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能力建设意见
时间:2022-09-29 04:23:00
导语:执政能力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市围绕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发展经济,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从十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着力构建执政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提高执政能力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认真实践,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以规范权利运行为主体,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一是坚持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新进班子成员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定期组织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学习《党章》和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各项规定,强化班子成员的大局意识和规则意识。并逐步完善《党委议事决策制度和部门议事决策规程》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二是深入开展“实绩突出单位”评选活动,努力使各区县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成为领导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强、团结协调好、工作业绩佳的一流班子,成为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优政的坚强领导集体。三是加强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不断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借鉴“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规范了民主生活会的召开程序,将会前学习、会中批评、会后整改等阶段工作进一步细化,以规范的程序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并充分运用民主生活会的成果,根据民主生活会找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公示,逐步提高了班子化解自身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改进干部作风为核心,不断提高领导班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一是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联系群众制度》,实施了民心工程、政府形象工程,树立了勤政为民的领导干部形象。二是围绕培养干部“四实”作风,开展了“机关干部下乡驻村”工作,巩固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成果,建立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工作机制;建立督查工作新机制,形成了决策落实机制和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保证了政令畅通,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继续坚持选拔优秀后备干部到基层挂职轮岗锻炼制度,协助基层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帮助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提高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以干部年度考核为基础,不断加大不胜任干部的调整力度。一是规范了干部考核工作程序,采取组织部门牵头,纪检、监察部门配合的考核方法,具体采取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考核谈话、意见反馈等具体措施,干部年度考核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建立了考察结果反馈制度,加强干部管理。通过重点反馈考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其正其身、修其行。建立了干部谈话制度,针对考核中群众的反映或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严肃认真地与被考核人员进行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提醒谈话,对问题较多或群众意见较大的,进行了重点谈话,对不能很好地履行廉政责任的,进行了廉政谈活。三是充分运用年度考核结果,加大了对不胜任干部的调整力度。对年度考核,群众不胜任票达到三分之一的,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政治、思想、作风和工作上有明显缺点,群众意见大的进行诫勉。对问题严重,给单位、集体造成重大损失或在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给予严肃的组织处理。
(四)以干部理论教育培训为重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一是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科学规划,每年抽调近四分之一的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对所有没有参加过轮训的干部进行补课,确保5年内达到使全体在职干部普遍轮训一遍的目标。二是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定期脱产培训制度,确保新任职领导干部100%参加上岗培训。三是完善县级干部、后备干部理论年考和读书笔记调阅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在职自学。
(五)以加强干部监督为突破,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拒腐防变的能力。一是加强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干部谈话制度,在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工作出现失误、被群众举报、个人或家庭遇到重大事件、受到表彰或遇到挫折时,由党委或组织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对其进行谈话教育。建立干部监督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监督。二是加强制度监督,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组织、纪检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干部考察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党政领导干部试用期制》等制度,强化组织监督。近年来,先后对42名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78名干部实行了试用期管理,对46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
(六)把好选人用人关,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按照“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在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各个环节严格履行程序,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一是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必经程序。规范民主推荐的程序,广泛开展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尽量扩大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范围,确保民主推荐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严格执行考察标准,改进考察方法,不断提高考察工作质量。逐步推广、实行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制,尤其在区县换届期间每一次考察都考察预告。围绕干部德、能、勤、绩、廉全面考察了解干部的情况,把考察延伸到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多角度、全方位地听取民意。三是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市委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之前,均就拟任人选与人大、政府、政协、纪检等部门进行沟通、征求意见、反复酝酿,然后再提交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七)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工程”,努力使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意见》,提出了全市农村、街道社区、国有集体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机关、学校、社会团体等基层单位党组织以及党员队伍建设等十个方面做精品、创经验、树品牌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城乡“一千个党支部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落实帮扶财物折合人民币667.3万元。深入开展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狠抓“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职责的落实,稳步推进“三级联创”活动上台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狠抓在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工作,并逐步开展正常的党组织活动,保证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稳步开展。制定了《关于开展社区党支部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就新形势下做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继续开展创建“六个好”街道党工委、“五个好”居民区党支部活动,不断细化创建标准和内容,推动了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
