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2-06-02 10:32:00

导语:政府年终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政府年终工作报告

一、20*年政府工作回顾

20*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全会精神,大力实施“*”规划,实现市第*党代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推进小康、平安、和谐*建设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特点的发展路子,认真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全面贯彻“经济发展当好火车头、城市建设创一流、稳定工作带好头、党的建设上水平”的总要求,努力克服“*”事件的不利影响,一手旗帜鲜明反分裂,一手坚定不移抓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亿元,增长24.4%;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3亿元,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41元,增长12.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2元,增长10.27%。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粮、经、饲比例调整为61∶19.7∶19.3,初步形成28个特色专业村,实现万元村零的突破。发展产业化经营,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条,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个,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新增农机具3093台(套),农机配套率由去年的1∶0.68提高到1∶1.8。“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农家店30家。实施65个扶贫农发项目,墨竹工卡扎雪乡和当雄宁中乡三年整乡推进扶贫工作高分通过自治区验收,农牧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农牧民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市直部门系统培训农牧民7240人,转移就业率达75%,县(区)培训农牧民1.85万人,累计输出农牧民3.9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1亿元。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完成淹没区土地、人口和地上附着物的统计核实、群众搬迁安置地点的初步选定和搬迁安置规划的初次评审等工作,完成曲水茶巴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农牧区电力建设稳步推进,三期农网工程全部完成,户户通电工程稳步推进。实施4个县乡公路和5座危桥改建工程,新增等级公路21.7公里,乡镇通油路比例达到91.2%。解决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6729户的沼气入户建设任务(国债项目3277户、援藏项目3452户)。圆满完成8607户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提前两年实现自治区提出的“让80%以上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房屋”的目标。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继续扶持了蔬菜瓜果、牛羊短期育肥、半细毛羊、藏鸡肉鸭、糌粑加工等19个特色产业项目,预计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12亿元,增长5.6%。以采掘业、绿色食(饮)品加工业、藏药业、新型建材业、民族手工业为主的具有*特色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实现销售收入25.82亿元,增长20%;完成工业增加值13.88亿元,增长20%;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增长13.71%;完成多种经营收入10.22亿元,增长11.69%;预计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98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发展受“*”事件影响较为严重,通过采取降价促销、加大推介力度、建立奖励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引导扩大消费、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物价涨幅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旅游业受“*”事件影响,降幅明显,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减少50.73%,实现收入11.74亿元,减少58.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2亿元,增长13.3%;预计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2.95亿元,增长9.3%。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展顺利,已通过自治区政府审查并上报国务院审批;完成江苏大道、*河两岸等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和城市综合管线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实现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规划在引领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林廓东路等3个街景改造项目和七一路、察古大道等17条市政道路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周边环境整治、柳梧新区沿山防洪工程项目全面完工,拉鲁湿地二期保护工程、中干渠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开工建设柳东路、扎细东路、法院审判综合楼、干部职工周转房,城市供排水管网改造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已立项批复,纳金大桥完成前期工作。市委部门办公楼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人大办公楼项目上报待批,政府东迁项目概算已获批准。1000套首期城镇廉租住房交付使用。“*”事件中受损的北京中路、林廓北路、民族南路、色拉北路等主要路段的环卫、通信、绿化、亮化和其他附属设施得到及时修复。加强土地管理,更新城市基准地价,全面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市中心区城镇地籍调查试点;严格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80.31万亩耕地和74万亩基本农田得到较好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14宗,为城市建设积累了资金;东城区土地一次性征收储备完成前期工作,群众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启动青藏专项调查,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矿产资源整合进展顺利;测绘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完成*市域图、城市电子地图、城市影像图制作工作。深刻汲取“*”事件教训,改进和加强城市管理,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形成“一个意见、四个方案”等五个关于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的指导性文件,颁布施行《*市房屋租赁暂行管理办法》,城市人性化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六城”同创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展顺利,圆满完成全国“百个城市道德模范巡讲网上行”*活动和“创建文明城市大看台”两个网上宣传任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结果已上报中央文明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效明显,南北山造林绿化面积达到1.6万亩,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19.0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3.84平方米,争取命名成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有效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县域旅游总体规划逐步完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面启动,规划编制有序推进,严格环评审批,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和保护,重点排污企业实现在线监控,禁止白色污染工作成效明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步伐加快,制定整体工作方案和计划安排,拟定各行各业创卫标准和任务分解,积极创建卫生学校、单位、社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扎实有效,深入开展军警民双拥共建共保活动,社会化双拥工作格局日益巩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积极实施农牧区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当雄、林周草场承包经营。