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理规划方案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7-25 03:39:00
导语:对治理规划方案的几点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因*下游河道断流长达30年之久引发的严重生态灾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新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为世人所瞩目。*年5月至*年11月,启动博斯腾湖向*干流下游应急性输水,使干渴了30年的下游植被初现生机。*年6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了《*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并且正在抓紧实施,为塔里木盆地的生态恢复,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当我们在高兴之余,仔细研读了《*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后,认为,该《规划》方案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现就有关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一、塔里木盆地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总体看,塔里木盆地因受到周边山区丰富的冰雪融水和降水不断的补给,加之地广人稀,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在全国各省区中分别高居第3位和第14位,应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在近几十年间,盆地水资源补给量在年度之间变化不大。
那么,为何荒漠化还在继续发展呢?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按盆地的总面积平均,水资源是极少的,极端干旱的环境是整个盆地生态环境的自然背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二是人为因素:即垦荒规模和整体经济规模过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在上述原因中,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其背景,以人为因素居主导地位。
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是:
1、河流上、下游之间水资源分配、调度不合理,本应流入下游的水源被上、中游层层拦截,使上、下游之间水资源天然平衡受到了破坏。其主要表现是下游来水量减少或断流、泉水衰竭、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绿洲退缩、沙漠扩大等。如塔里木干流下游沙漠化土地面积由53.6%增至94.7%;绿色走廊带的胡杨林枯死的面积达240万亩;库姆塔格克与塔克拉玛干两大沙漠最近距离只有2公里。一旦绿色走廓消失,两大沙漠合拢,南疆将失去一条横穿盆地南北的生态屏障。
2、忽视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片面强调开发地表水,一味追求提高渠系利用系数,使地下水补给量减少,迫使原来以泉灌、河灌为主的灌溉系统,变成以渠灌为主或渠灌、井灌为主的灌溉系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建设了许多水库,特别是平原水库,造成巨大的水面蒸发损失,同时,又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补给量,破坏了内流盆地地表水、地下水的循环模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4、采取落后的大水漫灌和串灌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还造成大面积的盐渍化耕地,这种水资源不合理开发被当地有见地的水利工作者戏称为“损人不利己”,损害了下游的生态,造成当地土地盐碱化。目前盐渍化耕地面积占到耕地总面积的45-50%,迫使大面积的耕地撂荒,加剧了荒漠化;
5、在河流上游区域开发了大面积的新绿洲,而新绿洲单位面积灌溉耗水量为下游细土带绿洲的数倍,人为增加了农业用水的耗水量,并破坏了下游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要点和评述
(一)“规划”要点:
国家总投资107.39亿元,目标是在*年使*干流全程复流,干流的生态用水由现在的31亿方增加到39亿方,流入下游的生态水为3.5亿方。
规划范围为“四河一干”,即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及*干流,总面积25.86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5.4%,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流域的64.4%。
具体的治理工程项目包括:
1、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以常规节水为主,渠系工程和田间工程并重,加快渠系工程衬砌和渠首工程改造。衬砌渠道3万多公里,预期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5以上。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71万亩,占现状灌溉面积的51%;节水量15.65亿方,节水投资55.11亿元。其中常规节水灌溉面积926万亩,节约引水量14.59亿方,平均每亩节水150-200方;高新技术节水44.9万亩节水1.05亿方,投资约4.5亿元。
2、平原水库节水改造工程:
干流平原水库调整与改造,包括上、中游4座平原水库和废弃大西海子水库,由恰拉水库替代,修建相应的配套工程,节水量0.98亿方。
3、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规划新建机电井3272眼,新增地下水开采量4.58亿方;
4、河道治理工程:包括干流封堵引水口(多达138处)、建输水堤防1340公里、引水控制闸及生态闸、干流控制枢纽3座、河道整治和疏浚、阿群干渠,进恰拉水库。
5、源流输水工程:包括和田河和叶尔羌河614公里干道。
6、博斯腾湖输水工程。
7、生态建设工程:包括退耕封育保护,干流上中游退耕封育保护33万亩;林草生态建设384万亩。
8、修建山区水库;在叶尔羌河支流建下坂地水利枢纽,控制年径流量10.8亿方,建成后可废弃平原水库16座,向农业春旱补水5.27亿方,工程总投资18.1亿元。这次规划暂安排投资13.31亿元,工期6年。
9、水资源调度及管理工程:建监测网与水文信息系统、前期工作与科研。
(二)对《规划》的评述
《规划》内容全面系统,但在以下方面尚感不足:
1、《规划》完成后,下游只能得到3.5亿方/年的生态水,何以能做到长达320公里的河段全程复流。就是这3.5亿方/年能否确保,人们尚存在疑虑。
2、规划仍采用的是“工程水利”思路,并未真正转变到“资源水利”的思路上来:
