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基层党建意见
时间:2022-10-09 06:28:00
导语:全市农村基层党建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新一轮“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革优化全市村级党组织设置,加强村级“双强”型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目标
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全市村级党组织设置改革调整到位,2009年年底符合条件的村全部建立党总支或党委,并建立各种专业党支部,把支部建在合作社、建在产业链上;村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比例达70%以上,45岁以下达60%以上,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达70%以上,其中“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比例达8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党组织书记比例达40%以上;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市级20个示范村和100个重点推进村建设有明显成效,每个乡镇培植1个以上示范村;农村党建“三级联创”不断深化,绝大多数基层党组织达到“五个好”要求,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三、以改革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为重点,强化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和工作职能
1、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健全党建工作网络。党员人数超过50名,或党员人数虽不足50名但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或特色的村,原则上成立党总支;党员人数达到100名左右,经济总量过亿元或税收过百万元的村,经县(区)委批准,可成立党委。通过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农民经纪人队伍上、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上、建在流动党员集中点上和村务管理组织上等多种形式,广泛组建专业党支部。根据党员工作岗位和特长分类设立党小组,提倡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
2、改变党员的编组方法。坚持组织安排和个人志愿相结合的办法对党员进行重新编组。村党组织要结合实际,研究确定本村拟设专业党支部和分类党小组的种类,向党员公布;党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提出参加专业类型党支部和分类党小组的意愿;村党组织根据党员意愿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整,统一将党员编到各专业党支部和分类党小组。
3、改进党支部工作职责。除按照党章规定,明确党支部的共性职责外,还要根据经济发展类专业党支部的特点,突出产业化发展的内容,制定个性工作职责。将村级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类党支部,纳入各专业党支部目标考核管理,再分解落实到各个分类党小组和党员。进一步完善调整后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和党员责任区制度等,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支持其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独立开展工作。加强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和青年、妇女、治保、民兵等群众组织建设,配齐配强专兼结合的群团骨干,团结凝聚农民群众,形成加快农村发展的整体合力。
四、以建设“双强”型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统筹发展的能力
1、定期开展村级后备干部“举贤荐能”活动。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热心为民服务、群众真心拥护”的“双强”型村干部标准,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从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民营企业负责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推荐村后备干部人选,健全每村3-5人的后备人选名册。大力开展“引凤还巢”活动,鼓励和引导在外创业有成人员回乡创业或者担任村(后备)干部,每村实现“引凤还巢”1户以上。建立健全村后备干部信息库,坚持备用结合、适时补充、动态管理,确保每个村有3名以上后备干部。
2、选优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结合村党组织设置改革优化,从“双强”型后备干部中挑选表现优秀的党员,及时担任村党总支(党委)书记、专业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负责人。特别注重选准用好村党组织书记,采取公推直选、外派、下挂等办法,好中选优,唯才是用。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通过领导结对联系、到村挂职等方式,不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条件成熟的及时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对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的村的主要负责人,要利用村党组织设置改革的时机及时进行调整。
3、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将基层干部培训纳入干部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依托党校、高校、行政学院、示范基地等,开展基层干部任职资格、专业技能和学历素质培训。市级每年负责培训受市委表彰的“百佳村官”和部分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县(区)级每年至少将村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累计时间不少于10天,乡镇党委每年组织所有村干部参加一次以上学习培训,所有新任职的村干部在任职前都要参加岗前培训,先培训后上岗。定期组织“双强”型村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鼓励村干部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年龄在40岁以下且未达到大专文化程度的村党组织书记,一般要接受学历教育。村干部集中培训经费主要由各级财政列支,党费等其他经费适当补充,不得增加村级负担。
4、建立完善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配备一批不拿报酬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不断完善村干部报酬逐步增长机制,村干部年基本报酬一般控制在本村农民前三年人均年纯收入的1.5倍以内,绩效报酬由各县(区)根据实际合理确定。鼓励和支持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有条件的地方财政可给予一定补助。全面实行村干部绩效管理制度,明确发展目标,加强实绩考核,考核结果与报酬待遇挂钩。对实绩突出或者进位较多的村,可以给予村干部一次性经济奖励。市委每年开展一次“百佳村官”评选活动,连续三年被市委表彰为“百佳村官”的,任职期间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特别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可按有关规定选拔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继续面向村干部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被录用为公务员的村干部原则上必须在原岗位工作5年以上,成绩显著的可就地提升职级。建立健全谈心谈话、诫勉、述职述廉、离任审计等制度,加大对不称职村干部调整力度。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积极做好对离任村干部的关心关爱工作。
五、以发挥农村党员带头带民创业致富作用为重点,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
1、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在文化层次较高、有一技之长、“双带”能力强的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村级党组织原则上每两年至少要在致富骨干中发展1名新党员。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改进培养方式,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外出务工经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在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建设,促进发展党员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2、创新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好农村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工作,各类专业党支部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培训,提高党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健全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分类制定评议标准,完善改进评议方法,提高评议的针对性和民主化程度,注重对评议结果的运用。不断健全党员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做好对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