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百货大楼等5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深化粮食企业改革,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兑现落实全部房改资金,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不断改善招商引资环境,积极参加西博会、青洽会、厦洽会等经贸交流活动,成功举办雪顿节、第三届纳木错国际徒步大会等大型活动,雪顿节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节庆杰出典范奖”,*荣获“20*年度中国优秀节庆城市”荣誉称号。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战略,人和汽配汽贸城开业运营,瑞吉酒店、中国黄金集团等大项目引进工作进展顺利,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10个,增长5%,总投资220亿元,实际到位32亿元,增长21%。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80.6%。*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新增1.3亿元,上缴利税1.8亿元。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进出口贸易进一步发展,实现进出口总额3500万美元。受援工作推向深入,争取北京江苏两省市援藏资金1.19亿元。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友城关系不断密切,成功接待外宾31批116人次,城市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公共事业协调发展。教育工作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强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扎实开展整合资源、集中办学、迎接2010年国家“两基”检查前期工作;积极开展远程教育试点,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第四高级中学新建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师专校区扩建正式启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加强。切实推动科技事业发展,整合市内外科技资源,在全区首次成功实施牛胚胎移植,组织实施19个重点科技项目,新增产值2000多万元,科技特派员达到193名。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民族精品文化得到弘扬,文艺演出140场次,观众达40万人次;新建和改扩建广播电视“村村通”站(室)144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64%和93.6%;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放映电影1.22万场,观众达146.4万人次;加强文物保护,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扎实开展,新发现文物点324处;方志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市志》编辑出版并成功首发。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加强了鼠疫、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流腮疫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农牧民参加农牧区医疗制度改革个人筹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开发公益性岗位450个、新增城镇就业3700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参保人数增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惠泽所有城镇居民,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年人均850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月人均260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农村敬老院建设稳步推进,老龄工作得到加强。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积极开展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工作,新增23名残疾人就业。顺利完成村级建制整合和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层班子建设得到加强。邮政通讯发展迅速,完成11个邮政网点标准化建设和9个网点通信线路改造,实现“乡乡能上网”的目标。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我们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旗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组织精干力量,加强对学校、医院、银行、机关和其他重要目标的安全保卫,全力恢复正常秩序;采取一切有力措施,确保城乡居民用电、用水、用气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制定出台恢复生产、促进发展的22条措施,减免税收8377万元,动用财政资金对受损企业、受损商户和群众进行扶持和救助;派出专门工作组赴香港和内地部分城市,大力宣传*日益稳定的社会局势和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努力恢复各方面对*的信心,取得了处置“*”事件的阶段性重大胜利。“10?6”当雄里氏6.6级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赶赴震中,开展救援,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400多吨,投入救灾资金1100万元,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扎实推进恢复重建,编制完成《当雄地震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和《地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指导意见》,初步形成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及时安排越冬的必需物资,灾区群众的越冬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积极应对雪灾、雹灾等各种灾害,在实践中提高各级政府应急能力,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稳定工作得到加强。我们痛定思痛,深刻反思,认真汲取“*”事件教训,进一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改进和加强稳定工作。以深入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加强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及时掌握敌情动态,坚决打击分裂分子的嚣张气焰。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摸排、大清查、大收缴、大整治”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切实加强重要节日、敏感日期的安全保卫和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圆满完成了奥运火炬*传递、奥运会、残奥会、雪顿节期间的各项安保任务。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认真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和实施办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寺庙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安全执法,重点加大对乳制品加工、矿山、食品生产类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加强社会管理,强化流动人口服务。健全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颁布施行《信访工作办法》,认真开展大接访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及时疏导情绪,认真化解矛盾,事关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和谐氛围得到进一步巩固。

