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局年度就业目标工作报告
时间:2022-05-30 04:44:00
导语:劳动保障局年度就业目标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的工作力度
**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努力将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
1、积极开发一批“万人就业项目”,努力改善本市困难群体的就业环境。
努力使“万人就业项目”达到6万人左右,形成一批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特点且就业稳定性较好的职业队伍,使本市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2、进一步形成政策合力,努力改善本市微小型企业的创业环境。
要在创业能力、创业计划、创业资金和创业场所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对劳动者创业的支持。通过加强对非正规劳动组织的扶持和管理,发挥其孵化小企业的作用。继续运用4050创业项目的运作模式,开发更多的就业项目。继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做好开业指导和创业项目扶持,特别要加大开业贷款担保和贴息的力度,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开业成功率。
3、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努力改善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环境。
要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今年要着力在提高服务质量、扩展服务功能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实现就业援助员向郊区村委会的延伸。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切实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便捷、周到、细致的就业服务。
要进一步落实好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享受相同的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推荐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万人就业项目”岗位;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要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服务,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在郊区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二)大力加强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
**年,本市职业培训工作要全面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通过继续实施“技能振兴计划”,努力建设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高技能职业人才队伍,使高技能职业人才占全市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12%以上。
1、重点开展高技能职业人才培训,着力完善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
继续实施分类指导的多层次职业培训。对青年求职者,稳步推进“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对有志开业者,深入开展创业培训;对在校大学生,继续实施“双证书”制度,并启动“高校学生职业资格培训经费补贴”办法;对在职职工,进一步开展岗位技能更新和等级提升的培训;对4050群体,继续做好再就业上岗培训;对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大规模定向培训,并启动“青年万人培训项目”。在此基础上,全年努力完成20万人的职业培训总量。
在继续完善多层次职业培训的基础上,按照“两高战略重点”的要求,努力将中高层次培训占培训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0%左右,着重加强高技能职业人才,尤其是“灰领”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在数字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努力开发和提升。
2、重点完善政府购买培训的机制,着力推进职业培训的市场化。
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准确定位政府和社会培训机构在培训市场中的位置,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政府要“抓住两头,放开中间”。“抓住两头”,即一头抓住市场需求信息,以确保培训实效,另一头抓住考核鉴定和资格证书,以确保培训质量。“放开中间”,就是促进培训过程完全市场化、社会化,让国内外各类培训机构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通过培育一批质量过硬的培训机构、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形成能进能出的代谢机制。
在“抓住两头,放开中间”的同时,政府要提供全过程服务,包括市场信息、提供实训平台、组织专家服务、引进国外一流认证机构,并最终出资购买培训成果,以此对培训机构进行适度引导、指导,从而提升职业培训的管理服务质量。
3、重点建设市区两级公共实训基地,构建职业培训的公共实训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落实《**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的要求,按照“市场导向、合理定位、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通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逐步建立市、区两级公共实训基地,全面提升职业培训水平,重点解决各类劳动者的动手能力问题。市级实训基地着眼于开发代表本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精、尖”实训项目,年内要加快市级实训基地的扩建与提升,其中“数字制造业”实训中心要在完成基建的基础上,实现部分实训室的开放。区级实训基地根据市产业规划布局,主要着眼于开发能够产生规模性职业群体的实训项目,规划建设包括电子通讯、汽车、成套装备、物流、休闲服务等产业的实训基地,年内要启动项目规划、确定项目方案等项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年,要以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为契机,努力构建起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
1、全面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
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切实解决离土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与镇保相关的机构建设,将镇保管理服务向街镇延伸。加强对市、区县、街镇三级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规范镇保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完善镇保相关政策,加大对郊区社区和用人单位的政策宣传和政策指导。以落实离土农民的保障为重点,结合郊区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镇保推进工作。对新征地人员,全部纳入镇保;对未落实社会保障的老征地人员,逐步纳入镇保;对郊区范围内的各种历年遗留问题所涉及的人员,有条件地逐步纳入镇保;对郊区面上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积极扩大参保面。今年,要通过“镇保”在郊区十个区县的全面实施,努力使参保人数达到50万人。
2、启动“淡出农保”的工作。
要着手研究“淡出农保”的相关措施。对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引导参加农保的单位和参保人员向镇保转移;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区,继续做好农保的稳定工作,在条件成熟后向镇保转移。切实做好“农保淡出”期间的基金征缴、待遇支付和队伍稳定等工作。力争花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将本市郊区从业人员基本引入以“镇保”为主体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之中。
3、推出工伤保险,推进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
