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教育意见

时间:2022-09-05 06:48:00

导语:农村党员教育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党员教育意见

各乡、镇党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农村劳务输出人员不断增加,农村党员在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为切实加强对我县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更好地发挥农村流动党员建设富裕和谐新**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管理范围

农村流动党员是指:离开本支部所在地,到外县市从事务工、经商、学习等活动的我县农村党员;外地来我县从事务工、经商、学习等活动的党员。

二、指导思想和管理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从党员流动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力提高农村流动党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党性觉悟,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和党员流动的状况,进行跟踪联系,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思想、现实表现等情况,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坚持以流出地党组织为主管理,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要密切配合,做好有关衔接工作,形成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新机制,通过加强管理,增强教育效果,体现党组织温暖,在服务中加强教育、管理。

三、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和组织生活

党员外出地点相对固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本人要求,外出所在地党组织同意接收,可将其组织关系转出。党员参加其所在就业单位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党员外出无固定地点,时间6个月以上,暂无法接转组织关系的,基层党委应向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时间在3-6个月的,应开具党员证明信。对于流入我县的外地党员,由所在地党委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和教育管理工作。对固定在本地工作的外来党员,组织关系尚未转入的,社区或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劝其尽快接转组织关系。

四、流动党员管理

对农村外出流动党员要登记建档。凡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党员,外出前应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内容包括:外出目的地、外出时间、外出事由、联系方式等。党支部对外出党员要提出要求,开展一次谈心活动,并将外出党员的相关情况登记存档,建立台帐。外出党员对具体外出地点、联系方式等暂不能确定的,应在外出一个月之内将相关情况报告党支部。基层党支部每季度向乡镇党委报告一次流动党员情况,基层党委对所属支部的党员外出情况,要及时汇总,分类建档。

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组织党员参加“”等组织活动。在流动党员较少,暂不具备成立党组织的地方,主动帮助流动党员与当地党组织联系,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所在地党组织活动。各基层党组织要抓住春节等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及时开展党员冬(春)训或集中培训,并与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活动;离乡前,要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教育,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加强教育管理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各项要求。

组织流动党员按时参加民主评议:(1)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回原所在地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并填写民主评议登记表,支部签署意见后存入本人档案。转移了组织关系及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回原所在地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的,应填写民主评议登记表及由其所在就业单位党组织签署评鉴意见,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寄回本人自评材料,进行评议后,一并存入档案。(2)党组织可通过征求流动党员所在地党组织意见,听取流动党员思想、工作情况汇报,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方式,了解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3)在民主评议党员过程中,严格执行评议和处置标准,客观公正评定格次,对外出不向党组织报告、不参加组织活动、不与党组织取得联系、民主评议差的流动党员,要按规定做出处置。

五、重视做好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

流出地党组织要全面了解、认真分析本地流动人员的情况,从中发现和掌握一批积极分子。要指定1-2名党员负责联系、引导、教育,通过培养考察将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对发展对象实行“双向培养”,由发展对象的原所在地党组织与工作地党组织对其进行双向共同培养。两地党组织中,确定一方党组织作为培养考察的主体,另一方共同参与培养考察。每个发展对象都要由培养考察的主体党组织确定两名培养联系人或入党介绍人。发展培养对象要双向参加组织生活,双向接受组织定期培养。在进入预备期、预备期满转正等环节实行双向公示、双向政审、双向谈话考察。

按规定及时办理流动预备党员的转正手续。预备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期间,如预备期满,应向流出地党支部提出转正申请,由流出地党支部通过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的记载内容及其他途径,认真了解和考察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再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转正手续。

加强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工作。每年初,流动党员应向党组织如实申报上年度的实际收入,党组织根据党员收入情况,确定交纳党费基数,按照比例核定月交纳党费数。交纳党费确有困难的,每月交纳党费2角。党费原则上应逐月交纳,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个月(可邮寄、托人代交)。流动党员要主动、及时足额缴纳党费。对不按照规定缴纳党费的党员,所在党组织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缴纳党费的,按党内有关规定处理。

六、流动党员教育

加强对流动党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知识教育。同时,要结合流动党员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与他们从业密切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

对流动党员较集中,已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的,由流动党员党组织负责教育;对已接转组织关系,编入当地党组织的,由当地党组织负责教育;对未接转组织关系,活动地点相对固定,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的,委托当地党组织进行教育;对无固定地点,活动分散的党员,由原所在地党组织进行教育。

根据流动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坚持“双带”(回家带信息、出门带工友)的原则,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采取定期寄发学习资料,发信函、电话联系等方式,加强对流动党员党的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等教育。在流动党员集中返回时,要抓住时机开展集中培训、党员座谈会等活动。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等现代手段的作用,提高教育效果。

七、流动党员作用发挥

切实把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好、发挥好。引导他们做执行政策的带头人、守法经营的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的带头人、遵守社会公德的带头人,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开展“双带”活动,流动党员要把外面致富信息带回来,把家乡富余劳动力带出去,带领和帮助群众共同致富;开展“五个一”活动,鼓励流动党员为家乡群众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帮扶一户贫困户、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创办一个项目、引进一项技术,做到“致富不忘家乡、携手共同致富”。

鼓励流动党员中发展经济的能人回村任职。支持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学习新技术、回乡兴办项目,积极鼓励他们参加本村“两委会”的换届选举。

八、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高度重视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各级领导要重视抓好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主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长抓不懈的流动党员动态教育管理工作机制。要采取多种途径,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要的工作经费。要充分发挥乡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的各项职能,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要认真做好党员流入、流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各乡镇党委每季度要向县委组织部报送一次相关信息。县委组织部将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年度党建工作考评和“三级联创”考核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善于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不断促进我县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