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实施意见
时间:2022-09-17 04:55:00
导语:加强人才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合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意见》精神,结合合川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意义,明确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任务,强调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重庆市委、市政府也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做出了统一部署。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市的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目前全市人才队伍的总量达到4.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2%,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但是,我市人才工作中的一些观念性、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尚未消除,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优、分布不均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离上级要求及合川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富民强市,人才先行。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全市人才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按照中央和重庆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合川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紧紧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人才评价、选用、激励和保障四大机制,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涵盖高级技工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离退休人才的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人才工作的协调发展,构建渝西经济走廊人才聚集高地,为加快推进富民兴市,建设国内大城市、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合川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我市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市各类人才总量以每年不低于6%的增长速度实现较大幅度增加,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年龄、学历、专业结构以及在产业、区域、城乡的分布趋于合理。到2007年,全市各类人才总数由现在的4.8万人增加到6.3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2.9万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万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350人;管理人才达到1.7万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8万人,技工人才达到1.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0.5万人;中级以上职称达到0.5万人。到2010年,各类人才总数达到7.7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4万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到2.2万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600人;管理人才达到2万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3万人,技工人才达到1.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0.9万人;中级以上职称达到1万人。
二、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紧紧抓住培养基础环节,大力提高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努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一)加强教育培训。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以“校地联合办学”为主要模式,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校地联合培养、委托培养力度,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高等院校深造,鼓励和支持市科技拔尖人才、高级青年专技人才培养对象和机关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建立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专项奖学金制度,为高层次人才和稀缺人才培训提供经费保障。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努力造就“学习型人才”。坚持政治理论培训与专业知识培训、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市内培训与市外培训相结合,增强人才培训的综合效果。
(二)注重实践锻炼。根据不同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人才个体的专业、特长、潜能,采取多种锻炼方式,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每年选送10名以上市管干部到重庆市级部门挂职锻炼;每年选派10名以上市管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每年选派300名以上市级部门和镇街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街、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挂职锻炼。积极为市属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投身实践提供服务。通过抽调各类人才参加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为各类人才提供锻炼机会。
三、广纳群贤,加大人才吸引工作力度
吸引人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不断优化引人政策,拓宽引人渠道,积极吸引适应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重点引进一批能够带动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承担重点项目建设、引导重点学科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一)优化引人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关于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外来人才工作证实施办法》、《鼓励外来高级人才创业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等人才引进配套制度,健全《人才流动管理办法》等关于人才流动的相关管理办法,简化人才流动程序,开辟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完善“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来去自由”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二)拓宽引人渠道。采取“项目引才”、“以校招才”、“以商揽才”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通过项目合作、重点项目分项承包、技术招标、兼职、有偿咨询、参与技术诊断和设计、考察讲学、学术休假、担任业务顾问等形式,鼓励市外优秀人才积极为我市服务。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组建科研机构的形式,广泛吸引外来人才。大力引进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地方重点优势企业,为引进人才搭建良好的创业和发展平台。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组团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人才聚集地引进人才。采取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的方式,引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合川籍市外人才信息库,为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引导合川籍市外人才为家乡建设服务。
(三)突出引才重点。大力引进国家和重庆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级职称以及获得重庆市级以上科技发明成果奖项的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建筑规划、外经外贸、工业、旅游等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工人才。
四、深化干部人事体制改革,发挥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用好人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实现人才效能最大化。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逐步建立起以能力和业绩作为评价人才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党政人才的评价要重在群众认可。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政人才的岗位职责规范,完善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制度,改进考核办法,提高党政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积极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测评标准,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实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持证上岗。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进一步深化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加快执业资格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资格考试与同行评审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
