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发展意见

时间:2022-09-16 09:13:00

导语:农村卫生发展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卫生发展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区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皖政〔2007〕77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卫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保障全区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根本。坚持预防为主,实行政府主导,加大投入,逐步建立适应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民医疗保障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医疗卫生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11年,在全区农村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卫生人才支撑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主要目标是:

1、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合格的卫生室。建立基础设施齐全,人员队伍合理,管理制度健全,具备一定服务能力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建立农村医疗初级保障体系。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2008年全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人才支撑体系。一是促进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学习与进修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通过大力推进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建立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和培训制度,逐步建立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4、建立初步完善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危害农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以乡镇为单位的国家计划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0%以上,农村儿童和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89%以上,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4‰以下。

5、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区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

二、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三)发挥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整体功能。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确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是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中心,承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卫生服务、基层人员的培训及业务指导职责;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中医、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任务,负责村级卫生组织的技术指导和村医的培训等;村卫生室主要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转诊服务以及一般康复等工作。

(四)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分级管理,以区、乡、村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实施好省、市民生工程项目,5年内建设2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1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分年度任务为:2007年建成1所乡镇卫生院;2008年建成1所乡镇卫生院、3个村卫生室;2009年建成4个村卫生室;2010建成4个村卫生室;2011年建成4个村卫生室。

(五)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疗服务中的优势作用。加强农村中医药事业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5年内为每1所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提高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鼓励农村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兼学中医并应用中医药诊疗技术为农民服务。

三、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2008年全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1、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建设与能力建设。区人民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建立管理机构,配备必要人员,包括方案制定等运行机制的建设。为2008年全面启动做好充分准备。区财政保证经办机构必要的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

2、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的满足参合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一是辖区内建立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统一门槛费,即二级甲等定点医疗机构门槛费不超过300元、乡镇卫生院门槛费不超过100元;二是参合农民可在市辖区内自由选择住居地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医疗费用可回到所在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按住院补偿标准给予补偿;三是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适当提高法定传染病医疗费补偿比率和降低法定传染病补偿门槛费;四是加强全区合作医疗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区乡二级统一的信息网络化管理平台。

(七)积极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医疗救助资金首先资助农村五保户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参合资金;对农村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可视财力状况和筹资规模,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部分或全部参合资金。对符合农村医疗救助的大病患者,在按规定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由区民政部门再给予一次性定额医疗救助。对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助与艾滋病病人生活救助,按省、市民生工程有关规定,实行医疗费用或生活费用部分救助。

四、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八)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全面普及农村在岗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鼓励已经取得执业资格的农村在岗卫生人员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参加各类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和自学考试,以及各类高等院校举办的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专业学历教育。组织实施中央财政补助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轮训乡村卫生机构技术人员。

(九)完善乡镇卫生院“六位一体”功能。按照“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工作目标,逐步解决全区农村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技术水平落后问题,完善乡镇卫生院的“六位一体”的功能,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抓好公开招募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十)提高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待遇。通过调整区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安排等途径,初步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待遇,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从2008年起,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编制内在职人员工资的财政差额补助标准,具体办法根据省内有关文件另行制定。从2008年起,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乡村医生(每建制村1人),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资金来源,省财政补助每人50元,区财政补助每人50元,纳入财政预算。

五、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工作

(十一)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区级财政根据当地服务人口、公共卫生服务量以及乡镇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和管理办法,对开展一类疫苗免疫预防接种、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控制处理、妇幼保健和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予以保障、经费保障范围应包括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资报酬、工资经费、专业队伍培训和劳务补助等。

(十二)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一步强化区、乡、村基层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功能。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提高处理农村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救灾防病的能力,突出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危害农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做好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工作。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改变不良习惯,逐步开展农村地区以肿瘤防治为重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十三)着力推进妇幼保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和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完善农村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产科建设和人员培训。积极创建“爱婴医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改善服务环境,为农村产妇提供舒适安全的分娩条件。认真实施“降消”项目,切实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十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村容整洁”,加大以农村改水改厕和改善居住环境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的工作力度,逐步提高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促进文明村镇建设。继续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改革完善农村卫生机构管理体制

(十五)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上划后的各项管理工作。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院长实行公开选拔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机制、权责明确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奖惩分明依法管理的监管机制,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

(十六)全面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逐步加强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功能,引导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进行联合经营,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协调。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在业务、行政、药品、财务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并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指导。村卫生室要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对纳入省民生工程建设的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建设和管理。到2010年全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80%以上,形成防、保、医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设施标准、管理规范、服务良好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六、依法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管理

(十七)强化农村卫生监管。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卫生全行业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强化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和卫生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管理和监督。重点加强对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它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违法行为。

七、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

(十八)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农村卫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经常研究农村卫生工作,解决农村卫生工作问题。要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少本地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对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发展改革、财政、教育、民政、人事、农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全区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