3、充分发挥党员“双带”作用。根据农村党员的特长和兴趣,深入开展以“挂牌上岗、结对共建、联户帮富”为主要内容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培训基地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加强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大力实施党员创业扶持工程,通过资金扶持和信息、技术服务,鼓励青壮年党员上项目、闯市场、办实体,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功能,将其打造成党员群众搜集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创业致富本领的“富民创业网络大学”。三年内,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技能,其中50%以上的有创业致富项目。注意发挥农村党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六、以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为重点,促进村级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1、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村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保证各项决策更好地体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意愿。帮助和引导广大党员在贯彻民主制度、行使民主权利中提高民主素质,培育民主作风,增强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
2、完善村级组织民主议事制度。完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群议事会为主要方式的基层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健全规范农村党群议事会这一有效的村民自治形式。健全以规范村级财务为重点的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村民民主理财制度建设,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健全以村务公开为重点的民主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程序。
3、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要全面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两推一选,探索扩大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等做法,提倡实行候选人书面公开竞职承诺,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候选人向党员群众进行竞职陈述。提倡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七、以实行“六挂”建立城乡互帮互助机制为重点,整体推进示范村和部分薄弱村建设
1、村企挂钩。由市村企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组织全市120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分别与20个市级示范村和100个重点推进村进行挂钩帮扶,由企业推选一名年富力强的中层以上干部,担任挂钩村党组织工业副书记或工业助理,帮助挂钩村发展经济、化解债务、建设村部,提高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
2、干部挂职。从市、县(区)机关、事业单位选拔10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100个重点推进村挂职,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任期三年,和原单位工作脱钩。选派人员负责协调各方挂钩力量,指导村配好“双强”班子,帮助理清村级发展思路,制定“三个规划”,即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特困户脱贫致富规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化解村级债务,建设好200平方米以上村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互动。选派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或提前完成任务的,将按照干部权限进行考核,并予以重用;如果到期完不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将根据考核实际情况作相应安置。鼓励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直接到村任职。
3、大学生挂培。省里选派的大学生村干部优先向重点推进村分配,一般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并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训,帮助他们在推进农村发展中健康成长、建功立业。
4、部门挂扶。健全完善现有市级机关与村挂钩帮扶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意识,最大限度地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帮扶挂钩村,帮助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解决实际问题。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到挂钩村调研指导,一季度至少联系一次,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5、领导挂点。建立完善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住村蹲点制度,挂钩关系一定三年,相对稳定。市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每人挂钩一个市级示范村和一个重点推进村,县(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每人挂钩一个重点推进村。
6、教授挂联。从驻淮高校、科研院所中选择120名副高以上职称、有专业特长的教授或博士,任20个市级示范村和100个重点推进村的科技助理,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成果嫁接,促进科技知识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八、以落实工作责任为重点,切实保证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实效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形成市、县(区)委书记带头抓,分管副书记主要抓,党委成员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把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抓手,完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开展经常性工作。各级组织部门要充分履行牵头部门的工作职责,综合协调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强化物质保障。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财力支撑机制,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市委、县(区)委每年分别建立不少于500万元、100万元的基层党建工作基金。强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两年内彻底解决无村部问题。要研究制定信息指导、税收返还、技术培训、信贷担保等优惠政策,拓宽村级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路子,引导、鼓励村级经济健康发展。
3、强化舆论引导。要把强化舆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作为先导工程来抓,在各类新闻媒体设立专栏,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特色做法,使“不会带头富不能当干部,不能带民富不是好干部”的观念在全市农村深入人心。要大力宣传发达地区先进村的发展模式、培植的市级示范村发展经验和评选出的市级“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4、强化督查考核。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督查考核,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效,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市、县(区)委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列入督查工作的重点范围,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与其他工作目标一并进行量化考核。要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增强考核效果,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 上一篇:服务和谐建设意见
- 下一篇:全市企业党建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