(八)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增强领导班子推进发展的能力。突出发展主题,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立足省情、市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牢牢把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大胆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立足于建设服务性政府,突出诚信、效能和责任,做到为民、务实、廉政,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城市面貌明显变化,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九)强化干部锻炼,提高综合能力。一是放到关键岗位上进行锻炼,经历摔打,增长见识,培养才干,提高他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把握驾驭全局能力和有效抵御风险的决断能力。二是选派到条件艰苦、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方挂职锻炼,有效培养和形成自身的坚强意志,吃苦耐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对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干部,建立了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制度。几年来,先后选派了350名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其中县级领导干部近40名。多次选派县级干部和县级后备干部到辽宁、山东、上海等地挂职锻炼。三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特别是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结合班子调整,进行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交流,使他们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拓宽实践范围,积累经验,开阔眼界,提高工作能力。**年以来,共交流干部251人,其中区县换届交流35人。
(十)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自觉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党纪教育,做到防腐关口前移。重视制度建设,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任务的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赋予新的内容。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测评,在各级领导干部中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在广大党员,特别使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强化宗旨意识学教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无所作为和以权谋私的不良倾向。
二、当前领导干部在执政能力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执政意识不够强。当前,在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执政意识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干部缺乏强市富民的使命感。有的软化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对社会上流传的流言蜚语,良莠不分。有的“短视”化了工作行为,只看到眼前工作,忽视了党的历史使命,不求工作全局,只求在任的工作“政绩”。二是有的干部缺乏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对于自己肩负的执政责任意识淡薄,把执政等同于一般的“谋生”。对执政为民是喊在口头上,在实际上却是“空对空”,没有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谋利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权力观、政绩观、发展观问题。在追求政绩时,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顾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三是有的干部缺乏执政求进的紧迫感。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地位、执政能力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缺少危机感。满足于现有能力,把提高执政能力片面理解为是在自己所分管领域取得的成绩,不求全面发展。
二是执政本领不够高。一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强。有的领导干部虽然从政多年,能够认真学习政策理论,自身修养也不错,但由于平时学习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学归学,用归用,学用脱节,以致不能把所学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去指导日常工作,结果只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有的领导干部对新的科学技术是拒之千里,不仅自己不学习,而且不积极主动推广运用,以致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够强。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即观念上不适应,计划经济观念还比较深,无所不包全能型观念没有多大改变,在工作中要么是“本本主义”,依据经验或照搬照抄,要么急功近利,匆忙决策,盲目上项目,不尊重客观规律,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缺乏市场预测分析能力,不能结合实际明晰自身发展思路。缺乏抢抓机遇的能力,没有超前意识,分不清工作重点;知识结构上不适应,缺乏市场经济知识,缺乏财经法律方面的知识,缺乏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职能上不适应,要么越位,不该管的事插手管了,要么错位,行使了企业职能和市场职能,要么缺位,应该要履行的职责没有履行好。三是应对处置社会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够强。有的领导干部面对社会复杂矛盾、复杂局面把握不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辨别不清是非界限,预见能力差,不能较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不能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在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复杂矛盾和问题面前不能沉着冷静地应对,运用政策和法律手段果断处置,敢于负责,而是推诿回避,或方法简单,还美其名曰“复杂问题简单化”,致使一些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正确处理,出现一些不应有的上访或群体事件。四是开拓创新能力不够强。有的领导干部对解放思想、与时进俱是喊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在实际工作中观念保守,求稳怕乱,安于现状,有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跟风”行为,看到别的地方搞什么东西比较成功,也就亦步亦趋,“邯郸学步”,不善于从实际出发,有所借鉴,有所创新;还有的领导干部自甘平庸,乐于“守摊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味求稳。
三是执政方式不适应。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依法行政不力。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判断能力很薄弱,不懂得、不善于运用法律来处理现实的社会矛盾;在工作中喜欢用微观操作代替宏观调控,以简单粗暴的方法代替依法行政,存在着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的“长官意识”。二是决策不民主。有的领导干部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自以为是,“独谋不众谋”;有的领导干部搞假民主,在班子成员会上装模作样听取别人意见,或表决走过场,最终还是以“一把手”的意见为准,借“聚贤堂”之名行“一言堂”之实,有成绩就是个人的荣誉,出了问题则由“集体”承担;有的领导干部对作决策、上项目不作认真调查研究,不搞科学论证,只是听取个别部门或干部的汇报就轻易拍板定案。三是领导方法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么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通知贯彻通知,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要么事必躬亲、眉毛胡子一把抓,层次不分,一竿子“插到底”,陷入繁杂的事务而不得抽身,导致轻重不分“主次颠”,疲于应付“思绪乱”。
