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人才意见
时间:2022-09-22 09:14:00
导语:人民政府人才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区机关各党工委,各部委办局(分局)院、直属单位党组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大“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力度,顺利推进“人才特区”试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的人才观,积极推进“人才特区”试点,加快人才引进和人力资源开发,参与国际和区域间的人才竞争,着力实现人才总量的快速增长和人才素质的优化提高,把高新区(新北区)建设成为人才总量、人才密度、人才结构在**领先、在全省名列前茅的“人才特区”,为高新区(新北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目标任务:
--人才总量大幅增加。到2010年,全区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由现在的5.3万人达到10万人,年均新增8000人左右,专业技术人员由现在的2.4万人达到6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数及专业技术人才数分别达到2000名和1200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和17.5%,努力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强区。
--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努力发挥高新区的体制、机制、产业优势,形成适应、推动全区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人才优势群体。重点组织和引导人才向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向生产和科研教学一线集聚。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分布趋向合理,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趋向合理。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人人争做贡献,人人奋发成才,学习型社会初步形成,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人才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新水平。到2010年,拥有高层次人才(指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级职称)3000人以上,各级领导班子及经营管理者队伍中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数量有较大提高,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环境进一步优化。“党管人才”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符合各类人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逐步优化。
二、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
3、完善引才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制定鼓励支持政策,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引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对从外地引进因流动而辞职的人才,本人要求恢复干部身份的,按程序办理恢复其原有身份;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拔尖人才,可由区人才开发资金给予安家补贴和专项资助;妥善安排引进人才子女的就学问题;做好引进人才和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移工作,引进市外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拔尖人才,其家属子女随调随迁人数不受限制;暂不迁入户口的,可办理特聘工作证,其本人及配偶和与其共同居住的子女享受我市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
4、加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产业载体在人才吸引、使用中的凝聚和标杆作用,努力搭建各类人才的创业、就业平台。一是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增强对高新技术项目的孵化能力,加大对各类创业创新人才的扶持力度,提升其吸纳人才、培育人才和展示人才的载体功能。二是加强软件园、电子产业园、环保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空港产业园等专题园区的建设,加大投入,完善功能,优化服务,使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热土。三是加快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创建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同时抓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运行工作。四是建设好江苏省大学生实习创业**新北区基地,发挥人才孵化器作用,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来区工作、创业。
5、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有为”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建立特聘专家制度,鼓励相关部门面向海内外聘请我区经济发展急需的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冶金、电力热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物流、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专家为特聘专家,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和特殊作用。试行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政府高级雇员、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构筑海外引才网络,运用多种形式到海外招揽人才。
三、加快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6、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加强终身教育规划和协调,研究制定全区人才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增强人才的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终身学习需求。加大继续教育力度,研究制定有关办法。完善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分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健全培训信息网,形成网络化、社会化、自主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区”、“学习型社区”活动,鼓励岗位成才。
7、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在发挥区委党校和行政学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服务于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依托高等院校建立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借助省内外知名高校的教育优势,鼓励和支持已经具有大学文化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参加学历教育的人员,所在单位应给予支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多渠道培训干部,利用多种渠道,每年有针对性地选送一些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拔尖人才赴国(境)外进行培训或研修;举办形式多样的论坛、讲座活动,邀请国内外科技界、教育界、经济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国内知名企业家、领导干部来区讲学,逐步形成受训对象广、主讲人员精、培训成本低、教育效果好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同时,要注重在实践锻炼中培养人才,让优秀人才在实践中提高本领,增长才干。
8、强化优秀人才培养。组织实施“510”工程以及配合省市人才工作部门抓好省“333”工程、市“831”工程等人才培养工程的组织实施。制定出台《高新区(新北区)“510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实施高新区(新北区)人才培养“510”工程,每两年一期,选拔党政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乡土人才五支人才队伍中的优秀人才各10名,促进各类人才加快成长,优秀人才不断涌现,高层次人才不断聚集的良好局面。
四、建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9、建立人才公平竞争机制。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保证市场运作过程中人才竞争的公正性、开放性,确立机会平等的用人关系,消除各类歧视性的用人条件和规定,保证各类人才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分配权利的平等,并促进用人单位在组织内部建立科学化的人才选拔、考核、奖惩、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保证人才的公平竞争。在区机关事业单位,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继续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度,坚持领导干部任期制和聘任制,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双聘制”,即机关单位实行职务聘任制、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招商人才队伍,并实行特殊的激励政策。
10、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体制。鼓励企业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办法。对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实行薪金收入与年度工作目标和业绩挂钩,股份制企业可试行期权制。对在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可实行技术入股和协议工资制度。
11、鼓励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在不侵害本单位经济技术权益的前提下,离职或兼职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兼职兼薪。
12、实施人才奖励政策。发挥政府奖励的示范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人才奖励。设立杰出创新人才奖,对在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创新人才给予奖励。
13、抓好人才二次开发工作。注意抓好以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为重点的人才二次开发工作,通过多种方式继续发挥老专家在科学研究、技术咨询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方面的特殊作用。
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4、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健全人才市场制度建设,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形成人才市场良性发展的制度基础,塑造诚信的人才市场。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形成集人事咨询、人才交流、人事、社会保险于一体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市场的供求导向机制,定期人才需求目录,建立科学权威的人才测试评估体系。提高人才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快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网上人才公共服务系统,发挥网上人才市场对传统人才市场的提升和促进作用,使人才市场向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理和管理水平,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无障碍服务、一站式服务。
15、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重视发挥专家作用,积极推行社会论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科技服务专家团的建设,发挥专家在技术攻关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区领导与高层次人才结对联系制度,搭建高层次人才与区领导直接沟通的桥梁,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智囊参谋作用和区领导在人才工作上的示范带动效应。
16、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环境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社会氛围。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高新区人才网、高新区报、高新区党建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宣传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我区的人才工作政策、优秀人才事迹和人才工作先进经验,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倡导敢闯敢试、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大力营造现代都市文化氛围,努力建设最富有人文关怀、最适宜人才居住的城区。
17、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加强生活环境的营造,建设适合于人才居住、创业、创新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让人才能够安居乐业。合理规划和建设教、科、文、卫、体综合设施和生活后援设施,使人才安居乐业、身心健康。加强社会治安和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保护人才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18、积极构建全区人才工作新格局。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形成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成立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人才工作组织网络和日常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各镇、街道和区各有关单位每年年底必须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书面报告人才工作情况,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全区人才工作的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作专题汇报。
19、努力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做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工作研究,推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与规范化。加强对人才工作者的培训,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工作者团队。积极开展人才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建设好高新区人才网,拓宽信息交流渠道。
20、健全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观念,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建立区人才开发资金,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开发资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人才评价、人才奖励及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
21、加强对人才工作的考核。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把人才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 上一篇:510人才培养工程规定
- 下一篇:人才开发资金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