政府效能明显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积极采纳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努力提高议案、提案的办理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5件、建议233件、政协委员提案145件。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修订《政府工作规则》,颁布10件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全面完成“*”规划中期评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工作和机构编制工作取得新进展,撤销县级审计部门,强化市审计局职责,统计局升格为正县级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迈出新步伐,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府网站全面升级改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展顺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明显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新闻、气象、档案、人防、编译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努力排除各种干扰破坏和不利因素,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稳定和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北京江苏两省市的无私援助,得益于区直各部门和驻市各单位的关心支持,是全市人民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全市人民,向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市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受“*”事件的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没有完成预期增长目标,加快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二是尽管城乡居民收入由去年的3.81∶1缩小为今年的3.65∶1,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明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农牧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较低,主要依赖国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没有改变,改革开放的任务依然繁重;四是总体经济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社会管理服务明显滞后,城市功能不尽完善;五是“*”事件的负面影响较大,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反分裂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尖锐复杂时期,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的任务更为繁重;六是发展环境仍不宽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干部思想不解放、作风不扎实、行为不规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9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民主改革50周年,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第一年,是实施“*”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一步消除“*”事件不良影响、继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整体下行,国内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投资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减弱,出口继续回落,导致我市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居民收入增幅减缓影响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加上“*”事件对游客进藏旅游的预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我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确保稳定的重要关头,经济发展的基础还不牢靠,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实现全面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不断加大对*发展的资金、项目、援藏支持,中东部地区产业、资本加速向西部转移,为我们争取新增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机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实践和物质积累,自治区大力实施以*为核心的藏中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为*率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稳定的意识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总体来看,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能不能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能不能抓住机遇、科学发展,是对我们行政能力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全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时刻关注区域间、城市间的竞争态势,时刻关注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刻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强化战略思维,注重全局谋划,敢于因势而动,勇于顺势而为,善于乘势而上,抢抓新机遇,开启新征程,再创新业绩。

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新时期*工作指导思想,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会、区党委*四次和市委*全委会议精神以及近期召开的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深刻汲取“*”事件教训,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旗帜鲜明反分裂,坚定不移抓发展,突出争取新增投资、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六城”同创、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走中国特色、*特点的发展路子,全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上年水平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明年的政府工作要着眼大局,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加强引导,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争取新增投资和新上项目为切入点,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条措施,包括重大民生工程、在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大型工程项目、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项目,涉及资金4万亿。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帮助解决减收增支问题、促进旅游等产业加快恢复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支持有关公共服务设施的修复和建设、健全市场价格调控体系并适当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加强维护稳定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对口帮扶作用等七个方面的扶持政策,涉及各类建设项目数十项,涉及资金380多亿元,仅新增资金就多达数十亿。自治区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明确提出“*”后两年,争取国家投资500亿元,带动各类社会投资300—500亿元,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80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要求。这些政策措施,为*的发展又一次带来了重大机遇,必须牢牢抓住。

争取和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扩大国内需求、支持*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改善民生,结合“*”、着眼“*”,加强和改进项目工作,围绕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做好新增投资的争取工作,努力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投资20亿元以上,带动民间投资60亿元。加快在建项目的组织实施,抓紧启动一批新开工项目,加快储备和谋划一批新增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努力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推进“*”规划建设项目的可研、立项、初设、申报、开工等工作,适时启动“*”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抓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监测,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做到见事早、判断准、反应快、效果好。加强与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衔接汇报,全力以赴争取更多的中央、自治区投资项目、资金落户我市,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当雄地震灾区群众的收入水平,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充分发挥好中央、自治区特殊优惠政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带动效应。

(二)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支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决定〉的意见》为契机,以农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人才化为抓手,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牧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达到7.92亿元。

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支持“三农”力度的机遇,进一步推进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继续实施4021户农牧民安居工程。按照“一池一棚三改”的要求,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国债资金建设12757座沼气池。排查整改已建不合格沼气池,提高建设质量,成立县(区)沼气服务队,搞好后期服务。在突出发展农牧区经济、稳步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抓好交通干线村庄的饮水、用电、道路、通讯、绿化、美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整治、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守80.31万亩耕地红线,保护好74万亩基本农田。