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制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等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工伤保险的管理服务。
为了切实保障外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营造**劳动力市场更加公平的用工环境,今年要努力使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0万,使综合保险在维护外来从业人员基本权益方面有新的突破。
(四)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
**年,本市要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为重点,以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目标,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
1、强化劳动保障监察。
进一步明确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点,一是查处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规定、拖欠职工工资、偷逃社会保险费等“欠薪”、“欠保”行为,二是查处用人单位违规使用各类劳动者的行为,以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根据这些工作重点,改善监察手段,依托协管队伍,全面推行网格化监察;依托劳动保障信息平台,全面启动网络化监察,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效能。
2、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进一步发挥市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的作用,并逐步推进区县、街道建立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结合地区三方机制的建立,探索新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立专业调解员队伍。完善企业劳资双方就工资、福利问题协商谈判的机制,进一步推进集体合同和集体协商。充分发挥小企业欠薪保障金的作用,着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解决用人单位“欠薪”、“欠保”等问题。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在充实和稳定专职仲裁员队伍的基础上,提高仲裁员任职资格标准,完善兼职仲裁员制度。
3、加强本市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监督。
按照本市立法工作的要求,做好有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的立法起草工作,制定与工伤保险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加强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实施的监督检查,依法认真处理行政案件。切实做好《行政许可法》实施准备工作,并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4、探索劳动力市场调控的有效方式。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信号体系,进一步细化工资指导价位,今年,要将工资指导价位的职位工种从去年的700个扩大到1000个,使之更好地起到均衡、稳定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作用。
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供求情况的基础性分析和发展趋势的预测,特别要掌握供求总量、行业职位的求人倍率、社会平均失业周期、抽样调查失业率等重要指标的变动情况,增强分析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度,并定期向社会相关信息,以引导劳动力的流量、流向,促进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五)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
**年,本市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完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以改进政府服务方式为抓手,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的服务功能,促进劳动保障管理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1、完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劳动保障基础信息平台。
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劳动保障业务系统基础平台的作用,按照“四个一生”(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要求,继续加强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发系统的延伸功能,做好劳动保障诚信管理、劳动保障网络监察及工伤保险管理、劳动争议仲裁管理、残疾人劳动保障管理等系统功能的开发,并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该系统为基础,整合本市劳动保障系统的各类信息,形成覆盖全市、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较为完善的构架,以更好地发挥其对劳动保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支撑作用。
2、完善以“**”为主体的劳动保障服务方式,建立与市民快速、便捷、高效对话的渠道。
根据拓展功能、提升服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一份报、一张网、一个电话、一个信息栏、一套专题宣传资料、一支就业援助员队伍)的服务方式,以适应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
电话咨询中心要在发挥咨询服务等主体功能的基础上,拓展抽样调查、信息反馈等新的功能,实现电、信、网、访立体联动,通过完善服务手段,进一步发挥其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窗口服务质量上的带动作用。
劳动保障服务网站要进一步完善**专业人员招聘网,不断提高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全面改版,拓展网上办事和互动式政策咨询等功能,增加新的办事项目,使之逐步成为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市民和社会的重要渠道。
就业援助员队伍要继续发挥调查摸底、政策咨询、帮助维权和配合岗位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素质,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完善考核激励办法,并通过不断理顺对就业援助员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社区保障服务机构要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并通过拓展服务联网和信息沟通反馈功能,更好地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
劳动保障报要在继续面向市民宣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发行渠道,并进一步强化对劳动保障系统的工作指导和政策操作参谋的功能。劳动保障宣传资料要在坚持贴近市民、通俗易懂的基础上,按照体现人本化、亲民性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宣传、解读劳动保障政策的功能。
3、完善“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市民满意的高素质公务人员队伍。
要进一步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和督查,在市劳动保障局建立行风(政风)督查机构的基础上,各区县劳动保障局要完善相应的工作体制和机制。要开展与劳动保障相关的公共管理服务职业资格的培训,逐步推行劳动保障任职资格考核准入制度,以形成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公务员、职业队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要深化“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以市民的满意度为标准,建立劳动保障系统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工作效能的评价体系。要加强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抓好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引导,切实提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的素质。
