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举办“银发产业论坛”的先河

时间:2022-02-18 02:04:00

导语:开创举办“银发产业论坛”的先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开创举办“银发产业论坛”的先河

老龄问题是21世纪全球性三大社会问题之一。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使“老龄化”问题受到社会关注,为在抓好老龄事业的同时,加强“老龄产业”的发展,6月1~2日中共罗江县委、县政府与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共同在四川省罗江县举办了“2007中国·罗江银发产业论坛”。

论坛邀请了国内有关学术组织和老龄、社会、环保、生态、养生、保健、文化、旅游、医药、教育、规划、建设等多方面的23位专家学者与老龄产业企业代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百余人参加,就人口老龄化问题、“银发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银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相关政策与市场需求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讨论。特别对罗江开发银发产业的可行性,以及有利条件和不足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为罗江县政府今后发展银发产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找到了科学发展银发产业的路径。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中共罗江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卢也、县政协主席邓华明率四大班子领导及全县乡镇领导、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倾听专家建言。县委常务、副县长陈天航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光勇在欢迎辞中表达了全县干部群众对建设生态罗江、打造“银发产业”,推进县域经济纵深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专家学者出谋划策的热切厚望。

联合国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李连仲先生赶赴论坛,做了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专题发言。并对罗江县委、县政府倾全县之力,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打造“银发产业”,拉动一二三产业互动,促进城乡经济共融的做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孟俊修等老领导到论坛致贺,表达了四川省老领导对罗江发展银发产业举措的肯定和支持,对老龄产业健康发展的关注和期望。

原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万本根以《打造中国文化旅游生态示范县,创造国家级银发产业基地》为题作了主题报告。(本报6月5日已在A-3版《西部论坛》整版全文刊登。)

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何保全就《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发表了重要讲话。(本报已在6月5日A-2版《西部观察》新闻报导中作了主要摘引。)

23位专家19位相继发言,有的作了书面发言。论坛召开前,罗江县委、县政府专派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天航到成都召开“通气会”,向专家们介绍了罗江县的全面情况。论坛前又邀请专家对罗江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状况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初步考察。

●老龄问题是21世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老龄问题、艾滋病问题、贫困问题,是世界公认的21世纪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这是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原新主任在今年2月1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向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主任的全体委员和全国人民传递的两条重大信息。

在国际上,一般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的社会,或者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们已经跨入了老龄化社会。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8687万,占7%),并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有资料显示,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其中80岁以上的为1600万。据预测,20年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3亿,30年后有可能超过4亿。更为突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00万,并以年均5%的惊人速度递增。到202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达2.8亿,占总人口的18.4%左右。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的现状。我国人口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

四川是中国西部的人口大省,60岁以上老年人2006年底为1167万人。其中80岁以上的为120万。每年从59岁跨入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0多万,年平均净增40万左右。据预测,到2010年,四川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300万人,2020年将达到1638万人,2036年将达到2500万人,占总人口的27.93%,达到最高峰。

●人口老龄化为银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川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何保全指出: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为银发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在人口环境,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旅游、理财等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孕育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老龄产业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老龄结构的转变而出现的新兴产业,在国外被称为“银色产业”。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时间不长,人们对老龄产业的理论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普遍认可的老龄产业概念是:老龄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设施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包括老年人口衣、食、住、行、用、医、学、为、乐、葬以及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需求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从上述概念的界定上看,老龄产业包括生产、经营和服务三个方面,它的内涵具有如下三方面属性:一是老龄产业既包括有形的商品、产品,也包括无形的商品和服务;二是老龄产业所涵盖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即衣食住行用等,基本包括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不但包括物质方面的商品和服务,也涵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商品和服务;三是老龄产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也包括流通领域,以及相关的服务领域。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老年人是老龄产业的活动主体。按年龄段来分,又可将老龄产业分为高龄老人产业、低龄老人产业、“老人消费偏好产业”三类。

老龄产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但不完全局限于年龄界限意义上的老年人口。有些人虽未满60岁,但因生理、心理或其他原因同样对相关的老年产品和服务有着客观的需求,他们也是老龄产业的直接服务对象。由于老年人群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决定了老龄产业是一个带有公共性、福利性特征的领域。

