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12 11:13:00

导语: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为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7〕18号)以及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经研究,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并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党的建设工作。近年来,随着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从2003年4月至2006年底,中央先后分两批,在12个省(自治区)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受到了试点地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自2003年以来,重庆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市委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纳入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建立了一批远程教育示范点,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践证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新形势下造福亿万农民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创新工程,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一项基础工程,它有利于建立健全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本领,更好地发挥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带头作用;有利于推进信息技术进村入户,不断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需求,培养造就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新型农民;有利于创新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开辟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党的十七大对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固本强基”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指导原则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和保持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大幅度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素质,为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是:

———农村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进一步增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干部能力不断增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科学管理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农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培养造就一大批掌握先进适用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有知识的文化人、讲道德的文明人、懂技术的内行人、会经营的明白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农村基层组织得到加强。推动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是: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整合利用各系统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管理队伍、师资力量、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将终端站点建设与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同步规划、统筹推进。

———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把建设的模式、工作的力度、推进的速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统一起来,不能增加农民负担。

———建管并重,学用结合。把教学平台建设、终端站点建设、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组织管理结合起来,把教育培训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确保远程教育网络发挥最大效益。

———以人为本,务求实效。把农村党员干部是否受到教育、农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工作规律,改进方式,更新内容,不断推进远程教育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三、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和主要任务

全市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是:从2007年起,用4年时间,利用卫星接收、有线电视、互联网络等手段,于2010年前在全市建成纵横贯通、上下联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按照现代远程教育、党员电化教育、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全市11574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其中,乡镇832个、行政村9726个、建制镇居委会1016个)建设任务,其中,2007年底以前完成35%(4000个,含832个乡镇),2008年完成30%(3500个),2009年完成20%(2300个),2010年完成15%(1774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适当加快建设步伐。同时,各地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在街道社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有条件的企业、“两新”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并抓好相应的终端站点建设。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多网并举、互联互通”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平台。利用电信宽带网络,组建覆盖到区县(自治县)的重庆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网,开通视频互动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中心。依托国际互联网,建立重庆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门户网站《红岩网》。依托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重庆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电视专用频道。在市委组织部建设一个远程教育市级教学资源库,并与全国中心资源库互联互通,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也可建立相应的辅助教学平台。

(二)建设“切合实际、符合标准”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建设方案。村级终端站点采取“宽带互联网络接入”模式或“卫星接收”模式,建在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乡镇终端站点选择“宽带互联网络接入”模式进行建设。要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做好工程评估验收,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完成站点建设任务。加强终端站点管理,坚持一站多用、共建共享,努力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致富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学习职业技能的传授点和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娱乐点。

(三)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科学制定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培植教学资源建设基地,丰富教学资源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资源建设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充分整合力量,形成上下协同、互相补充的教学资源开发协作网络,以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国防建设、思想道德、科学素质、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加大本地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党校、教育、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广电、新闻出版、社科研究、科协以及部队等有关方面现有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积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建立健全教学资源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责任体系,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安全。

(四)建立“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加强对骨干队伍的选配、培训和管理。依托各级党员电教干部队伍,建立远程教育专职干部队伍;依托乡镇村干部、电教播放员、中小学教师等,建立远程教育站点管理队伍;依托各级党员电教机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现有教学资源制作力量,建立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队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等部门和单位的专业人才、科普志愿者以及当地农村实用人才,建立远程教育教学辅导队伍;依托广电、信息通信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伍。加强对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分层培训,不断提高骨干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建立“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和工作指导,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前端播出平台、辅助教学网站、终端站点等网络体系的科学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通用教材与地方教材相配套、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相促进、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建设机制;建立健全专职干部队伍、站点管理队伍、教学辅导队伍、技术服务队伍相配套,选拔、培训、管理、考核等相统一的骨干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学习培训与效果评估衔接、掌握知识与实践运用贯通的教学组织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党费适当补充、社会力量支持的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开展。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和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定期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区县(自治县)党委主要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推动工作开展。

(二)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市委决定,成立重庆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工委、市委党校、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文化广电局、团市委、市科协。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依托重庆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开展工作,在重庆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增挂重庆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牌子,增加与工作职责和任务相适应的人员编制。各区县(自治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

(三)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领导小组实行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既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对各自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开发、骨干队伍培训、技术标准制定、系统运行维护和经费保障等工作,要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搞好组织协调,促进工作落实。

(四)确保经费落实。终端站点和辅助教学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主要由市、区县(自治县)两级财政负责解决。村级终端站点建设所需经费,按照渝委办发〔2006〕21号文件要求,继续与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设备设施经费同步筹集,并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经费整合起来,统筹安排,打捆使用;乡镇和建制镇居委会终端站点建设所需经费,参照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设备设施配置筹资方式,由市、区县(自治县)财政共同承担。辅助教学平台建设所需经费,分别由市财政、区县(自治县)财政专项解决。工作开展、教学资源建设、骨干队伍培训和系统运行维护等后期运行维护保障经费,分别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

(五)强化检查考核。组织部门要将远程教育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农村党的建设目标考核体系。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也要把远程教育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和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和检查考核,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