进一步发展现代农牧业。安排市级财政强农惠农预算资金3910万元,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牧业,改善现代农牧业装备水平。继续按照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不断完善“三大区域”,做大做强“十大基地”,优化农牧业内部结构,粮经饲比例调整为59.5∶20.2∶20.3,畜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培育扶持发展具有*特色的“一村一品”,新增3个专业村,达到31个。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大以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为重点的产业项目招商力度,对青稞、乳品、畜产品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基地建设、科技进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9家,达到37家。积极培育农牧民经纪人,完善农产品销售组织和服务网络,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加强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达孜、曲水、林周、堆龙德庆、墨竹工卡等5个全区粮食主产县全面开展高产创建工作,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继续改善农机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市县安排2090万元,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用柴油补贴,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农机配套率达到1∶2,河谷农区实现农业三项作业全程机械化。加强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成曲水、城关等2个县(区)和45个乡镇的兽防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特派员达到260名以上。

进一步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协助做好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林周春堆水库、尼木根培水库、城关白定水库、堆龙德阳水库等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尼木曲林灌区和续迈灌区工程,改善农田灌溉面积0.8万亩。推进农牧区安全饮水工程,解决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实施整乡推进扶贫项目,认真做好达孜章多乡、墨竹工卡扎西岗乡、当雄公塘乡的整乡推进扶贫工作,继续推进达孜等4个县的土地治理项目,切实提高综合效益,努力增强贫困地区和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重点扶持人口比例控制在7%以内。认真做好重点县区干道周边环境整治和建设,抓好县乡道路改造及村道硬化,做好林周雪巴桥和墨竹工卡2条乡村公路建设,不断提高道路等级。协助推进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加快户户通电工程进度。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实施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村村通”、乡村图书文化等基础工程。加快小城镇建设,认真做好以县城为重点、中心镇为依托、一般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建设,增强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功能。落实好农牧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保护和改善农牧区生态环境。

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把农牧民增收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整合劳动、教育、农牧、科技、乡企等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从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务工技能等方面入手,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全年系统培训2万人,万元村达到2个。发挥免费摊位的作用,鼓励农牧民进入市场,销售自有农产品,增加现金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由短期输出向长期输出转变,转移就业3000人。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信息指导和跟踪服务机制,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线,在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和提升质量效益上取得新突破

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资源节约利用,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突出发展优势工业。积极发展矿产业,推动5100矿泉水第三条生产线、元泽矿业、大甲玛矿等尽快投产见效。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整顿,推进甲玛、帮浦多金属矿区整合。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我市新型建材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支持青达陶瓷等项目发展壮大。积极发展藏毯、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产业,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围绕青稞、药材等优势生物资源,培育糌粑、酒类、藏药品牌产品,发展产业集群。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巩固工业经济的发展基础,努力使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新增4家,达到7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新增3家,达到10家。加强工业运行调控,及时协调解决电力供应趋紧、产品内销困难等问题。搞好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产运销衔接,加强生产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0.47亿元、工业增加值16.38亿元,分别增长18%。贯彻落实节油节电节能工作实施意见,通过严格环保标准、技术标准和必要的经济手段,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行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确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保护好*的碧水蓝天。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按照“一区三园”的布局,加强园区道路、供电、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园区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衔接和互补,不断推出具有资源优势、能够吸引投资者的项目,千方百计引进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自治区藏药厂、奇正藏药、明珠卫星导航公司等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开工建设*啤酒厂青稞啤酒项目;达孜工业园区要抓紧双利环保、天人药业等项目建设,提高发展层次,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城关生物科技园区要加快屋脊之宝、地毯厂、绿能科技等项目的建设;堆龙工业园区要抓紧园区二期道路配套工程等项目实施进度,引进3个项目,引进资金达到5000万元以上,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0万元;曲水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要抓好防洪堤坝、道路、绿化、电照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聂当工业园区的工业用电问题,支持远征纸业公司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把发展中小企业放到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园区工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乡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增投资、上项目,有针对性地指导强势企业联合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繁荣地方经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担保机构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四)以打造国际性高原旅游城市为目标,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积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带来的新机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逐步形成机制灵活、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恢复旅游业发展。围绕“雪域圣地、高原明珠”的旅游主题,突出特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做好青藏铁路旅游带和地方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加强区域间旅游协作,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旅游业的附加值。搞好旅游项目推介和文化展示活动,大力宣传*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充分展示高原独特魅力,努力把雪顿节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文化节庆之一,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套富有特色的节庆运作模式和办节机制。推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抓好重点景区建设,完成墨竹工卡甲玛沟旅游景点等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尼木吞巴“吞弥?桑布扎”景区和羊八井地质公园,进一步完善纳木错等重点旅游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和跟踪落实瑞吉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等高档旅游酒店建设,开展“绿色饭店行动”,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行业诚信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力争接待游客195万人次,增长44%;旅游总收入18.5亿元,增长58%。

