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

时间:2022-09-30 04:54:00

导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探索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长效机制,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村党员干部,促进生产发展并造福亿万农民群众的富民工程。为更好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决定在全县农村实施以“学习新技能、掌握新信息、接受新理念、树立新风尚、创造新业绩”为目标的远程教育“五新”工程。现就实施远程教育“五新”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要求,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积极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1、学习新技能。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以及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解决问题、带头致富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科技致富能力、转岗就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每年培养形成1000名以“双强”党员干部、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经营管理能人等为主的农村优秀适用人才。到2010年,全县农村“双强”党组织书记比例达到80%以上,“双强”村干部比例达到70%以上;50%的村干部达到大、中专文化程度,80%的党员干部掌握1-2门适用技术,培育农村适用人才10000名。

2、掌握新信息。着力培养和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信息能力,使之能够及时获取准确、实用的政策、生产、科技和市场信息。加强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根据群众的需求采集、加工、适用信息,实现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

3、接受新理念。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强化党员干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理念,文明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改进。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学科技、用科技的有效机制,党员干部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形成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

4、树立新风尚。广泛开展以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扶贫帮困、计划生育、尊老敬老、移风易俗等为内容的新风教育,积极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文明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成效显著。

5、创造新业绩。加快学习成果的转化,农村适用技术推广进一步普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效显著。到2010年,50%的村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主导产业,60%的农村党员干部建立自己的致富项目,50%的农户创办致富项目和就业门路。

三、推进措施

(一)借助新农村建设机遇,提升建设水平

1、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继续抓好第二批农村终端站点建设工作,推进“远程教育进非公”计划,确保按期高标准完成终端站点建设任务。2007年底,行政村和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远程教育站点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探索在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协会、远程教育示范基地、教学基地、种、养大户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建立终端站点的新路子,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不断加大投入,按照“十有、五防”标准,完善站点配套设施。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整合,逐步对基本型站点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拓展和提升站点综合功能,力争2010年底全县扩展型站点达到60%以上。

2、提高骨干队伍建设水平。大力加强管理、技术服务、教学辅导、课件制作四支队伍建设。在利用好县、乡两级涉农、涉科技专家的基础上,聘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教授学者担任教学顾问,吸收土专家、专业户、示范户等“乡土人才”为辅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辅导教师队伍的质量。发挥大学生村干部文化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优势,坚持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积极吸收大学生村干部为管理员,提高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远程教育骨干队伍档案,严格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的原则,每年对骨干队伍培训一遍。建立健全骨干队伍考核办法,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在骨干队伍中开展争创“十佳管理员、十佳技术服务人员、十佳辅导教师”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按照上级要求,高质量完成上级安排的教学资源片的制作任务。同时,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每年开发制作3-5部具有本县特色、贴近农村实际的“乡土教材”,满足农民群众需要。

4、拓展教学辅助网站功能。着力完善《安阳县党建网》、《安阳县远程教育网》两个教学辅助网站功能,突出实用性、便捷性。充分发挥网站优势抓好工作指导、教学辅导、信息、专家网上答疑等。加大宣传力度,大幅度提升网站的知名度和访问量,促进基层远程教育工作交流,做好安阳县远程教育工作的对外宣传。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需要,强化规范管理

1、完善管理机构。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严格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县、乡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远程教育工作机构,选配作风好、素质高、业务精、懂管理、能吃苦的人员充实远程教育管理队伍。

2、创新管理方式。坚持“培树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大力开展远程教育“示范乡镇、示范站点、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定期开展远程教育设备操作、教学辅导大比武、现场观摩和远程教育知识竞赛、创业成果交流展示等活动,强化基层争先创优意识,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经常化、科学化。

3、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责任查究、设备管理等工作制度,形成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开展好远程教育规范化建设活动。制定点面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绩效评估标准,建立健全远程教育日常工作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我学”为“我要学”。坚持学习收看月通报制度、月统计制度和定期信息反馈制度,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设备运行维护和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有效运行。建立远程教育创业资金扶持机制,推动“学、用”转化。

