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时间:2022-02-27 11:44:00

导语: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认真落实“对基层干部要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意见》(浙委办[2005]4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落实“三真”要求、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干部是推动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奋战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重视基层工作,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要求。特别是当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基本结束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关爱基层干部、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二、认真解决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

村级办公场所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重要场所。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迫切愿望。

1、总体要求。从今年7月开始到年底,集中半年时间,重点解决村级组织无办公场所问题;对办公场所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其他村级组织,各乡镇也要想方设法,努力达到100平方米的标准。确保到2006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村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上。

2、经费来源。根据浙委办发[2005]33号文件精神,解决办公场所问题要坚持因村制宜、统筹规划,量力而行、节俭实用。经费以乡镇(街道)财政为主,采取市里补一点、结对部门帮一点、村自筹一点的办法统筹安排解决,市财政补助主要面向欠发达乡镇的经济薄弱村,乡镇、村不得向农民筹资和摊派。

3、解决方式。可采取新建、购买、改建等多种办法,充分利用村集体的闲置房屋、学校布局调整的闲置校舍、乡镇(街道)及有关站所等单位的弃用公房等,也可以通过相互调剂、赠送等办法加以解决。土地由所在村负责解决。需新建办公场所的,要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

4、责任落实。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是解决所辖区域内村级组织办公场所的责任单位,全面负责这项工作的实施。市委组织部要加强协调,农办、财税、国土、建设、规划、民政、农业、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在国家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在立项、审批、税费、产权置换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相关费用,减轻基层负担,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把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办成“廉政工程”。

三、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锻炼

1、加强培训工作。按照基层干部每届任期内轮训一遍的要求,分级负责,有计划地组织培训。按照浙委办[2005]40号文件的要求,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参加杭州市组织的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他班子成员由杭州市和我市共同负责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一般干部和村(居)“两委”负责人由市级和乡镇(街道)负责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村(居)“两委”班子成员由乡镇(街道)负责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在确保上述集中培训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应及时组织基层干部参加省、杭州市和我市以及相关业务部门举办的其他培训活动。

2、加强学历教育。凡40周岁以下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未达到大学文化程度的,要求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在2008年底前取得大学学历。大力鼓励和支持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教育。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未达到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要求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加强对村(居)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并把他们纳入统一的培训教育计划。通过远程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适用技术培训,市财政要加大对村(居)干部学历培训的支持力度。

3、加强岗位锻炼。继续加强后备干部实践锻炼基地建设并坚持完善后备干部上挂下派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后备干部在乡镇(街道)、部门间的双向挂职,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到重点工程、综合部门以及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等岗位挂职锻炼。继续抽调部分后备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继续抽调部分新提拔领导干部到市信访局担任督查员,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4、加强干部交流。加大乡镇(街道)干部的交流力度,尤其要注重经济发达乡镇(街道)与欠发达乡镇(街道)之间、乡镇(街道)与市级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

四、加大对优秀基层干部的选拔使用

1、选拔优秀基层干部担任领导职务。要树立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用人导向,加大对安心基层工作、经过基层工作锻炼的优秀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尤其在艰苦环境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特别优秀的,可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破格提拔。对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可以按照《浙江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规定,选拔为乡镇领导干部。

2、选拔优秀村干部担任乡镇机关工作人员。要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定期选拔录用部分优秀村干部到乡镇机关工作。对长期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实绩突出并受到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奖励表彰的优秀村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录用。事业单位在招录(聘用)人员时,对优秀村(居)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也要优先予以录用(聘用)。

五、切实解决村干部的误工补贴和养老保险问题

1、解决村干部的误工补贴问题。在继续实施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本地实际,研究提出解决村干部误工补贴的指导意见,经村两委会讨论提出方案、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同意,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村干部的补贴,并通过建立村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实行误工补贴与考核实绩捆绑兑现,确保村干部的年收入不低于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

2、解决村干部的养老保险问题。在继续实施村“两委”会主要干部养老保险办法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可通过多种办法,为其他在职村干部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扩大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3、解决农村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的生活补助问题。健全和完善农村困难党员老党员帮扶机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充实帮扶基金,加大帮扶力度。根据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成果共享的要求,各乡镇(街道)要逐年提高对从村主要干部岗位上退下来的无养老保险的老同志的生活补助标准;同时,市财政要给予适当补助。

六、关心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1、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市级部门在制定涉及基层工作的政策前,要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常与基层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建立健全市委领导谈心谈话制度,市委领导按分工每年至少与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谈心一次;坚持并完善部长访谈制度,市委组织部领导每两年至少与乡镇(街道)班子成员谈心一次;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要按照分工每年至少与一般干部和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谈心一次,并逐步形成制度。

2、完善乡镇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乡镇机关科级非领导职数按乡镇行政编制的10%确定。根据非领导职务设置的有关规定,对《关于县(市、区)和乡(镇)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问题的补充通知》(浙人奖[1996]105号)中规定的五种情况下被确定为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非领导职务的,不受规定的比例限制。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在职级待遇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凡参加工作满30年(或满25年并在乡镇工作时间累计满10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985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学历可放宽到高中、中专文化程度)、近五年来年度考核均在称职以上等次且未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在编在职乡镇副主任科员,经民主测评,组织考核,可确定为主任科员,并不受规定的比例限制。

3、关心基层干部的生活。要深入了解关心乡镇(街道)干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基层干部家庭,要给予具体帮扶。要关心基层干部的健康,每两年安排乡镇(街道)干部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各乡镇(街道)要积极创造条件每两年安排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4、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具体指导。要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开展工作,及时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注意总结推广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各市级部门要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针对基层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大力精减会议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减负,让他们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

5、弘扬正气,形成全社会关爱基层干部的良好氛围。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采访写作,创作出更多弘扬主旋律,讴歌基层干部的好作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组织宣讲团、事迹巡回报告团等多种方式,弘扬基层干部先进典型的时代精神和高尚情操,大力宣传基层干部艰苦创业、一心为民、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营造关爱基层干部的舆论氛围。

七、切实把关心爱护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各单位要在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认真总结加强基层干部管理监督的成功经验,努力推进基层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完善和推广乡镇(街道)干部立体考评制度、村(居)干部创业服务承诺制、目标责任制、绩效公示制,完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广大基层干部要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化为精神上的激励、工作上的动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全市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