(二)完善人才选用机制。深入推进党政干部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面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任免票决制,推行优秀年轻干部预用制、考察干部认证制和考察干部责任追究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辞职等实施办法,加快建立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具体标准,畅通党政干部“能上能下”渠道。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管理、公开招聘、未聘人员安置等配套政策,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逐步建立以聘用制为基本特征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行业灵活参与、符合各类事业单位实际的选人、用人制度。实行专业职务评聘分开、竞聘上岗、废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积极探索各行业、协会为各类人才服务的新形式。
(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符合用人单位实际的收入分配制度。对党政机关的特殊专门人才,实行特殊的工资、津贴政策。改革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引导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探索定岗定薪、绩效工资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开展“优秀企业家”、“振兴合川奖”、“合川市科技拔尖人才”、“合川市杰出技术能手”、“合川市杰出农村实用人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奖”等评选活动,对有突出的贡献的优秀人才实行重奖。
(四)落实人才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各级各类人才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和社会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加大人才保障监察力度,保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加快福利制度改革,将人才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纳入收入分配之中,逐步探索福利货币化,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待遇。
(五)疏通跨行业、跨所有制人才流动渠道。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成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维权中心,建立各类人才储备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库,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加大从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机构中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力度;积极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在合川市内离岗、辞职领办、创办工业企业,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企业工作,为企业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或承包企业;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
五、坚持人才队伍整体开发,推进人才工作的协调发展
坚持人才队伍的整体开发,建立全市人才资源开发宏观调控体系,坚持分类指导,不断扩大人才工作的覆盖面,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突出重点抓好党政干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正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核心,抓好高层次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他们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以优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重点对象,抓好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发展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企业,组织参与市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培养企业家的职业化水平,提高他们的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市级科技拔尖人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为重点对象,抓好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拔培养计划,认真实施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培养选拔工作等重庆市人才选拔培养计划,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不断提高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企业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方式发掘一批技工人才,通过组建行会、技术合作会等组织,加强技术工人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在合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现代企业人才培训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强化企业岗位培训,鼓励和支持企业发挥高级技能人才开发和培训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发展专业技能协会,集聚和培训高技能人才。完善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技术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开展企业与高级技术工人双选会,建立起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加强农村科学种植、养殖和民间工匠、艺人等人才建设。实施“市镇村人才工程”,培养选拔“土专家”、“田秀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依托行政干部学校、农广校、职业中学等培训机构,积极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和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建立统一的城乡人才市场,挖掘农村实用人才潜力。开展智力支农活动,组织涉农方面的专家、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技术攻关,提供技术咨询与信息服务活动。实行农科教相结合,鼓励校、镇(村)联姻,通过联办科技示范基地,促进高等院校、职业中学与镇、村之间在人才、科技方面的合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人才投身农村,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创办农业技术和农产品销售中介组织,逐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程度。
(四)充分发挥离退休人才队伍作用。以市委离退休干部党校为主阵地,加强对离退休干部的教育培训,保持离退休人才的先进性。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离退休人才制度,关心离退休人才的生活,为离退休人才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条件。鼓励离退休人才提出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引导离退休人才关心下一代。
(五)加强青年人才、党外人才、妇女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每年公开推选一次年轻后备人才,建立年轻后备人才库;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青年人才的实践锻炼,让青年人才到关键岗位、中心工作中接受锻炼。建立和完善党外人才、妇女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制度,扩大党外人才、妇女人才的来源,加大培养和开发力度,拓宽培训渠道,逐步提高这些人才在人才队伍中的比例,改善人才队伍的结构。
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一)形成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坚持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市委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建立人才投入机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对人才投入的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合川市人才工作基金,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工作。市财政要在预算中安排必要的人才工作资金;要运用政策措施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鼓励中介机构参与人才开发,鼓励人才本人自费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三)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工作统筹安排。各级党组织在研究部署党的建设工作时,要同时部署人才工作任务;在督查和总结党的建设工作时,要一并考虑人才工作内容。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作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本单位的人才负总责,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切实推动我市人才强市战略。
- 上一篇:党员电化教育制度1
- 下一篇:选拔管理暂行办法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