**年本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一)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的工作力度**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努力将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1、积极开发一批“万人就业项目”,努力改善本市困难群体的就业环境。努力使“万人就业项目”达到6万人左右,形成一批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特点且就业稳定性较好的职业队伍,使本市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逐步得到缓解。2、进一步形成政策合力,努力改善本市微小型企业的创业环境。要在创业能力、创业计划、创业资金和创业场所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对劳动者创业的支持。通过加强对非正规劳动组织的扶持和管理,发挥其孵化小企业的作用。继续运用4050创业项目的运作模式,开发更多的就业项目。继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做好开业指导和创业项目扶持,特别要加大开业贷款担保和贴息的力度,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开业成功率。3、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努力改善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环境。要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今年要着力在提高服务质量、扩展服务功能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实现就业援助员向郊区村委会的延伸。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切实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便捷、周到、细致的就业服务。要进一步落实好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享受相同的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推荐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万人就业项目”岗位;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要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服务,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在郊区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二)大力加强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年,本市职业培训工作要全面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通过继续实施“技能振兴计划”,努力建设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高技能职业人才队伍,使高技能职业人才占全市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12%以上。1、重点开展高技能职业人才培训,着力完善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继续实施分类指导的多层次职业培训。对青年求职者,稳步推进“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对有志开业者,深入开展创业培训;对在校大学生,继续实施“双证书”制度,并启动“高校学生职业资格培训经费补贴”办法;对在职职工,进一步开展岗位技能更新和等级提升的培训;对4050群体,继续做好再就业上岗培训;对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大规模定向培训,并启动“青年万人培训项目”。在此基础上,全年努力完成20万人的职业培训总量。在继续完善多层次职业培训的基础上,按照“两高战略重点”的要求,努力将中高层次培训占培训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0%左右,着重加强高技能职业人才,尤其是“灰领”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在数字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努力开发和提升。2、重点完善政府购买培训的机制,着力推进职业培训的市场化。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准确定位政府和社会培训机构在培训市场中的位置,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政府要“抓住两头,放开中间”。“抓住两头”,即一头抓住市场需求信息,以确保培训实效,另一头抓住考核鉴定和资格证书,以确保培训质量。“放开中间”,就是促进培训过程完全市场化、社会化,让国内外各类培训机构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通过培育一批质量过硬的培训机构、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形成能进能出的代谢机制。在“抓住两头,放开中间”的同时,政府要提供全过程服务,包括市场信息、提供实训平台、组织专家服务、引进国外一流认证机构,并最终出资购买培训成果,以此对培训机构进行适度引导、指导,从而提升职业培训的管理服务质量。3、重点建设市区两级公共实训基地,构建职业培训的公共实训服务平台。为了更好地落实《**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的要求,按照“市场导向、合理定位、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通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逐步建立市、区两级公共实训基地,全面提升职业培训水平,重点解决各类劳动者的动手能力问题。市级实训基地着眼于开发代表本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精、尖”实训项目,年内要加快市级实训基地的扩建与提升,其中“数字制造业”实训中心要在完成基建的基础上,实现部分实训室的开放。区级实训基地根据市产业规划布局,主要着眼于开发能够产生规模性职业群体的实训项目,规划建设包括电子通讯、汽车、成套装备、物流、休闲服务等产业的实训基地,年内要启动项目规划、确定项目方案等项工作。(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年,要以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为契机,努力构建起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1、全面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切实解决离土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与镇保相关的机构建设,将镇保管理服务向街镇延伸。加强对市、区县、街镇三级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规范镇保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完善镇保相关政策,加大对郊区社区和用人单位的政策宣传和政策指导。以落实离土农民的保障为重点,结合郊区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镇保推进工作。对新征地人员,全部纳入镇保;对未落实社会保障的老征地人员,逐步纳入镇保;对郊区范围内的各种历年遗留问题所涉及的人员,有条件地逐步纳入镇保;对郊区面上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积极扩大参保面。今年,要通过“镇保”在郊区十个区县的全面实施,努力使参保人数达到50万人。2、启动“淡出农保”的工作。要着手研究“淡出农保”的相关措施。对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引导参加农保的单位和参保人员向镇保转移;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区,继续做好农保的稳定工作,在条件成熟后向镇保转移。切实做好“农保淡出”期间的基金征缴、待遇支付和队伍稳定等工作。力争花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将本市郊区从业人员基本引入以“镇保”为主体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之中。3、推出工伤保险,推进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制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等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工伤保险的管理服务。