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建设意见
时间:2022-10-11 04:51:00
导语:干部队伍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尽快建立一支与承担**发展重任相适应的干部队伍,建设谋求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坚强组织保障,根据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县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围绕发展用干部,通过发展选干部,选好干部促发展”的理念,着力培养有发展眼光、懂经济管理、能独挡一面、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实干型干部,积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监督机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努力建设一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基本目标: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打造一支富有朝气、善于创新、作风正派、纪律严明、勇于负责、品德优良、能够肩负起加快**发展重任的干部队伍。
——综合能力得到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乡科级领导干部队伍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能力素质,使我县干部队伍成为懂经济、有能力、善管理、战斗力强的高素质团队。
——年龄结构得到优化。乡科级领导班子要形成以40周岁左右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严格按要求配备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和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
——文化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到2010年,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员比例要达到本单位人员总数的90%以上,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比例要达到本单位人员总数的50%以上,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要逐年增长。
——干部队伍活力得到增强。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与我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形成“不干事的让位置、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职位、干成事的有地位”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一)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
1、树立正确的用人观。破除思想障碍,打破论资排辈、迁就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的束缚,以事业需要选人,按岗位需要用人。坚持“四不唯”,即不唯资历看能力、不唯学历看水平、不唯年龄看发展、不唯身份看实绩。积极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中,从敢于挑重担、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中,从为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中,从工作出色、政绩突出的乡镇和部门甚至县外去发现人才,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努力形成“以发展论英雄”的用人导向。
2、大胆探索改革特殊急需人才选用方式。在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扩大选人视野,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镇建设等专业性较强和工作急需的特殊人才,实行柔性管理机制,重在为我所用,来去自由。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打破身份、地域、户口等限制,实行绩效薪酬工资制度,既不增加人员编制又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负担,让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有条件时拿出部分科级职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设立县委书记、组织部长自荐信箱,尝试推行各类人才公开自荐制度。
3、注重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不断完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气质结构,使之整体素质优良、成员优势互补,选准配强正职领导干部,特别要注重各乡镇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的合理搭配。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
4、加强干部交流。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情况,通过配置性交流、培养性交流、调整性交流、回避性交流,加大县直单位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交流力度,多岗培养锻炼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要进行交流:在同一单位党政领导班子任职满8年以上的;拟提拔担任乡科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没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的;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人员中,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不交流或暂缓交流:因健康原因不宜交流的;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或者司法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其他原因不适合交流的。
5、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认真落实党员、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探索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度,本着党管干部、能上能下、任期内相对稳定等原则,制定出台我县乡科级领导干部任期制实施办法。在认真执行已出台的干部推荐预告、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的基础上,健全领导干部推荐责任制度,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工作力度。
(二)全方位锻炼干部,为干部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6、扎实做好干部常规培训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重点围绕提高加快发展、服务发展、维护稳定、廉洁自律四种能力,制定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县委适时在县委党校举办乡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妇女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要强化乡科级领导干部、股级干部谋划项目、包装项目、洽谈项目、招商引资等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乡科级领导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各单位要多措并举,组织好对各类干部进行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注重更新干部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应用水平。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至少拿出20万元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干部培训需求。
7、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要放到基层岗位进行锻炼,或让他们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要调整到县直机关和综合部门任职,加强乡镇、县直机关、不同岗位之间的轮岗锻炼,让干部熟悉掌握各方面工作。采取业务平挂、对口上挂、招商外挂等多种方式,选派部分优秀干部到同级单位进行业务交流锻炼,或到对口上级单位进行跟班培训锻炼;重点选派有招商引资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到秦皇岛市开发区、唐山市开发区等开放前沿地区的招商部门进行换脑增智锻炼,条件成熟后再到江浙发达地区挂职培训;此外,认真落实《关于选派优秀局乡级后备干部到县信访局挂职锻炼的实施办法》,继续从优秀后备干部队伍中遴选得力人员到信访局进行锻炼;在全县选取部分经济落后、基层组织薄弱、遗留问题较多的穷村、难村、乱村,从机关干部中择优选派干部到村任职。
8、积极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附近高校合作,采取合同培训的方式,选派有学历、有进取心、有可塑性的年轻干部,到高校脱产进修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知识;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乡科级党政一把手到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等地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加大干部培训密度,采取举办专家讲座、现场观摩、理论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全县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水平。
(三)考核激励与选优评先并重,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9、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并重。树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硬政绩的思想,修订完善《**县局乡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试行)》,乡镇年度考核要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增幅在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县直单位年度考核要加大招商引资和社会综合评价在考核指标中的权重。进一步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副职的目标责任、权利义务和政绩界定标准,使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重点抓住考核目标制定与管理、平时考核和巡查谈话、年终考核及任期考核等主要环节,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分析评价领导干部。注重在关键时候考验领导干部,在全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工作推进、重大改革实施、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和突发事件处理中客观准确地考察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充分利用干部考核结果,对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考验的干部大胆提拔重用,对重要经济指标没有完成、工作中有重大失误、年度考核情况综合较差、思想作风和团结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领导干部要果断地调整下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力求干部使用能上能下。