三、总结经验,着力构建执政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教育培训干部是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和战略性举措。在当前执政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要重视思想武装,把教育培训与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干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把培训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启动、实践能力的培育、内在潜质的开发上,努力把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坚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在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的同时加强干部业务学习培训,在加强领导干部学习的同时带动全党全民学习,切实处理好思想教育与业务学习、学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防止把干部教育当成升官教育,避免重学历、轻素质,本末倒置的现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述学、评学、查学、考学等制度,完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虚于应付,“厌学”、“浅学”、“轻学”等不良倾向。探索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干部学习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建立干部学习档案,把干部学习情况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增强干部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选贤任能,制度是本。党要成为人才云集的执政党,最根本的是建立健全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选拔任用机制。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着眼于“五个能力”的总体要求选好用好干部。适当扩大民主,正确处理好扩大干部民主、增加群众“四权”与工作保密的关系,做到不拘一格,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途径更加多样,手段更加科学。建立干部政绩的科学考核机制,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政绩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抓紧制定干部实绩考评体系,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重点建立健全干部成长激励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打通干部成长、成才的快车道,变“领导点将”为“制度选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落实和完善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不安心本职、职务变动频繁等问题,按照《决定》要求,结合实际进行探索。抓紧制定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配和管理、监督;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党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逐步加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干部交流;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努力提高用人效益。着力改变重组织调整,轻教育管理的现状。不断研究通过教育管理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完善坚持好干部谈话谈心、提醒打招呼等警示方面的制度;建立单位“一把手”向常委报告本单位及下属班子思想政治报告制度;建立领导干部问题函询制。
(三)建立和完善干部作风建设机制。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为民意识,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思百姓苦,常串百家门,常解百家难,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增强务实意识,认真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倡导“两个务必”,建立健全和落实求真务实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现场办公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制度,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严格规范和控制各类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认真落实好领导包村、部门联村、干部驻村制度,建立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用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带头到工作最难、条件最差、矛盾最多的乡村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作风的转变。增强廉政意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以贯彻《党内监督条例》为契机,发挥党代会、全委会的监督职能,实行重大事项投票表决制度;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决策程序,杜绝“权力寻租”现象,形成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四)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机制。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执政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组织载体。提高执政能力,必须注重抓基础、打基础,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拓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丰富内涵,完善形式,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继续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推行和完善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制度,选好配强村党组织负责人;逐步推行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完善村“两委”工作制度、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理顺“两委关系”,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实际,调整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扩大民主监督。继续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县(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不断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深化街道社区改革,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制度,探索加强改制企业进入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和机制,加大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力度,从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工作职能、管理体制上进一步规范。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抓好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积极准备并按要求抓好城市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党组织,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推动社区党组织的全面建设,促进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研究和探索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对目前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坚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制度。继续做好关停并破企业下岗职工和离退休职工接收和属地化管理工作,探索新方法、新途径,维护社会稳定。
(五)建立和完善能力建设责任机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人,在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必须靠强有力的责任体系作保证。各级党委要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工作方法,创新领导方式,制定能力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切实抓好落实。组织部门必须搞好组织、管理和协调,对党委成员分工的职责、行政领导班子中党员领导干部分管部门党建工作应承担的职责,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要细化、量化,形成党委(组)书记亲自抓、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为主抓、各级组织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格局。必须明确能力建设的相应责任,制定出科学、合理、客观、全面、便于操作的考核办法、激励措施和具体的工作目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确保能力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 上一篇:当好安全员心得体会
- 下一篇:称职安全监督人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