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意见
时间:2022-07-11 04:45:00
导语: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我县的生态县建设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自2005年以来开展的生态县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2006年是我县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是我县生态县建设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县落实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实施“十一五”规划和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开局之年。生态县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在各个领域全面铺开,深入推进,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目标。现就2006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2006年创建生态县建设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全面铺开,重点推进;科学指导,有序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明确责任,完善机制;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生态县建设阶段性目标。
主要工作目标是:巩固2005年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水平,推进创建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考核验收,抓好6个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确保55个行政村达到生态文明村验收标准,抓出5?8个在北京市较有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各项创建创出一批精品、典型。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全面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7个乡镇为重点,全面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太师屯、溪翁庄、十里堡等小城镇启动国家卫生镇创建活动。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要在巩固2005年51个村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55个新创村的达标任务。通过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编制镇村建设规划,分类指导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各乡镇要尽快编制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明确创建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各行政村要根据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培育主导产业,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分别制定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环保方案。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根据自身特点,规划建设休闲度假村、有机农业特色村、民俗文化特色村等不同类型的生态文明村。
二是普遍开展镇村环境建设。全面加强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将2006年确定为镇村环境整治年。在全县广大农村普遍开展以治理垃圾、治理脏乱、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重点抓好水库周边、主要景区周边、城镇周边和公路沿线55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出5?8个在北京市较有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村。按照“规划编制科学、公用设施配套、民居建设实用、村容村貌整洁、经济发展良好、基本社保均衡、公共事业发展、抗灾防疫有效、管理民主有序、邻里关系和谐”10项要求,启动6个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按照“高标准、低成本、能承受、可推广”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三治五化四进村”工程,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基本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深入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通过改善水质、村级改水、集中供水等形式,解决16个镇180个村8.6万人、3.8万头大牲畜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改厕2.3万户,绿化植树40.9万株。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逐步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加强对农村使用清洁能源的技术指导、社会引导和财政扶持,积极引导建立清洁能源推广使用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服务队伍,促进农村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医疗服务,有线电视、信息网络,商业连锁,科技文化等四进村工程。
三是完善农村环境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建设工程管理,建立、完善生态文明村建设项目申报制度、审批制度、预决算制度,对较大的工程统一实行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定统一的施工技术标准,严格建设项目验收。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控制建设规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村民自治,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规范村民行为。发挥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实行党员、代表包户监督制度。完善农村保洁制度,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岗定责、分片包干;群众监督,能上能下。建立环保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群众参与环保监督。建立生态文明村建设评比检查制度,定期对全县各创建村进行拉练检查,并在××电视台公布检查排名结果。加大媒体监督力度,对农村破坏环境行为进行曝光。进一步增加农村公共管理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生态文明村运转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创建成功的生态文明村持久正常运转。
四是加强县域整体环境建设。按照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和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大主要公路沿线、重点区段、主要节点环境卫生整治。对101国道、环湖路等公路沿线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现象进行彻底整治,严格依法拆除违章建筑,集中治理沿途垃圾、污水。公路部门和各乡镇负责做好公路沿途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城乡公路建设。确保京承高速二期工程10月1日前竣工通车和三期工程的顺利开工。在完成密西路建设的同时,启动密兴路二期、河北路改建、西邓路改建、黄下路改建4条县级道路建设工程。将山区公路建设向自然村延伸,建设通达自然村的道路20公里。进一步做好公路“治超”工作,大力改善县域交通环境。加强生态涵养恢复。加强水库一级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投资6000万元,启动“××县重要地表水资源保护区生态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80平方公里。启动白马关河流域二期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河道22.18公里。重点围绕水库周边,实施人工造林、水库水源林、爆破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周密部署,做好森林火灾防范和林木病虫害防治,加强水源涵养,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时刻保持打击盗采盗运铁矿石、砂石料的高压态势,坚决杜绝盗采盗运行为。