(三)立足新农村建设实际,组织教学活动

1、在学习内容上突出重点。实行教学“月计划”制度,由县远程办统一制定党员干部群众每月必学篇目和选学篇目。农村党员干部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为主,群众以适用技术、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知识为主。同时,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内容丰富的特点,经常性地组织群众观看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农村卫生、文化体育类的节目,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2、在学习时间上灵活机动。结合农村实际,坚持集中式与分散式、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党员干部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次,群众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9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集中学习要坚持“少用晴天、多占雨天,少用白天、多占夜晚,少用农忙、多占农闲”的原则,努力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同时,要严格实行站点全天候开放制度、节目周预告制度,方便群众自主式学习。

3、在学习方法上力求多样。结合农村实际,开办针对农忙或白天无法学习的“农民夜校”,组织教学辅导教师下乡培训的“流动党校”,方便外出务工党员学习的“互联网校”以及依托示范基地的“实践学校”等“四校”。继续探索实行“制定计划规范学、利用教学基地示范学、发挥部门作用分类学、培树典型带动学、专家教授辅导学、主题活动实践学”的“六学”教学方式,定期开展“百名专家百村行”活动,组织教学辅导教师深入乡村进行现场辅导和大规模培训,每年培训场次不少于100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远程教育与阶段性教育重点、县委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适时开展主题鲜明的“集中播放月”、“集中播放周”活动,配合和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

4、在学习对象上区别对待。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实施“学历教育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每村培养1名具有大专学历、3-5名具有中专学历的村干部或后备干部,构筑新农村建设的“指挥体系”。在普通党员中实施“市场型、科技型、民主型、文明型、服务型”的“五型”党员争创活动,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农民群众中实施“新农民计划”,开展“学文化、学技术、学经营、学管理”“四学”活动,大力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农村建设“主体”。

(四)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转化学习成果

在大力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坚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积极探索学习成果转化的新途径。

1、利用远程教育促进生产发展。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信息工程,整合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法律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信息采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适时开展“网络进百村,信息进万家”活动,提高群众的信息获取能力,帮助群众及时获取准确、实用的生产信息、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实现科技致富、信息致富。积极开展“远程教育产业化特色乡镇、特色村、特色基地”创建活动,到2010年,要在全县建成特色乡镇6个,特色村200个、特色基地300个,以项目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大力推动农村生产发展。

2、利用远程教育促进生活宽裕。依托远程教育专家辅导教师队伍、示范基地、各类协会、驻村工作队等实施“农村适用人才培训工程”。结合“强基富民”工程,坚持在党员中开展“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户群众”的“三个一”活动,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农民群众中开展“远程教育进农家”活动,实施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育100个科技示范户。结合“阳光工程”,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人次,提高农民群众的务工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一步实施好“513带万户”活动,帮助、支持党员干部群众创办、领办致富项目。坚持典型引导,示范带动,开展“十大学用标兵”评选和“党员干部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的创业积极性。

3、利用远程教育促进乡风文明。结合农村文化大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场所,积极开展“远教影院”、“农民网吧”、“致富网吧”等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建设,把远程教育站点建成农民群众的“精神乐园”。以党员干部为主体、以全员参与为目标,在全县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使先进文化全方位、全身心辐射党员群众、老中青年等各个类型和群体,以“远教文化”促进乡风文明。

4、利用远程教育促进村容整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环保知识,帮助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群众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大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社会氛围。

5、利用远程教育促进管理民主。针对计划生育、宅基地、征地、拆迁、财务等引发矛盾比较集中和突出的问题,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开办“远程教育民主法制讲座”,通过专家说法、案例分析,对农民进行适当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配合村级组织做好村务、财务公开管理。

四、切实加强领导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实施“五新”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五新”工程的领导,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

1、落实领导责任。各乡镇党委对“五新”工程负总责,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分工密切配合。要逐级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加强督促指导。县远程办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专门听取“五新”工程进展情况汇报,每半年开展一次督导活动,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完善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建立“五新”工程联系点,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

3、严格考评奖惩。每年对“五新”工程进行一次考评,把落实“五新”工程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目标,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每年对农村党组织、农村党员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每年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乡、村党组织进行一次表彰;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提出批评,限期整改。

4、凝聚工作合力。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明确职责分工,搞好协调配合,形成推进“五新”工程的工作合力。要加强与宣传、文化、教育、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网通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5、加强宣传引导。要注重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带动,不断把“五新”工程引向深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五新”工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实际成效,宣传党员和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在农村基层利用横幅、板报等形式宣传“五新”工程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各乡镇党委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