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执政能力建设意见
时间:2022-09-24 11:52:00
导语:党执政能力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省委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提出加强我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
一、提高对加强我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省委坚决贯彻中央《决定》精神研究制定的《实施意见》,对加强我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坚决贯彻落实。
多年来,我州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从总体上看,全州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同我们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基本上是适应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还面临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考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赢得民心的考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全州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有力领导集体的考验。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存在着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要求的问题;领导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理论水平不适应谋划和驾驭全局要求的问题;工作本领不适应解决复杂矛盾、确保社会长治久安要求的问题;工作作风不适应求真务实要求的问题;党风廉政建设不适应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的问题。能否经受住考验,解决好不适应的问题,是加强我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现实而急迫的问题。
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遵照中央《决定》提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努力提高执政素质和本领,大兴刻苦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狠抓落实之风,切实增强务实创新、推动发展的本领,多谋善断、驾驭全局的本领,求真务实、解决问题的本领,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的本领,克难奋进、艰苦创业的本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抓住中心,推动发展,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是全州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根本的任务。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力以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一)抢抓机遇,务实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坚持和完善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坚定不移地落实州委对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坚决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克服按部就班、发展不快的现状,克服等待观望、怨天尤人的情绪,切实把发展的思想树得更牢,把发展的劲头鼓得更足,把发展的环境营造得更好,努力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实践中,抢抓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主动,取得加快发展的显著成效,把**建设成为经济特色显著,彝族文化荟萃,人与自然和谐,群众生活富裕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彝州。更加注重大力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注重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注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注重在推动发展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扶困难群体,救助灾区群众,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各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培植龙头,促进增收,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州、县(市)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培植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协会,走产工销一体化的路子,形成加工企业、专业协会等农业“龙头”连接农户、开拓市场、带动基地的新型组织模式,把千家万户小生产的分散效应、自主效应,与千变万化大市场要求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政府、企业、协会、农民融为一体,相互促动促进农民增收。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在重视粮食生产,稳步增加粮食总量的同时,突出政策引导,强化品牌意识,继续集中力量抓紧建好农产品商品基地,务求形成规模,为发展加工业提供足够的优质原料。把培植重点龙头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实行产业建镇,以镇带村,推动产业发展,逐步转移农村人口。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山区小康水利建设新经验,抓紧建设好18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尤其注重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采取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扶贫,教育、科技、卫生扶贫,小额信贷与产业发展结合扶贫等多管齐下的综合措施,提高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使其逐步跟上全州人民奔小康的发展步伐。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用市场运作的方法激活机制、整合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坚决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调整结构,建立支柱,努力提高全州综合经济实力。要突出调整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三个重点,坚决落实“工业强州”的决策部署,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将**打造成为滇中城市重镇和迤西工业重镇。更加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混合型经济真正成为州、县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继续集中力量建设**医药工业园区、禄丰冶金建材工业园区和元谋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培强做大烟草产业、冶金矿电业、天然药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打造一批骨干企业、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加快提升我州总体经济实力;坚持以建设具有彝族特色、集山水园林为一体的**现代中等生态城市为核心,以各县县城为重点,以交通干道沿线中心镇为基础的中小城市网络群,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善始善终抓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的基础上,着力激活机制、增强活力,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步伐,明晰产权,规范管理,努力搞活中小企业。抓紧研究制定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和保护各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大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从扶持重点、产业导向和工作机制上解决产业趋同雷同、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坚决落实“引资兴州”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培植区域主导产业,突出培强做大工业经济和重点龙头企业,选准具有增长潜力和显著效益的大项目,加大引资力度,实行招商,营造引资环境,落实引资责任,降低门槛,放权让利,进一步加强与沿海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切实加大对发达地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来**投资创业发展。
(五)抓好项目,加大投资,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新格局,着力强化项目在经济发展中打基础、建支柱、促发展、增后劲的关键作用,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要在继续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全面放开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其他经营性公益事业投资建设。改变政府对重点产业建设的投入方式,变直接投资为贷款贴息,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发展重点产业。继续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着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重大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强政银、银企合作,积极争取金融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施项目带动,促进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高度重视消费拉动,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重点消费领域,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
(六)把握规律,谋划全局,加强和改进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和营造良好环境上来,重点抓好发展思路的研究和制定,抓好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决策,抓好发展力量的协调和配备,抓好发展重点的督查和落实。加强和改进党委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必须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按照权限决策和管理,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得到贯彻落实。积极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充分履行职能,不断提高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水平。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项重点工作的责、权、利规定,严格考核奖惩,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调动和保护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科学制定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准确把握和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牢牢把握领导发展的主动权,增强经济工作的预见性。