(二)以创卫、创模为载体,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努力打造宜居城市
以“治脏治乱除四害,美化环境讲文明”为主要内容,做好创卫工作,在灭鼠达标的基础上,实现灭蟑、灭蚊、灭蝇达标,通过市爱卫会考核验收,并上报全国爱卫会考核验收。以“蓝天碧水降噪音,绿化净化创文明”为主要内容,推进创模工作,力争创模达到考核标准。通过创卫、创模工作,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为打造宜居城市奠定基础。
一是强化达标责任制考核,推动创卫、创模任务全面落实。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强化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属地管理职能,明确各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按照“条块结合、重心下移”的原则,加强部门、街道两个方面城市管理职能的相互衔接和协调,建立起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发挥××镇和鼓楼、果园街道、檀营办事处属地管理作用和市政管委、城管大队等部门的职能管理作用,解决好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工作交叉和职责不清问题,逐步减少和消除城市管理盲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亿元,完善潮河新城段治理,启动北岸巡河路改造工程。完成水源路工程,力争年内通车。启动站东路、西环路、兴盛南路、滨河路、南河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投入500万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富民街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新建、改建公厕20座,新建垃圾大箱9座,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卫设施。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解决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城中村、待开发用地、建筑工地、老旧小区改造、旱厕改造等创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老大难问题。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对乱停乱放、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加强对中小餐饮企业监管,确保卫生达标。按期完成除“四害”达标任务。
四是探索绿化新途径,强化园林绿化中心在城区的绿化管理职能,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化档次,确保城区绿化占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采取多栽树、栽大树、栽土树(乡土树),见缝插绿、墙面挂绿、屋顶造绿等方式,远近结合,因地制宜,对城市进行立体绿化,达到“林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生态效果。按照新城总体规划,抓好潮白河汇合口城市“绿心”和白河、潮河两条城市“绿色走廊”建设。做好冶山、黍山、羊山三座××县城风景山的绿化美化和综合开发。加强城市街道、公园、居民小区的绿化美化。及时更换县城主要街道两侧一些生长缓慢、绿化效果不好的绿化树种。建立新建居民小区绿化达标考核制度,加强老旧小区绿化改造。完成潮河两岸治理一期绿化和11条新建道路绿化工程,建成2条绿化美化精品大街。
五是对照创模指标,突破薄弱环节,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声环境、水体环境。开展“蓝天”行动,认真查找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源,开展防治大气污染联合执法,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工矿场地、学校操场等城市裸露土地渣土、扬尘的治理;做好供暖资源整合规划,扩大燃煤锅炉联片供热面积,大力削减分散小型锅炉数量;加强机动车尾气监督检查,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严厉查处机动车冒黑烟现象;继续实行餐饮业油烟净化设施改造,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市政府考核指标要求。开展“静安”行动,在县城适当位置设置噪声自动监测设施,在县城主要街道设置机动车禁鸣标志,对县城公路主干道、主要街道、商业网点、居民小区噪声污染进行全面治理,新建噪声达标区2.2平方公里,使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65.9%,确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开展“碧水”行动,把好建设项目的环评关和验收关,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新污染,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对餐饮、洗车、美容美发等行业和居民小区的污水排放监督检查,确保污水排放、居民饮用水和城市环境功能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三)加快生态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更加宽裕
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创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实施生态县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进行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我县经济提质增效步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3%;财政收入5.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左右。
一是努力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把一产做优。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以完善产业经营链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强化跨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广泛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推进首都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休闲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计划新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个;新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万亩;新建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5个、奥运蔬菜生产基地3000亩。继续培育唯一性特色产品,打造区域名优品牌,以黄土坎鸭梨、云岫苹果、御皇李子、大城子红肖梨、××甘栗、密水有机鱼为重点,启动“221”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依托骨干景区和龙头企业,重点实施××农业生态水景观光园、红酒文化产业带、互润农业生态园等八项休闲农业建设工程。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红薯产业化、芦笋产业化等六大农业产业化工程。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积极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加快完善科技、资金两大支撑体系建设,实施畜牧防疫体系建设,完善畜牧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整合区域信息资源,建成全县农业综合信息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大力拓展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和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裕农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延伸生态补偿机制,开发生态建设就业岗位。