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意见

时间:2022-10-14 03:29:00

导语: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意见

为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在改革和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流动党员队伍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为推动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通过全区各级党组织的努力,逐步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努力形成党组织与党员联系密切,流动前、流动期间、流动后各环节全面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着力,教育与管理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更加规范,流动党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性观念显著增强,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三)基本原则。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具体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双向共同管理原则。流出地党组织要对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及时向所去地方、单位党组织沟通情况;流入地党组织要主动承担起管理的责任。二是条块结合管理原则。对外来流动党员,由工作单位和居住地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协调配合加强管理。三是因人制宜管理原则。根据流动党员的就业形式和居住状况,合理确定党员的管理方式。四是动态管理原则。各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并及时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输入信息库,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

二、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

(一)积极设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服务机构。区委组织部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指派专人负责做好跨区域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充分利用党建网站、党员教育频道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搞好服务。乡镇、街道党(工)委要设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发放和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把辖区内的流动党员及时编入党组织。各村、社区要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点,对本区域内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掌握外来党员的基本情况和外出党员的去向。

(二)合理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流动党员工作不断变化的特点,积极创新符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设置形式,实现对流动党员有效的教育管理。

一是属于同一党委3名以上正式党员集体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人员相对集中,地点相对固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属同一基层党(工)委的,基层党(工)委应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属不同基层党(工)委的,上一级党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隶属有关基层党委。条件具备的,可以建立流动党员党总支或基层党委。

二是对于流入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外来流动党员,工作或生活地点相对固定,人员相对集中,流入地基层党(工)委或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不具备条件的,要将流动党员及时编入当地党组织中。

三是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团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的组建率,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农村、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及新社团组织的党的基层组织,要主动承担起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责,及时掌握流动人员中的党员情况,协助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认真落实教育管理措施。

(三)规范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要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该文件去年由组织部已转发至各基层党组织)的有关规定,规范和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的管理。

三、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工作方式

(一)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要把党员教育作为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手段,切实组织好,利用好。一是实行全程教育,注重经常性。在流动党员流动前、流动期间和流动后均要加强教育,做到教育不脱节,管理不断线。党员外出前,党组织要进行教育,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告知联系方式。党员外出期间,教育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和单位都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流入地党的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流动党员每季度要向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时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要积极向家乡群众传递致富信息,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流动党员返回时,所在党组织应及时派人与其开展谈心活动,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听取他们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改进教育方法,突出实效性。要根据流动党员人多、面广、分散等特点,结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定期寄发学习资料,利用书信、电话等方式加强联系等。在每年“七一”等重大节日和上级作出重要部署时,开展专题教育。在流动党员春节集中返回时,要抓住时机组织集中培训,开展组织活动。发挥党员电化教育手段的作用,有条件的还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效果。三是丰富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在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党纪和党的知识教育的同时,结合流动党员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与他们从业密切相关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要本着务实、方便、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度,实现对流动党员管理的制度化。一要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制度。凡有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应确定党组织书记或委员作为他们的联络员,每人联系1至5名流动党员,负责每季度一次与流动党员进行双向性、经常性、动态性的联络与沟通,协助党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了解他们外出表现。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卡上要写清楚联络员姓名、职务和流动党员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记录每次联络的时间、方式(通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及具体内容。联络员每季度一次将联系卡上交党组织。二要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各基层党组织应根据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流动党员流动期间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遵纪守法,特别是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拟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与外出流动党员签定。同时进行跟踪考察,以问卷形式向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及周围群众调查外出党员思想动态、现实表现、经营作风、职业道德等。对于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三要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设立《外出党员登记簿》和《外来党员登记簿》,记录流动党员的姓名、年龄、原工作岗位,流动时间、现工作单位、岗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是否正常参加当地组织生活,参加次数、方式及主要内容;是否按时交纳党费、月交纳党费数,在当地表现情况、思想汇报情况、次数、方式,民主评议格次,以及家属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实行定期登记与动态调整相结合,尽可能地掌握流动党员的全部信息。党支部每半年应将登记情况上报基层党委,基层党委汇总后每年初上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建立和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台帐。四要建立流动党员走访慰问制度。党员外出期间,党组织要定期、不定期地走访其家属,必要时可派员到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考察,了解党员工作情况,掌握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党员返回后,党组织要上门慰问,鼓励和支持他们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对外来党员,有关党组织要热情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同样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三)认真组织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流动党员原则上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如果流动期间适逢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可以参加学习,接受教育,但不能以此代替回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的,可寄回本人自评材料进行评议。党组织通过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听取流动党员思想、工作情况汇报等方式,了解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情况。民主评议党员过程中,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并按有关规定评定等次,并作出相应处理。

(四)注意做好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要全面了解、认真分析本地本单位外出(来)务工经商人员的情况,从中发现和掌握一批先进分子。对外出(来)务工经商人员中,政治思想好、有致富能力、有文化、主动申请入党的,党组织要在其务工地指定1—2名党员负责联系、引导教育及培养考察,并按规定程序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党章规定,坚持发展党员的工作方针,严格发展党员程序,确保新党员的质量。要按规定及时办理流动中的预备党员的转正手续。

(五)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实施外出党员反哺工程。利用外出党员活动范围广、经营门路多、获取信息灵的优势,发动外出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牵线搭桥,传送科技和市场信息,拓展农产品流通市场,引进发展经济项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二是实施外来党员标兵工程。根据外来党员素质相对较高、在外来人员中有一定号召力的特点,引导外来党员带头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充分发挥他们在外来人员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外来人员共同为第二故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三是实施流动党员培养工程。重视对流动党员中优秀分子的培养和使用,及时把政治素质好、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有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强、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到农村、社区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班子,充实基层党的工作力量。

(六)加强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工作。每年初,流动党员应向党组织如实申报上一年度外出后的实际收入,党组织根据党员收入情况,按照中央组织部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确定交纳党费基数,核定月交纳党费数额。党员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邮汇、委托代交等方式,至少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

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意识。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组工干部具体抓。要努力转变观念,从过去单纯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着力打造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平台,切实改变职责不明,任务不清,管理不力的局面。各乡镇街道党(工)委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使流动党员真正感到“离乡不离党,组织在身边”。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帮助落实流动党员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教育管理。

(二)拓宽管理渠道,整合优势资源。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拓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重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和氛围。要根据为流动党员排忧解难的实际需要,组织司法、劳动保障、工商管理、社会保险、农村信用社以及妇联等方面的力量,为流动党员提供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咨询和帮助,使流动党员在接受党的教育管理的同时,深切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

(三)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督办检查。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村组、社区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引导,努力推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区委组织部将进一步注意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以典型引路,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同时,对工作不实,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人员,要给予批评,督促限期整改。各乡镇、街道、区直各单位每半年要向区委组织部上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区委组织部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将有关情况适时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