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
时间:2022-08-12 04:46:00
导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22万吨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
一、加快构筑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涉农项目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大棚、栏圈等生产用地视为农业用地(但不得改作他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用水、用电实行价格优惠;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聚信担保公司的作用,加大为中小企业融资力度,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组织龙头企业参与国内各种贸易、展销和商贸洽谈活动,县财政适当补贴费用。以培植省级龙头企业为重点,力争1家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1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1家企业成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
(二)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和精深加工转化。强化龙头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引导扶持龙头企业争创州级、省级知名品牌。加大农业“三品”申报力度,落实省州关于“三品”认证的奖励政策。*年申报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1个。加大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努力开发三里香米、*魔芋、三里泡菜、景阳核桃、景阳鸡、马坡茶、花坪桃片糕、关口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力争全年新注册10个农产品商标。
(三)建设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对全县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完成《*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规划》。加快烟叶、畜牧、林果、魔芋、药材、蔬菜六大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建立起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和板块基地。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特色农产品都要制定相应的地方生产标准,每个乡镇要建5个以上标准化生产示范村。
二、着力改善现代农业发展条件
(四)加强农田水利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完成高坪灌区工程,启动长梁灌区工程,完成平阳二号水库、渡浪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阴坡河、红珠河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严格行使政府强制性工程质量监督职能,加强对全县在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督。解决13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强化防汛风险隐患排查,确保全县水库、在建水电工程、山洪灾害点、中小河流安全渡汛。
(五)抓好烟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384万元,修建水池123口,总容积6万立方米,铺设管网200千米,修建排洪沟渠7.6千米,新建密集烤房30栋,建标准晾房7941间。投资150万元扩建一个标准化烟草收购站。
(六)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建设高坪至巫山邓家公路30公里,高燎至红土公路15公里,高速公路连接线23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20公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30公里。建好3个五级站,建设一批侯车棚、招呼站。完成209、318国道大中修工程,干线好路率达90%,干支平均好路率达80%。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加大农村公路重要危险路段安保工程建设力度。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高度重视建后后续管理养护工作,强化受益农户的养护意识,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制,落实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乡道、村道进行日常养护,要形成制度和村规民约。
(七)建立维护农业安全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机构,理顺关系。抓好以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预测和检疫工作,完善疫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畜牧防疫经费,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落实重大疫情扑杀畜禽资金补贴政策。加强植物检疫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高天气预测预报水平。探索建立“政府补助、企业资助、农户自愿参与”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完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加强防汛抗旱物资、资金、技术储备检查,落实好抗灾救灾措施,力争在灾害发生时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八)推进农业机械化。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重点推广机耕、机防、机收和烟叶、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加工新技术、新机械。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争取和落实力度,激发农民的购机热情。培植农机大户,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九)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培育森林资源,夯实林业产业基础,认真实施天保工程,积极争取退耕还林计划,提高生态安全水平。完成人工造林4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2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加强森林管护,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3‰以内,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90%以上。杜绝重大森林火灾及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杜绝重大植物疫情发生,案件查处率达100%。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积极发展森林生态循环种养业,大力发展生物质新材料、生物质能源、森林生物制药、森林食品、生态旅游等新型产业。培植以森林食品、林果加工、林业副产品开发为主的林业企业。
三、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体系。调动县级农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乡镇服务中心农业技术人才的业务素质,驻村公务员和村主职干部要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一个乡镇每年要培植3—5名科技大户。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切实抓好“一站、一栏、一员”科普阵地建设工作,搞好魔芋软腐病防治、油菜免耕稀植、食用菌栽培、轻简栽培、病虫综防、水果优质高产、平衡施肥、机耕机收等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发展规模养殖,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大力推广“猪+沼+X”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抓好畜禽品种改良、饲料供给、动物防疫等基础性工作,县财政安排一定资金对新达标的生猪人工授精站实行以奖代补,力争优质二元母猪比例达到65%,三元杂交率达到60%,出栏比例达到60%以上,抓好景阳鸡地方品种保护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十一)提高农业科技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在岗培训,有计划地选派农业科技人员到大专院校进行知识和技能更新培训,县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县政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认定并命名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专家,分产业、品种成立相应的农业科学技术专家组。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奖,每5年对推广农业技术有重大影响、取得重大成果的给予奖励。
(十二)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继续发挥电信信息化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抓好电信“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加快移动基站、电信网络建设步伐,提高通讯网络覆盖率。积极协助电信部门维护通信公益设施畅通,保障通信安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通“三农热线服务”,抓好农村信息化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系统。
四、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十三)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宣传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巩固规范原有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各乡镇至少要新发展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成为农村专业合作社试点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十四)加快建设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改造或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辐射广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做好红岩寺魔芋产品交易市场的前期工作,在城区内新建一个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营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向超市、农贸市场配送农产品。
(十五)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宣传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重点地区、品种、环节和企业,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创造条件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以州级检测为中心,以县检测为基础,以企业自检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大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探索建立农资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和质量保障赔偿机制。
五、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