四川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谭继和研究员在《银发产业的定位与罗江的特色文化》中,对“银发产业”的内涵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说:银发产业的概念是最近才提出来的。银发产业相对应的概念是青丝产业和呀崽产业。发展银发产业就必须给其定好位。给银发产业定位,就要明确银发(老人)的特征和需求。

从老年人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和需求出发,可以把银发产业分为四类:一是生存生活产业,解决老有所养即老年人生存的问题;二是生理养生产业,解决老年人的生理健康问题;三是心理卫生产业,解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四是心灵开发产业。

以上四类产业中,心灵开发产业犹为重要。老年人是智慧的宝库,有丰富的经验,有自己的追求。丰富的阅历和深邃的智慧。让老年人能够俯视众生,洞察世事,在精神上,他们是先驱。他们从内心深处要求开发其智慧以飨世人。这种智慧开发属于创意产业。它是银发产业的最高层次。

银发产业也是康乐伦理产业。在商业社会里发展银发产业,是对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思想的继承,也是对传统道德回归的呐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银发产业归纳为“以满足心理、生理需求为基础,以追求心理卫生健康为特色,以开发心灵智慧为亮点的康乐伦理产业。”

●银发产业发展的方向、路径、模式

此次论坛中,多位专家对银发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走的路径、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特殊津贴的专家王小琪研究员在发言中提出:“将银发产业打造成罗江县域经济的新生长点”。他说:县域经济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点。银发产业既包括了传统老年产业如食品、服装、特殊商品、交通、医疗保健、老年福利设施等,也包括了现代老年产业如休闲娱乐、旅游、住宅、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从县域经济与银发产业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到,它们都具有“结合部”和“宽领域、广覆盖”这两个共同点,都起着连接城乡,一二三产业的作用,都覆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环节、多个行业,因而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罗江县的区位特点、资源结构、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传统等,王小琪认为,应紧密结合成德绵产业带和成渝经济区建设,将银发产业打造成罗江县域经济的新生长点。建议罗江在四川省和德阳市老龄委及其他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申报“中国银发产业之都(或之乡)”,并建设银发产业策划、研发和咨询基地、银发产业会议和培训基地、银发产业投融资基地、银发产业制造基地和银发产业交易和展示基地这五大基地,将罗江打造成四川、中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银发产业品牌。

四川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陈明立所长在论坛上提出了《对建立文化生态银发产业链园区的构想》。他指出:构建文化生态银发产业链科学园区的背景是:人口老龄化、生态运动、经济全球化。最直接的背景是人口老龄化向高龄化的发展将是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由此带来的老年问题将成为日渐突出的重大社会问题。老年需求的多样性决定老年产业的多样化。因此,老年产业就不是单一的产业而是综合性的而且相互关联的“产业链”。

罗江县作为以县为单位进行规划的区域经济带,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打造文化生态银发产业链园区:诸如居家养老园区、观光旅游景区、老年精神文化产品园区、老年保健品产业园区、老年食品园区、老年医药及医疗器械园区、老年保健食品园区、老年健身器材园区、老年日用品园区、老年个性化特殊用品园区、老年家庭个人护理人员培训及中介机构、其他相关产业及辅助产业等。

四川旅游学院(筹)徐学书教授在论文中分析了老年人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会关爱需求、社会价值需求、服务需求后指出:老年群体的庞大、老年人多种多样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需求市场,为发展银发产业创造了巨大市场机遇,故银发产业被认为将是21世纪最赚钱的十大产业之一。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达到8383亿元;到2020年时将达到28145亿元;到2030年,将增加到73219亿元。这些资金,大部分将进入市场消费,关键看有没有适应老年人需求的产品。他提出了银发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有六个方面:1、银发商品生产;2、银发服务业;3、银发房地产业;4、银发康疗保健业;5、银发文化旅游业;6、银发产业人才培养来促进银发产业的发展。

中国市政西南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国绪、西部经理学院执行董事刘泽勇博士《从新农村实业与物流业的现状,探索罗江生态银发产业的发展路径》,他们指出: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问题;新农村实业的发展是银发产业的基础平台;物流业是新农村实业发展的咽喉。他们认为:罗江银发产业的发展可以沿着以下路径去探索:1、挖掘比较优势,突出文化内涵;2、发展农村实业,打造养老基础;3、创建生态物流,建设幸福罗江;4、建设老年社区,推动自助养老;5、借助养生论坛;推动观念转变。