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模式,开工建设*物流园区。发挥好旅游业的龙头作用,带动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运输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加强职业规范管理,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坚持以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城市为方向,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健康有序地发展房地产业。坚持新区开发和老城保护并举,以实施“国十条”为契机,完善物业管理制度,开发建设廉租房、周转房和商品房项目,房地产施工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不断改善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干部职工的住房条件,努力满足多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

扩大消费需求。强化消费拉动作用,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牧民消费为重点,落实好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大力推广使用碘盐,碘盐人口覆盖率达到90%。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强买强卖、虚假宣传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拓展农牧区消费市场。强化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开展各类专项整治,集中抓好敏感产品和重点市场的监管,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上年水平以下。

(五)以加快城镇化为立足点,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推进“六城”同创,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积极实施“东延西扩南跨、一城两岸三区”、“一疏散两引导三集中”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和执行力度,报批城乡规划条例,完善县城、重点乡镇的规划。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争取国务院早日批复《*市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各类规划,确保“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高度重视土地利用工作,修编《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保障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用地。充分发挥土地储备中心的作用,健全完善城市土地出让机制,提高土地经营收益。推进第二次土地调查和青藏专项调查,制定《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有序、合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城区、柳梧新区市政道路、给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城区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开工建设市人大办公楼、市政府办公楼、柳梧新区综合服务大楼等项目,协助抓好机场快速通道和拉日铁路建设。抓紧实施城市供水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完善城市功能,解决市民供水排水难问题。继续实施老城区雪康、曲米康、恰采康等12个危旧大院改造。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改造4个城中村,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完成供暖、供气项目的可研、立项及试点工作,推进电、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城区中段二期防洪、墨竹工卡和林周县城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大力支持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县城规模,做强县域经济。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造林绿化10.2万亩,育苗1000亩,封山育林25万亩,完善公路、铁路、河渠沿线的防护林带。继续抓好南北山生态绿色屏障绿化工程,实施*东西大门环境整治,建设东西大门绿色长廊。完成药王山绿化一期工程,新建和改扩建北京中路等7条市政道路,新建1座市级综合公园、2座中型公园、20座小型公园和街旁绿地。抓好拉鲁湿地二期和中干渠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建设,尽快启动雅江中游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和禁止白色污染环保专项整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监督考评机制、巡查监管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各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把城市管理的重心放在构建和谐环境、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上。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重点推进太阳岛、318国道、109国道沿线周边环境整治,切实解决影响城市综合环境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城市公共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科学设置公交站点,适时推进小公共汽车退出城市公交系统和出租车行业改革。

(六)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重点,在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力求改革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和深化,开放在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取得进展,加快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坚持和完善农牧区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逐步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水平,逐步实现同地同价。在切实维护和发展农牧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选择1—2个有条件的乡村,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和草场流转经营试点,积极探索土地、草场经营权合理流转的新机制。巩固和提高当雄、林周草场承包经营工作,推行和落实尼木、墨竹工卡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有价使用、有偿流转、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搞好曲水南木乡江村的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全面完成改革任务积累经验。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积极探索科技有偿服务,建立农牧业科技人员利益与科技成果挂钩的激励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