(十六)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以实施阳光工程、技能就业计划、雨露计划为重点,加大农民职业培训力度,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000人。发挥教育、科技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农民转移培训中的作用,努力扩大培训覆盖面。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支持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加强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开展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务协作,举办农民工现场招聘活动,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培植1-2个劳务品牌,提高劳动力就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好农民工就业的公共服务工作,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险等问题,切实维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六、强力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十七)加快农村能源建设。从世行贷款、国债、财政扶贫等渠道筹资,按照“一池三改”标准建设13000口沼气池。按照沼气池入户率80%以上、“一池三改”100%、沼气池使用率100%的要求,建成全州生态家园建设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选择1至2个村重点抓好“猪-沼-果-菜”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技术运用,按照沼气池入户率90%以上,“一池三改”100%,沼气池使用率100%的要求,建成12个“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示范村。完善农村沼气池物业管理体系,建立适合农民需要的沼气池后续管理服务机制。县政府对建成全州生态家园建设示范乡镇的奖励10万元,对达标的村,县政府给予每村5000元的奖励。
(十八)坚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实行“一名县领导带一个部门,组建一个专班,包一个村扶贫”的帮扶制度。全面完成*年实施的20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任务。继续通过资金捆绑的方式用于*年新启动的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完成扶贫搬迁任务438户、1752人。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600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5%以上。力争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解决0.5万赤贫人口的温饱问题和0.8万人低收入人口的基本脱贫问题。
(十九)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行“一名县领导带一个部门,组建一个专班,包一个村建设”的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年启动的12个和今年新启动的1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采取资金捆绑、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投入方式,建设项目明确到村,建设资金封闭运行,严格监督,跟踪绩效考核,按进度分段拨付。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集中整治和生态庭园建设为重点。要坚决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遵循规律,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规划为指导,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劳民伤财,坚持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自主投入新农村建设。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各部门要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抓好落实,继续从县直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派驻到村一定几年不变,保持相对稳定,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七、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二十)巩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和“校财局管”模式,认真落实国家一系列的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和新农村卫生新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期工程。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和充实教师队伍。认真做好“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注重农村学前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二十一)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推进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维护正常的生育秩序。切实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合作医疗运行管理。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力争全县参合率达到80%。切实加强地方病、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0/10万以下,住院分娩率达到80%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20‰以下,孕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95%以上。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发生。
(二十二)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抓好乡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创新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形式。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部分村配置体育器材设备。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工作力度,解决边远贫困村收看(听)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对已通有线广播电视的乡镇、村,要落实好网络维护资金。
(二十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巩固“福星工程”成果,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水平。妥善解决好孤儿生活、就医、上学等问题。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安排的民政救助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特困人口救助。扩大对五保户、农村特困户、特困优抚对象中患重大疾病人员的医疗救助面,提高救助标准。管好用好福利彩票留成公益金,按一定比例用于开展农村特困户大病救助。争取省专项投入,加快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灾害应急救援系统。
八、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二十四)认真落实农业支持补贴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不能用于抵扣“一事一议”、不能用于抵债、不能挪作他用。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集并为农业综合补贴,用“一折通”一次性发放到农户,使补贴政策的落实更加直接、便民和及时。
(二十五)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认真研究中央、省、州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投资方向,围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优质农产品加工等积极争取项目。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存量适当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县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增加,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沼气池、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运用贴息、补助等综合政策措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培植龙头企业。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九、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动力
(二十六)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做好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的后续工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围绕解决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抛荒问题,探索土地流转经验,办好土地流转示范样榜。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积累土地仲裁机构建设经验。
(二十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落实省州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一系列重大政策,巩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保障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深化公益性服务组织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严格管理,强化考核,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建立起“以钱养事”的长效机制。认真组织落实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所有公益性服务项目经费由财政直达服务组织。
(二十八)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继续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层层签订《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责任状》。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做好村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和投工投劳的引导和规范工作,严禁超标准、超范围进行筹资筹劳。
(二十九)加强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对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进行全面审计和清查,确保村级财务运转正常、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锁定村级债务并积极化解,杜绝乡村两级举债搞建设,认真落实村账站管制度,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要足额到位,不准挪用和挤占。不断强化村务公开的实效性。全县乡镇100%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
(三十)深化农业“小三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业“小三场”的改革。稳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十、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三十一)坚持党管农村原则。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乡镇党委要明确一名领导分管“三农”工作。同时,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十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认真组织开展好“弘扬八种风气、创学习型机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继续从县直机关抽调干部组成农村扶贫工作组和新农村建设指导组。工作队进乡驻村,包村扶贫,乡镇也要落实好“公务员驻村责任制”。实行“联责、联评、联考”。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以及青年、妇女组织的重要作用。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认真做好村干部报考公务员工作,加快建立基层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和选拔任用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十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建立“产业*、文化*、活力*、和谐*”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促进全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上一篇:关于县委中心组年度理论学习安排的意见
- 下一篇:关于县宣传思想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