他们认为创建“自助型老年社区”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3经济效益。它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群“老有所养”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中国西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积极尝试;有利于提高社养老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能够带动与养老生活有关的产业发展,并因此在中国·罗江形成新的银发产业链和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天泽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吴祥云提出“把罗江建设成为四川老龄产业基地”,他认为罗江县自从德阳市中区划出后,经济社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中却处于中游地位,其主要症结就在于缺少一个能够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抓手和支柱产业集群。罗江县委、县政府正是基于对本县县情的深入分析和深刻认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把老龄产业作为启动全县快速发展的基石,把老龄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这个决策是卓有远见的精明决策。

吴祥云从老龄产业保健、医药卫生;日常生活用品;社会化养老服务;旅游、休闲;老年文化、教育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老龄产业基地的具体内容和模式的建议。

四川大学张钦教授就“发展银发产业与发展银发事业的关系”发言道:发展银发产业,最终是为了推动银发事业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进行宏观构思的整体策划中,需充分地关注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娱乐休闲服务、心灵慰藉和终极关怀服务、子女亲人的关怀、安全服务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以产业来推动事业的发展,又以事业为价值核心来推动产业的可持续成长,只有这样,银发产业和银发事业才能相得益彰,恒久地造福人群。

张钦教授还指出:银发产业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朝阳产业,已引起海内外实业界、学界的高度关注。罗江县委县政府将这一产业作为自己现在的一个支柱产业来推动,是很有远见卓识的重大举措。同时,提出以银发产业带动全县的新农村建设事业,将全县建成“城市在乡村中,乡村在城市中”的新型村镇模式,也是相当有创意的。

西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廖明铨教授在论文《兴银发产业添罗江锦绣》中指出:银发产业是以年龄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分的产业,他列举一系列数据后指出:目前中国老龄产业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应通过长期大量的工作来改变。他提出兴办发展银发产业,应当走社会化的路子,实行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在政府的领导下,民政局可联合规划局、建委等部门,认真研究,哪些方面可以开放,哪些方面可以拍卖,把准备招商的项目、地点、政策扎扎实实落实好,并据实研究相关政策,召开民政福利事业招商引资会。还可培训服务人员、吸引服务对象,谁投资谁受益,只要项目的效益比较好,不管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不论是民营的,还是外资的,都要支持在罗江搞起来。还应拿出一批好项目走出国门,向世界招商。政府引导,企业出资,社会支持,兴银发产业,添罗江锦绣。

●开发银发产业应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川省社科院谭继和研究员在《银发产业的定位与罗江的特色文化》中指出:罗江县要发展银发产业,首先就要找准本地特色文化,要把特色文化和银发产业结合起来。原来很多人认为三国文化就是罗江本地特色文化,其实这还需要深化认识。三国文化很普遍,在成都就提出民族智慧诸葛亮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我们知道,诸葛亮是智慧圣人,庞统是亚智慧圣人。罗江可以借鉴成都这个思路,宣传庞统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也即庞统逍遥文化或风皱文化。这样,就找出了一种罗江的特色文化。另外,李调元是罗江人。他的《潮海》恣意,海涵百科。读书破万卷,从中寻智慧是李调元也是蜀中所有文化巨人的特征。

罗江在开发银发产业时,可以把李调元的智慧文化即《潮海》文化作为一大特征。不论是庞统逍遥文化还是《潮海》文化,都是智慧文化。因此,罗江文脉的传承从凤皱文化到《潮海》文化,都是智慧、浪漫文化。这就是罗江文化特色。

罗江文化特色怎么融入银发产业中呢?庞统逍遥文化中的心灵文化,与开发老年人心灵的文化相一致。因此,银发产业可以以开发三国庞统逍遥文化为基石,开发银发心灵文化。还以从李调元的《潮海》中找出关于老人、智慧的论述,作为银发产业的源泉之一。同时,从史料中找出李调元曾经提到过的川剧曲艺、戏班,进行恢复,既可作为银发产业的内容进行开发,也可作为非物质文化加以保护。罗江在开发银发产业时,可以把李调元的浪漫和庞统的逍遥结合起来,作“诗意罗江、逍遥罗江”的宣传。

《中国西部导报》总编辑杨达提出,发展银发产业应与弘扬孝道文化相结合。要基于“博敬”和“泛孝”的人性化情结,形成一个社会公德的“磁场”,从而引发人文关怀的“磁力效应”,带动资金流的集聚,保证产业链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罗江除了三国、李调元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具有孝道文化资源的天然优势:罗江隶属“中华孝德之都”——德阳,紧邻“孝德之泉”——孝泉。如果能将其作为发展银发产业的一种核心精神支柱,对于崇尚孝道传统的人群,特别是海外华人应当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山潮水潮不如人潮,只要聚起“人气”,何愁银发产业不旺!

