捷通道。
2、水利设施:水资源是发展沿海临港经济的重要基础保障,临港产业发展、工业经济提升、人口聚集增长必将使沿海区域用水量剧增,对工业和生活用水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要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淡水利用率和供水保证率。认真做好滨港供水工程,规划建设的滨港水库在原杨埕水库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以黄河水为水源,与大浪淀水库贯通,年引水1亿方,日供水量30万立方米。水库建成后,要向黄骅港和临港经济区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保证滨港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需要。在保证供水的前提下,优化水资源配置,要向**东部乡村提供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促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同时,经过配套建设,把水库周边地区建设成集供水、灌溉、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水利风景区。
3、电力设施:根据沿海临港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项目集聚区和适宜地点配套建设电网工程。围绕县城工业园区、青先工业园区、临海工业园区的建设,大工业用电户相继入园的实际需要,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能源。一是配合县城工业园区建设,在马厂村西北建设一座35KV变电站,并根据用电负荷分布情况,分批架设10KV线路17公里,改造10KV线路20公里。二是配合青先工业园区建设,在原有35KV变电站的基础上分批架设10KV线路10公里,改造10KV线路25公里。三是配合临海工业园区建设,要新建一座110KV(2×31500KVA)变电站,同时在付赵村附近建设一座35KV变电站,并根据用电负荷分布情况,分批架设10KV线路30公里,改造10KV线路15公里。
第六章城镇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
1、滨海新城建设:不断加大县城建设力度,突出建筑风格,提升县城品位,体现一街一风景,一路一特色,实现“净、绿、亮、美”。在县城西北角打造县城新区,建设一批住宅楼、会展中心、广场等建筑群,借津汕高速公路、正港路对外展现**新貌。与沧州临港总体规划相衔接,加速县城规模扩张和人口膨胀,将县城拉开,形成两环七横十一纵的城市格局。进一步强化功能,配套完善必要的城市设施,增强承载力和吸引力,提升**县城在滨海区域的城市地位,建设临港宜居城市,形成交通便捷、分工明确、生产高效、生活便利的新型功能区。到2010年县城居住人口要突破6万人,城区面积达到6.98平方公里,把**打造成环渤海穹顶部独具风格的滨海新城。
2、小城镇建设:从东部沿海区域的城镇现状出发,以沿海临港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城镇体系。以香坊、小山、青先、辛集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加快膨胀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重点镇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和凝聚力。香坊乡要重点发展盐业、海洋运输、海洋捕捞、临港服务、水产养殖及海产品加工业,并围绕建设临海工业园区搞好协调服务;小山乡在做好盐业、水产养殖、烟花等主导产业的同时,要紧紧围绕马骝山、湿地、盐场等旅游资源搞好旅游业开发建设;青先农场要把建设临港青先工业基地作为重点,借助项目集聚优势,大力发展盐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业;辛集镇要以辛集商贸城为依托,以鱼子渔粉为主业,加快动物蛋白生产基地建设,完善镇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集鱼子渔粉、地毯织绣等优势产业加工和商贸流通为一体的中心城镇。其它乡镇要依据所处的区位和功能、自身特点和优势,科学确定发展方向,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产业与服务功能,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促进沿海临港经济开发,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东部乡镇为重点、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3、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发展的观念,以城镇为支点,连接广大农村,建立与沿海临港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体系,实现沿海临港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在今后3到5年内,力争形成县域内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一所或两所标准化高中、公办高中与民办高中共存的格局,创建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和5所一类乡镇中心园。围绕主导产业和沿海临港经济发展的需求,建成一批高质量的特色学校和专业,培养大批技能型、实用型专业人才。建立健全适应我县沿海临港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享有质量优良、费用较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内容,建设一批高水平、标志性的现代文化设施和一批高档次、特色性群众文化设施,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抓好“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3至5年使50%的村安装上有线电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力争3至5年把40%以上的村建成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文明生态村。更加关注民生,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全方位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不断推进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沿海临港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4、环境与生态建设: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使我县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水、节能、节材和清洁生产,推动工业经济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转变。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上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防止项目建成投产后产生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对小山火山遗址和杨埕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以《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实现全县饮用水源水质达到饮用标准,确保地面水质达到功能区二类标准值。严密关注“境外客水”水质,采取有力措施,削减污染指数。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沿海临港经济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搞好造林规划、加快造林步伐,形成多层次、多树种,网、带、片、面相结合,乔、灌、果、草相配套的具有沿海特色的生态林体系,今后3到5年,发展造林绿化10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使**成为生态绿化大县。
第七章对策与措施
1、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划编制程序,建立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以“十一五”规划为统领,从接轨省市沿海临港经济发展规划出发,充分考虑、利用和发挥我县发展沿海临港经济的各种优势,加快编制沿海临港经济发展各个专项规划和沿海临港区域功能区规划。健全盐业、水产养殖业、仓储物流、滨海旅游等重点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编制临海工业园区、临港青先工业园区、城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和完善土地、电力、矿藏等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充分体现沿海临港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调整交通、电力、水利、造林绿化、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规划,促进沿海临港经济快速发展。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要建立更优的招商队伍。完善县、乡、村招商体系,培育一批“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懂公关”的人才充实到招商第一线,为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打下扎实基础。二要搭建更高的招商平台。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提升园区发展档次,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强化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和以商引商,使**沿海临港经济带成为集聚外资、民资的重要平台。三要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招商项目。要围绕“三大园区”、“八大基地”和“十项产业”分门别类建立项目储备库,实现项目与园区的有效对接和快速运作。要强化传统优势产业招商,做足产业链,膨胀产业群;强化资源优势意识,加强旅游和园区项目招商;强化临港区域开发,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加强临港产业项目招商。
3、营造更优发展环境。进一步整治机关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办事效率提质提速,为项目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叫响“投资到**、事事行得通”的口号,对招商服务“只能说怎么办、不能说不能办”;进一步加大治安环境的优化力度,继续重点打击村霸、街霸、市霸、建筑霸、承包霸,对那些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各种不法案件,从快、从严、从重处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知名度。
4、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要建立沿海经济开发的统一协调机制。设立**县沿海临港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织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关于沿海临港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统筹协调沿海临港区域的开发建设,研究审议沿海临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重大建设布局和有关政策规定,监督指导沿海临港区域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科学开发,协调解决沿海临港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对上述事项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有关乡镇场和县直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或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沿海临港经济发展工作。二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组织县里有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沿海临港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沿海临港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方面的咨询论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三要建立沿海临港经济发展目标考核机制。将沿海临港经济发展各项任务和目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乡镇场,定期对园区建设、临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情况进行考核,以保证意见实施,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
5、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今后3到5年,建立起适应沿海临港经济发展要求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立餐具、海洋生物、体育器材、盐化工等区域特色工程技术中心,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优秀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提高沿海地区的产业技术水平。支持重点企业集团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创造引才、用才、留才机制,通过有吸引力的政策和环境,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以多种形式参与我县沿海临港经济发展,建立促进沿海临港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的培养和职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沿海临港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 上一篇:万人千村宣讲报告
- 下一篇: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