抓好财税、投融资和国有企业改革。加强财税工作,积极培植壮大财源,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措施,促进收入稳定增长。落实好增值税转型和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将财政支出向农牧区倾斜,向民生工程倾斜,向稳定工作倾斜。落实好中央取消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认真做好以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乡财县管乡用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改革。积极推进投融资改革,不断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大整合城市资源的力度,推动城市投资公司进入实质性运作,增强城市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圣城集团、八一农场、水泥制品厂、金色种植场等4家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市、县(区)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100%,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任务。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转变招商思路和方法,加快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充分利用雪顿节经贸洽谈会等各种招商引资平台,积极推介特色优势项目。加大招商选资内联外引力度,扩大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和范围,积极探索并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招商引资窗口,有针对性地跟踪一批知名企业,进一步落实项目责任人,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继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鼓励投资的政策措施,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高效的办事服务体系,健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积极帮助投资者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4亿元、增长20%的目标。更新公布招商引资项目库,抓好国策环保太阳能开发、伊利奶牛基地、海亮集团等9个重大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培育藏药、藏毯、矿泉水、特色农畜产品等新兴出口产品,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15%。

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增强开放意识、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发展的能动性,努力赢得开放的主动权。认真落实好“*”事件后区、市出台的一系列恢复和鼓励生产的规定和优惠政策,留住人心、留住资金、留住市场、重塑形象。深化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巩固友城关系,发展新的合作伙伴,拓展合作空间。突出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参加农交会、投洽会、广交会、中尼经贸洽谈会等大型招商贸易洽谈活动,增强产品竞争力,提升企业知名度。

做好受援工作。完善干部、经济、人才、技术和项目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动受援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加强与北京、江苏的联系沟通,争取更多的援助项目和资金重点向农牧区倾斜、向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上倾斜、向人才培养使用上倾斜,争取“*”后两年对口援助资金总规模达到4亿元,开工建设市委党校改扩建项目、12369应急指挥中心、东城小学、综合展馆、藏热路北段、江苏大道西延伸段和沼气池建设等一批援藏项目。

(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在发展公共事业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爱民为上、富民为重、利民为先,把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抓好灾后重建。统筹考虑灾区农牧民住房、农牧区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重建内容,市级财政配套3483万元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工作方案。群众搬迁上,落实《灾后民房恢复重建指导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推进,群众要求集中居住的统筹考虑配套设施;物资采购上,按照优先优惠的原则,保障重建所需物资;资金分配上,注重程序,细致周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生产生活恢复上,落实自治区牲畜出栏补贴政策,提高牲畜出栏率,提高群众商品意识,增加现金收入;实施进度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力争6月30日前让2881户倒房群众住进新房。

建设新型社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的基石。加大社区建设投入,把城关区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实施好城关区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出台加强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社区的政策意见,加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建设,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开展好新型社区创建活动,把社区建成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拓展社区发展空间,增强社区家政、物业管理、体育健身、医疗康复、文化娱乐、托儿养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综合服务功能。加强社区警务工作,打造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平台。积极开展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等活动,促进和谐*建设。

努力扩大就业。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劳动者转变择业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艰苦创业、自谋职业和异地就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物流、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发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以企业用工需求为核心的技能培训制度,围绕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建筑建材以及园区工业和中小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劳动力培训计划,做到职业技能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培训与用工相衔接,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不断增加城乡群众收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做好下岗失业人员、“*”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救助工作,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建立多渠道、多途径、多领域就业格局,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建好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做好就业实训基地、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早立项、早开工、早见效。

健全社会保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高风险企业、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人群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加大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自谋职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推进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向各类企业覆盖,努力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净增长。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续保工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困难。加强老年人工作,及时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助,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积极构建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制定敬老院及五保对象管理办法,改善供养条件,提高供养水平,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及“五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