四川省通俗文化研究会会长、原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刘永康在发言中强调做好银发产业要与道德建设结合。中国人无论做什么事,都爱依照传统美德而讲究“道德文章”,罗江县银发产业的文章,就是银发产业这个一系列的实体建设,而道德是精神追求和支柱,是对建设者的素质的要求,也是搞银发产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追求,是至关重要的。孔子云:“克己复礼是谓仁,仁者,爱人也。”我们的建设者要抱着仁爱之心去开发银发产业,而不能只为产业而产业,甚至只顾赚钱去抓银发产业,而忘却初衷、忘却根本、忘却爱心。

四川新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刘波在《重视合理开发利用老年知识分子的智力资源》中指出:针对全球社会人口高龄化发展趋势的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生全程(青—中—老)年龄划分的新标准: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是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的老人(或称较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是长寿老年人。按照这种新标准,人在60岁以上才开始进入初老期,75岁才算进入老年期。

在当代,身心健康的中老年者,包括55岁左右的“中年人”、60~74岁的“较老年人”,即使他们在离退休后,不仅智力并未明显衰退,而且拥有足以继续开发利用的智力资源,理应在鼓励他们强身健体、力求健康长寿的同时,促其继续发挥余热,为国为民服务,乃至再立新功,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再创辉煌。

●发展银发产业的战略、策略

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副秘书长范世华在《将罗江创建成“银发产业示范县”的战略思考》中,建议实施战略目标分三步走,先把罗江建成银发产业的“特色县”,进而创办“示范县”,争取早日成为“银发产业第一县”。为达此目标,可实施六个战略:

1.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实施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下决心打造“银发产业特色县”。要客观冷静地面对劣势,综合梳理罗江的比较优势,全面分析罗江的产业结构特征,选择自己具备而其他县不具备发展优势的产业结构,做大县、富县不愿做的事,形成自己的县域特色。

2.先做规划,打造名牌,实施品牌战略,从县域、行业产业、企业产品等三个层面努力创建“银发产业示范县”。

3.打造产业链,形成增长轴,实施产业化战略,推动罗江经济高速增长跨进“十强县”,罗江应以养生养老房地产业为增长点,以银发产业基地为增长极,通过养生养老等银发产业集群的整合成为产业链,形成巨大的增长轴,推进罗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越提升。

4.面向世界规划,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国际化战略,在为世界银发产业做贡献中取得两个效益。开发银发房产、还要考虑卖给想到四川来养生、养老的外国人;要有组织地创办国际养生特色游;银发护理学校要培训懂外语,会针灸的罗江妹子满足外国老人的护理需求。

5.拓宽领域,多辟渠道,实施积极的财经战略,从七个方面做大“资金链”为银发产业作好经济支撑。

6.招贤纳谏,积聚英才,实施人才战略,建造银发产业的“人才高地”、“人才银行”,保证银发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共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王庆跃编审以《关于做大做强罗江银发产业的运作策略》为题作了建言:

1.罗江县四大班子要统一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共谋发展。县委应将发展罗江银发产业作为中心工作和系统工程来抓,牵头组织制订近期、中期、远期战略发展规划,并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大政方略,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协同作战,倾全县的力量打造银发产业。今后,各届县委、政府要按照既定的政策一以贯之,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依靠专家智囊团的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及其措施。聘请省内外专家作为发展顾问,依靠专家智囊团的力量,制定发展规划方案及措施,积极向国内外招商引资,为投资商和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注重加强宣传策划,争取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报道罗江的发展思路和具体做法,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银发产业造势。同时争取中央和省市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在项目、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逐步做大做强银发产业。

