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省价格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7-28 05:52:00
导语:上半年我省价格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保持增长,整个经济基本面比较好。目前,我省价格总体水平仍处于高位,但总体走势趋于稳定,未出现全面的、持续的、大幅的价格上涨。具体来看,我省上半年价格运行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看,呈现出“先涨后降”的趋势。上半年,我省CPI指数分别为:1月份上涨6.8%,2月份上涨8.9%,3月份上涨8.8%,4月份上涨8.4%,5月份上涨8.0%,6月份上涨7.2%。CPI指数2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2月份CPI指数最高,主要是食品价格明显上涨,加上我省去年价格上涨翘尾影响较大;另外,我省是全国五个受冰冻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94亿元,尤其是农业生产受灾损失严重。3月份以来,随着翘尾影响弱化以及灾后生产的开展,我省价格指数呈逐渐下降趋势。1-6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累计上涨8.0%,比一季度降低0.2%。
二是从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情况来看,呈现出“六涨二降”的态势。上半年,传统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中,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持续上涨,就1-5月份而言,分别上涨19.8%、8.5%、3.3%,2.3%、2.0%、0.6%;下降的是衣着、交通和通信,降幅分别为5.9%和0.9%。
三是从列入价格干预范围的具体品种来看,价格涨跌幅呈现出“十九八七六五”的格局。按照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今年1月19日我省正式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将粮、油等6种商品纳入干预范围。6月份与1月份相比:散装菜籽油价格(全省零售均价,元/500克,下同)为7.10元,涨幅约为10%;牛奶为每盒2.57元,涨幅约为9%;鸡蛋价格为3.90元,跌幅略为8%;统装猪肉价格为12.21元,跌幅约为7%;早籼米价格为1.42元,涨幅约为6%;居民瓶装液化气价格为每瓶107元,涨幅约为5%。
四是从生产资料价格来看,呈现出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双上涨的走势。第一,农资价格涨幅较大。6月份,国产碳酸氢铵、尿素、氯化钾、三元复合肥价格全省零售均价每公斤分别为0.83元、2.44元、3.46元、3.26元,与1月份相比分别上涨36.63%、21.32%、45.41%、40.73%,与去年同比分别上涨45.00%、30.98%、69.77%、74.04%。另外,农膜、农药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第二,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以钢材价格为例,钢材市场各主要品种价格在经过2月份到3月上旬的上涨之后,4月中下旬又继续加速上扬。5至6月保持平稳运行。截至目前,钢材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了35.7%,比年初上涨了21.8%。4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与上月同比略涨1.15%,与去年同比上涨18.12%。
二、原因分析
我省价格水平之所以能保持总体平稳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价格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价格问题。省发改委针对价格运行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应对价格波动。严格控制政府调定价项目的出台,千方百计控制价格过快上涨。二是价格干预效果显现。自我省启动价格干预措施以来,其实施效果已充分显现。列入干预范围的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油、猪肉、乳品、液化气价格均保持平稳运行,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三是宏观调控措施有力。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加大粮食直补力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农资价格等一系列支农强农政策。全省每亩水稻补贴标准增加到40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由上年每百斤70元提高到77元,中晚籼稻由72元提高到79元,有力地稳定了粮食价格。面对冰冻灾害,省政府对全省城市低保对象实行液化气价格临时补贴,开通所有“绿色通道”。为稳定食用油价格,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稳定物价保障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并派出督查组,对全省贯彻落实通知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围绕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急需的救灾物资,省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采取各项措施,稳定市场价格。四是价格监管及时到位。加强了市场价格监管,严格控制了教育、医疗、涉农等群众最为关心的商品涨价政策的出台,严厉打击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围绕冰冻灾害、价格干预、地震灾害,省价格监测中心严密监视价格变动情况,坚持每日市场巡查,对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实行一日一报。针对成品油价格上调,省价格监测中心迅速反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撰写报告,加强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有效地稳定了民心。
三、需要密切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今年1-6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8%。近年来,多数时期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明显高于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积累了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近期货币政策导向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已数次提高贷款利率,资金成本呈上升趋势;节约能源资源以及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使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此外,多种因素使得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也较快上升。在国际市场,随着石油、谷物等重要商品的价格急速上涨,不仅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通货膨胀,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为越来越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所困扰,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是金融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今年上半年,尽管贸易顺差增长放缓,但大量外汇资金和热钱却在加速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中美利差是热钱流入规模急剧扩大的直接原因。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所释放出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而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流出监管难度的增大以及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波动,都要求充分重视金融风险的问题。
三是煤电油运的供应保障工作难度加大。今年以来国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煤电油运供应关系趋于紧张的状况。某些重要产品和部分地区的紧张状况较为严重,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这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抑制物价上涨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是影响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增多。由于中央采取了促进农业生产的有力政策措施,2004年我国农业增长速度达到6.3%,扭转了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粮食产量下降、农业增长缓慢的局面,进而取得粮食连续4年增产的成绩。但近年来农业增长速度持续减缓,特别是今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快上涨,保持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几点建议
如何在保持经济在较长时间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范围内,建议:
一是要紧紧围绕中央的宏观政策开展物价工作。牢牢抓住宏观,突出预见性。既要注意避免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和经济发展自然减速基础上的紧缩调控过度,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快;又要注意最近成品油电价上调后带来的连锁反应,切实运用好政策宣传、监测分析、监督检查、价格干预等组合拳,把价格监管工作落实到位,使物价水平处于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二是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物价工作。紧紧抓住重点,突出针对性。按照中央提出的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的步伐。抓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供应,加大对农业的各项补贴,保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积极推广新技术,鼓励和支持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抓重大项目建设,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保驾护航,为承接更多的引资项目提供内在的强劲的支撑力量;抓煤电油运、加强对紧缺方面的调动的同时,要把“改价格”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不久前进行的成品油和电价的调整,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应该继续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要求。三是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做好物价工作。突出稳价格、安民心、保改革、促发展四个重点,管好市场价格、民生价格。当前,要密切关注股市、楼市资金流向,防止资产价格出现大起大落及大量热钱出现集中转移。面对国际国内金融环境的复杂形势,进一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监管,促进省内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确保金融安全。
- 上一篇:关于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的暂行规定
-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