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发展意见

时间:2022-10-04 05:17:00

导语:党建发展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建发展意见

**县桧溪镇强胜村位于**县北端,距桧溪集镇5公里,全村辖29个村民小组917户3806人,人均耕地不足1.5亩。近几年来,强胜村党总支“一班人”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及“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的大好发展机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贯彻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积极开展“五好五带头”创建活动,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扎扎实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曾先后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村党组织”、“十佳平安乡村”等荣誉称号。

扭住一个关键——狠抓党建、提高素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能否实现。强胜村党总支部扭住党建这个关键不放松,团结奋斗,建好了一系列好制度,形成一个好班子。几年来,村党总支部充分认识到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好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因此,党总支部在全村建立了有关党组织建设、党员定期培训制度等制度20余项。每项制度有分管领导,有责任人,有监督人,有考核评比,并层层签订责任状。体现了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定出的制度管自己。通过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共谋实事,凡涉及人、财、物及有关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由“三会”(村干、社干、群众会议)层层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工作中做到“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每个班子成员都能自觉维护着班子的团结统一,工作中互相支持补台,在生活中情同手足,彰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紧扣一个主题——为民服务、帮民致富

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的致富环境,是强胜村党总支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强胜村党总支部“心中的目标”。几年来,村党总支部按照搭建好机构、培植好大户、抓好三项建设(基础设施、党员队伍建设、营销协会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执行好村务公开,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聚集起来、信心树立起来、干劲鼓足起来,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抓好产业发展,走大户带头,示范促进路子,积极构筑一村一业、多组一品的农业产业道路。**年全村新发展了葡萄100亩,扶持了以陈进为代表的种植大户,发展了葡萄5亩,枇杷2亩,脐橙5亩,目前,实现了经济收入8万多元。同时,强胜村以强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为促进村内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外出务工的增收渠道,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村党总支部积极抓好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服务工作,大力推进“订单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并广泛开展适用技能培训,实施“一户一人”转移就业和“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致富技能培训工程,帮助本村农民多渠道增收致富。为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强胜村还积极争取上级投入,近几年来,争取投资20万余元,对村“两委”活动阵地进行了改造、整修,配备了警务室、制度上墙、设置党务公开栏;争取项目投资800万余元,相继实施了生态工程、能源建设工程、通达工程、农网工程、人畜饮水工程、节水农业灌溉、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工程,全村基本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卫星电视,户户照上了稳定电,家家喝上了自来水。通过努力,全村建成了以葡萄、脐橙、枇杷为主导产业,以片区开发为重点产业发展格局,**年实现了农民人均收入1800元,村党总支部的威信得到进一步提升。

净化一方水土——和谐相处、民乐村安

强胜村党总支部深刻认识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依法以德治村中,注重对村全体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以村民大会的形式,骋请镇司法、法庭、派出所以及县级有关部门来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村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大力构筑精神文明载体。修建了图书阅览室,设立了读报栏、宣传栏,墙上刷写墙体文化等宣传标语,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明修养。大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组容村貌。广泛开展“平安创建”、“十佳创建”、“青年文明号”、“十星级文明户”、“致富能手、创新能手”、“和睦好家庭”、“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卫生模范户”等创评活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提倡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树立良好精神风貌,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努力,群众的精神面貌明显改变,家庭不再“口嘴”、邻里不再争吵、治安不再混乱;群众素质不断提高、干劲不断增强、关系不断融洽,全村呈现了一派祥和、文明、知礼、遵纪守法、积极进步的蓬勃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