为了切实保障外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营造**劳动力市场更加公平的用工环境,今年要努力使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0万,使综合保险在维护外来从业人员基本权益方面有新的突破。(四)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年,本市要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为重点,以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目标,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1、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进一步明确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点,一是查处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规定、拖欠职工工资、偷逃社会保险费等“欠薪”、“欠保”行为,二是查处用人单位违规使用各类劳动者的行为,以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根据这些工作重点,改善监察手段,依托协管队伍,全面推行网格化监察;依托劳动保障信息平台,全面启动网络化监察,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效能。2、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进一步发挥市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的作用,并逐步推进区县、街道建立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结合地区三方机制的建立,探索新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立专业调解员队伍。完善企业劳资双方就工资、福利问题协商谈判的机制,进一步推进集体合同和集体协商。充分发挥小企业欠薪保障金的作用,着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解决用人单位“欠薪”、“欠保”等问题。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在充实和稳定专职仲裁员队伍的基础上,提高仲裁员任职资格标准,完善兼职仲裁员制度。3、加强本市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监督。按照本市立法工作的要求,做好有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的立法起草工作,制定与工伤保险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加强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实施的监督检查,依法认真处理行政案件。切实做好《行政许可法》实施准备工作,并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4、探索劳动力市场调控的有效方式。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信号体系,进一步细化工资指导价位,今年,要将工资指导价位的职位工种从去年的700个扩大到1000个,使之更好地起到均衡、稳定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作用。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供求情况的基础性分析和发展趋势的预测,特别要掌握供求总量、行业职位的求人倍率、社会平均失业周期、抽样调查失业率等重要指标的变动情况,增强分析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度,并定期向社会相关信息,以引导劳动力的流量、流向,促进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五)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年,本市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完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以改进政府服务方式为抓手,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的服务功能,促进劳动保障管理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1、完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劳动保障基础信息平台。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劳动保障业务系统基础平台的作用,按照“四个一生”(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要求,继续加强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发系统的延伸功能,做好劳动保障诚信管理、劳动保障网络监察及工伤保险管理、劳动争议仲裁管理、残疾人劳动保障管理等系统功能的开发,并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该系统为基础,整合本市劳动保障系统的各类信息,形成覆盖全市、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较为完善的构架,以更好地发挥其对劳动保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支撑作用。2、完善以“**”为主体的劳动保障服务方式,建立与市民快速、便捷、高效对话的渠道。根据拓展功能、提升服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一份报、一张网、一个电话、一个信息栏、一套专题宣传资料、一支就业援助员队伍)的服务方式,以适应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电话咨询中心要在发挥咨询服务等主体功能的基础上,拓展抽样调查、信息反馈等新的功能,实现电、信、网、访立体联动,通过完善服务手段,进一步发挥其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窗口服务质量上的带动作用。劳动保障服务网站要进一步完善**专业人员招聘网,不断提高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全面改版,拓展网上办事和互动式政策咨询等功能,增加新的办事项目,使之逐步成为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市民和社会的重要渠道。就业援助员队伍要继续发挥调查摸底、政策咨询、帮助维权和配合岗位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素质,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完善考核激励办法,并通过不断理顺对就业援助员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社区保障服务机构要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并通过拓展服务联网和信息沟通反馈功能,更好地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劳动保障报要在继续面向市民宣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发行渠道,并进一步强化对劳动保障系统的工作指导和政策操作参谋的功能。劳动保障宣传资料要在坚持贴近市民、通俗易懂的基础上,按照体现人本化、亲民性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宣传、解读劳动保障政策的功能。3、完善“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市民满意的高素质公务人员队伍。要进一步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和督查,在市劳动保障局建立行风(政风)督查机构的基础上,各区县劳动保障局要完善相应的工作体制和机制。要开展与劳动保障相关的公共管理服务职业资格的培训,逐步推行劳动保障任职资格考核准入制度,以形成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公务员、职业队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要深化“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以市民的满意度为标准,建立劳动保障系统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工作效能的评价体系。要加强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抓好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引导,切实提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的素质。
- 上一篇:房管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案
- 下一篇:旅游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计划