围绕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公益事业、公用设施维护等领域,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把二产做强。以内涵式发展与招商选资为重要途径,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并举,积极研究降低资源占用率、降低能耗、降低污染、提高产出率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型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建设。全年计划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0家;完善开发区公共支撑体系,完成22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盘活闲置土地600亩、厂房12万平方米;积极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实施重点技术改造60项,逐步淘汰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工业实体规模,发展工业产业集群。重点抓好开发区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华源仁济医药物流基地、北汽福田汽车空调器生产等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建设。计划五大工业主导行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6.5亿元,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53%以上。坚定不移地抓引进,坚持抓大项目不放,重点抓好两条产业发展带的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坚持“招商与安商”并重,大力加强“一区两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政府服务功能,依法规范投资者行为,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开放意识和法律观念,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开工早,见效快”。积极促进首都高校产业基地、北京服装生产基地、北京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总部经济基地的形成,努力扩充经济总量。全年计划完成工业增加值31.2亿元,同比增长15.6%。
稳妥地推进建筑企业转型,培育集开发、设计、施工为一体的龙头建筑企业,抢抓北京筹办奥运会机遇,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做好新型墙体材料的核验工作,充分利用铁矿尾矿等本地资源,发展环保节能型绿色建材。做好生态休闲房地产开发试点,确保2006年新建住宅全部达到65%节能设计标准,推进原有住宅、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完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制,整顿规范建设市场。实施标准化管理,全面打造绿色环保工地。2006年,建筑建材及房地产开发业计划实现增加值5.6亿元,同比增长12%。
三是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把三产做大。大力实施“一山、
一带、两河、一湖、一中心”开发战略,强化休闲观光综合功能,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参与休闲、“农庄式”休闲,构建具有××特色的休闲经济体系,打造京津“休闲之都”。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启动潮河科技产业带开发,抓好欧洲城、水景观光园、优龙度假庄园三期、吉马红酒庄园、张裕卡斯特酒庄、巨龙庄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白河休闲产业带开发,年内完成月亮河大酒店主体结构建设;加紧云蒙山北石城至郎房峪一期道路建设,力争10月底建成通车;启动云蒙山景区建设,建设自驾游线路;抓好田园度假村扩建、白道峪溶洞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制定旅游产品的整合提升方案,加大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完成黑龙潭、云岫谷、司马台景区的提升规划和全县交通干线的旅游景观设计。建成十里堡旅游服务中心。加强对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推进绿色景区、绿色饭店创建工作。新建10个高档次休闲渔业园区和5个高标准农业休闲观光采摘园,将××水库上游23家休闲渔业小区建设成环保型小区。提升民俗村的整体水平,建设10个生态民俗旅游村。
发展特色商业,完善便民服务网络。继续加大商业结构调
整,着力改善社区和农村消费环境。高标准改造一批社区和农村集贸市场,建成1?2个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建立农业生产资料批发超市和一批农业生产资料专营便利店。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拓宽对外贸易渠道。
(四)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培育文明乡风
全面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绿色文明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绿色交通、绿色商场、绿色工地、绿色单位、绿色家庭等十大绿色创建活动,在全面创建的同时,抓出一批先进典型。生态办成立“创绿”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各行业创绿工作。明确各项创建牵头单位,加强对全县创绿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和奖励办法。文明办、教委、建委、卫生局、旅游局、交通局、商务局、妇联、各街道要分别制定创建工作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全年计划创建绿色学校20所,绿色医院5家,绿色景区8个,绿色饭店8家,绿色文明社区8个,绿色商场3个,确保县城建成区20%的建筑工地创成绿色工地,1/3以上的县直机关达到绿色单位标准。通过开展系列创绿活动,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文明生活、绿色消费,增强群众的生态意识,提高各行各业服务水平,使各个绿色创建单位成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绿色细胞”和“文明窗口”,积极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挖掘、凝练、弘扬县域历史文化。全面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工程,对司马台长城进行维护修缮。巩固和扩大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和网络,在各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普遍建立群众性文化队伍,积极培育品牌文化队伍和文化特色户。大力扶持农村民间艺术,推出一批××民间工艺品和民俗读物,展示县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全力抓好县体育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力争年内竣工。建设10公里“白河生态休闲健身长廊”,完成167个行政村健身工程,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健身工程“村村有”。继续推进“首都农村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建设。深化实施信息技术“班班通”工程。建立××信息化交互网络平台,新建10个爱农信息驿站站点,建立农业科技资料信息库,实现县、镇(乡)、村信息资源共享。规范镇、村两级文化大院建设,把文化大院建设成为集娱乐、休闲、体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大院。为部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74个村配备文化设备,建设不老屯图书集散点,解决库北山区看书、购书难。加快光缆进村工程建设,逐步推进农村数字化。深入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快县文化馆新馆建设,力争“五一”前投入使用。
加强创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现代文明。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积极举办各种创建专业培训,继续开展“生态县建设百村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县建设进社区、进公园、进广场活动,不断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普及创建知识,增强创建政策透明度,提高群众生态意识,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创建工作的主体。进一步畅通各部门宣传信息报送渠道,以“建设生态××,服务首都北京”为主题,以报信息、报项目等方式,扩大对外宣传,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舆论支持。精心筹办第二届××生态文化节,把××生态文化节打造成一大文化品牌活动。抓好大型旅游、文化品牌项目的引进工作。积极争取筹办国内外大型会议、论坛、文化、娱乐、商务活动,以此为依托,策划系列宣传攻势,进一步提高“生态××、休闲之都”知名度。
