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能力建设意见
时间:2022-10-09 11:47:00
导语:乡镇干部能力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执政后的根本建设,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乡镇干部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任,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者和实践者,也是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员、农村致富的引路人,其能力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本镇乃至全市全省全国的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干部在自身形象和工作方式、内容及对象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由过去的“乡土型干部”转变为现在的“知识型干部”,由过去的行政命令推动转变成现在的依法行政和服务群众等等。因此,全面提高乡镇干部能力是当前农村工作中重中之重。笔者认为现阶段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乡镇干部的能力锻炼: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同志曾经强调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竞争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作为党的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内化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外化为更好地工作的需要,使学习真正成为应对形势挑战、履行工作职责、提高生活质量的“第一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突击学习为经常学习、变假学为真学,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提高。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深入基层结合起来,学习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结合起来,从而把加强学习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动力和源泉。
二、树立心系群众观念,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党的执政规律决定了其本质在于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乡镇干部的形象代表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因而要把了解群众的冷暖、维护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任作为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日常工作中,具体做到用清廉形象去深得民心,用优惠政策去安抚民心,用无私奉献去感召民心,用实际行动去凝聚民心。
首先要做到心系群众。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群众情绪的表达,既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晴雨表,也是明确努力方向的指示灯。关心体察群众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一个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过程。关心体察越深入、越扎实,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准确、越全面,解决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我们应该经常深入群众,在沟通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特别是对那些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我们要能沉下去,带着感情和真情去做工作,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把问题解决好。
其次要做到服务群众。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造福一方,是每一个基层领导干部所需要努力的方向。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转变,我们也应进一步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应放下架子,做一名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好公仆。我们要抓住“为民谋利”与“为民解忧”这两个主要环节,从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想,从长远的发展着想,从质量、效果上着想,不搞泡沫数字,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谋点利,做点事,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三、树立科学民主观念,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良好的决策素质对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显得尤为重要。事实证明,科学的决策来源于对上级精神的准确把握,对基层情况的掌握了解,对集体智慧的正确使用。首先要做到吃透“上情”。我们要对上级出台的政策规定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地贯彻执行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全局的高度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定位。其次要做到洞察“下情”。我们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每个乡镇干部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做到科学决策。第三要做到集思广益。乡镇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具备良好的民主素养和善于集中意见的能力。要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创造良好宽松的民主环境,鼓励班子成员和基层群众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正确决策。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同时,要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善谋善断,对各种不同的意见进行果断、正确而有效的集中,形成集体决策并付诸实施。第四要做到有全局意识。乡镇领导干部必须切实加强学习和实践,扩大视野,洞察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乡镇领导干部应立足本镇,站在全局的高度综观本镇实际,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工作的各种有利因素和条件,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四、树立加快发展观念,不断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意识和市场观念在人们工作生活中越来越深入,政府由过去的“管理型”向现代的“服务型”转变,乡镇干部必须具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发展经济工作的能力。
首先要有市场意识。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避免只考虑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杀鸡取蛋”做法和只考虑少数人的利益,而不考虑多数人利益的“损人利己”做法。
其次要有机遇意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争先抢位,抢抓机遇。能否抓住关键性的、带有全局性的机遇,对一个地方能否加快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乡镇干部应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地的资源优势,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做到“不求多,但求特”、“不求全,但求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第三要有发展意识。要正确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为核心,用活用足上级政策和本地资源,推动本地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在税费改革后农村社会生产关系和工作重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乡镇干部必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真正把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服务上来。在工作重心上,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大量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创优环境、优质服务和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等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上下功夫。
五、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乡镇干部必须大力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牢固树立法律至高无上,自觉地做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模范,坚决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和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权。乡镇干部必须大力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把依法行政作为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首先要牢固树立法制意识。随着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以及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应当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来保证和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做到在作出重大经济决策或涉及群众权益的决定时,让每一项都合情、合理、合法。其次要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要从根本上改变那些不适应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好、保护好和发挥好。
六、树立社会稳定观念,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农村存在的各种矛盾,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不良倾向和问题,增强工作预见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
首先增强政治敏锐性。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解决。在事件酝酿、发生、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迹象,乡镇领导干部应善于捕捉那些初见端倪的表面现象,掌握真实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判断,较好地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避免更大损失。
其次增强决策果断性。只有果断的决策,才能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才能将产生的后果控制在最小程度。乡镇干部要有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要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胆略。真正做到当时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解释,争取群众理解;对无理取闹的,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严重违法的,要果断处理,不能手软。
第三增强统筹协调性。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事关大局,来不得半点马虎。因而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就事论事,坚决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同时应对突发事件,还要善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增强现场控制力,加强信息沟通和教育引导,确保各个环节不出差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突发事件平稳处理。
七、树立求真务实观念,不断提高真抓实干的能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只有将这优良传统融入到乡镇干部的人生观之中,才能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针对目前乡镇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倡导“两个务必”,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才能使乡镇干部在任何情况下,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盼群众所盼,从而使群众对干部是“亲而近之”,而是不“敬而远之”。
- 上一篇:机关党建议讲话
- 下一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