三、发扬民主,依法治州,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扬民主,依法治州,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一)坚持科学执政,努力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健全完善党委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强化党委全委会对于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和重要人事任免的决策权。凡属党组织工作中的重大决定,应听取党员干部的意见;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级组织和各个方面的意见;凡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向社会公示和听证;凡涉及专业技术性强的事项,要认真听取专家意见或由专门研究机构充分论证。建立和完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为正确决策和科学执政提供有效咨询和充分的信息支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各人民团体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推行和扩大党委决策投票表决制,探索落实决策责任追究制,努力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协调一致,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二)坚持民主执政,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通过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工作,更好地把党委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各族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作用,积极为各级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创造条件,支持和保证人大加强地方立法,运用法律推动和保障发展;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完善监督机制,改进监督形式,加大对“一府两院”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推进重大决策法制化;支持人大行使人事任免权,实现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行使任免权相统一。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按照协商在前的原则,涉及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党委、政府应听取政协和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同级老领导的意见,及时通报情况。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充分履行职能,发挥联系各族干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坚持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州进程。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对我州自治条例修改完善和贯彻实施工作的领导,推动立法,促进发展。善于把党委重大决策转化为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的制度性规定,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委的主张得到贯彻实施。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督促、支持和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和改进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制意识,营造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四)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各族群众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落实基层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保证村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形成管理有序、民主文明的新型社区。坚持和完善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把握方向,促进繁荣,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优先发展教育科技,繁荣文化事业,发展彝族文化产业,为激励全州人民开拓前进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把握正确导向,不断提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牢牢掌握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中心,关注基层,反映民意,重视热点,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成绩、重大改革开放成果和基层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力度,努力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改进对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健全完善新闻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加快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新型媒体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势,不断增强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继续着力打造“诚信**”,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切实把教育群众同服务群众、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以抓基层、抓载体、抓阵地为着力点,以机关、社区、企业、乡村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大力实施科教人才战略,为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办学投资多元制、校长公选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着力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突破高中阶段教育“瓶颈”,扩大适应我州发展要求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规模,协助和支持办好**师范学院,进一步加强州校合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机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坚决落实“人才立州”的决策部署,努力抓好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留住并使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引进紧缺急需人才。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彝族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认真组织实施州委、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艺术表演等宣传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鼓励集体、个人、外资参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开发,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独办独管文化的格局,切实破除束缚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实施好中国禄丰恐龙城、**彝族文化园等民族文化建设重点工程,集中力量打造彝族文化精品,塑造彝族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彝族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多渠道等筹集资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完善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
五、以人为本,激发活力,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发展的日益推进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必须更加注重团结互助,激发活力,奋力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一)致力于团结互助,倡导谅解宽容和理解支持,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团结互助的社会。要增强谅解宽容和理解支持的意识,在全州上下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同志间谅解宽容、邻里间友爱从善、工作上理解支持的良好氛围,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爱民亲民、团结干事、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带动和促进全州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人际环境的形成。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帮助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关注困难群众、下岗职工、城镇低收入者、受灾群众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实际困难。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为劳务输出提供信息引导和管理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抓紧做好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建设工程款、征地补偿金等工作。积极开展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坚决遏制住艾滋病的蔓延。
(二)致力于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改革;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各界人士为彝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坚持抓好扶优扶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优势企业,以及先富群体加快发展的同时,坚持扶贫济困,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和保护搞改革、促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发展活力。
(三)致力于社会公平,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公共设施建设步伐,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构建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高度重视调节收入分配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重视和维护各族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坚持对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的教育。贯彻落实《**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紧紧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目标责任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妥善处理好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建设和新一代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培养教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六、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不断提高处理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