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整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办好各县完全小学和乡(镇)完全小学,推进城乡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新建中心小学教师食堂,落实**、4所市直初中和4所市直小学的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第四高级中学和柳梧高中,实现中小学学籍管理电子化,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9%,巩固率达到99.4%,初中入学率达到98.48%,巩固率达到98.44%,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5%。加快*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加强德育工作,实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2012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实施达孜县、当雄县县级职教中心项目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完成市级教师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市级财政安排450万元,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学积极性。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依托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资源,加大自主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和特色产品开发,以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和提升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制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抓好柳梧新华书店项目,加快农家书屋建设步伐,做好档案工作。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好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出台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电视台有线数字网络一期工程,加快广播影视“八个一百”站(室)规范化建设,实施东方红影剧院整体重建项目,尽早实现*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出。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县疾病控制中心、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项目,3—15岁少年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完善农牧区医疗制度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巩固和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市县乡救灾物资储备硬件建设,完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提高防抗灾应急处置能力。

(八)以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为着力点,在促进和谐*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以“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市县财政出资158.73万元,向农牧民和寺庙免费赠送藏文版*晚报。加强党的惠民政策宣传,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基层特别是农牧区主阵地,让人民群众真正明白利从何来、惠从何得。广泛开展以文明城市为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着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强民兵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完成*烈士陵园维修改造项目,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征兵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争取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悉心听取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加强政府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强化执法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和社区居民自治。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生产经营单位提取安全费用制度、生产安全事故和隐患举报奖励制度,严格安全执法,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成立政府应急中心,解决专门编制。加快构建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不断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实战训练和演练,建立应急资金财政专户和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切实做好维稳工作。明年是坚决反对分裂破坏活动的敏感时期,也是维护稳定任务异常繁重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确保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加强队伍建设。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完善预案,加强防范,依法坚决打击分裂势力和分裂分子的嚣张气焰,坚决维护社会局势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强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夯实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基础和基层基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重点单位、要害部位、重要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安全防范,健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制度,抓好青藏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及时妥善处置好各类突发事件。认真做好社会治安形势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工建设“天网工程”,推进流动人口、出租房、重点人员管控等平台建设,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打牢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的基础,提高化解矛盾、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构建专业队伍“网格化”巡逻体系,不断完善群防群治义务巡防体系,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信访工作力度,积极解决社会保障、土地征收、企业改制、民工工资拖欠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好协调利益关系、理顺思想情绪、疏导矛盾冲突工作,促使社会发展更加有序、化解矛盾更加有效、处置问题更加有力。

(九)以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确保完成2009年的工作目标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按照自治区和市委要求,推进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妥善调整机构改革中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编制并公布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和制约监督机制,积极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办好政府门户网站,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内容向政府网站集中。努力完善“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认真督查各部门进驻中心的许可事项落实到位、部门对窗口授权到位,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健全决策前的调研、论证、听证、咨询、协商制度,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依法决策相结合,努力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行政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快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切实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究、权责一致,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完善工作落实机制。从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做起,从改进工作作风抓起,从强化工作执行力入手,健全带头执行、敢于执行的制度体系,建立会执行、能执行、善执行、执行好的工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工作到位。按照权责明确、指挥灵敏、行动迅速的要求,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责权利相统一的行政首长负责体系,认真履行各级岗位责任制,致力解决工作不实、责任不强、落实不力等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工作落实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以落实目标责任制为核心,分解目标,勤于督查,严格考核,更好地把目标与责任、督促与落实、考核与奖惩结合起来,使政府的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一项措施一项措施地落实,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不断提高抓工作落实的成效。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工作方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廉洁从政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品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制度,深化源头治腐,严肃查处腐败行为。加强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推进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和维护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人民,都要向人民负责。我们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挑起担子,在做好上述九项工作的基础上,多方争取资金,全力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12件实事,概括起来就是:灾后恢复重建、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农村沼气、落实农机具购置和燃油补贴、建设敬老院、免费赠送藏文版*晚报、大力推广碘盐、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免费接种疫苗、保障饮水安全、改造城中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始终做到围着群众转、引着群众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以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各族人民群众。

各位代表,完成明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市第*党代会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乘势而上、真抓实干,为构建小康*、平安*、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