其表现有:
①规划实施后地下水开采量仍只能达到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13.2%,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仍很低,仍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②盆地区在自然状态下,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补给量达169亿方/年,占地下水总资源量的79%。如对渠道全部进行衬砌,使地下水失去了重要的转化补给来源。但渠系衬砌后,水利用系数仅提高了0.1,幅度并不大,而渠系衬砌的资金达数十亿元,经济投入和节水效果不协调;
③节水率高达80%的高科技的节水措施,在新疆石河子灌区已经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而该规划设计的节水工程仍以常规节水措施为主,占95.4%,但节水效率只有20%左右;
④《规划》对源流区土壤盐渍化治理措施重视不够;
⑤《规划》虽对平原水库的弊端已有所认识,但改造力度太小,仅占平原水库总数的7%,大量的水面蒸发无法避免;
三、对*生态治理的设想与建议
总体目标是:在确保源流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不受影响,农业灌溉用水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用现《规划》同等的投资进行治理,可使干流下游生态用水量,由现《规划》的3.5亿方/年增加到20亿方/年或更多,并使“四河”源流区的盐碱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其基本做法是:遵循盆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构成典型的河流-含水层系统,两者转化频繁,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自然规律,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四河”源流区和干流区对耕地采用节水率高的高科技节水措施,替代节水率低的常规节灌;在选择好地下水库储存场所的前提下,加快废弃平原水库的步伐,减少大面积库面水资源的无效蒸发损失;实施井、渠联合灌溉,优化调度,优化地下水位,减少潜水蒸发损失,治理盐渍;实施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兼顾上、中、下游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以生态效益优先。
其主要措施是:
1、上游河源区水资源开发要做到地表水、地下水并重,春季以利用地下水为主,夏、秋季以利用开发地表水为主,并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
据国土资源部门的研究资料,“四河一干”含水层厚度大,开发条件好,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24.3亿方/年,其中可采资源量为76.9亿方/年(与现《规划》资料数据的71亿方/年相近)。但现状地下水开采量仅占6.6%,地下水资源基本上处于初始开发状态。仅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3条河流的冲积平原,每年潜水的无效与低效的蒸发量高达60亿方,不利用地下水,也是被白白蒸发掉;据研究资料,通过开发地下水,将水位下降保持在2.5-4.5米深度时,就可夺取80%以上的无效蒸发量,即相当于每年可从这3条河流的平原中开采出40多亿方地下水,可见,重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就是最有效的“开源”措施。同时,开发地下水,又解决春季干旱的矛盾,并有利于盐渍地的改造,一举两得。
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和利用,可发挥出水资源最大的开发潜力,同时还可解决春旱的灌溉水源。春季采用井灌,夏、秋季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即利用时间差,各自发挥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优势,同时,还能减轻耕地的盐渍危害。
2、加快废弃平原水库,变地面水库储存为“地下水库”储存。现“四源一干”就建有平原水库76座,总库容只有26亿方,但每年的水库蒸发等损耗就高达20亿方左右,对水资源是极大的浪费。盆地山前地带有巨大的地下储存空间,地下储存投资小、条件好、不占用土地、蒸发损失极小、维护费用低,所以,地下储存是最佳选择。废弃平原水库,每年就可减少蒸发损失量10多亿方。
3、用地下水开发工程和高科技节水工程替代渠道的全面衬砌和常规节水工程。
《规划》方案对河流及干、支渠全面进行衬砌,会大幅度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和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量,所以,不对渠道进行全面衬砌(最多对毛渠和农渠进行衬砌)为宜。用地下水开发工程和高科技节水工程替代渠道的全面衬砌和常规节水工程,能达到增加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量,提高灌溉节水效率和治理盐碱地的三重效果。
以推广高科技的节水农业为例,新疆石河子灌区的160万亩的棉田已推广了高科技的节水技术,每亩灌溉总成本为120-130元,灌溉水量仅为150方左右,节水率达到80%;而采用传统节水工程,节水率只有20%,即高科技节水为传统节水效率的4倍。如果将《规划方案》用于渠道衬砌和传统节水工程的投资,改为开发地下水工程和高科技节水,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节水量可增加数十亿方。节水多了,能调到干流下游的生态用水也就多了。
4、合理调整灌溉系统:实施井渠结合,春灌以井灌为主,夏灌井渠结合,以渠灌为主,并将多余的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主河道和支、干渠不衬砌或适度衬砌,既作为灌渠,又可作为地下水补源渠道。
我们认为,规划思路一旦改变,*下游的生态用水就会迎刃而解。我们预计,如果在我们建议的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再进行严格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则*干流尾闾台特玛湖水面荡漾,而且开都-孔雀河的尾闾罗布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为其钾盐矿产开发和当地生态恢复提供宝贵的水源。
上面我们仅是从盆地地区水资源的赋存运移规律,并结合当地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很不成熟,仅供有关方面参考。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 上一篇:学习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着重研究问题的建议
- 下一篇: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