10、开展“一杯双星”评选活动。制定出台《中共**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一杯双星”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即在乡镇开展“发展杯”竞赛评比活动,在县直单位开展“发展之星”、“服务之星”评选活动,设立“一杯双星”评选基金,成立评选小组。县委、县政府对综合经济发展指标增幅前三名的乡镇授予“发展杯”;将全县64个单位和部门划分为经济工作部门和非经济工作部门两类,采取量化评比办法,进行排位,经济部门按其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评选“发展之星”,非经济部门按其服务质量的社会认同度评选“服务之星”。被评选为“一杯双星”的单位除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一票否决外,在年度考核时直接确定为“优秀”档次,并进行物质奖励。评选结果要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对连续两年未达标且排名后三位的单位主要领导给予黄牌警告,并对相关人员作相应的组织处理。实行全员招商,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除进行物质奖励并命名为“一杯双星”活动先进个人外,还要优先提拔重用。
(四)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努力构筑反腐防线
11、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今后一个时期内,干部监督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由以任前监督为主向任前、任期、离任监督并重转变;由工作监督向生活、社交监督并重转变;由事后处理为主向事前教育预防为主转变。构建干部监督综合网络,实行全方位、多角度、大视野监督。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规范和监督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重点加强对分管人、财、物的领导干部监督,继续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组织函询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以及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干部工作监督员等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各种不正之风和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选人用人行为。
12、强化内部监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认真做好重大事项事前公示、社会听证和专家论证制度的实施。不断健全党委(党组)议事程序和规则,强化集体领导,对涉及干部任免、人员调动、重要工作部署、奖惩、大额资金的使用等必须集体研究决定。建立县委常委谈心谈话制度,每年县委常委与联系的乡镇领导班子和分管的县直部门领导班子至少要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活动,对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及时正确引导教育。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班子成员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责任意识,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13、加大组织监督力度。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的监督。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坚持组织部门与执法执纪部门工作联系制度,组织部门要注意同执法执纪部门保持联系,就干部监督工作及时通报情况,掌握信息,在干部考察和提拔任用前征求执法执纪部门意见。同时,注意区分为我县改革发展和谋取小团体、个人利益所犯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错误,对前者要大胆予以保护,对后者要坚决予以惩处。
(五)狠抓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向心力
14、积极培养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把重实干、抓落实、求实效作为改进干部作风的着力点,县直单位领导干部每年要拿出不少于工作日的三分之一,乡镇领导干部不少于工作日的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排忧解难。县委将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开展党政机关与贫困农户联手脱贫活动。通过帮助引进资金、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在全县干部职工中开展“金点子行动”,要求每位同志积极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谏言献策,增强全县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到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事业中来。对被县委、县政府采纳的“金点子”,将对提出者给予奖励,在全县通报表扬。
15、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坚持“凡进必考”原则,严把公务员招录的审查、考核、录用关,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招录进来。积极创造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注重加强省、市委组织部选调生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下派到基层等方式,让选调生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2-3年的实践锻炼,使他们迅速成长为热爱本职工作、能够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的优秀人才。
16、努力加强乡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年度考核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及时调整充实乡科级后备干部队伍,注重吸收人品好、年纪轻、懂经营、会管理、善招商、能引资的优秀人才壮大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化管理。在继续抓好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把培训重点放在实践锻炼上,不断提高他们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协调关系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招商引资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乡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六)延伸干部队伍建设的链条,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17、强化乡镇党委“管党”责任。按照乡镇“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目标要求,深入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制度,结合市委开展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五双”(双向建制、双重管理、双向培养、双型培育和双带互动)(附注)建设活动,强化乡镇党委抓党建意识。
18、创新村干部选拔方式。坚持和完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两推一选”(党内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办法,扩大村级干部的选人范围,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优秀企业经营者、退休干部职工和回村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村干部;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等办法,选拔和储备村级班子人选,活化村干部队伍的源头。提倡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
19、努力提高村干部素质。改革教育培训内容,结合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照“理论学习定方向、激发动力明责任、学有所长增才干”的要求,针对新农村建设需要合理确定培训内容;在坚持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全县要建立3—5个村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增强教育培训效果;依托素质教育大专班等形式,组织村干部参加学历培训,到2010年,力争使全县40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都能参加大专学历以上的学习培训。乡镇党委每年都要组织村干部进行轮训,每次培训要集中解决一、二个突出问题。鼓励、支持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各类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有条件的乡镇可选送他们到大专院校进修。
20、加强对离任、现任、后备村级干部的管理。要探索建立村干部工作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任补偿的制度和办法,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各乡镇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每年至少组织2次培训,强化村级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逐步建立一支以35岁左右为主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综合素质较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同时,坚持备用结合,条件成熟的尽快充实进村级班子。重视农村年轻妇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争拥有女干部的村达到95%以上。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要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本《意见》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指导,组织协调好全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二)统一思想认识。全县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干部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要根据本单位、本部门干部队伍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加强对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切实把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实践中来。
(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导报》、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对招商引资先进典型、“一杯双星”单位和先进个人、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县内外人士予以大力宣传,引导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为全县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共同推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组织部门要围绕此《意见》的具体落实,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切实增强本《意见》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