(五)加强民主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深入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公共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
以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为载体,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深入开展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乡镇建设,打造“平安××”。完善县、镇法律服务体系,面向全社会,重点针对农村和社区普及法律知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畅通诉求渠道,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工作,认真排解社会矛盾,增强社会平稳程度。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网络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传染病监测网络和医疗急救网络。加大对社区卫生工作的投入,构建集基本医疗、健康教育、性病防治、传染病监控等于一体的社区卫生工作格局。深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门诊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封顶线,确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65%以上,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0%以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完成10万人次的农民培训任务,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全面铺开,重点推进。创建工作首先要全面铺开。各行业要及时全面跟进。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创建。所有乡镇和村要全面进行创建规划,全面推进以治理垃圾、治理脏乱、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创卫、创模和行业创绿工作要全面展开,不留死角。在全面创建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农村环境建设要抓好水库周边、主要景区周边、城镇周边和公路沿线四个重点。创卫创模要重点抓好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的环境整治,巩固灭鼠成果,抓住灭蟑、灭蚊、灭蝇、大气环境整治等薄弱环节,抓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创绿要抓好重点单位。2005年创建的51个生态文明村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向更高目标迈进。环境建设要突出整体美观和生态效果。在抓好环境建设的同时,要突出抓好生态经济发展。
(二)科学指导,有序发展。坚持按规划搞建设。要认真学习、全面落实××县生态县建设规划,按照生态县建设规划的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科学指导各项工程建设。要完善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和生态文明村考核验收实施办法,制定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体系,加强对各项创建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批、考核、监督。要建立完善创建基础数据台账制度、工程进展月报制度、创建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推进生态县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促进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继续坚持“高标准、低成本能承受、可推广”的原则。各项工作的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基层工作,不搞一刀切,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和目标。基层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切忌贪大求洋,盲目攀比,要勇于创新,突出特色,突出个性,切忌简单复制,千篇一律。
(四)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助”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县财政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投入,各乡镇要建立配套资金,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市有关部门资金支持。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和管理。广泛开展社会单位创建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扶结对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为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人力、技术和舆论支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要鼓励群众投资、投劳,支持生态县建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整合各口资金,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集中投入重点项目建设。
(五)明确责任,完善机制。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政策和工作措施,实施总体协调和督促考核。成立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队,加强对农村创建工作的帮扶和指导。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各街道要进一步完善工作领导体制,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前提下,明确主管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县农委、市政管委、环保局、文明办及有关行业“创绿”牵头单位要建立健全工作领导体制,明确成员单位责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机制,坚持“以制度管人,靠制度推进”。制定并落实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绩效考核综合责任制。将创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主要创建任务列入县政府折子工程,进行全年跟踪考核。建立社会协调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参政议政、工青妇群团组织作用。建立公共环境有奖举报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通过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整体水平。
(六)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创建生态县、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量力而行,切忌负债搞建设,增加农民负担,要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切实解决生态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城乡结合部整治、城中村改造、居民小区环境整治、盗采盗运矿产资源等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确保见到实效。
做好2006年创建工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县上下要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为全面完成2006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下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