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意见

时间:2022-09-28 03:23:00

导语:党政领导干部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政领导干部意见

党政领导干部能上难下,能进难出的问题是当前困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县根据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规文件的要求,在党政领导干部“下”和“出”的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创新制度、强化措施、运用结果,有效地疏通了领导干部出口,切实加强了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一、创新“下”“出”的制度

近年来,我县根据中央、省、市有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疏通领导干部出口的制度,为疏通领导干部出口提供了较为全面、具体和操作性较强的政策依据。**年4月,我县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出台了《中共**县委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界定了不胜任现职的18种表现形式,规定了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待岗等5种调整方式.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县以《暂行办法》为统领,围绕《暂行办法》出台了《关于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县领导干部考勤办法》、《关于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问题的领导干部实行组织处理的暂行规定》、《**县干部选拨任用试行公示制、试用制、末位淘汰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干部监督管理的配套制度,形成了疏通干部出口的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二、强化“下”“出”的措施

(一)运用督查结果疏通出口。我县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纪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等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了联合督查制度和联合督查队伍。同时,县委还建立了干部作风督查专员制度,从离岗的县级和科局级老同志中聘请了6名德高望重的同志为领导干部作风督查专员,为他们颁发了《聘书》和《督查专员证》,明确了督查专员的职责、权力、督查内容和督查方式等,县委领导定期听取督查专员的督查情况汇报。干部作风联合督查队伍和督查专员按照领导干部活动延伸哪里就监督到哪里的要求,采取明查与暗访结合、晨查与夜查结合、实地查看与电话追踪结合、个别访谈与查阅资料结合等方式,对全县领导干部作风进行了经常性的全方位的督查。近三年来,干部作风联合督查队伍和干部作风督查专员每年开展督查活动近100次,通报批评和处置干部达58人,其中降免职6人。

(二)运用审计结果疏通出口。为切实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监督,我县成立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审计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审计机构建设和审计队伍建设。近三年来,我县坚持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离任审计与任期内审计相结合,共对119个单位14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共查出违规金额3000余万元,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160余条。近三年来有32名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受到了批评教育、取消评优评先资格、降职、免职等组织处理,其中降免职4人。

(三)运用查核结果疏通出口。近年来,我县开设了干部监督举报电话和县长公开热线电话,设立了干部监督举报信箱,出台了《干部考察预告制》、《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关于奖励举报有功人员暂行办法》等制度,进一步畅通了信访举报渠道,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监督举报的积极性。同时,县委组织部建立了干部监督员制度,在全县乡镇和县直单位在职干部中聘请了51名干部监督员,通过干部监督员广泛收集反映领导干部现实问题的信息。近三年来,县委组织部共接到群众反映干部问题举报52起,调查核实52起。通过调查核实,有31名领导干部受到了相应的组织处理,其中降免职8人。

(四)运用通报结果疏通出口。为健全监督网络,凝聚监督合力,我县制订了《关于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制度的规定》,县委组织部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监察局等8个部门建立了联系通报制度,确定了10个方面的联系通报内容,由各联系部门的信息联络员及时向县委组织部通报各部门掌握的领导干部问题信息。同时,建立了9个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联系部门每年向县委组织部报送干部问题信息达100余条,县委组织部对报送的信息进行了及时采用,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及时处理。

(五)运用考核结果疏通出口。为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评工作,我县建立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政绩督查制度、人大评议制度等多项制度。通过考核、督查和评议,全面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情况。县委组织部将年底考核、督查、评议结果综合起来,充分运用于干部管理和调整工作中。近三年来,有5名领导干部因为在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议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达30%以上而受到降免职处理;有9名领导干部因为在政绩督查中排在末位而受到降免职处理。

(六)运用改非疏通出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干部“四化”方针,打破领导干部终身制,我县建立了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制度。一是到龄改非,规定凡男满52周岁、女满50周岁的领导干部都要改任非领导职务。二是因病改非,规定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或因身体原因较差,难以担负现职领导工作的,给予改任非领导职务。三是无作为改非,对担任领导职务时间较长,不思进取,政绩平平的,给予改任非领导职务。近三年来,我县通过实施改非制度,共改任非领导职务103人,为实行干部年轻化创设了机会和搭建了平台。

三、完善“下”“出”后的管理

(一)加强“下”“出”干部的教育。针对因犯错误“下”的干部怕丢面子、有失落感等思想和社会上的一些议论,县委建立了谈话制度和帮教责任制度。对年龄偏大而“出”的干部,县委制定非实职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党政领导与非实职领导干部定期交心谈心等制度。对学历偏低而“下”的干部,制定了选派外出打工、自学、函授的有关优惠政策及选送入高校培训的方案,重点向这些干部倾斜。对德才欠佳而“下”的干部,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和“三观”教育。

(二)做好“下”“出”干部的管理。对各方面比较优秀,但年龄较大的实职干部,改任上一级非领导职务退居二线,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这些干部提供调回原籍、子女就业、升学等力所能及的关心与帮助;对学历偏低而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原则上“就地免职、易地安置”,为他们积极性的发挥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同时规定单位重要会议必须邀请他们出席,让他们在工作中继续勇挑重担,使他们在政治上不产生“弃儿”感,在工作中不产生“失落”感。对犯错误降免职的干部建立犯错误干部管理工作责任制和档案管理制,县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把对犯错误干部的管理工作列入各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和组织人事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

(三)做好“下”“出”干部的使用。对因年龄原因“出”来的干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工作调研、重点项目监督、协助本级班子开展工作等。对因犯错误,或能力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对那些能在实践工作中改正错误,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实绩突出的犯错误降免职干部,重新提拔使用。近三年,通过严格考察考核,有2名犯错误干部被重新提拔使用,从而较好地调动了调整下来的干部的积极性。

近三年来。我县共解剖领导班子7个,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39人,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103人。通过大力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疏通领导干部出口,在全县领导干部中产生了强烈的警示作用,形成了凭德才政绩用人的正确导向,干部队伍明显优化,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