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

时间:2022-03-11 11:10:00

导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

一、明确新阶段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

1.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

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地位不动摇,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充分履行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新的结合点和着力点,通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和激励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生活。

2.巩固发展党员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符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的组织文化和道德规范。

3.动员组织党员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基层组织各项事业的发展。确定符合群众共同利益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推动经济、文化、行政、社会等各项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激发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创造活力的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提高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苑作用,使党的先进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成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4.领导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当家作主

按照“加强党的领导、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会、村民代表会的职能作用,保证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发挥企业职代会、学校教代会等组织的作用。健全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居务公开等制度,采取公示、述职、听证、评议等形式,组织群众参与和监督社会基层组织的工作和事务。

5.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坚持“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领导或指导经济、行政、居民自治基层组织落实国家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依法维护公民在财产、就业、分配、教育、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群众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把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有机结合起来。

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

6.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工作程序

具有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职能的农村、社区、学校、国有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和保证经济、行政和群众自治组织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统一,支持和保证各个组织依据法律和章程充分行使职权的基础上,对于需要共同负责、共同决策、共同实施的重要事项和工作,按照“统分结合、协调制约、运行有序、简便易行”的原则,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相衔接;由党组织牵头建立具体的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党组织和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并依据有关的法律章程办理。

7.改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方式

——完善决策工作机制,使党组织的决策工作充分体现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基层党组织,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财决定重大问题。决策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保证各种决策方案充分体现民意。发挥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的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决策方案的形成开展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群众意见,在党内形成决策建议方案,通过其他组织中的党员干部和民主协商机制,将党组织和群众的意见体现在决策方案中。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使党组织的干部、人才工作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具有干部、人才管理职责的党组织,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职责管理为中心,建立干部的评价和准入标准,扩大干部的民意基础。依据有关的法律和章程向经济社会组织推荐重要干部。把贯彻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其他组织的干部选举制度、人员选用制度衔接起来。努力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贴近改革和发展,贴近人民群众利益,采用易于群众接受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行动号召、影响、吸引群众。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

8.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民意调查制度。通过党员联系群众、座谈走访、信息采集、听证会、公示等形式,及时倾听群众的意见,准确掌握群众需求。建立民意反馈制度。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应当在本单位解决又能够解决的,要抓紧解决;对于需要上级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或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和协助上级解决;对群众不适当的要求或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领导和组织社会基层组织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和群体建立沟通协商渠道,通过民主协商和平等对话等形式,增进沟通与了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调处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9.创新服务组织和服务机制

培育服务组织,组织群众建立经济、文化、安保、家政、健康等方面的专业合作组织和专项互助组织,促进群众生产生活的组织化和社会化。开辟服务设施,运用政府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为群众学习、娱乐、健身服务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组织服务队伍,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利用各类人才资源,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建立以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志愿者、“义工”等各种服务队伍。创建服务载体,建设“党员服务站”、“创业示范基地”、“健康俱乐部”等服务项目。开展扶危济困,建立“爱心,家园”、“互助协会”,帮助特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组织党员开展“一助一”、“献爱心”活动,逐步形成党组织扶危济困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10.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的组织生活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切实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广大党员成为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的先锋战士,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健全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民主生活和联系群众等方面的制度。推进党内生活制度化,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学习,过好组织生活。创新活动内容,做到主题明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加强活动载体建设,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原则上以属地为主,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在新建小区、建筑工地、摊群市场、社保所、商用楼宇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逐步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推进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探索党员队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党员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11.保障党员权利,扩大党内民主

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尊重党章规定的党员各项权利,建立党内情况向党员通报、重大决策征求党员意见制度,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动员和组织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坚持和健全党员大会、党代表大会制度,总结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建立党代表提案、回复、质询制度,加强代表同选举单位的联系,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健全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开展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试点工作。建立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支部、下级党组织评议上级党组织的评议制度,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12.围绕党员需求,做好服务党员工作

建立经常性的了解党员学习、工作、生活情况的制度,通过谈心、走访、慰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为党员的学习、生产、生活和工作提供服务。建立党组织服务困难党员的制度和机制。对建国前入党的无固定收入的老党员建立生活补贴制度,对年老体弱的老党员建立定期慰问制度,协助下岗职工党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党员就业,切实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之家”。

13.建设坚强有力、群众拥戴的高素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提高领导班子工作本领,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健全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选配好主要负责人等措施,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把握全局、保证发展、协调利益、服务群众、依法办事和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党员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工作,具备条件的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党组织的领导成员。要选配好党支部书记,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通过比较系统的理论和知识学习,提高职业素质和领导能力,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创造幸福生活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