必须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以建设“平安**”为总体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认真落实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稳定。
(一)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完善制度,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约访制度,不断提高重要信访办结率、当事人息诉率和群众满意率。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坚持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置前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上来,及时准确地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各项制度,形成相互配套、有效运转的工作机制,保证领导、部门和属地责任的落实。高度重视处置群体性事件,健全完善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坚决贯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稳妥地化解矛盾。
(二)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健全完善维护稳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机制,全面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维护社会稳定新机制新格局。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切实加大防范和打击“”等邪教组织的力度。健全完善各级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责任,促进工作早安排、矛盾早排查、问题早解决。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八大防范体系”为重点,加快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主、严格执法、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犯罪,加大禁吸戒毒力度,深入开展“无毒社区”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对的“免疫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落实到家庭、学校和全社会。
(三)坚持执政为民,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准确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理解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本领。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和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管理民间事务、调解民间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等方面的作用。建立由党委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社团代表、主流媒体参与的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更好地发挥人民信访、舆论监督、社情民意等渠道的作用,及时了解和准确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不同意见和要求,增强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用改革的精神,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
(一)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实效。切实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理念。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活动,建立和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集体学习制度,努力推进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以树典型、树正气、增强能力本领为目的,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采取岗位锻炼、上挂下派、交流使用、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总揽全局、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好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学习教育,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健全领导干部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推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述学”、“考学”、“评学”制度,积极探索实践领导干部任职政治理论水平资格考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
(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或修改完善行之有效的党委工作制度,重点修改完善州、县(市)党委常委工作规则、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规定,党委学习制度、调研制度、决策制度和落实制度。建立健全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研究制定党委对重大经济问题决策的议事规则,制定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党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探索实践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积极开展代表常任制和提案处理、回复制度试点工作。
(三)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党的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尤其重视把政治坚定、作风民主、清正廉洁,能够思谋和驾驭全局,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岗位上来。继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活力。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切实解决分工重叠问题。不断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逐步推行民主生活会量化考核制度,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抓紧研究建立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认真研究保持各级领导班子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不断激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快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四)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任前公示、票决制等制度,积极探索推进干部工作民主进程的新举措。继续推行民主推荐、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考察干部责任制、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交流回避、定期考核、选派助理等制度。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任期、任职年龄、辞职、差额考察等制度,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探索实践干部差额选拔、公推直选、非领导职务晋升和事业单位负责人聘任等制度。积极研究领导干部职级与职务相结合的干部管理制度,加大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录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力度,建立科学规范、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切实抓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实施好“云岭先锋”工程,围绕“五好五带头”目标,突出抓典型、建阵地、治软散,增强党的意识,发挥先锋作用,树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良好形象。推行从各级党政群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委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党支部书记,落实州委《关于奖励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决定》,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坚持围绕目标,按照“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经费保证机制。重视做好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搞改革、促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拓展“三培养”内涵,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积极实践对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关心、帮助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坚持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紧围绕反腐倡廉“三项”任务,积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不断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建立和完善各种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制度,加大制度防腐力度,努力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和程序,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重点加强对管钱、管物、管人部门和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和滥用;加大对重点工程和专项资金,以及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力度,防止腐败案件的发生;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高度重视查办案件,严惩腐败分子;以纠正和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建立健全从源头上治理“三乱”问题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及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团结奋进,为全面建设彝州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三个代表思想教育活动意见
- 下一篇:能力建设决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