4.罗江的发展与中央和省市委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如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特色经济区域和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银发产业的示范基地,努力创造罗江模式,进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5.建立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相结合的产学研发展基地。深入研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儒家、道家、佛家、医家、孝道文化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罗江厚重的历史文化,研发具有罗江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养生——养老产业链,通过培育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来发展老年产业,探索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川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杨槐在《发展银发产业与实施大熊猫品牌战略》中指出:罗江打造银发产业,非常富有远见和胆识。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具有前瞻性,从战略上讲也意义深远,价值巨大。而且适逢一个非常好的历史契机和社会大环境。这就是四川省正在规划和即将实施的“大熊猫品牌战略”。

在“大熊猫品牌战略”中,国宝大熊猫不再是一个狭隘的物化概念,而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观念品牌”,代表生态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形象的永久标识和经济社会战略的价值取向。“大熊猫品牌战略”的核心价值是:生态——和谐。

在“深圳经济阶段”、“上海经济阶段”之后,一个以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为特色的“中国第三发展阶段”必将出现。而承载着上述特定战略理念的“大熊猫品牌战略”及其经济文化区,具有充当这个“第三阶段发展抓手”的各种应有资质。规划和建设“大熊猫品牌战略”,是四川加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是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就罗江说,它山明水秀,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是全国的生态示范县,而且领导班子具有远见卓识,年轻团结,作风扎实,敢想敢干,发展符合大熊猫品牌战略要求的生态型产业的条件相当好。倘若说,我们规划的“特色”又定位在“生态银发产业”上的话,则它就完全同四川目前正在制定和规划的“大熊猫品牌战略”合拍了,就有纳入省的这个发展新战略中予以规划、予以实施的可能。因此建议罗江应下功夫,做好纳入省规划的争取工作。

要把罗江的“生态银发产业”打造为四川、乃至国家和世界的一个知名品牌,并纳入省的“大熊猫品牌战略”,这就离不开宣传和造势。在这方面,我建议罗江可考虑操作自己的“四个一工程”。即:设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生态银发产业论坛”(每年一届或每两年一届);办一个一年一度的“国际生态银发节”;创一个有关“生态银发文化”的刊物;建一个“老年智慧文化”创造发展中心。

●意义重大深远新闻反映热烈

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保全在论坛闭幕式总结讲话中指出:“由四川老龄办、四川中华文化学会与县级政府联合主办老龄产业论坛会,这在四川是第一次,这次论坛会为四川系统地研究老龄产业迈出了第一步,为推动全省老龄产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它将写入四川老龄工作史,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相关工作人员为发展老龄产业做出了贡献的也将成为历史人物写入四川老龄志。”

联合国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李连仲说:中国罗江银发产业论坛,意义深远,认真抓下去抓出成效,不仅对中国县级单位具有影响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解决老龄问题也具有示范意义和指导价值。

对这次“论坛”,新闻反映热烈。截至6月9日,9天来已有23次报道。《中国老年报》6月6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2007中国·罗江银发论坛”举办的消息,文中谈到“由政府出面举办老龄产业论坛,并提出系统地打造老龄产业,这在四川还是第一次”。《四川日报》6月4日在报道论坛举办时指出:“由政府出面举办论坛,并提出系统地打造‘银发产业’,这在全省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四川在系统地打造‘银发产业’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中国西部导报》6月5日在A2版《西部观察》上用1/4版幅以《打造“银发产业”罗江敢为人先》为题报道了论坛的召开。同时在A3版《西部论坛》上整版全文刊发了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万本根教授在论坛开幕式的主题报告。《华西都市报》在6月1、2、3三天连续报道了论坛开幕及专家阐发的观点;《成都日报》6月2日关于论坛的报道《17万空巢老人,可以带动10万人就业》,也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此外《天府早报》及时做了报道,《晚霞报》还做了两次报道。

中国新闻社四川网以《专家云集罗江共话加快产业发展》为题、新华社新华网四川频道以《四川专家惊呼:亿万市场产值“银发产业”待开垦》为题、四川在线以《瞄准银发产业罗江欲打造成德绵养老基地》为题,发挥网络快速的优势,在6月1、2日即对论坛作出宣传。此外中国老龄网、四川新闻网也及时作了报道,点击人数也越来越多。主办者希望通过论坛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老龄问题,推动老龄产业发展的初衷和愿望,正在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